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一)

先来几个对比

评论 yletpkki:黑黎叔都知道打仗拿个鱼鳔把JJ套起来固定住,怕甩来甩去不方便。


yletpkki 楼主: 2018-05-06 12:44
评论 happyj31127:左下角那个也是秦古道。你自己去看看秦直道考古。
古代人类经历了石器时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文物各地都有。但是只有中国有无与伦比的丰富的玉石文化和玉器文物遗存。

玉,古人称为石之美者。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发现了玉石的不同,很自然地对玉器青睐有加,制作并留下了大量玉器。这大量玉器的遗存反过来可以证明,中国古人才是真正经历过石器时代的古人。

古代玉器多为礼器,不是实用器,其实也证明了至少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阶级分化、政权、等级观念,国家概念已经开始形成了。

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

玉文化从一开始绵延至今,从未断绝:

看看远古墓葬中陪葬的玉器

安徽凌家滩文化的,距今已经有约6000年

良渚文化的,距今5300-4500年左右


【1】


其实中国写实人像艺术五千多年前就有了:

【2】

【3】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工具、车马器等八类。

下面是部分的食器、酒器、水器(礼器):

每一种类型又有无数形态,比如青铜觥,下图是部分青铜觥觥盖的头部图案(绝不相同重复):

青铜器的图案类型很多,下面是部分以猫头鹰为主题的(内有两件玉器)

试问,七千年前开始的延续了近五千年的古埃及,或者其他古文明,有那一类用品有如此丰富的成系统的遗存?
jinweixincai99 2018-05-06 19:29
白皮有脸吗?一群猴子想找个祖先,结果发现祖先就是前不久的黑猩猩。没办法只好自己造个祖先了。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03

他们的文化全靠上下嘴皮一碰,胡编乱造就行了,哪需要传承呢。直接偷盗就可以了。
整个古埃及、古希腊、西方有没有类似三字经之类的小孩读的基础教育的书?这是一个知识能不能有继承人,能不能推算出新的知识最关键的一部分。
======·=====

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很多,下图是一些有实物为证的。很多都失传了,比如秦始皇之前的《史籀篇》。

周代以前的酒杯,大部分为青铜器,右下角有六个为新石器时期的陶制品。

这么丰富多彩的酒杯酒具表明,古代中国酒业发达(最早的含酒精遗存在贾湖遗址发现,8000年前),这充分表明古人粮食生产的发达。这也是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所有这些,古埃及、其它古文明有吗?

久远的酒文化,少不了精密度高的青铜容器

【6】

三千年前的中国青铜器上,保留了当时甚至更早之前的古代民居的样式信息,而这些样式,甚至现在的影响还在。这就是文物,真正文物的魅力。

古埃及的在哪里?

汉代陶楼

【7】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丰富的物质条件是文明产生发展的基础条件。

下面是古代丝织物文物的资料图,还有装载食物的容器青铜簋的部分图片(在广东一些地方,九大簋至今还是顶级宴席的代称)。它们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及文化发达的程度,也显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物质的丰富使到饮食文化十分繁荣,这是中国烹饪技术中热加工的部分手法。其他有那个文明能与之比?

【8】

中国汉字自商代甲骨文开始初步成熟,发展至春秋时期(期间大概一千多年),开始出现了装饰性很强的变体美术字、鸟篆文,那写法几乎是诚心让人看不懂的做派。这是文字写法玩到了极致做法,那是文字成熟的自然结果。这是真文字。

“古埃及”文发展了好几千年了,来来去去都只是规规整整一点没有变形的图案(好像生怕后人看不懂辨别不出来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

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有变形美术字吗?

【9】

古代中国调兵的凭证---虎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君王)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但实物所见,隋代仍有虎符,为立虎)。以实物所见,东周秦汉时期为卧虎,南北朝至隋,为立虎。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还有节。

先秦符节的种类甚多,形状各异,用途有别。目前所见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有的用以征免税收,如作竹节状的错金"鄂君启"铜节;有的用以发兵作战,如作虎状的"辟大夫"铜虎节、"韩将庶"铜虎节和错金"杜"铜虎符;有的用以驿传邮递,如作马状的"骑传"铜马节;有的用以供给食宿,如作龙首状的"王命传"铜龙节等。

古埃及号称几千年,它的兵符在哪里?

【10】

中国古代的马车,除了有众多的车马坑遗址,有最精美的两辆秦青铜马车整车出土,还有众多的青铜马车构件、饰件出土流传于世,还有一整套的关于马车各部位的古代专用名词。还有专门调动马车的令符---出土于南越王墓的错金铜虎节。

请问,在其他地方有吗?




