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群养生 | 君安养生专栏

人群养生

冬日补一补,春天打老虎

 君安养生专栏导读 :传统医学非常讲究季节对人体的影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在是冬天我们应该怎么养生呢?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保健中及时与气候变化相适应。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详细记载:“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话阐述在生机潜伏、万物闭藏的冬季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所以,提醒平时习惯早起外出运动的老年朋友,在隆冬季节里,应待阳光出现,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受寒,或发生高血压、中风、冠心病发作等意外。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

 

冬令进补应选在什么时间最好呢?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

其中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地说,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当然,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因此,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

  需要提醒的是,进补前要先辨明体质的“寒热”属性,再选择适当的中药材。“寒性”体质者适合“热补”,如人参、黄芪、当归、熟地、冬虫夏草等;“虚热”体质者适合“平补”,如沙参、麦冬、石斛、百合、银耳等。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症等患者不宜进补,这类患者体质多属热性,进补于病情不利;肠胃机能不好的人,也要先把肠胃功能调节好再进补,否则不但不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具备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这类蔬菜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_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润肺生津的食物也要多吃些。

 

 

常用进补食物: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

花生:用鲜花生仁研末冲汤喝,或水煮食用。花生不宜炒吃,因消化吸收不好。

红枣:秋冬食红枣是滋阳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养生粥

山药粥:山药(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适量。将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加入炒过的山药再煮开,即可食用。山药为滋补肾、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盐少许。将生栗子用高压锅(少放水)煮熟,去皮,捣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盐调味。栗子可补肾,对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或疼痛有食疗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盐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将大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芝麻可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肾、强筋骨。

 

附录:小寒话养生

  每年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

  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保暖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小寒进补因人施膳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这说明饮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小雪节气虽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在进补时不要被“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肥甘厚味多食伤身

  一般说来,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食之中,故青年人应保证足够的饭量,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并摄入适量的脂肪,在选用药膳进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往往有些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来不速之客——“青春痘”,它给年轻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御寒保暖最宜温补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冬季锻炼因人而异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段。此时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一下锻炼的方式和方法。可每周参加2~3次的健身运动,如打网球、打保龄球等。平时生活中要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还应注意室内通风,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总之,小寒养生要因人而异去锻炼,因人施膳去食补。

想要美丽健康和和谐,请放松下来练静坐

 君安养生专栏导读 :由于受到西方运动模式的影响,现在提到健身,大家脑子当中马上会想到健身房的跑步,瑜伽馆的瑜伽体式,游泳馆的波浪,甚至是什么搏击健身操,拉丁舞肚皮舞等等。其实除了这些我们看起来需要投入较多的肌肉参与运动外,还有一种现在在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东方健身方式—静坐!西方的静坐对于姿势上面不是特别讲究,既可以盘腿,也可以双腿自然垂下端坐于椅子上。这股静坐热已经风靡了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甚至希拉里、戈尔、NBA湖人队教练杰克逊等都是静坐爱好者,静坐是一种别样的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

                   

   西方很多人会在自己的家中专门腾出来一个房间设一个静坐室,他们普遍认为静坐不单单带给他们的身体上的健康,最主要的是精神上会更加平静安详,注意力会变得更加集中,在美国无论是政府机构、公司,还是学校、机场甚至监狱,都开设了静坐室。据说,有的学校因为静坐的推广,校园暴力大幅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求度增强。很多监狱推行静坐以后,犯人在监狱当中的抵触情绪降低,出狱后的再次犯罪现象明显减少。

现在都市生活中的人很多每天都像上满发条的闹钟,紧张、焦虑、忧愁、烦闷充斥我们的内心,这些职场中打拼的杜拉拉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解脱自己的方式,那么我今天就建议大家每天参与一下静坐,因为它真的可以帮助你解除目前遇到的困惑。

 

假如你是一位容易精神紧张的人,静坐能使你学会放松,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假如你是一位容易心生烦恼的人,静坐能使你看清烦恼的本质,自己找到解除烦恼的办法。

假如你正为患某些疾病而苦恼,诸如神经衰弱和精神障碍,静坐可以刺激心和身体的正能量,使你重获健康。

假如你是一位不服输很,过分要强的人,静坐会使你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求,进而能够张弛有度。

假如你是一位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被世间种种问题所困扰的人,静坐能增强勇气去面对并克服它们。

假如你是一个缺少自信心的人,静坐能获得自我肯定的力量,真正的从内心强大起来。

假如你遭遇挫败而感到悲痛,这是你对人生和宇宙的无常缺乏正确认知,静坐能真正地引导你,了解现世的短暂真相,并尽快走出悲伤,找到欢乐。

假如你是一位富有的人,静坐能了解财富的原来面貌,并且帮助你如何去使用财富。如此不但使你自己得到快乐,别人也得到快乐。

假如你是一位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年轻人,静坐能帮助你走向正确的途径,而抵达你所想要的终点。

