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子馆您猜说的是哪儿?|天桥六记说天桥4吊膀馆
总撰稿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 张世强(小强)    
这是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2162篇文章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更多完整内容,点击音频!

《人民日报》记者白夜先生和他的妻子沈颖女士曾经历经三年,访问五百人次以上,在1985年合作写成《天桥》一书,他在书中写到:发掘已往天桥的材料,应是历史家的事。我们新闻记者来做此工作,真是记旧闻,而不是记新闻了。不过,这些埋没了的旧闻,如果被发掘出来,也会具有新闻的价值。正如考古学家发掘出兵马俑,也会成为新闻一般。而作为年轻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徐德亮用文学艺术的笔触,在积累了诸多史料基础上,写成了一本全新小说《天桥六记》,希望可以用故事,为大家重新展现老天桥的人物众生相。

天桥随着北京的和平解放而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天桥进行了伟大的社会变革。新中国对旧社会的改造,以天桥为典型抓手,可提供非常多的改造中国旧社会的经典案例。

要研究老北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曲艺、杂技的历史变化,以及当今中国下层民众的文化心态,不但是学习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须,更对年轻人认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今天的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这本小说中到底都讲述了什么故事?老天桥又有哪些民间艺人有您不知道的传奇?

《天桥六记》之《吊膀馆》!

《天桥六记》中的第五篇小说,也是话剧的第五幕,名为《吊膀馆》。讲述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的一天,天桥一个落子馆里发生的故事。这段故事,在老天桥可能经常发生,很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天桥俨然一副高门雅士之态,其实满肚子都是男盗女娼。当然,为了让大家了解当年落子馆的历史背景,我们也特别为大家奉献一段属于民国期间的曲艺历史。

民国时北平的男人,没有不爱去落子馆的。

落子馆就是前清的坤书馆,都是一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大姑娘唱大鼓书,所以叫坤书馆,但是她们唱的和那些艺人在天桥“地上”唱的大鼓书不同,那些有的是唱大书的,一段《呼家将》要从头唱到尾,得好几个月。大概也没谁真的每天都去,从头听到尾,反正听到哪段是哪段罢了。

坤书馆里的大鼓书不同,她们唱的都是“短段的”。“短段的”就是从长篇大书里截出来的精彩片断,据说还有专门的人给她们写词,文雅点儿的像《层层见喜》、《包公夸桑》,粗俗点的像《小寡妇上坟》、《王二姐思夫》,曲调也和“地上”唱大书的大不相同,分为清口大鼓、小口大鼓、七音大鼓、文武大鼓等等不一而足。

据说在清朝末年有言官奏了一本,说是坤书馆里的姑娘,唱得都是淫词艳曲,有伤风化,于是,皇上下令,在北京城禁绝了。禁绝是禁绝,那让这些吃这碗饭的姑娘们,和吃这些姑娘的弦师、教习、房东、伙计,以至于地面上的闲杂人等,官面上的胥吏差人们吃什么去?中国的事,历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乎,坤书馆,改名叫落子馆;唱的,还是那些东西;唱的人,还是那些人,听的人,也还是那些人──反正一改名就没人管了。

其实,说是淫词艳曲,落子馆里的玩意比天桥“地上”,还是文明得多。不但没什么直接的黄色,连直接的脏字都没有。无非就是卖卖歌喉的同时,也卖卖色相。中国的男人这两千年以来都没有什么太多能跟女孩子接触的机会,换句话说,没有什么能公开欣赏、甚至品评女孩子的美的机会。

封建嘛。那时候的女孩子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偶尔在街上遇见一个,也是不苟言笑,低头快走。你想仔细看看她?你想让她给你展示展示女孩子们青春的腰身、俊俏的鼻头或妩媚的笑容?美死你!

唱?好人家的闺女哪有开嗓儿唱的?

演?更别想,上台演戏的那叫优伶,娼优不分懂不懂?那叫贱业!

能上台的,就能跟人睡觉。

所以落子馆里的姑娘们就都很有魅力了。一个小舞台,所有的姑娘们──也许能有五六七八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穿着合身的旗袍,排排坐在两边,这叫“摆台”。下边是两三张方桌,五六张条桌,坐满了欣赏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顾曲者”。有的扇着画着名家书画的折扇,其实舍不得扇,就是摆谱。有的揉着带精细雕工的核桃,其实也舍不得揉,就是显摆。有的舍不得叫洋车,刚刚跑进来,一头的汗还没擦。有的打中午就坐在这儿,高声言语,毫不掩饰对某个姑娘的喜爱。还有的背着画夹子的画家,穿着西服梳着油头的“小开”,哪个小工作坊的师傅,哪个中等或高等学校的老师……坐在头排的老者胡子老长,坐在后边的学生还不到二十。

男人嘛,无论老少,爱好都是一样的。

所以有人管落子馆叫吊膀馆,吊膀子,就是诱惑或追求异性,或简言之,就是调情。跟男女学生们的谈恋爱差不多,只不过,不见得以结婚为目的。

如果没人“点活”,开场之后,这些小姑娘们,或者说,这些大鼓妞们,文明点说,这些“鼓姬”们,就一个一个地唱下去。如果有谁喜欢哪个姑娘,喜欢哪个唱段,可以点。把手一招,旁边一位身着文化人的长衫,但面目很江湖的人就凑过来。你就跟他说,我想让那个穿红旗袍的姑娘唱。他就打开一柄扇子,那扇子上写的都是各人能唱的曲目,恭而敬之地请您点上一段。

点谁唱一段,是要单给钱的,而且每人价格不同。

不点,干听?一下午才花十大枚,一屋子才多少观众?一共才能收多少钱?再跟园子分,再跟弹弦儿的分,落到鼓姬手里才能有多少?没人捧,在落子馆里谁能吃上白面?