西汉错金铭文铜虎节器身布满贴金虎斑,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徒"。是用以征调车马的信符。

【11】

古代文字只能手写不能印刷,因此面貌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为后人留下丰富的艺术宝库。

看看中国的竹简,秦以前各不相同,即使是统一之后的秦简还是千姿百态,就算是同一个人写的同一个字,前后也是不尽相同,充满变化。

为何古埃及和汉莫拉比法典的文字能够做到像印刷体一样的整齐划一?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10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用模板刻上去的呀……
【12】

《老子》五千字,传承过程中有很多抄本,其中不少已经湮灭,流传下来的也很多残缺不存。

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三百多万字,几乎一字不漏流传至今,古代欧洲没有纸,据说是用羊皮纸传抄的,那得用多少只羊?羊皮不易保存,他们是怎么做到千年不朽的?历代的抄本有哪些?



苏小白的海盗旗 2018-05-07 08:52
现代工艺鞣制过的皮衣都容易穿坏,没有加工处理的羊皮能保存几千年???我觉得我的智商受到了侮辱,而且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羊皮不应该作为服装什么的吗?全给亚里士多德写书,他一定是权贵吧。。。
【13】

龙文化从兴隆洼玉玦算起,到今天,延续了八千多年。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如果从湖南高庙文化算起,到今天已经延续7400多年了:

其他地方有这样的长久延续吗?

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



【14】

从商代甲骨文开时,汉字一直在演变,历经钟鼎文隶书楷书等阶段,期间还有行书草书,唐代以前,都是手写,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以后开始流行,形成了印刷体--宋体。

每一个时期每一种书体都有千万种作品,千姿百态,竞相争妍。

同样经历了几千年的古埃及文字,却很难得的千载不变,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呢?


【15】

南越王墓

前室门梁上面的彩绘,差不多算是依稀存在了

刚刚发掘时,彩绘图案则“艳丽鲜明”得多。这是当时的照片

对比一下“古埃及”的,物质三千年不扩散、亮丽如新啊:

【16】

4000年前的面条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研究员,在主持发掘我国著名的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时,在齐家文化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有面条,长约50 厘米,直径约0.3 厘米,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这提供了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制作面条的最直接的证据。

对比一下:

“古埃及”“三千年的面包”

【17】

刻录有日食月食记录的殷商甲骨:


陶寺古观象台

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整个遗迹包括外环道直径约60米,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台基直径约40米,总面积约1001平方米。

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


“古埃及”号称天文学发达,它的天文学遗迹在哪里?
【18】

古人席地而坐,床、席以及室内陆面就坐的地方要铺上席子。

对于上流社会而言,坐而不席是不像话的。《论语》里说「席不正,不坐」,《晏子春秋》里晏子说「臣闻介胄坐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

席子容易卷边,起身时搞不好还会移动(李商隐写汉文帝和贾谊会面说得投机,不自觉地席子跟着靠近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所以就要在四角放上镇,因而完整的席镇也大多是一组四件。

席子无处不见,镇也马虎不得,席镇在春秋战国兴起,到西汉达到鼎盛,席镇越来越讲究,几乎成为各种动物的竞相争艳的舞台。

这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一些席镇。“古埃及”贵族有哪些特色用品?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15
造假的玩意哪想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物什啊。

【19】

战国秦汉的一些量器(左下角分别是战国衡器和汉代尺子)。古埃及统一延续几千年,它的量器有哪些?

还有衡器,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古埃及统一几千年,“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它的衡器在哪里?


yletpkki 楼主: 2018-05-07 17:45
评论 974412207:没有精确地计量是不可能建造成金字塔的。
【20】

这是古代的贵族用的铜灯。基本上都是制作精良设计巧妙。在古代没有电的漫漫长夜,这灯就是人们的光明之源。

查资料时发现,古埃及古希腊都“很早”就有陶灯了,【埃及国家博物馆摆放着五千多年以前的陶制油灯。古希腊也有陶灯,且与古埃及的大同小异,是壶形,但彩绘华丽精美,散发着十分浓郁的荷马时代气息。

在教皇国梵蒂冈的古代文物博物馆里,保存着大约2500年前的古罗马陶灯。】

很厉害啊。那古埃及有那么多金属工具建金字塔,应该也有不少金属制灯具吧?它们在哪里?

古希腊既然已经有灯,那普罗米修斯为何要去盗火呢?

