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中国火炮载具战车图鉴(三)

接上文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先辈们!

1.汉造 仿“三一”式75mm山炮

此炮是汉阳兵工厂对日本有坂“三一”式75mm火炮的仿造版本,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战争需求,有时会在原有的炮架结构上修改火炮的口径,比较常见的就是汉造57mm山炮。

“三一”式火炮是日本19世纪90年代的装备,明治31年确定型号,由于设计者的姓名该炮也被成为“有坂炮”。该炮最大的特点是炮身安装在轮轴上,炮身和炮架属于刚性连接,没有助退机构。所以发射时后坐力会将火炮往后推跳很远。日军使用该炮参加了日俄战争。晚清至民初北洋军和其它军阀部队都曾进口过不少有坂炮并参加了辛亥革命。

由于缺乏武器,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及之后的军阀混战时用的主力火炮仍旧是“三一”式山炮。至抗战时期中日两军还在使用这种古董炮(另有文献显示抗美援朝也有这门炮的身影,可以说“三一”式火炮是中华近代抗争中火炮史的缩影了)。

2.德制 莱茵金属 L13型75mm步兵炮

该门炮是由德国莱茵金属生产的一种过渡性步兵炮,不知为何被当时的中国军队称为荷兰制哈伊哈75步兵炮。此炮是当时的中国军队装备的比较早的一款步兵炮,早在32年淞沪抗战时就有第五军的精锐部队配置有这种步兵炮对日作战。一些德式精锐部队曾装备过该炮。

3.德制 Lelg.18型75mm步兵炮

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曾进口60门左右的该型步兵炮(装备木轮畜力或人力拖拽的版本)。多装备于中央军教导总队和一些德式师部队。从下图可见教导总队官兵于1936年10月16日同第四路军演示操练德制步兵炮。当时德盔已经到货,一般当时的中国军队的盔徽只在钢盔的左侧有图案符号。而教导总队的盔徽则类似德军那样两侧都有,这是其它部队所看不到的。再往下则是教导总队于南京郊外操练德制步兵炮的情景,时间应该在开战前夕。隐约可见防盾上的迷彩色块。

4.国造 中国造30式战防炮

在抗战爆发之前Pak.35/36型37mm战防炮(下简称Pak.35)被大量出口到了中国,得到图纸的中国也仿制了一些该炮,仿制的Pak.35战防炮的名字便是30式战防炮。当时最优秀的德式师大多曾经装备、使用过Pak.35战防炮,Pak.35战防炮成为当时德式师乃至中国军队中严重不足的炮火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设有专门的战防炮教导队,可见当时中国军队对战防炮的重视程度。

5.沪造 “克”式75mm野战炮

如果说“克”式火炮以它广泛的仿造和装备成为了中国火炮史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那么“三一”式火炮就是以服役时间长而成为中国火炮史的见证者。“克”式火炮从1905年开始就在江南制造局开始仿制。1907~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1929年至1931年约产120门直到江南制造局在1932年停办。然而1925年,汉阳兵工厂又生产该炮6门,另外四川,东北等地的兵工厂也仿制过克式山炮。

沪造“克”式山炮与常规的克虏伯山炮最大的区别就是移除了厚重的炮盾,增加了机动性。此炮为20世纪初的产品,到一战时已显得落伍,到了30年代就更是老掉牙的古董级装备了。可中国军队在抗战时依旧大量使用该型火炮,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军队是多么缺乏重武器以及装备落后的窘境。

6.德制 Flak30 20mm高射机关炮

该型高炮在中国装备的情况目前缺乏文字资料,不过有外国文献提出国军曾装备过此炮。另外有我军和日军缴获后的照片证明以及后来日军还根据缴获仿制了此炮等证据,另外有军博还有一门此炮实物展出这些足以证明抗战时我军的确装备过此炮。中国对20mm的机关炮结缘很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便有相当数量的进口,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有二,第一是当时正值中德蜜月期,中国军队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整训军队,师承德制,自然要学习德国陆军对小口径机关炮的使用,二来是这小口径机关炮,对中国陆军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众所周知,抗战前的中国无法自产高炮,因此每一门火炮都是花费重金购来的舶来品,而购炮经费又有限,因此很看重火炮的一炮多用,而这种机关炮恰恰满足了当时中国军队的需要,机关炮可高射可平射,大部分又不需要汽车牵引,马匹可以托载可以牵引,而火炮威力又大,除了对付没有什么防护的飞机外,对早期坦克也有相当的杀伤力,这种多用途的火炮自然为火炮匮乏的中国所看中。该炮在中国一直到朝鲜战争时期还被中国军队使用。