假如你是一位心眼比较小的人,静坐会发展理解力,如此将有益于朋友与家人,避免误解及争执。

假如你是一位懦弱的人,或是一位心存自卑情结的人,静坐可以增强你的心去发展勇气﹐从而更好的身心强大起来。

假如你是一位有智慧的人﹐静坐将引导你得到无上的智能,那时你将会明白一切事物的事实真相,而非我们所看到的表相。

 

当你慢慢习惯了静坐你就会获得以下殊胜:

静坐可使人体气血通畅,增强抵抗能力,改善人体细胞能量,以至达到量变到质变成就坚固之体态,形成强大的生命场能。

静坐能从根本上调理和治疗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风、寒、湿邪引发的综合症,神经疾患。

静坐可使你心性逐渐光明,心胸开阔,,心平气和,心胸开朗。

静坐可使你身心意识充分放松时,脑细胞的气血供应会得到空前的补充,这时候你会发现自我觉察力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时候你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

 

静坐能使你脑神经继续保持静和定的清新状态。缓解压力,降低焦虑、紧张,使你更能适应周围环境,充分体验生活的快乐。
静坐可使你的身心意识越来越光明,开启智慧源泉,增进思考力、判断力、意志力、创造力,思路敏捷。
静坐会生发出无限的安乐、喜悦、幸福,这种喜悦、幸福是语言无所表达的。

静坐能使自我更加了解和接近生命本来面目消融内心世界的烦乱,产生安祥欢喜,抚平生命中精神与肉体的伤痕。

腰酸背痛腿抽筋就是缺钙吗?

   君安养生专栏导读 : 有句广告词这么说:“腰酸背痛腿抽筋,身体提醒你,缺钙了!”于是,各种补钙的产品应运而生,数不胜数。一些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腰酸了,背痛了,腿抽筋了,就开始吃钙片了。不可否认老年人的腰酸腿疼,确有不少是因缺钙引起,补钙之后症状便会减轻或消失:但是老年人的腰酸腿疼,并非都因缺钙引起,补钙虽无大碍,却可能延误病情。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身体根本没有缺钙这种概念。

   老年人腰酸腿疼有很多原因,比如心身疲劳。受情绪影响和过分操劳者,会发生心身疲劳,出现头疼腰酸、四肢疲软、精力不佳、失眠食少等症状。其中,腰酸腿疼较为明显;慢性感染也会引起,人老病多,其中患慢性感染性疾病者。较为多见。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等这些慢性炎症,常常久治不愈。使体内生理状态不很正常,在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时,也会发生腰酸腿疼,周身不适;更多的是因为肝肾亏虚,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无法抗御一风寒湿邪的侵袭。故经常因伤湿感寒而见腰酸腿疼。

   传统中医学认为,腰酸背痛腿抽筋其实是一个寒邪伤人的典型特征。从字上面去理解,疼里面是个冬字,说明这种临床表现跟冬天有关,跟寒冷有关。抽筋在医学术语上叫痉挛,这个在寒的属性里叫收引。收引,就是收缩拘急的意思。肌肤表面遇寒,则毛孔就会收缩,寒邪进一步侵入经络关节,经脉便会拘急,筋肉就会痉挛,导致关节屈伸不利。因为寒是阴气的表现,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去温煦的功用,人体全身或局部就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畏寒怕冷,手脚发凉等。若寒气侵入人体内部,经脉气血失去阳气的温煦,就会导致气血凝结阻滞,不畅通,我们说不通则痛,这时一系列疼痛的症状就出现了,头痛、胸痛、腹痛、腰脊酸痛……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防寒。寒是冬季主气,寒邪致病多在冬季。因而冬季应该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单独的寒是进不了人体的,它必然是风携带而入的。所以严寒的冬季,北风凛凛的,我们出门要戴上棉帽,围上围巾,这就是为了避免风寒嘛。

   但冬季因为外界气温本身就比较寒冷,人容易感受到寒意,在保暖上下的工夫也会大一些,基本上不会疏忽,像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时候”,古人说此时“最难将息”,稍微一不留神,就会着凉,伤寒了。因而春季要特别注意着装,古人讲“春焐秋冻”,就是让你到了春天别忙着甩下厚重的棉衣,那么着急地就换一身单的,春天主生发,万物复苏,各种邪气也易在这时候滋生。春日风大,风中席卷着融融寒意,看似慢慢吞吞,实则气势汹汹,要特别小心提防才对。 