【21】

从新时期到秦汉时期的部分出土工具文物,材料涵盖石头、木头,骨头,青铜,铁器。

“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几千年来都有哪些工具?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17
那个游标卡尺老牛了。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17
还有各种齿轮,所以西方所谓的一些发明,其实不过是剽窃自我国罢了。

中国古代音乐发达,乐器遗存很多。这是用来调琴的工具:


琴轸钥(战国 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 8.5 cm

器身主体呈柱状,柱下端为一突出的正方形,内部中空,用以调节琴轸(琴上调弦的小柱)。

柱体上端圆雕三只猕猴,母猴居中蹲坐,猴尾下勾。平视前方,目光炯炯,若有所思。怀中所抱幼猴昂首曲膝,双臂紧绕母猴颈部,故作娇态,楚楚可人。母猴背部趴伏一只小猴,四肢紧拥猴背,作翘首状。面部表情憨态呆萌,似正与幼猴嬉闹。通观此器,三只猕猴刻画逼真,惟妙惟肖,形态生动,充满生活情趣。

作者以入微的观察能力及高超的表现技巧,赋予了作品欢愉喜庆的动感和乐韵,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堪称古代青铜艺术的审美典范。

xifeng4 2018-05-07 13:41
楼主更新一下乐器部分,贾湖骨笛是9000年前的乐器,竟然现在依然能按照12乐律吹奏,能清楚的发出1234567七个音,甚至跨越2个八度。看到那个把我吓坏了,12乐律严格讲是到明朝才严格定义的! 9000年前啊!!我都几乎犯了和欧洲人一样的毛病,认为这个东西是外星人给弄出来的!太震撼了!!


【22】

中国青铜文化举世无双,在青铜器风光的备有,有制作青铜器所必须的模与范的默默付出。

这是出土的古代青铜器的模范:

【23】

表意文字最先是象形,这个像是抽象的像,而不是写实的像,太写实了就变得具体,只能代表那个具体事物,而不能表意了。比如手,画得很写真,就是一个具体的手而已,但是抽象出来,还可以表示用手去做的动作,眼睛画得像只是表示眼睛,抽象之后还可以表示用眼睛去看这个动作···

古埃及文字(如果有的话)太写实了,只是图画,还没有表意的(至少未达足够满意的)功能。汉字就不一样了。比方手字,抽象成了线条符号,放在木的上方,是“采”,变成偏旁放在左边,就是跟手有关的动作;眼睛抽象出来,放在木字旁边,就是“相”,左看右看,察看,判断的意思,

楔形文字则太抽象了,只是一堆三角形符号,改变排列顺序就成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意思,世间万事万物太复杂,这样的排列组合不足以表达出来,即使能表达出来,识读也太困难,不能成为通用文字。


【24】

古代货币。

最初交换的时候一般是以物易物,再后来是大家都需要的东西成为最受欢迎的,然后都用它,这样,这种东西往往就成为事实的货币了,人最需要的,一是吃二是穿,所以,谷物纺织品都曾是货币,再后来是金属货币、铸币,这是文献历史中使用最长的货币,纸币的出现最晚。

看看古代货币的历史印记:

丝织物。帑,币,都有个巾字旁;东周时期一种青铜铸币叫做空首布,像个铲子,估计最初布也是货币。

有些造型像铲子(空首布),像刀(齐刀形币),估计早年这些必须的生产用具也曾是通用过一段时间的。

贝壳。汉字中有贝字旁的字一般与财富有关。贡 财 贩 货 贫 贪 购 贮 质 账 责 贵 费 贷 贺 贱 贻 贸 贾 贿 赁 赂 赃 贼 资 赊 赈 赐 赌 赋 赔 赏 赎 赚 赠···

由“宝贝”一词可知,贝壳曾经的地位。

也可以猜想,贝壳充当货币的时候正是汉字发展、成熟的时期,所以就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定格在汉字中保留了下来。

到后来金属货币尤其是贵金属,最重要的是成色与重量,所以货币单位往往与重量有关,比如钱,五铢,半两。

····

据说古埃及没有货币,直到“鸭梨山大”灭掉古埃及后的托勒密王朝才有货币。那古埃及统治者是用什么东西组织人力物力来建造如此庞大的金字塔?




