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医现代化角度解读“经典扶阳医学” 的时代性

   “经典扶阳医学”是笔者在总结前人的论述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理论认识提出的一种创新性临床医学实践。在当前所谓“中医现代化”的大潮里,如何理解和应用“经典扶阳医学”成为其是否被广泛接受的关键。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从中医现代化的角度对“经典扶阳医学”的时代性认识。

1. 如何正确理解“中医现代化”。

何为中医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的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与现代科学体系技术接轨(包括现代医学),以客观、规范、定量、精准为基本要求,将中医本源的各种概念、理论与实践做客观化、定量化论述,采用推理、实验、验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化”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证型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从而使中医学成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试验指标客观、学术数据精确、行业标准具体的科学。简言之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以上观点看似名正言顺,但是笔者对此有不同意见。

   上述观点下的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因为不复合现代科学的标准,所以才要所谓的现代化,那么中医是不是科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界定,标准查阅了若干资料,已经出现了很多界定,有人认为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探讨,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还有人认为是科学就必须满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这三个要求。就严格意义的“科学”而言,在17世纪以前,不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到17世纪以后,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但是他们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是经验性的准科学和前科学。中国学者在做了充分细致的研究后指出:中国传统科学秦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的一元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医学五大学科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标准模式,并且联合开辟了宇宙图像之历法模式、数学模式和物理模式之先河。结论是中国不仅有科学而是似乎也可以说有理论科学,只不过它的特征不是公理论而是模型理论的。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异总的源头是生成论与构成论的不同。东方以生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中国传统科学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的特征;西方以构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西方传统科学的机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特征。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它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现代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用数学描述,不能通过实验室检验。这是客观事实,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从理论特征上说,中医还不是一种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科学,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医却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一种模型论的科学。

中医学采用模型的方法构建了的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模型论科学。有的学者认为模型的方法也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而实际上两者采用的“模型”是不同的,中医学、中国传统科学采用的模型是“思维模型”,而现代科学采用的模型是“物质模型”。在这里补充解释一下,笔者所谓的“模型”是指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思维模型”和“物质模型”两大类。物质模型是以某种速度、形式相似,人造或自然的模型实体去再现原型,物质模型是模拟实验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思维模型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并且运用它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和“思想实验”,可分为形象的模型和符号的模型。前者以想象的形态去近似的反映客体,后者是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并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去描述客体。

现代西方生命科学体系主要采用物质形式的模型,如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和原型(人)之间的生理过程、病理过程的某些相似为基础进行模拟。

中国传统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采用思维形式的模型法,其思维模型主要有: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河图模型,洛书模型、卦象模型等,可统称为象数符号模型。而已阴阳五行为最基础模型,她是中医学及其整个整个传统科学的建构的基础。整个思维模型是定性化的,而不用定量,虽然也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但是不能作为严格的量的依据,而是提供定性和推论的依据。

通过以上的简单论述,笔者希望达到的目的是说清楚中医学是什么样的“科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标准下的“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下的现代科学标准下的“科学”。

那么笔者在本文开头论述的那种“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科学化是不是真的是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呢?笔者认为:中医的现代科学技术化=中医的西医化=中医的毁灭化。这种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体系,无论是在概念术语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按照西方科学哲学的说法,“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在“内核”或者“范式”上都具有“不可通约性”。现代科学(包括现代西医学)是以实体结构原型论为思维模式,采用分析——还原论方法,具有形式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实验验证这三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科学(包括中医学)是以虚性功能模型论为思维方式,采用整体类比、综合感应的方法,不符合形式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实验验证这三个基本特征。中医是以关系、功能、过程温本体,而不是以实体、形态、结构为本体,是以无形的元气为本体,而不是以有形的原子为本体;中医采用模型方法,感应综合方法,类比方法,而不是原型方法,因果分析方法,还原方法。

试想这么两种完全不同的科学体系如何能把其中的一个“化”成另一个?如果我们要把西医中医化,那么所有的西医都不会同意,也都不会认为可能会实现。为什么一说“中医现代科学化”,大家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呢,实质上“中医的现代科学化”就是“中医西化”,进而走向“中医毁灭化”。你说一个在非现代科学标准下诞生并且实际运用于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的医学实践硬硬的用现代科学标准来改造实现所谓的“现代化”,最后不出来个“怪胎”才怪呢,怪胎往往是在腹中就会夭折的,更何谈什么未来和发展???

