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1.莱菔子:饮食积滞兼气滞者
102.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103.使君子:为治蛔虫病之要药;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尤宜小儿。忌与茶饮。

104.苦楝皮:广谱驱虫中药。主驱蛔虫。

105.槟榔:驱绦虫,兼能泻下虫体。

106.南瓜子:去绦虫,与槟榔同用。

107.鹤草芽:去绦虫新药。(蔷薇科)

108.雷丸:广谱杀虫,尤宜绦虫。能直接杀虫。

109.大蓟: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110.小蓟:为治血热妄行及疮痈肿毒之要药。

111.地榆:为治血热出血特别是下焦出血之佳品;为治疗水火烫伤之要药。

112.侧柏叶:治各种出血病症之要药,血热者尤宜。

113.苎麻根:止血清热安胎,历来视为安胎要药。(荨麻科)

114.三七: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要药。(为伤科要药。)

115.茜草:妇科调经之要药。

116.蒲黄:止血行瘀之良药。血证无论寒热有无瘀滞均可,实夹瘀者尤宜。尤为妇科常用药。

117.降香:跌打损伤之内外出血证,外科常用之品。

118.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尤多用于肺胃出血证。亦为外疡消肿生肌常用药。

119.棕榈炭:收敛止血之要药。尤多用于崩漏。敛性强,应以无瘀者为宜。

120.艾叶:温经止血之要药。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也为安胎要药。

121.炮姜:治脾不统血之出血病症。

122.灶心土:温经止血之要药。尤对吐血便血者更佳。

123.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能“上行头目”也为治疗头痛要药。“头痛须用川芎”。

124.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之良药。“心痛欲死,速觅延胡”。

125.郁金: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

126.虎杖:为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

127.姜黄: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128.乳香:外伤科要药。定诸经之痛。散瘀止痛,活血消痈,且祛腐生肌。

129.没药:与乳香同为外伤科要药。治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

130.五灵脂: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常与蒲黄相须,如《失笑散》

131.丹参: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活血调经之良药。去瘀生新而不伤正。“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另,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132.红花: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要药;也是妇产血瘀病症的常用药;并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133.桃仁:为治疗肠燥便秘、肠痈、肺痈之佳品。(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的常用药。)

134.益母草: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

135.泽兰:为治妇科经产淤血病症常用药。尤宜于水瘀互阻之水肿。

136.牛膝:为治疗经产病之要药。活血祛瘀中有疏利降泄。善引火(血)下行。

137.鸡血藤: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常用药。(豆科)

138.王不留行、穿山甲为下乳要药。穿山甲亦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

139.土鳖虫: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伤筋淤血肿痛。

140.马钱子:消肿散结止痛,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亦为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之常用药。

141.自然铜:促进骨折愈合,为伤科要药。

142.苏木:“扑损瘀血”妇科瘀滞经产诸证及其它瘀滞病症常用药。

143.骨碎补:伤科要药。以其能入肾治骨,能治骨伤碎而得名。

144.血竭: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145.莪术:专攻气中之血,香附而外又一“气中血药”。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症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诸般痹痛。常与三棱相须。

146.三棱:功类莪术。均能破气行血、消积止痛。三棱偏破血,莪术偏破气。

147.半夏: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宜治脏腑湿痰。味苦能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尤宜于痰饮或胃寒所致胃气上逆呕吐。

148.禹白附:祛风痰止痛,其性上行。尤善治头面部诸疾。

149.白芥子: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利气豁痰。

150.皂荚:顽痰胶阻于肺,见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尤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要药总结
中药重点知识(四)
241种常见中药的用途!建议各位中医熟记
常用中药要药集锦
中药要略
要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