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法隆寺造像与中国青州、龙门石窟同根同祖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是已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7000平方米,寺内保存有自飞鸟时代以来的各种建筑及文物珍宝,被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文物约190类合计2300余件。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之名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1950年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金堂内部分中间、东间、西间,彼此并没有墙帘相隔,各供奉释迦、药师、阿弥陀三佛,堂内的这些佛像,都是东瀛佛教美术史上著名的造像,皆为日本国宝。
关于飞鸟时期法隆寺三尊像的源流,在1996年青州石佛被发现之前有两种说法:
(1) 认为其来自于朝鲜半岛的小金铜佛像的影响。法隆寺有48尊小金铜佛像,其绝大部分被收集于6、7世纪,并且大部分来自朝鲜半岛(制造于百济、新罗)。
法隆寺小金铜佛像
(2) 认为其来自于中国洛阳佛像的影响。建于505—523年(北魏时期)的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的如来佛像被指为最典范者。
龙门石窟宾阳洞的如来佛像
(3)1996年,在山东青州有400余尊石佛被发现。其主要石佛的年代在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之间。由于青州的位置较洛阳更近于日本,并且青州石佛浮雕、半浮雕的手法与法隆寺三尊像的手法十分接近。青州石佛的发现为法隆寺三尊像的源流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青州出土佛像
(4)经笔者考察,与法隆寺金堂佛像风格最为接近的中国造像应为河南的巩义石窟佛像,虽一为青铜一为石雕,其样式几乎同出一辙。此两地佛像,制作年代相差近百年,而造像风格的相似度几近90%,由此似乎可以推断,此两处佛像的造像者应该有明显的传承关系或是来源。
巩义石窟佛像
法隆寺金堂中的这些佛像雕塑,这里还要对此类佛教雕塑作些牵扯介绍。
早期寺院中的雕塑,因为雕塑技术以及寺院建筑空间的限定,不可能塑造的过于巨大,《高僧传·释道安》记:
“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尊,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晖。烟华乱发。使夫升阶履闼者。莫不肃焉尽敬矣。”
由此我们大致管窥五胡十六国时期寺院的造像大小体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句在告知我们这些造像是在僧人和信众讲会法聚时用于礼拜与观想这些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指示了这些造像不可能太大,也必可移动,不然无法“辄罗列”,日本早期木构建筑的中佛像,即与此同。
关于日本造像的源流,文献确凿记载是受了朝鲜半岛的影响,《日本书记》推古三十一年(623年):
“秋七月。新罗道大使末智洗尔。任那遣达率奈末智。并来朝。仍贡佛像一具。及金塔并舍利,且大观顶幡一具。小幡十二条。那佛像居于葛野秦寺。双余利金塔观顶幡等。皆纳于四天王寺知新罗任那使,携带佛像、金塔、灌顶幡等来朝,然佛像置于葛野秦寺(广隆寺),其他纳入于四天王寺。”
新罗大使带来的佛像据推证很有可能就是现存于日本京都广隆寺所藏弥勒菩薩半跏思惟像宝冠弥勒。葛野秦寺是该寺迁至现地前的旧名。
而朝鲜半岛之新罗,其时又是以南朝为师,东瀛早期佛教雕塑多典雅澄净、清俊柔丽之作,我们也可借此管窥中土中古时代造像的某种后世无法企及或已失落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菩萨为何微笑?中国佛像最美微笑大揭秘
这个工程建造400余年,10万余尊造像,最大佛像17米,最小2厘米
龙门二十品
神秘的龙门石窟与一代女皇武则天
中国的弥勒造像及其演变
佛像风格变迁11 | 宝相庄严——唐代佛教造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