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说 | 宝宝经常吃手怎么办?

最近有不少的家长提问宝宝吃手的问题,小的年龄三四岁,大的五六岁还在吃手,但实际上,宝宝两岁前吃手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甚至在五岁之前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五岁之后80%的宝宝都会自主放弃吃手的习惯,因此父母不必很早就开始担心。

为什么宝宝会吃手指?

把手指放进嘴里,对宝宝来说是模仿了哺乳时得到的平静和安心、满足感,对于成长中时而感到无助、渴求安慰感的宝宝来说是“有益心理健康”的。很多宝宝在两三岁时开始爱摸耳朵、爱摸妈妈、摸着毛巾被和毛绒玩具入睡,也都是类似的道理,为了安抚、平复自己的情绪,找到熟悉的安全感。

宝宝有一个阶段会非常依赖某个物品,比如丝绒被、某个玩具。这样的“过渡物品”是宝宝为了应对与母体逐渐脱离,并适应日益独立的生活而产生依恋的,而且是非常健康的。所以吃手其实是宝宝把手指头当成了“过渡物品”在宝宝成熟独立的道路上,这样的暂时依赖转移大部分时候会自行消退。

王枣专家举例子:

一位妈妈曾提到过,她的宝宝很喜欢摸丝缎光面枕头,从不到一岁开始,一直摸到五岁;枕头都被摸得绒绒烂烂了,依然爱不释手。然而五岁的某一天,宝宝突然之间说,妈妈我不要枕头了。从此之后她都再也不碰枕头了。而她每天早上起床雷打不动的习惯--要摸着丝缎枕头喝一瓶牛奶,也随着枕头永久告别。这位母亲曾一再想到要不要帮宝宝克服习惯,但当她看着宝宝抱着枕头喝着奶如痴如醉的神态,也意识到枕头和奶瓶正是在慢慢帮助宝宝与自己走向了母婴分离。就这样,当母亲给宝宝一些耐心让宝宝自己来掌握这个脱离的过程时,宝宝的“坏习惯”在五岁时终于自行消散。

而常见的咬指甲的问题也有类似的成因。父母们可能不知道,咬指甲的问题30-60%的小学生都会有,而20%的(13岁以上)青少年也会保留这样的习惯。一些人直到18岁后还会保留。当宝宝不安、焦虑、被拒绝、或紧张的时候才会开始不受控制似的咬指甲。因此父母可以想象,与其说吃手指、咬指甲是坏毛病,不如说像是宝宝的一种安抚机制。

但,万一这样的安抚方式真的做得太过激,造成了对正常成长的影响,或者伤害了宝宝自己怎么办?宝宝一直没找到过渡物品,一直到了三四岁还在咬手、到了18岁还在咬指甲,这是肯定需要引导的。这时,家长可以通过耐心毅力和包容来使用方法帮助宝宝改善的。

首先说说三个父母一定不要做的事情

1. 不要急切的给宝宝施压

家长最好不要让宝宝感到家长急切地希望甚至逼迫宝宝改变行为习惯。越是强硬要求宝宝改,宝宝暗地里越会想要做,因为不去咬会让他加倍紧张,而紧张情绪会在他又去咬指甲后被释放出来。如果本身咬手就是因为需要安抚,那么让宝宝感到压力只会让宝宝更紧张、更难放弃现有的安抚方式。

2. 不依赖“江湖偏方”

不要相信那些市面上所谓“帮助宝宝戒掉吸手指的坏毛病”的各种产品,在手指上涂抹一些怪味道的药物,或者带上手套。这样强制的办法只会让宝宝更加焦虑,并只能暂时阻止他们的行为,一旦停止使用,宝宝很可能会重新开始吸手指,而且可能频率更高。使用这样的隔离手段不是不可以,但成功的基础是同时帮宝宝找到能够替代咬手习惯的新兴趣。如果不能保证做到这点,贸然隔离很可能适得其反。

3. 不要说过激的话

父母尽量不要对宝宝说:“不许吸手指!”“再吃手就如何如何!”“还吃手真没羞”,等等让宝宝感到难受的话,这样反而令宝宝更强烈地注意到了吃手的行为,越想越难放下,越克制越想吃。

接下来,为父母们介绍一些方法建议:

1、给宝宝更多的发展方向

2-4岁的宝宝们的智力和语言发育突飞猛进,这时如果能多开发一些高阶的活动,可以以此契机替代宝宝对一些惯性基础行为,帮助宝宝们进行情绪上的自我调节。语言发展在这个阶段最为重要,也是最终代替吸手指行为的根本之一。宝宝学会了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问题,同时能得到家长的有效回应,是最能舒缓宝宝紧张情绪的。

2、培养宝宝的表达能力

家长一定要和宝宝多交流,培养他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家长可以尝试多问问题,自己和他们进行对话时,使用多样的句式和词汇,并指出情绪的标志性语言。“宝宝没得到这个娃娃,宝宝很生气是不是?”“你看爸爸今天又不开心了,我们安慰他好吗?”“妈妈今天不舒服,不太能做很多活动,真是抱歉,”等等,这样都可以帮助宝宝们提高语言能力。

3、开发宝宝的智力

父母可以积极引导宝宝做一些需要双手并用的游戏,让宝宝一边锻炼双手灵活一边忙得忘乎所以,完全想不起来吃手啦。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宝宝所喜欢的活动,难度太大或太简单也有可能导致宝宝无聊、焦虑、沮丧,从而导致老习惯卷土重来。充满爱心的父母们请积极帮助宝宝寻找最合适的难度等级,让宝宝越玩越有干劲!

