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的血常规标准参考值
小儿血常规主要看哪些指标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ⅹ 109/L,平均是20ⅹ109/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ⅹ109/L,平均为10ⅹ109/L;7~12 岁为(4.5~13.5)ⅹ109/L,平均为8ⅹ109/L。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ⅹ109/L,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小儿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 ~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 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细胞 L 0.20 ~ 0.40 (20%-40%)   单核细胞 M 0.03 ~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序号
项目
参考值
1
WBC(白细胞)
4——10×103/UL
2
RBC(红细胞)
3.8——5.5×106/UL
3
HGB(血红蛋白)
11.0——16.0g/L
4
HCT(红细胞压积)
35%——48%
5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8
6
MCH(平均血红蛋白量)
27——31
7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
8
PLT(血小板)
100——300
备注:
以上指标主要看第三项HGB(血红蛋白):是看孩子血色素值是多少,是否贫血。其它只是参考值,意义不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
认识血常规,看懂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的阅读知识
血常规检查医学视频
学看血常规化验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