   那么,炎炎夏日,人都热得挥汗如雨,也需要防寒么?当然需要。夏天我们经常饮食冰凉的食物和饮料,冰镇西瓜、冰镇啤酒、冰激凌、冰棍等,往往又在空调屋里一待一天,到了晚上,下班出门,腿脚肌肉收缩僵硬,腿肚子发酸发沉,脑袋犯晕,甚至连走道都会觉得别扭,感觉双腿不像是自己的。这时候寒邪就已经侵入你的体内了。 

   中医养生之道,讲究未病先防,但总免不了有防不胜防的时候,一不小心让寒邪有机可趁,腰酸背痛腿抽筋了,怎么办?别着急,我告诉大家一个止痛妙方。中医为什么说开方子,而不说开药呢?所谓方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正确的方法,针对你表现出的症状,找出致病的病因,对症下药。  

   小给大家开个药:是个名方,叫做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29条之下,原文谓:“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说明本方具有酸甘复阴、缓急止痛的功效。脚抽筋,多发于夜间,夜为阴,夜间发病,多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脚挛急,此芍药,酸苦微寒,养营和血,而擅缓解拘急之功,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伸。脾主肌肉,肝主筋脉,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肝脾得养,疼痛自然缓解,所以自古以来芍药甘草汤都被誉为止痛的良药,配置方便,而且口味不是苦涩难以入口,取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煮水饮用。

     点穴的方一并告诉大家,点穴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小腿抽筋的时候,以大拇指稍用力点按住患腿的承山穴,接着按顺、反时针方向旋转揉按各60圈,然后,大拇指在承山穴的直线上下擦动数下,令局部皮肤有热感,最后,以手掌拍打小腿部位,使小腿部位的肌肉松弛。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后,小腿转筋症状即可消失。

中老年日常养生 这些行为可一定要注意

君安养生专栏导读 :冬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相信很多的人都制定了自己的养生计划,尤其是老人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老人该如何关注健康呢?接下来一些细节你要注意……

冬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相信很多的人都制定了自己的养生计划,尤其是老人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老人该如何关注健康呢?接下来一些细节你要注意……

少盐

经过多年的普及教育,基本上都能认识到摄取过多的食盐,所带来的危害,一系列衰老病几乎都与盐有关。所以,不光是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隐性食盐”的计算和摄取,往往食盐超标,都是没注意到隐性食盐的计算,把不咸的,却含盐很高的食物忽略了。

少脂

减少油脂的摄取,早就成为全社会养生、减肥的共识。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每增加1公斤脂肪,就增加200米长的微血管。这起码是增加了心脏供血的距离,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血压的平稳健康,也降低了人的活动能力。

少量

每次进餐,七到八分饱,是养生的常识。日本国立循环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节制食量,相比减油、减盐更为重要,尤其是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控制食量,减少积累。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即使是运动、吃药、排毒等等,都无济于事。

衣领松

人的颈部有影响血压变化的压力感受器,衣领过小,领带太紧,都可能压迫到颈部的“感受器”,使身体错误地调高血压,造成不适或病患。所以,对血压不稳的朋友,不建议穿小领衣服,不建议戴领带,保持颈部的宽松。

裤带松

裤带过紧会影响人体下肢的血液循环,会造成诸多的不适感觉。尤其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的人群,勒紧裤腰带,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做法。所以,裤腰带不能勒紧,以不掉为度。如果使用“背带裤”也是不错的选择。

鞋袜松

脚是身体的末端,最容易“血流不畅”。如果鞋袜穿得过紧,不但影响到营养的布送,同时会血压升高等风险,故建议中老年人,选鞋鞋码要大一号,袜子用毛袜最为舒适。尤其对长期手脚冰凉的朋友,更应注意,随意保养。

忌过量

合理的运动,适当的锻炼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良方之一,但对中老年人来说,掌握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比是否运动更为重要,即所谓过犹不及。如旋转、跳跃、猛力、憋气的项目,不宜选择、从事。不但无助于养生,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而如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气功等舒缓、连绵的活动,才是养生中提倡的“动”。

忌比赛

凡提到比赛,就会影响到情志,引起紧张、兴奋等情绪的波动。这均非养生之道所提倡。在比赛过程中,无论你的心态多么平稳,都存在竞争的活动,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是正常的情况,如果由此导致意外,就得不偿失了。

忌成癖

在养生的范畴里,把某种行为积久成为癖好,就是不当的偏执。对于中老年人的运动来讲,一旦成癖,就容易失去对运动强度和时间的控制,同样有引起疾患的风险。所谓量力而行、丰富多样、适可而止,都是养生中所提倡,而绝不建议到成为癖好的程度。

