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家族的角度看曹氏跟司马氏的对决!



   宗族文化,以家族的认同与强化为特征,注重家族的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

    先看看曹氏跟夏侯氏两个家族,曹氏跟夏侯氏是两个世代联姻的家族,彼此互相提携,携手共建曹魏,但是后期夏侯氏竟然跟曹氏脱离了联亲而跟司马氏联姻,不得不说文帝分裂家族的措施逼死了自己的家族以及后人。

 

     这两个图片的人员是主要人员,曹家的宗家,从曹操开始的人丁兴旺(不人丁兴旺曹操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帮他掌握大局),但是当曹操大权在握之时,曹氏一族外部生存威胁消失的时候,曹家马上陷入了分裂状态(各有一半的宗族成员站队)次子曹丕跟三子曹植的斗争,宗族之间本身要同舟共济共赴苦难,曹丕继承曹氏一族宗长之后(既是皇帝也是曹氏一族宗长),曹植一队的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实际上曹氏一族家族人员减少一半,也意味着曹家实力断崖式的减少了一半。

     更加重要的是,兄弟相争导致曹丕对宗族的极度不信任。曹丕称帝之后推行了很多措施,其中一条---宗室成员、外戚成员都不得政。这个措辞直接导致了曹氏一族跟夏侯一族失去了执政权,这样曹氏的宗族实力变得越来越薄弱,外臣的势力甚至高于宗室。更重要的是,夏侯家曹氏联亲变成了夏侯家跟司马家联亲。曹氏一族不但断了宗族成员这只铁臂,还将外戚已经驸马(联姻)家族的翅膀都断了。这样曹氏的宗族实力变得越来越薄弱,外臣的势力甚至高于宗室。曹氏一族的实力已经由曹操时的100%变成了只有17.5%

     曹丕一生虽然有十子(次子跟三子都早夭),但都分封出去(这中分封跟春秋时期的分封有本质区别,春秋时期的分封是家族扩大,曹魏的分封及后来的皇室分封都是家族的分割),实际上就是家族分割。到明帝时虽然有三子,但是都早夭了,导致没有子嗣,没有子嗣,没有子嗣。虽然明帝从宗室处收养一位养子,但是事实上曹操的嫡系一支成为了历史,曹氏一族成为庶民已经无可逆转。

 

 


    反观司马氏,司马一家的外部威胁一直存在,从司马防站队都曹操这边,到司马懿站队到曹丕这边,明帝的威胁等。司马一族全灭的威胁一直存在,迫使司马一族必须团结在宗长(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的司马一族周围,外戚跟宗室不得执政之后,司马一族跟夏侯一族的联亲足以使司马家实力大增,更别说因为司马懿的原因(司马懿是执政)司马家跟颍川世家荀氏(荀氏有荀氏八龙)、陈氏、钟氏联姻。就是司马懿掌握大局之后,司马家也没有忽视外部的威胁,即使司马师没有子嗣,因为家族外部的威胁,也没有过继一个司马家成员来继承自己的司马师一系,而是以司马家一族的利益及生产延续为考量将宗长一职交给自己的弟弟司马昭,力求宗族的团结。

分析一下曹家跟司马家在家族事务中的处理方式:

曹氏一族(曹操)VS 司马一族(司马防)

一、曹操是让他们诸子相争 VS 司马防是让自己的八达相亲相爱同舟共济

二、曹丕宗长的位置是要诛杀兄弟而来 VS 司马懿的宗长位置是拯救兄弟而来

三、曹操之子互相极度不信任 VS 司马防之子相互极度信任

四、曹叡想的是自己,而不是家族没有子嗣也要过继来继承自己一系  VS 司马师没有子嗣,但是为了家族团结把权利交给自己的弟弟

五、曹丕不信任兄弟将他们踢出宗室,分割家族 VS 司马懿努力维持司马一族的完整跟团结

六、曹丕在削弱跟其他家族的联姻 VS 司马懿在加强跟其他家族的联姻

七、曹氏一族三代之后就人丁凋零 VS 司马一族三代之后人丁更加旺盛


PS:很多人只知道宗法制、分封制,不知道他们之间还有一个昭穆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懿夺权时,杀害了曹氏家族7000人,曹操的旧部为何都坐视不理
曹叡明明有子女,为何还把皇位传给养子?弄清缘由后,网友:活该
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之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
司马懿高平陵政变篡权,为什么就没有人起兵反抗?
三国时期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姓氏追踪┋根据这四点,曹操“本姓夏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