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煎中药

怎么煎中药  

中药怎么煎——煎中药详细步骤  

  

        传承五千年的中医中药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中药和西药不一样,需要煎成汤药或是进行加工才能服用。经过我十几年的研究,目前我门诊都是免费加工成中药丸剂,服用方便,并且比汤药药效利用度更高。对于没有条件制成药丸必须自己煎药的,我详细告知一下煎药的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中药主药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还有少量人工合成加工品。植物药占中药的80%。根据初步统计,目前中药约有8000多种,常用中草药有700种左右。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被制成多种剂型的中成药,但汤剂依然是常用剂型,多采用加水煎煮的方法(称为:水煎)。为了避免(或减少)药材、药性在加热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挥发或破坏,大家有必要掌握下面的煎药知识,以达到尽量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和破坏。


为了充分发挥药效,煎煮中药有一般煎煮发和特殊煎煮法。您在抓药时,医生或药师会告诉您这副中药煎煮的方法,那些药先煎、那些药后下、那些药包煎、那些药冲服、佯化等医嘱,这就是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根据药物性质,


1. 煎药工具、容器

煎药容器应选用砂锅、搪瓷容器。这类容器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药材的合成和分解不易受到干扰和破坏。搅拌用具应为木质、竹制、瓷制等工具为宜。如果在急需煎药,又没有砂锅和搪瓷锅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使用紫铜锅或是不锈钢锅代替。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使用铁锅煎煮中药。以防止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与铁质产生化学反应,如:中药材中的鞣质、甙类等,降低疗效、失效或产生其它威胁身体健康的物质。


2.煎煮中药的一般方法:

将配伍好的中药放进容器内,根据药材种类、药材吸水能力等,加入适当的冷水或温水(50度以下),先浸泡10-20分钟;加热煎煮前,根据实际情况再适当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水够用时可不加),药锅在炉子上开大火烧开,煮开后改用文火或微火,文火煎煮时间维持在20~60分钟(根据煎煮药材性质决定)。滤出药液,然后再加水于锅中,水量以没过药材10~20mm为宜,大火烧开,文火煎煮10-40分钟,滤取药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加以浓缩至规定量,分2-3次服用。


3.煎煮中药的特殊方法

1)先煎药:方剂中的矿物、贝壳类等坚硬的药材,如生石膏、石决明、赭石、牡蛎、龙骨、滑石、磁石、瓦楞子,龟板、鳖甲,这类药材不但要先煎,而且要打碎,先煎煮15-20分钟,才能煎出有效成分,再如生附子、生半夏,往往先煎较长时间,以降低其药材本身的毒性和副作用。


2)后下药:方剂中含有挥发性成分或宜沸的药材,如薄荷、藿香、木香、青篙,紫苏叶、知母、沉香、砂仁、钩藤、侃兰叶以及生石膏、石决明、赭石、牡蛎、龙骨、滑石、磁石等捣末之药等,均容易煮沸,应不断搅动,不宜煎煮过久,应在群药煎成前5-10分钟下锅,煎煮二、三沸其汤即成,以减少有效成分损失。

3)包煎:方剂中含粘性、多糖成分的药材,影响其他药材出汁;带绒毛、芒刺及粉末状的药材,煎煮稠浑,病人难以服用,如车前子,赤石脂、旋覆花、草苈子、青黛、六一散、滑石粉、麦芽等,应先用布将药包好,再人锅与其他药物同煎。


4)另煎:方剂中的人参、金石斛、沉香等贵重药材,为保证其有效成分的煎出、降低丢失宜另煎。先单独煎煮15~30分钟,滤出药汁,药渣再人药共煎。


5)烊化:方剂中的阿胶、饴糖、蜂蜜、芒硝等,需加入去渣后的药汁中,待加热

至烊化后服用。也有些丹剂、丸剂需用药汁浸泡佯化后服用,如至宝丹、金鹿丸等。


6)冲服:方剂中的珍珠、琥珀、麝香、牛黄等较贵重、用量又小的药材,不易煎煮出汁,可研成粉用汤药冲服。


7)泡服:有些代茶饮的方剂,如玳玳花、玫瑰花、蕃泻叶、双花、麦冬、胖大海以及目前药店出售的各种饮片等,不用煎煮,用热水浸泡20~30分钟后即可饮服。此外,煎煮中药水量的控制也很重要。


4煎煮中药的水量控制

现在有很多人抓中药后,不知该加多少水煎药,水量不是多就是少。加水太多,则延长了药物煎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去固有的疗效,况且药液太多,病人难以全部喝下;而水太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且药汁多半含于药渣中,而且容易煎干、煎糊。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掌握水量呢?一般来说,其水量应以药液开锅时高出药面10mm左右为宜,但也不可拘泥此,用水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


凡汤剂药汁不可过少,滋阴、清火类药其药汁必须多煎服才有效。一般以一剂药煎煮药汁二到三茶杯(约400~700mm),分两次或三次服用为宜。凡重剂量(方中一些药用量很大)的中药,药汁更宜多煎,分数次服下。


5.特别提醒

中药煎煮过程中,如果不慎误将药汁煎干,切不可添水重复煎煮,重复煎煮药尽失本性,服过之后病情会加剧,应该扔掉不用。




【转载】煎煮中药的12个注意事项  


 

        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下面教大家正确煎煮中药的十二个要点。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八、煎中药为什么要加锅盖

  一些人在煎中药时,为了操作方便,常不盖锅盖。为此,中医师提醒患者,煎中药时莫忘盖锅盖。

  经研究,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但是,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

  九、煎中药怎样掌握火候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便又加水再煎,给病人服用,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发生危险。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十、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十一、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十二、煎煳的中药请丢弃

  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皂素、鞣质等有效成分。中药所以要煎熬,目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以利于治疗疾病。

  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煎熬时间短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影响治病效果;煎熬时间过长,会使有效成分(例如挥发性成分) 遭到破坏或丢失,并且还会把药煎煳。中药一旦煎煳,其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例如,滋补性中药煎煳后,其性味会由甘甜变成苦涩,不可能再起到滋补作用;活血化瘀药物煎煳后,会变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大部分中药煎煳后,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甚至效果相反,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滋补的不能滋补。因此,中药煎煳后应丢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煎煮中药有学问
习惯在家煎药的你,需要知道这7条……
煎中药的八条规矩
论煎碗好药的重要性
亲,您会煮中药吗?
怎样正确煎煮中药 不能不知的8个基本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