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领导人1964年10月16日与《东方红》演员们的合影|陈若菊女士收藏

这张图片我过去看过局部,应该是一个很长的大合影,几百号人的那种。歌者陈若菊女士的同学胡阿姨发来了这张照片,并告诉我第4排(由下至上数)左三既是陈若菊女士。陈女士所在的这一排,我认出的人比较多,在她的左边,依次是张海伦女士、马玉涛女士、张越男女士、郭兰英女士、王昆女士。下面的节目单可知,当年,陈若菊演唱《情深谊长》、张海伦演唱《南泥湾》、马玉涛演唱《农友歌》。

男歌者那排,贾世骏、寇家伦、哈扎布三位先生比较好辨认。理论上,董振厚和顾威先生也应该在这张照片里的C位片区,但是我没分辨出来(贾、寇中间的那位有些像董先生)。

感谢胡阿姨供图。


以下是旧文

下面图片的水印是一个我过去玩儿的网络论坛,早关门了。不用去搜索。



农友歌

马玉涛是王昆的替补。替补如果有录音就好了,我觉得马玉涛一定唱得不错。

井冈山

想象下刘秉义先生身着红军干部服,手扶着腰唱“我自岿然不动.........”,他是寇家伦的替补。要说这两位的关系,日后还有《回延安》。刘秉义先生与期刊《歌唱艺术》的编辑说,《回延安》在寇家伦那里遇到点难点,因为寇老这个南方人唱这首歌的语言感觉有点问题,后来刘老拿到这首歌曲,唱起来好像顺溜了挺多。


情深谊长

有文献记录,邓玉华进组之前,演唱这首歌曲的是总政的徐有光,看来,比徐有光更早的是南京部队的陈若菊。就是那位唱《三杯美酒敬亲人》的女高音。陈若菊女士的后人也特别想了解当年她参加这场盛大演出的情况,可是找不到照片。真遗憾。


松花江上

张越男没有出现在电影版,电影里和李光羲一起唱《松花江上》的女高音叫张满燕,也是总政歌剧团的人。董振厚是李光羲的替补,按照李光羲的说法,替补并不是与主要演员轮换出场的,纯是当意外险用。李光羲回忆董振厚好像就演过一场。


南泥湾

给郭兰英当替补的,是总政歌剧团的张海仑。看过《柯山红日》的朋友,回忆一下剧中那个藏族姑娘卡玛。那个就是张海仑扮演的。张女士日后去中戏进了个修,转行当了歌剧导演。她导演过《托斯卡》(总政版)。


赞歌

从节目单上看,似乎哈扎布A角,胡松华是替补。我原来以为出镜的时候,相貌略逊的蒙族歌唱大师没得到机会。后来有位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老师介绍(她那时候是群演),胡松华先生其实是主力阵容,或可考虑对少数民族艺术家的尊重,咖位上照顾了一下。1963-1964年胡松华先生的演艺日历可能很密集,杜丽华女士回忆,在上海录制《阿诗玛》歌曲的时候,把有胡松华的歌段优先录制,录好了,人家还有其他演出任务在等着。


被“优化”的第七场

电影版没有“第七场”。演到建国就结束了。通过节目单,可以看看哪些歌曲曾经是这场大歌舞的演出内容。

这张节目单还呈现了大歌舞主要“工种”的团队组成。换个角度说,了解那一期中国音乐舞蹈表演的顶尖级人员,从这个名单入手八九不离十,可以算一个“精英”名录了,尤其是指挥团队。朗诵词的创作团队也很豪华。如果那时候电视台有能力年度内搞上多台应景晚会,这几位怕也是台本写作达人。

总想过太平日子,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是不切实际的。

建议加公号团队联系人微信 XIANGWANG-2012 ,下好先手棋。

另,本号有别苑,可顺带关注 ↓

感谢您对本号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春晚点播】《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郭淑珍 李光羲 胡松华 刘秉义等
罕见!马玉涛、刘秉义、胡松华、李谷一、关牧村等众多老艺术家上演“大反串”
罕见!冯巩唱样板戏,马玉涛 胡松华互唱成名作,李谷一唱京剧
罕见视频!马玉涛刘秉义胡松华李谷一关牧村等众多老艺术家上演“大反串”
罕见!冯巩唱样板戏,马玉涛 胡松华互唱成名作,李谷一唱京剧!
1991年王昆 郭兰英 马玉涛 李双江 胡松华 联袂演唱歌曲,太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