4、有进步时设法鼓励

当宝宝没有吸手指的时候,别忘了时常称赞表扬哦。父母可以尽情地打开脑洞,用一些有创意的方式表扬宝宝,比如:“哇,你的姿势好像美国队长(等宝宝最近喜欢的偶像)啊!不咬手指看起来特别有气场!”让宝宝感到与榜样并肩的力量。

5、帮宝宝寻找其他“过渡物品”

帮宝宝找到手指以外的“过渡物品”。家长可以试试让宝宝去试着触摸、把玩各种毛绒绒又柔软舒服的动物玩具、布袋玩具,各种家中轻柔有弹性的东西都可以试一下,也可以让宝宝自己也去商场能摸的柜台轻柔地试试摸摸,找到她爱不释手的过渡物品。注意一下给宝宝的玩具或纺织物不要掉毛,会影响呼吸道。平时在家里,为了舒缓宝宝的身心,让她找到更多生活中的趣味,可以给宝宝换一个更轻软毛绒的杯子坛子,用温热的毛巾擦擦她,给她轻柔地梳头发,让宝宝躺好给她读故事,等等。对于年龄更大的咬指甲的宝宝,父母可以教宝宝用压力球缓解压力,把小球放在手里挤压来抵抗焦虑。父母可以说宝宝喜欢的历史或流行人物就是这样做的,让宝宝更愿意进行这种尝试。

6、控制吸手指的频率

如果吸手指不能避免,可以尽量控制它的使用频率。家长可以耐心地和宝宝讲,比如说看妈妈就不咬手指,宝宝也向妈妈学习好不好?看,这件事情更好玩,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吧,等等。

7、用同理心感化宝宝

如果宝宝开始控制不住地焦虑,家长可以告诉宝宝,自己小时候也吃手指,但后来发现了一个秘诀,能既不妨碍宝宝像偶像一样酷,还能满足偶尔的抱住手指好好啃的需求。这么一说,宝宝会感到父母和自己是统一战线上的,会更能听进父母的建议。父母说,只要每次吸手指都是回到自己房间里之后,就能既满足自己的心情,又不让别人笑话。这个时候的宝宝一般都有了羞耻心,家长这样“掏心掏肺”的指导,能既让宝宝明白咬手指的“不雅”,又同时不会感到家长是压迫他们习惯的“阶级敌人”。

8、给予宝宝更多的爱

家长还可以在宝宝摔倒、受伤或是遭到挫折之后,主动抱住他们,谅解他们暂时的吸手指行为,同时也可以创意性地拿起宝宝的手亲吻一下,抱在怀里,让宝宝感到这是另一种接触和抚慰的方式,代替原始的咬手指习惯。不然有可能让他们更难过更不知所措。在宝宝情绪平复后,家长也可以试着引导宝宝想一想,自己的焦虑和困扰源来自哪里?自己什么时候最想咬手呢?当宝宝明白了情绪和咬手指之间的关联后,他们下意识的咬手指行为会浮到意识层面,从而更易于宝宝们的自我觉醒与改善。

最后,家长们要相信自己宝宝,终有一天会自豪地宣布:“爸爸妈妈看,我可再也没吃过手指了哦!”

讲师介绍

王 枣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

优儿学堂儿童心智成长专家

现在耶鲁大学参与教育和亲子的项目,深度研究儿童教育与亲子关系、教育,帮助其寻找生活目标,王枣博士始终相信自己活的充实、喜悦、满足是更好的带动他人的前提!

喜欢请订阅,更多育儿干货请关注优儿学堂微信公众号【yoparent】优儿学堂是由剑桥大学博士苏德中创办的拥有来自全球300多位儿童心智成长专家,是爸爸妈妈的高阶育儿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别再打扰宝宝吃手指了!
孩子5大“坏”毛病 不必急着改|敏感期|吃手指
宝宝手指长倒刺究竟意味着啥?面对倒刺该怎么办?
儿科医生妈妈信箱:宝宝满月之前不能剪指甲?真相请戳这里!
给宝宝剪指甲这事儿,我敢说你们都做错了
宝宝一直吃手指怎么办?注意这几点可以帮助宝宝度过敏感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