慎乱用

一般来讲,中老年人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按经验办事,在吃药问题上也不例外。看看说明书,或听听“药房大夫”的建议,就开始自行疗病。其实这是最不该马虎的事情。专家的角度和视野与非专家之间,有天壤之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尽管往往有相同的结论和结果,我们还是强烈建议找专家、遵医嘱、负责任。

 

慎补品

补品不是药品。现在很多人都经不起补品广告的忽悠,把夸大其词和神乎其神宣传当真笃信,不看病、不吃药,一味钻到五花八门的补品中去,让周围的亲人很是无奈。站在养生的角度,补品就是比食品的某些成分集中一些,达到滋养的作用。若是泛滥起来,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而与药物的作用是不可相比的,所以对补品要慎之又慎。

慎停药

药物的服用及服用计量,一定要遵从医嘱,绝不可凭着自己的感觉,擅自停药或减药。对于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的,任凭感觉往往出大问题。如果真的想停药或减药,记住先找医生咨询。

 

看脸色 辩病症 重预防

君安养生专栏导读 :“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成了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
        脸色对人体來说是反映一个人内部身体器官健康的“反射镜”。面色红润有光泽是健康的脸色,如果面色苍白、红赤、发黄、发青、发黑等都可能是健康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怎么改善脸色差的问题呢?
掌握自己身体的健康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请仔细i阅读:
1、脸色苍白:
        中医学认为大多为虚证、寒证或失血。呼吸系统状况不佳脸色会发白;久病体虚、大出血、慢性肾炎等也会使面色发白;有贫血倾向的人,会因为血色素不足而使面色呈现白兼萎黄色。有的时候是惊吓过度,还有低血糖、贫血、体质虚寒。
面色白需养肺:
       健康的人面色白里透红,有些人脸色白如蜡,没有光泽,呈现一种病态,这是气血虚弱的表现。根据五行对应之说,白色对应肺,面色呈现病态的白多与肺有关。这类人可适当多吃润肺的水果,如梨、柿子,还可在饮食中适量加些蜂蜜。
2、面色潮红:
       中医主要多为热证。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血流加速则皮肤呈现红色。高血压患者就常常红光满面;结核病患者由于低热,会颧部绯红。西医是发生在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炎等.如服用啊托品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大量服用激素后,也会引起脸部暂时潮红的现象。
面色赤需养心:
        健康的面色是白里透红的。如果脸色通红或两颧嫩红都表示身体出现异常。满脸通红多为实热,多是阳盛之外感发热或有内热;虚热是只有颧骨两处嫩红,属于阴虚火旺。红色对应心,心主血脉,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心脏的盛衰都可以从脸色中看出来。面色发红的人可以多吃桂圆粥,以安神补气血,同时,要善于调节情绪,避免激动。
3、脸青紫色:
        中医多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西医认为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肝病导致血液中废物过多等,都会使面色变为青紫。大多数由于缺氧性而引起,例如剧烈的疼痛常常使脸色苍白而带有青紫,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会使脸色变为青紫 。
面色青需养肝:
         中医认为面色青是经脉阻滞,气血不通,寒气流于血脉,导致气滞血淤,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还有一种是肝不好,肝病导致血不养筋。青色与肝相对应,肝主藏血、疏泄,能调节血液流量和全身气息。肝好则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面色红润。脸色青的人可多食用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等,多吃黄绿色、酸味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芹菜、橘子等。肝脏的恢复、血液的净化都是在睡眠中进行的,所以养肝要在23点之前入睡。另外,生气或紧张激动都会伤肝,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安宁。
4、发黄脸色:
         中医学认为,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有湿。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脸色发黄而无其他的临床症状的话,排除有肝炎,黄疸的可能。暗黄有很多种原因,发黄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的湿热交蒸于肝胆或气血亏损所致。
面色黄需养脾:
        中医认为面色萎黄、憔悴,多数因为脾胃气虚。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好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肌肤弹性好。可以增加养脾的饮食,如各类米粥,如山药、莲籽、扁豆、芡实、薏仁等。
5、脸色发黑:
        中医认为一般肤色显得很黑,除了是自然健康的黑色外,多属肾病或血瘀证,常为重病。此外,西医认为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发黑。可能是肾有些什么严重问题,还有一特别状态,面色黑而目白,是肾气内伤所致;吐泻之后的面黑气喘,是脱阳的症状。要多加注意!
面色黑需养肾:
黑色对应肾,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五脏功能才能正常运行。脸色发黑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些例如黑芝麻、核桃,黑豆、韭菜、板栗、泥鳅、木耳、枸杞等,同时要加强运动、锻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脸色不好怎么办
【道教养生】小寒话养生
大雪养生:早睡晚起,养护阳气
夏季六节气的饮食进补
立冬节气如何御寒养生
小寒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