那么中医怎么才能实现所谓的“现代化”,《周易》说:“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笔者认为这是我们中医最好的“现代化”。与时俱进,根据当前时代的中医相关的各种元素的特征,做出中医理论、治法和方药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在我们中国传统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中医的进步才是沧桑正道。

2. 经典扶阳医学的现代化阐释

我们把经典扶阳医学的概念定义为:“经典扶阳医学”就是以“经典著作”为基础性理论支撑,以“经方”为基本用药法度,以“阳主阴从,天人合一”为核心学术思想,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为基本辨证方法,重视人体阳气和自然规律在疾病治疗、预防和愈后保健方面作用的一种医学实践。从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经典扶阳医学”是紧扣中国传统科学的理论,它是用纯正中医本源思维来指导临床实践的。

任何一门科学、一个学术流派只要存在,那么就要有它存在的价值,它的根本价值就是为民所用。我们“经典扶阳医学”就是根据当前时代的有关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的特征性改变,而适应当前社会大众的疾病防治。

时代的变迁给人们的饮食、劳作、休息、情绪等方面带来了本质性的改变。我们人类百万年进化历程中有一个一直延续的目的:那就是为了食物而活着,一切就是为了不挨饿,可想而知在那种生存环境中,我们常常是处于饥饿状态的,也就是物质绝对匮乏的状态。那么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的近几十年,我们不在为了食物而发愁,我们不再挨饿,我们整天处在物及其丰富的环境中,我人体百万年进化来的这部分“抗饥饿”的本能(其实就是外界阴阳关系的变化)也似乎是变成了导致疾病的“本源”。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天所接触到的信息量或许比古代人一年的信息量还要多,这无形给为了处理这些信息的功能增加了工作量。当前各种特殊环境的工作比古代人的农耕纺织要多付出多少倍的精神压力.........

种种的生活、工作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也悄然改变着我们人体,所以我们中医学的理论、治法和方药都要随之变革。《黄帝内经》认为:阳化气,阴成形。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是由能量、物质和信息构成的;同样人体生命也是由三种东西构成的:能量(阳),物质(阴),信息(生命反应);气(阳)就是能量,形(阴)就是躯体和物质,然后能量(阳)作用于物质的躯体(阴)产生生命反应(信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把属阴的“有形之物”与人体有关的转化有机地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是有形之物(阴)从体外进入体内的过程;第二是有形之物(阴)在体内运转代谢的过程;第三是有形之物(阴)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物质转化三过程)。我们当代人不缺有形之物的“阴”,而是大大的缺少推动这些“成形之阴”正常走完“物质转化三过程”的“气”,也就是化“气”之“阳”。这三个过程任意一个或者多个过程出现异常,那么我的身体就出现疾病,比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高血脂症,糖尿病、高尿酸症、缺血性疾病等等疾病,无不是因为“有形之物”转化异常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经典扶阳医学”的时代性,它找准当前大多数人的致病因素和体质特点,这是它能否得以发展盛行的根基。

“经典扶阳医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而不是“中医现代科学化”,它的所有概念、理论、治法和方药都是在中医本位思维的指导下变化的。“经典扶阳医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基础和经典著作观点支持。从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周易》开始,扶阳思想一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曰:“至载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乾,纯阳;坤,纯阴。由此看出,《周易》尤其重视乾元,认为乾元是自然界万物赖以资始的动力,此一元动,则天地日月皆动,而且是永恒的运动。并且认为阴阳是运动变化的,而推动其运动变化的动力则是阳气,即阳气起主导作用。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意思是说:阳气与人体的关系就像天和太阳的关系一样,一旦人损耗了他的阳气,就会不知不觉地减少寿命。所以就像天的运行离不开太阳的照耀一样,人也离不开阳气的温煦。因此,阳气具有像太阳一样的趋上的性质,同时为人体提供护卫的功能。

《中藏经》、《扁鹊心书》、《景岳全书》、《四圣心源》等后世医家著作里也不同程度的论述了扶阳思想,最为系统、鲜明的论述当属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

在这里笔者想澄清几个问题,“经典扶阳医学”虽然有“重阳”之意,淡绝无“轻阴”之虞。在《医理真传》自序中,郑钦安开篇就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同样突出“阴”的重要性。书的正文开篇就讲乾坤坎离的问题,揭示出真阴真阳的关系。而在表现上看上去是极为重视阳气,还上面提到的,与当前的时代特征有关。至于后世与些人剑走偏锋,自创出什么什么法,什么什么论,那仅仅是个人发挥。总之,“经典扶阳医学”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活动的,或许的经典扶阳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思路有所差异,但是我们绝不会出现实证条件下的“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阴阳不分的重大原则性错误。

传统扶阳思想加上当前时代特征给“经典扶阳医学”一个大发展的机会,我们也将会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埋头苦干,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一方百姓的健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心得体会
中西医药的哲学思想的对比
张其成:中医现代化的三个疑问
好习惯养生63:关于中医现代化
11.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引导中医现代化
中医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姜春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