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总是咆哮着对孩子说''安静''?丨大谬

我家楼底下有个小超市,我偶尔会去买点啤酒电池什么的。

说是小超市,其实更像二十年前的那种“小卖铺”,老板一家三口,做买卖和生活起居都在这个房子里,主顾也基本都是附近的住户。

老板有个三岁的儿子,也有一个酷爱打麻将的老板娘,她一般坐在麻将桌和收银台中间,从顾客那接过来的零钱,有一个向后转就能放到麻将桌上,无缝衔接。

老板的宝贝儿子大多数时间都在乖乖的自己玩,但我上次去买东西的时候,情况有些不一样。似乎是想要什么东西而妈妈正忙着打麻将,小伙子放声大叫——不是哭,就是那种嗷嗷的叫。

而老板娘扭过脸就用更高分贝的声音大喝一声:“你给我安静点!”

叫声戛然而止,连我也跟着吓了一跳。

回到家,我跟我老婆复述了这件事儿,我老婆说这很多见,有不少家长,就是酷爱给孩子撂狠话,这么跟孩子沟通,简单粗暴还有用。

然而我真不觉得,用如此不安静的方式让另一个人安静,也算得上是沟通。

“简单粗暴还有用”的话语可能还包括这些:

“再不听话不要你了啊。”

“再不走爸爸妈妈走了啊。”

“再哭爸爸妈妈不给你买XX了啊。”

“你再这样下次再也不带你XXX了啊。”

这些语句,换在成年人彼此的沟通场景中,如果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想不绝交都难。

但在人们和自己孩子的对话中,司空见惯。很多家长与孩子说的话,欢快温馨的不多,威逼利诱的不少——好像威逼利诱能解决根本问题似的。

家长对孩子说的一些“狠话”,其本质根本就不是沟通,而更像是家长失控前的最后通牒,或更极端手段出现前的防空警报。

坦诚地讲,朝九晚五再算上加班和通勤,我们本身就和自己的孩子说不了多长时间的话,而这些情绪化的错话气话狠话,却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或许这些话在当下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是长远来看,可能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给孩子撂 狠 话的风险

1

不利于孩子的言语发展

为了能起到“一击必杀”的效果,家长们往往会选择直接甩给孩子一句非常简单的狠话,而不提供任何与之相关的铺垫、解释和沟通。

比如常见的“你再怎样怎样,那就怎样怎样”的句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单凭这样一句话,不涉及任何蕴含在其中的逻辑关系,也没谈到任何能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也许在家长们眼里,这句话背后的因果关系等信息不言而喻,但在孩子们看来,这很可能只是一个没有办法知道其更深层次信息的简单命令。

狠话的核心优势是“够狠”,它更依靠语气和表情等情绪辅助来传递一些直觉性的信息,至于信息量和语言本身的复杂程度,都有严重的缺失。和那些耐心的解释,有趣的故事和深情的表述相比,“狠话”实在是一种低级的语言。

长此以往,接触不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感受如何”这些高级内容,孩子会因为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优质言语”过于有限,而面对言语发展方面的挑战。

2

有损于健康的亲子关系

成人们大多知道关系是需要经营与维护的,而好的关系需要依托一些有积极体验的事儿来提供助力,所以才有觥筹交错的应酬和情意绵绵的幽会。

亲子关系也是关系,当然也要遵循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撂狠话的过程中,不管是说的那位,还是听的那位,恐怕体验都不太好,这对关系有负面影响,这也并不难理解。但是,亲子关系要远远比普通关系深厚,而越是深厚的关系,越不能避免造成负面体验的事件——所以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会有矛盾,再纯粹的知己也可能经历危机。

因为大家交情深,偶发一些消极的体验也可以理解,但是狠话会严重影响另一个关系指标——关系参与者的“可预估性”。

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交往对象的行为越可预估,我们越愿意与之交往,所以绝大多数人宁愿和真小人交朋友,也不愿意和伪君子打交道。而当我们对孩子说狠话的时候,往往没有给孩子预留什么线索和准备时间。我们说的那些狠话,对孩子来说,就显得既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

我们的孩子年龄尚幼,很可能并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暴怒,为什么突然开始发出指责,自己却又要被动的承受。这种矛盾的体验,对亲子关系并无益处。

3

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正常发展

狠话里面所蕴含的威胁和恐吓总是很有用的,但是背后潜藏的社交属性却并不美好。我们有时候说“你再不走爸爸妈妈走了啊”,然而,这句话成立的基础并不是父母认为的“我们该走了”,而是“孩子认为父母对他很重要”。

威胁式狠话会培养出孩子在社交中这样的观念:“我要服从那些对我重要的人,如果不服从,那我就会失去他。”

这样的观念在亲子关系中或许显示不出坏出来,毕竟我们为人父母,不至于坑自己的孩子。

但如果我们的孩子带着这样的观念长大了,与一个异性相爱了,而这个异性逼着他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呢?