7.德制 克虏伯“卜福斯”山炮

该炮在抗日战争期间一度被誉为中国阵地上的“战场女武神”。博福斯75山炮为抗战中的中国军队于30年代备战时期购入的第一款新式现代化火炮。至1935年底共进口了132门,成立了独立炮兵第一旅和第二旅所辖的四个山炮团,一共96门。炮兵学校练习队两个连8门。中央军校一个连4门,以及教导总队山炮营和陆军第4师山炮营各12门。该炮为抗战时期使用数量最多的现代化火炮之一。炮身采用四色不规则实边迷彩涂装。该炮性能良好,在后来的淞沪会战中大放异彩,甚至和日本军舰对射并击伤日驻华舰队旗舰出云号,被誉为“浦东神炮”。

但该炮也有缺点,就是对于中国瘦小的骡马来说过于沉重。在实战中表现出该炮骡马拖拽运输极为困难,远距离机动的话主要靠铁路和水运。本来抗战中的中国军队打算将该炮作为新式制式山炮,但因为机动性差这个重要缺陷只好放弃。该炮的是1934年博福斯公司用该公司最新型的M1934型博福斯山炮来中国做演示希望扩大订单,也没能成功。后来1943年兵工署第50兵工厂考虑到中国骡马普遍瘦小,把博福斯山炮原驮8载改为增加到11载,减轻了驮载博福斯山炮的骡马的压力。

在南京保卫战中,南京汤山炮校一个练习营博福斯山炮连的三名军官习世祥、郑崇城和黄君材,先是指挥各自的一门山炮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支援步兵的战斗,南京城破后弹药耗尽。三人在城外树林商量军人爱护武器是天职,应该人与炮共存亡。后来经当过木匠的军士提议扎木筏把炮运走,后来众人努力扎出船和筏各一把一个连四门博福斯山炮都运过了江。并历尽艰辛用各种办法把四门炮运到湖南完好归建,堪称奇迹。

(该炮同一型号的火炮出现过多种不同外形的炮盾)

8.国造 中国造100mm榴弹炮

东北易帜后,除了给中国的抗日力量带来了大量的装备,同时也提供了不少武器的设计和改进思路。当时的中国军队在看到辽造14年式100mm榴弹炮后,对该炮进行了改造,将原本火炮设计的整体驻锄-大架结构改进成了可以分开的形式,这便是国造100mm轻型榴弹炮,可惜因为和当时多数在役的火炮外形近似,因此这门炮的存在并不是特别突出。

9.德制 博福斯81/37mm 双管步兵炮

在日军缴获的武器中有一种外形很奇特的火炮,它有上下一大一小两根炮管。后来查找资料中发现这是当时非常奇葩的一种双炮管火炮,有81和37mm两根不同口径的炮管。外形看起来很新颖,其实很鸡肋的一种设计。宋子文曾在军火商的“忽悠”下购入了12门装备给了税警总团。本来博福斯厂还想推荐更多种类的双管炮,但由于其鸡肋的性能没有下文了。下图中可见该炮的仰角很大,几乎都能进行防空作战了。

10.德制 leFH.18型105mm榴弹炮

该型火炮是德军的主力火炮之一。当时的中国军队在1936年向德国下的武器清单中,就有一项是60门105榴弹炮和每炮1000发炮弹,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陆续下了36门炮的订单。这批火炮于之后的几年中陆续交货。由于数量不多而无法下发到各步兵作战部队,所以该型火炮集中编制于专门成立的炮兵第11和第13团。

该炮参加了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等战役。1942年远征军入缅时,炮13团抽调了一个营的105榴弹炮支援远征军作战(一个营满编八门炮)。

