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能静,你别吓得中国女人不敢生孩子”


“我差点难产死掉,早知道他不听话,还不如当时掐死他,不听话就得挨打。”


一个和丈夫离婚半年的单身妈妈,心情不好就拿孩子撒气。4岁的小儿子趁房门没关跑了出来才被邻居发现后报警。头皮多出挫伤,双眼肿胀充血,体无完肤,连生殖器都被打肿……



男孩的外婆说,女儿确实脾气不好,之前出去打工就和别人打过架。她打孩子这件事,自己劝过很多次,都无济于事,女儿屡教不改


“我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谁也管不着。”


这个暴力的母亲,从独自十月怀胎一直等到到孩子三岁,才等到“骗子”父亲来和她们母子俩相认。


伊能静在微博连发两条微博为孩子鸣不平:“你和男人的错,却要一个无辜的生命来承担!”


也号召女性清醒对待自己的感情生活,“看清楚你的未来!因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人,就是在选择未来!而孩子是绝对无辜的!


节选自伊能静微博


有网友在微博下评论,担心这样的言论会让女生没胆量生孩子;



也有人担忧,伊能静的评论,会影响中国的生育率……



在对孩子母亲暴行的震惊和愤怒之外,评论区暴露的观念取向,更让人揪心。


“两人担”,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人扛”,才是种残酷的恶。



1

男女责任失衡

后果是两败俱伤


有人评论:花那么多钱娶一个女的,如果没有做过父亲,那么这男的人生不完美。



所谓完美人生的达成,需要的是付出一生的精力与关爱的代价。


哈佛大学讲师TalBen Shahar博士在幸福课中说,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时,他竟没有一丝当父亲的激动,甚至怀疑自己是冷血动物。但随着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经历无数个失眠的夜晚,他终于找到当父亲的感觉。


美国文学刊物《The Atlantic》发表过一项针对美国家庭的调查研究,成长于完整家庭、但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品行不端的概率甚至高于被单身母亲抚养的孩子。


美国劳改所的数据显示,80%的罪犯没有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或遭遇过父亲的暴行。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经常缺乏父爱,对人际关系的交流、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缺陷。


母亲要付出,是基本共识;父亲的在场,也不应被奉为“优秀德行”。



家庭完整不仅是外人眼中的幸福美好,更是家庭中,父母双方责任的共同分担。


暴打孩子的母亲独自承担孩子的抚养责任长达三年,长期的失衡状态下,身心发展的不健康也就有据可循。


撒在孩子身上的怨气,就是父母责任失衡带来的二次伤害。


在传统观念里,一个女人一生的所有荣耀似乎都要归结于家庭。即便新观点不断涌现,女性角色的觉醒已初见苗头,但即使有学历、有事业,婚姻也总是众人眼中一切原有生活的最终目标。


生育一个孩子,是她们的“责任”。


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在有0-3岁孩子的18-45岁城镇女性中,有过职业中断经历的占到35.5%,其中67.2%是因为结婚生育或照顾孩子。


母亲如果自己都没能生活在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中,养育孩子的琐事就会更让人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如此,本该因爱而生的孩子,也就只剩“累赘”的价值。


▲保存图片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2


难察觉的不平等意识

让现实南辕北辙


有科学研究证明,男女一起需要承担家庭责任时,生育率就会变高。


文章中提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女性将取得以往被男性所垄断的社会地位,男人同时也和女性一样必须承担家庭责任。


这种趋势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首先会导致人口增长急剧下降,在男女平等社会结构趋向稳定后,生育率将再次上升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发达国家的生育数据,也证实了这点。


要说社会意义的承担,更需要“进化”的,正是直男癌的观点。


而其实,即便是相对客观的科学研究,也避免不了潜在的偏见。


人类学博士淡豹在一期节目中提到,科学期刊上面形容男女的生殖过程,形容精子时,会用“amazing”这样的形容词,也即“奇妙的精子”;相较而言,卵子平平无奇。



“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在生殖过程中男性是主动的,他们主动追求女性,同时在生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往往在生育、家庭的方面,责任又都变成属于母亲。”


如美国作家Nancy ray Smith在《只要有一个女人》诗里写: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不生孩子就是缺乏家族观念与社会责任感,生孩子就需要无怨无悔牺牲自己、承担大部分养孩子的责任,才是女人该有的样子——这是种强盗逻辑。


GQ实验室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医院里有个“潜规则”:


如果是男方急救,需要家属签字同意;而送他来医院的只有他妻子,那么我们会建议他的妻子再叫家里的其他人来,比如儿子、男方的兄弟和父母。


我们这也是不得已。因为,说实话目前女性在大部分家庭中的地位其实没有那么高,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让女方自己做决定,很容易出纠纷。但如果反过来,女方需要手术,有男方一个人在场同意就行了。”


“中年妇女,在中国是一种自然灾害”,王小波的描述,就是南辕北辙的后果。


孩子本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养育,可是从怀孩子、生孩子开始,妈妈们就像是已经丧偶,独自面对一切乃至死亡。


而从养育孩子中抽身的男人,没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多宝贵的东西,也让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


虐童事件中的4岁男童,即便在噩梦中惊醒,也要哭喊着找妈妈。因为即便是快置他于死地的那个亲人,是他唯一的依靠。


所以,只是本能地寻求依靠,而非追求爱的庇护。


胡适先生在成为父亲之后,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生了子女以后,从来不敢自居有什么恩情,虽然给了他生命、养育了他。孩子高兴,那我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生活的不开心,我就会很内疚,因为是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的。


一声“父亲母亲”大过天,仿佛可以实现对子女的一切压制,却不知有多少人,忽视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佳作译介 | 父亲的家庭参与、生育与母亲就业:来自中东欧的证据
学者许琪:孩子不仅属于家庭,还是社会的财富,应该平衡育儿成本
生不生孩子,最关键的是养不养得起孩子,“生得起谁还愿意戴套”
社会视点-阻碍国人生育率提高的五大障碍
何亚福:婚姻法新解释或使生育率下降
大富在坡县(四):在坡坡结婚是什么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