我们的孩子在行为上需要矫正时,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而非什么行为能够取悦他人。很明显,绝大多数狠话做不到这一点。

我也跟我的孩子说过狠话,家长们自己在说狠话的时候,其实心里也不好受。

说句给广大家长开脱的话:匮乏的话语内容,错误的话语体系是家长们“实在没招了”的一种现实表现。家长们往往也是好话说尽,嘴皮子磨破,而孩子就是不听。说狠话,其实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

但是,在不少人愿意花钱去学习“好好说话”的今天,很不幸的,不少家长其实没有察觉,他们并没有掌握与自己孩子好好说话的基本技能。

或许这些方法

你该在发飙前试试

1

告诉孩子后果,而不是替他作出决定。

我的孩子有时会在楼下的小公园里玩,那儿算是小区里小朋友的一个娱乐聚集地。小孩子们,难免喜欢爬高上低的,我儿子和另一个小男孩爬上了一个没护栏的平台,彼此的家长也第一时间到位。

另一位小朋友的奶奶直接把孩子半抱半拽地拉了下来,“你再不听话就领你回家了啊!”

而我老婆先是护住孩子,让他不至于因为意外摔落,然后开始告诉孩子这么做的后果:“爬的这么高高,有没有东西扶,万一摔下来,爸爸妈妈要是没接住的话,会很疼的哟,爸爸妈妈也会很难过的。”

这么交流了一会儿,孩子的新鲜劲儿也过去了,更重要的是,我儿子并不傻,知道从高处摔倒了肯定不舒服,也就半推半就的主动让我们抱他下来了。

2

降维表达。(照顾听者的理解能力)

经济学家罗·霍格斯(Robin Hogarth)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知识的诅咒”,意思就是在我们获得大量经验与知识后,就总是忘记“不了解我们所熟知的东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直接让我现在去给某个物理学教授当学生,我的老师一定会被我的无知给气得半死。《费曼物理学讲义》之所以得到很高评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费曼采用了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和素材来阐述晦涩的物理学概念。

同理,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约等于物理学教授不加处理地直接给我讲量子物理。作为家长,我们向孩子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信息做降维处理,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大,很多成人看来非常基础的词汇与概念,他们并不能理解。

面对我们的长篇大论,孩子有时表现的是蒙圈,但家长们往往会误以为是“拒绝配合”,这个误会就很有可能成为狠话的前奏。

3

用语气和态度赢得合作。

用不安静的方式逼着孩子安静,这便是家长们在语气和态度上的问题。

可能是我们提出要求的时机不对,可能是我们在让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可能是我们没有给孩子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总之,家长有时候会选择提高音量瞪大双眼,希望可以压过孩子一头,并战胜他们的那些反抗。

但事实上,没人喜欢被强迫和威胁,错误的语气和态度,恰恰可能激起更大的矛盾与更剧烈的反抗。

说句玩笑话:如果我们跟孩子的态度有我们跟老板的态度一半好,那么孩子对我们会比老板对我们好一倍。

要想赢得孩子的合作,我们完全可以尝试一下更有礼貌的说法,家长们天天口口声声喊着尊重孩子,那不妨在借这个时机实践一下。

“不好意思,我打扰你一下。”

“我知道你可能不太愿意,但这真的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愿意,那可真是太好了。”

别觉得这些话听上去假惺惺,真挚的礼貌从不做作。

4

和孩子一起聊聊过去发生的事。

相较于前面的三个建议,这一条建议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

在2016年8月的《心理科学趋势》(Current Directions in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研究:与孩子共同复述既往经历,可以提升孩子应对压力事件的能力。

这项由美国埃默里大学家庭叙述实验室主导的研究,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内容提供了新的指导。现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更多的集中在家长管孩子,家长教孩子,以及家长和孩子一起活动——却很少有家长专门和孩子一起聊聊过去发生的那些事儿。

不管是聊家长自己的故事,孩子自己的故事,甚至是复述一些虚构的故事,都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同情境的应对策略和特定环境下,究竟什么才是恰当的行为,进而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有更好的表现。

这样看来,如果你不想在公共场合吼孩子,或许你需要在非公共场合与孩子有更多有价值的交流。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指导总是比指责更合适的,可家长却容易模糊了二者的界限,说些自以为是指导,实际上是指责的狠话。

狠话也许来自于气急攻心,孩子毕竟是亲生的,对我们太重要了,“还不是为了孩子好”。

但请时刻警醒,真正的“为孩子好”远远超越了那些直觉性的反应——恰恰因为是亲生的,才更要好好说话。

第 5 期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容易,就是纵容他整天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
教育孩子时,这三句话烂肚里都别说出口,破坏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出现裂痕?可能是因为这3句话
马博士亲子课堂:有话直说之——“现在都几点了?”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亲子】对孩子说正面语言利于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