然而在缅甸的战斗由于英军的不配合和盟军高层对指挥权的争斗而逐渐糜烂,在中国远征军的主力部队向国内撤退时,由于要穿越原始的丛林和大山(野人山)没有道路,部队的重武器无法再前进。于是在撤退道路尽头的一个村子将所有的重武器和装备烧毁炸毁。这一个营的榴弹炮也和其它装备车辆一样很可惜的被毁掉以免资敌了。在几年后驻印军和盟军缅北反攻经过该地时,还可以看到当年被抛弃的一门门德式重炮。

11.德制 sFH.18型150mm榴弹炮

当时的中国军队所使用的150mm重炮可谓打满了八年抗战,从淞沪会战到滇西反攻都有它的身影。之后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缴获后甚至用到了金门炮击时期。sFH.18进入中国后,首先参加的是武汉会战,有一个连参加。另外在半壁山要塞也有突出表现。后来桂南会战有一个营的炮14团150重炮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有炮14团第4连的两门炮参加,此次会战中国军队在岳麓山上的炮兵部队给与日寇沉重的打击,以至于第四次长沙会战时日军首先进攻的就是岳麓山上的炮兵阵地。由于战事突然,炮兵来不及撤退,导致各种火炮都有所损失并落入敌手。sFH.18在抗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应该是在滇西反攻会战中的松山战役。该战中德式150榴弹炮连续猛烈发射,甚至打到了有些炮炸膛的程度。之后又一缺乏弹药,150榴弹炮就很少出现了。

12.德制 莱茵金属sFH.18/32L 150mm榴弹炮

该型火炮是当时的中国军队的第一种现代化重炮。由1934年向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订购的特制32倍径长射程榴弹炮,比德军制式的sFH.18多两个倍径射程要多两公里。同时向该厂订购配套的牵引车及照测通信器材。该型炮除了炮管较长外 炮架外形与sFH.18也有很多不同。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该炮制退复进机以及平衡机外形不同,长度要比sFH.18长不少,另外该炮炮轮最外侧没有橡胶圈 只在中间和内侧各有一个橡胶圈。

该炮于1935年完成第一批四门首先运抵国内装备了一个连,参加了当年的秋季大演习。后来整批24门陆续到货,并成立了炮兵第10团(中国第一个机械化炮兵部队)。每连四门、每营两连、团有三营共计24门炮。在战时记录是每门炮由一辆亨舍尔33D1卡车(人员乘用型,车身类似德国半履带牵引车样式)牵引,另外每连还有两辆同型弹药车。另外该团还编有一个通信连和工厂以及材料库各一。

13.德制 18型37mm防空炮

据文字记载,1936年当时的中国军队向德国订购的武器清单里有60门37mm高炮、18万发炮弹,并采用机械化牵引。该炮为30年代研发,但由于躲避凡尔纳条约的限制而成为Flak18型(表示18年一战的老装备)。这是三十年代很多德制武器命名的惯例之一。此炮是20mm的Flak30机炮的放大版。在抗战时参加了南京防空保卫战和上海淞沪会战等战役。

14.瑞典制 博福斯M1929型75mm防空高射炮

该门高射炮是30年代当时的中国军队购入的新锐武器之一,也是当时中国使用最广的防空高射炮,此炮放列方式比较复杂,发射状态转换为牵引状态需要将炮身拆下来再上下扭转180度放在炮架和炮轮上,外形看起来好像一门野战炮。此炮为机械化牵引,牵引车为从英国购买的卡登罗伊德5吨级通用履带牵引车和维克斯6T龙式履带牵引车两种。大量进口后布置在各大城市和重要工厂等重点目标防空作战。在南京和重庆等地的防空作战中配合其它口径的高炮协同作战表现出色。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仗打了几百万发子弹,炮弹却只有4000余发,反遭重大杀伤
一口气搞了10个炮兵团!全面抗战初期的晋绥军,为何这么富?
英军的步兵炮,QF3.7英寸山地榴弹炮
法国一战二战火炮的逆天性能
在抗战中怒吼的中国火炮
太原兵工厂研制的大口径火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