战国刀币 成白刀

不仅有实物还有铸造模具


u_108625396 2018-05-06 15:57
这个观点和我的一致,没有货币,不可能组织浩大的工程。货币是经济的提现,只有经济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货币才会出现。埃及从没有货币,就说明其经济一直是原始社会型,想要造金字塔简直是天方夜谭

【25】

这就是文明、传承: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千年前的独木梯:

独木梯至今西南山区一些地方还在使用

在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跟独木梯是很像的,不过释读为“阜”字。

左下箭头指处:

甲骨左边数起第五行最下面一个字太形象了。一个人头朝下的从独木梯上掉下,就是“坠”字。

自由鹰R: 阝旁在左就是阜子演化。 阝在右是邑字的演化 。阜字象形字 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級而上!这个独木梯的发现 印证了 阜字的原意!根据形象又演化出 凸起 土山 的意思 根据本意和读音 又演化出 辅 扶 的意思

附 陡 降 陞 阶 除 .....都和梯子有关
自由鹰R: 阝旁在左就是阜子演化。 阝在右是邑字的演化 。阜字象形字 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級而上!这个独木梯的发现 印证了 阜字的原意!根据形象又演化出 凸起 土山 的意思 根据本意和读音 又演化出 辅 扶 的意思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24
留印!确实,在看一些关于汉字的解读书本时,发现左耳和右耳的区别。当明白了左耳其实是阜的变形,并且知道具有登高之意,很多字就真正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了。现在再看到独木梯的解释,更加生动形象。我国文化之所以能渊源流长,和汉字的传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希望我们能好好珍惜。

贴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看并思考一下。文明的基石到底是什么。

上面的图是二里头时期伊洛流域聚落的分布图。

里面的红点密密麻麻,也就是古代的村落。文明的基数是生产力。而在特定技术条件下,人口基数就是生产力的最直观体现。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远古时期,供养一个脱离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一个哪怕是大型的石器文化的存续,都需要大量的人口为依托。

比如红山文化,其发现的遗址达到1700余处,面积达到十几万平方公里。而青海柳湾,一个彩陶文化,发掘的墓葬居然达到接近2000座,很多墓葬密密麻麻以至于叠压。人毕竟是要吃饭的,而城市人口的粮食是需要农业人口来生产。即便以中国明清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养活一个县城也需要上百村落的支持。而文明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的产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空间。

比如中国的二里头文化之前,就存在新砦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乃至于八九千年之前的大地湾文化、贾湖文化。以区域论还有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等等。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用了接近五千年的时间,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及资源,巨大的人口基数发展交汇融合才形成了二里头文明。而二里头遗址据专家估算仅仅只有两万人,就需要如此之多的村落为之提供资源和劳动力。

而发达的古代埃及文明,到处建设伟大的城市、神庙、陵墓,支撑其文明的基座也就是农业人口的生活、生产、墓葬等设施都在哪里呢?难道他们都不吃饭吗?

【26】

古代中国王权的象征,钺。

古时斧钺并称,但大小有别,大者为钺,小者为斧。

这是部分出土青铜钺,时间从夏代至战国,最下一行是玉钺。钺与王权的关系,可以从王字的渊源看出来,王字最初就是斧钺的象形字。

想知道古埃及的王权象征是什么?有什么出土物



yletpkki 楼主: 2018-05-06 12:21
玉文化更早。不是现在冒出来的。
pinkyjam 2018-05-06 14:11
你说的那些是商家用来骗钱的。玉文化、青铜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但是话说回来,酒文化服装文化等,也是有真正渊源流传的底蕴才能被商家拿出来玩的。西方也玩,也有很丰富的内涵。但是最早也只能上溯到十三十四世纪,他们宣称的公元前几千年就有的东西,都当不了真。
古稀拉古骡马人扯块布往腰里一围就当衣服,穿了几千年不变样!

yletpkki 楼主: 2018-05-06 12:22
对。还有“古埃及”。
【27】

世上最早的纸是这样的: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灞桥纸。这是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是西汉武帝时制造的,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1957年5月8日,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丁一座西汉武帝时代的古墓,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几层古纸。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

莎草“纸”,是这样子的:

莎草纸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切片,压制···有网友说了,就是“胶合板”···



莎草纸,老早以前在电施上也是看白皮拍的纪录片,说是吧莎草的皮剥了,留下中间的部分,然后一层纵一层横的压制。

你倒是给我复制一个,我折一下看看啊?

知道胶合板是怎么制造的吗?

就是用圆木剥成很薄的皮,一层横一层纵压制出来的。不过每一层中间,要刷胶黏剂。不刷胶黏剂是绝对不行的。

植物纤维是有方向的,使用木材,就要讲究顺纹还是横纹。

压胶合板,就是一层顺纹,下一层横纹,这样才能保证这个板子制造出来,各个方向力学性能是一致的。

把莎草的茎一层顺纹一层横纹压制,倒也能保证平面上力学性能各个方向一致,可是不知道两层之间,怎么保证黏结紧密?刷胶了没有?

