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曲解了的“放养”, 让孩子为父母的不美好买单



孩子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他为自己父母承载了太多。父母把他们不美好的东西投射给孩子,同时又堂而皇之地评判、指责、羞辱孩子,让孩子为父母的不美好买单。


 1 


地铁到站,上来两位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


由于不是客流高峰,车厢里空位很多,两位妈妈带孩子各自坐下。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略显焦躁,其中一个小男孩挣脱妈妈怀抱,来到车厢中部围着柱子转起来,不时发出因眩晕而兴奋的呼叫。


这时候,另一个孩子也想下来,妈妈把他放在了自己旁边的座位上,在孩子耳朵边轻声说,“宝宝坐累了,想下去活动一下,对吗?只是地铁里有规定的,你看……”妈妈指着车厢上部的黄色警示贴告诉孩子,车厢里不准打闹,不准悬吊,不准吃食品等等。


接着又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坐车有点累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哦”。这时,旁边的妈妈看不下去了说:“你还跟他讲这么些道理干嘛,这就是孩子天性,让他下去玩玩行啦,反正这车厢人又不多”。


在僵持之下过了几站,她们下车了。目送着那位坚持着没有让孩子嬉闹的妈妈,我很欣赏她。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接受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学习,我抑制住了好为人师的天性,但是直到现在我都好想跟那位嘴里说“这就是孩子天性”的妈妈说一句:释放孩子天性,你理解错了。


 2 


有一篇名为《垃圾教育定律》的文章,文中认为“放养、释放孩子天性,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将来,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竞争力”。但实际上,这是对“放养”“释放孩子天性”理解上的错误。


育儿观念都是有理论背书的。只是,人们对理论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从最初的原著到译者的翻译,再经作者解读重构后的文章,再经读者对文章的领悟,这之间的信息量差异是无法估量的。


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基于快节奏的生活,大家不可能对碎片信息做更延伸的阅读和理解,拿到手就信,就用,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很多育儿观念从最初的理论经由二手、三手传播出来就走样了。对“放养”“释放孩子天性”的理解就是基于这种错误。并且,本文亦是如此,仍需要读者谨慎甄别。


被曲解了的“放养”


如果不是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边界的区分,没有核心自我的巩固,没有规则,道德,文化的限定,这不是放养而是放纵。


“养”字除了生育,抚育之外还有教育,修补之意。


就像我们养一株植物,它的意思是如果一粒种子没有基因的损坏,环境适当没有灾害性事件,在养育者连续性,可靠性的照护之下一株植物总会生长为植物本来的样子。


这就像一个孩子,如果他的父母是人格健全的,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创伤性事件,或事件得到有效处理,同时没有养育环境的强权控制,按照存在人本主义的观点,这个孩子一定会朝向自我实现来发展。


这也就是说,父母做好自己就够了,因为孩子在人格健全的父母和养育环境,以及规则、道德、文化的限制之下,是一定会走正路而不会走上邪路的。


然而那些高焦虑的父母往往人格不够完整,成熟度不高,他们无意识的做一些事情破坏孩子的养育环境。


比如,在婴儿观察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母亲会推醒熟睡中的孩子,给他把尿或喂奶,而实际上这个母亲的潜意识里担忧的是婴儿是否还活着!


母亲把自己的高焦虑付诸行动,打断了婴儿所需的“促进性环境”,这就不是一种“释放孩子天性”,而是为了缓解母亲自己的焦虑对养育环境的打断,推醒的这一刻就已经是一种失败的养育环境。


如果母亲不去觉察这个动作背后自己的高焦虑,长此以往对待孩子,就会出现各种打断养育环境,破坏孩子天性发展的行为,孩子的人格完善就会出现问题,而那些没有规则感的孩子,正是因此产生。


孩子在母亲高焦虑的掌控之下就会被“拔苗助长”,脱离他天性的发展轨迹,生命失去好奇和活力。


 “放养”的结果绝不是让孩子放纵。“放养”和“释放孩子天性”从心理学的根基来讲,它是基于大量婴儿观察和成人案例,经心理学家专业的研究、论述、实践而得出的,不应该被网络时代滥用。


为父母买单的孩子


“释放孩子天性”,温尼科特用一张图解释得很清楚。


他指出,生命之初是一种原始的孤立状态,人为了走出这种状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充分地受到母亲照料的支持,孩子慢慢发现他的环境,在他的生命力和潜在的创造力的推动下,他将用‘自己的运动、姿势、唾沫的吞咽、视力……来发现这个世界。


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就是生命本身’。这是一个充实的源泉。‘入侵就被接纳了’,也就是说,因为他是主动的,环境就被婴儿所接纳了。这是存在感和实在感的基础。”

——《百分百温尼科特》


这里的“主动的”正是孩子的天性,之所以说释放孩子天性是朝向自我实现的养育,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不是处于创世纪之初的荒蛮之中,他的出生已经被限定在一个大圈子中,这个圈子的边界就是父母的人格、社会规则、道德和文化。


同时,他藉由母亲的养育环境一点点的试探触碰环境,将环境主动自发地接纳到核心当中,此时孩子对环境的自发地触碰即是他生命活力的源泉。


我们都知道,母亲应该按照孩子的需要来养育他,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养育孩子。


特别是在婴儿前六个月的绝对依赖时期,母亲对婴儿绝对依赖的养育以至于低调成环境的一部分来适应婴儿,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敏感的、及时的适应要慢慢的转变成不那么敏感的、及时的适应。


此时“恰到好处的挫折”就出现了。比如,六个月后的婴儿再想要吃奶,妈妈已经上班了,那就需要他等待,或调整,比如通过辅食充饥。这种“恰到好处的挫折”正是孩子适应社会、规则、道德和文化的雏形。


当然,这种转变要在养育环境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的指导之下,同时仅仅为孩子制造恰到好处的而不是超限的挫折。


这样即保护了孩子的全能自恋又破坏了孩子的全能自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与环境接触并因此源源不断的释放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因此,心理学家说,创造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在与母亲的互动中通过去弥补那些“恰到好处的挫折”而自发的体验。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生,即是带我们进入一个关系,首先就是一个母亲创造的养育环境;而命,则是母亲使得婴儿和环境关联上并帮助婴儿对环境产生信任,而这种环境推而广之则是指规则、道德、文化。


如果人最终跟文化建立起来一种和谐的关系,生命也就有了厚度并且可以承载更多,那样,在生命的最终他是可以将死亡整合进来的。这让我想到了季羡林、南怀瑾这些大师,即所谓“寿终正寝”。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作为父母,你只要是一个完整的人,你就能养育好你的孩子。


而现在很多的父母,因为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潜意识里痛苦焦虑,同时,又把自己不能接受的痛苦和焦虑通过投射转嫁给孩子,并且不自知,是十分可悲的。


我之前曾经说过,孩子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他为自己父母承载了太多。父母把他们不美好的东西投射给孩子,同时又堂而皇之地评判、指责、羞辱孩子,让孩子为父母的不美好买单。


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那我要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呢?


我只能反问,小时候,你想被父母如何对待?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学了!缺爱的孩子为什么入学焦虑?
建立安全感,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文献解读 | 温尼科特《个体发展中“从依赖朝向独立”(一)——婴儿的绝对依赖期 》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害怕什么
为什么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父母必读!孩子的口欲期、肛欲期,该怎么应对?-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