这种捧着扇子请您点的,叫“递活的”。这个角可不好来,一个园子能不能挣钱,全在这个“递活的”身上。您往屋里一坐,两分钟,他就得看出您爱看谁来,您身上有没有钱,您是不是“外面儿”的人,吃不吃捧,能不能“点活”。

老天桥的演出场所,为什么叫“落子馆”?

天桥在晚清民国时出来不少好弹弦的,祁凤鸣、于少章、韩德福、霍春山……他们都是在“落子馆”给女艺人弹。那种地方本身就“杂性”,唱什么的都有,这就要求你什么都得会。女艺人“摆台”,坐一溜等着观众“点活”。弦师也都在旁边等着,按次序排,一人弹仨──就是不管谁唱,不管唱什么,一个人弹三段。

这里的艺人们多少有点义气,因为也挣不了多少钱。比如有谁出门了,跟大家一说:“叔叔大爷,我上天津了。”“走吧。”过俩月他回来了,一打招呼,就又坐那了,还是这么排,一人弹仨。这些弦师都是随来随走,也没人管,反正来了就可以排着,轮到你就弹仨。

这些“落子馆”里,除了没单弦,没西河大鼓。其他什么曲种都有。单弦是北城八旗子弟唱,这里边没有。西河大鼓是唱大书,跟北京这些曲艺不是一路。评书也是单独一个范围。

说了半天,这些演出场所为什么叫“落子馆”呢?

“落子馆”又叫“坤书馆”,这些地方,本来是唱小曲的。在清末的时候,政府认为这些小曲有伤风化,就跟黄色歌曲似的,给禁演了。那这那些艺人吃什么?他们还唱那个,改名叫“落子”。一说是唱落子的,不是唱小曲的,就没人管了。慢慢的,这些落子又被大鼓代替了。《独占花魁》、《三堂会审》、《鸿雁捎书》、《昭君出塞》、《包公夸桑》……都是这些段子。这些段子也是京韵大鼓,但是腔调比较简单,不讲究,一唱起来“出尖带尾巴”。这都是从宋五、胡十、霍明亮那里从河北传下来的,是京韵的另一支。创作的主儿有一位叫王长顺,特点就是非常平民化,他写了一些《小寡妇上坟》之类的,都是这些东西,十足老天桥儿的味。这种京韵大鼓就叫“桥儿派”大鼓,这不是一个正式的名字,带有一些艺术上的歧视的感觉。

像《三堂会审》,不但唱法简单,不讲究,词也“水”:大明江山太平春,正德皇爷有道明君,皇恩浩荡开考场,御笔钦点王翰林……

后来,刘宝全改良宋五、胡十、霍明亮的唱法,把京韵大鼓的艺术水准真正提高了,创出了刘派大鼓,号称鼓界大王,红起来了,落子馆里才开始唱《华容道》这些刘派的小段。

《连环计》也是“桥儿派”的,过去正经唱大鼓的没有唱《连环计》的,都是天桥小女班唱。但是,骆玉笙和孙叔筠把这段提高了,唱红了,因为她们的艺术来源都跟唱京剧有关系,这段里的“四平调”唱得比较好。

原来弹到“四平调”的时候,要台上现改弦子的调门。白五爷1941年在桃李园弹,一想别改了,往下挪一个“把位”不就行了么。这么一弹,下边有程树棠他们,一听,哎你这主意高啊。打那以后他们都这么弹了,就不重新定调门了。

孙叔筠最早也是这些人里的,什么王凤云、王凤友,都是一块的。孙叔筠头一个老师是王文瑞,号称通天教主,好多女艺人都是他徒弟。后来,孙叔筠又单请了师父清景齐,后来换了程树棠。程树棠给白云鹏拉四胡上天津了,就给她介绍的白五爷,白五爷之后就没请师父。《七星灯》、《怀德别女》、《长坂坡》、《审头刺汤》,这都是白五爷给她说的。白五爷是著名少白派创始人之一白奉霖先生。

后来孙叔筠参加说唱团,得享大名,钟德海背地里说,她是“桥儿派”。她听说了非常生气,跟她先生一块找白五爷评理:“德海说我是'桥儿派’,这对么!”五爷笑着给她分析:“你跟王文瑞学,晚上在桃李园演,在西单商场演,这都是'桥儿派’的内容。后来我给你说,你学的少白派。再后来你又上天津了,你不管你自己的嗓子条件是什么样,非学骆玉笙。给她弹弦的是钟少亭,又给刘宝全弹琵琶,这又把韩德荣拉来,又给你说刘派的东西。你学杂了。但你现在自成一派,挺好。“

徐德亮想让五爷给录点资料,他说,我听说有《妓女悲秋》什么的,您给录录。五爷说:“京韵大鼓哪有《妓女悲秋》?《美女思情》到有,也是那会坤书馆里的段子。”徐德亮说您给唱唱,留点资料。因为这段子本身并不黄色,而且也有历史价值,结果五爷说:“留资料我也不能唱,我是正派的,那是邪派的!这资料也没什么用,京韵大鼓都已经到了这么高的高度了,那些算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溯北京大鼓书的民间根脉
魏喜奎传
东北大鼓书欣赏
京韵大鼓里有刘派、白派和少白派等等,那“桥儿派”大鼓是哪个派?︱少白派就是这么帅!4
京韵大鼓瞩钟门--张鹤琴 姚惜云
大鼓与鼓书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