纯用物理方式能达到分子键层面的结合?

耐折不耐折?

中国的造纸术,是先要用物理方式,把植物纤维给捣的碎碎的,把长长的植物纤维,捣成用肉眼都观察不到长度的程度,然后用化学液体浸泡,清除植物纤维里边的脂类杂质,同时还有杀菌功能,然后让非常短的植物纤维,不仅在纸张平面的维度上均匀分布相互咬合粘结,在纸张厚度的方向上,也相互纠缠咬合,这样就是三维方向上都是均质材料,所以能装订,能折叠,也更耐保存。

白皮就用压胶合板的方式就能造出纸来?这纸怕是稍微折叠一下,就要散架了吧。也没经过杀菌程序,没经过脱脂程序,还指望保存千年?还莎草纸的死海古卷是吧?不要脸到了极点。

【28】

洋人考古断代,张口就来:
是哪个人物,一出土就知道:

逐影之人 2018-05-06 14:32
鼻子又没有了!又他码强行撞壁!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32
鼻子没了无关紧要,关键是那清晰的唇线,那清晰的眼线,简直无视几千年的岁月风霜作用啊。直接真空保存的吧?

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古埃及木雕:


花落影飘然 2018-05-06 17:34
不烂鼻子的就不是埃及文物,这就是他们愚蠢的逻辑。哈哈。结果造假造得千篇一律,也让大家看到了底裤。真是无耻至极了。



【29】

这是新石器时期的各式陶鼎,是用来加热食物的,由此产生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为何古埃及古希腊只有陶制容器,而没有饪食器呢?有点明白普罗米修斯要去盗火了····

中国的田野考古是自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殷墟才算是开始的,自此至今的近百年期间,中国大地上的田野考古成果大量出现!而且每一处遗存的挖掘及整理工作动辄5 60年的功夫,而且考古报告要经受极端严苛的专家审查才算定论。

反观西人前数百年的田野考古,近乎儿戏:有用炸药炸的、有用机械大规模开挖的。而且,每一处遗存仅挖掘整理2 3年就敢提出报告,而且并不需要经受专家审查就敢公之于众,强行成为定论。米诺斯迷宫是如此、古罗马竞技场是如此、雅典卫城是如此、特洛伊是如此、亚历山大城更是如此。而且,自中国的田野考古开始崛起后,西人的田野考古几乎瞬间不再成为显学,近百年的时间内,再也没出现前数百年如雨后春笋般的成果了!

难道这种现象不值得我们那些严肃考古学家们思考么?

yletpkki 楼主 Lv13
2018-05-06 15:07
77楼
【30】

从钻木取火到聚焦取火

(1)燧人氏钻木取火 约五万年前

"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这一技术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现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击出火星。在先秦时代主要是指的是钻燧取火,也就是用一个木棒快速研钻另一木块生热最终而成火的行动。

其实遂、隧、燧、邃四个字同音,都与"贯通黑暗"意义相关:遂表示完成,其本义相当从黑暗的隧道中走出来,有豁然开朗的意味,如遂心、遂愿等;隧就是开掘隧洞,隧道中当然黑暗;燧是在木块上钻洞,目的在于取火;邃指空间或时间的深远,如同在隧洞中一样,难以辨明前景。

从这些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极有可能远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燧人氏的传说故事。"燧人氏"这个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钻木取火这一伟大发明。

(2)阳燧,三千年前中华先民利用凹镜聚焦原理通过太阳取火:

西周阳燧

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阳燧

《周礼•考工记》:攻金之工:“金锡半谓之鉴燧之剂。”郑玄注:'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鉴亦镜也。凡金多锡,则刀白且明也。”言铜镜中含锡多,则镜面光亮。



西方文献记载最早聚光取火,用于烧坏罗马战船的是阿基米得(相当于中国西汉,据说已被证伪,),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只能去盗火;第一个做成凹面金属镜取火的是17世纪的英国人培根。
@铁马冰河陆川客: 2018-03-17 14:39:18

节目名叫《谣言终结者》,两次,哈佛大学的师生们参加了模拟(阿基米德)实验,结果就呵呵了。连对焦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吹牛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 | yletpkki | 第2页 | 天涯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和古埃及文明有关?一样文物震惊考古界!
权杖头:古丝绸之路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挖掘了八十几年'三星堆'为什么突然停止?太诡异、太恐怖
掠影西葡(34)
傅罗文:这是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但西方正在忽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