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最想远离的三个字,没想到是好孩子的最佳定义

 看点   在中国父母的眼中,好孩子的形象是:着装干净、成绩好、不淘气并能全面发展。但在澳大利亚,父母对于好孩子的定义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模样:“脏、乱、差”。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的培养方式对孩子有怎样的好处?下文澳大利亚一中文学校校长Jessica就从这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澳洲父母的养育观。


文丨Jessica   编辑丨李臻


移民到澳洲的中国家长,喜欢说一句玩笑话,那就是“澳洲人怎么把孩子当牛羊一样,散养的!”这个比喻太贴切了,想想我教的澳洲本地孩子们真的就像农场上的牛和羊一样:


  • 不怕脏

  • 爱乱跑

  • 差异性明显



好多人说澳洲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过于松散,不够上心,听上去仿佛澳洲孩子的上述特征是一种坏事。但其实这种解读,多是旁观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英语中也经常听到goodboy/girl这样的夸奖。只不过因为文化和观念的不同,东西方对好孩子的定义也不同。


而澳洲家长对好孩子的定义恰恰就是:脏、乱、差。


好孩子不怕脏


澳洲的孩子们除了非常正式的场合以外,看上去总是脏乎乎、乱糟糟的,一点儿也没有童话里小公主和小王子的样子。


从六七个月起,家长就允许他们自己用手吃饭,抹一脸、撒一身那都是常事。


再过不久,孩子就开始在各个地方爬行,不管是室内的地板、地毯,还是室外的公园、沙滩,他们可以想爬到哪儿,就爬到哪儿。


两三岁入幼儿园直到小学毕业,孩子每天都仿佛从战壕归来,颜料、泥土、树叶、羽毛,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蹭不到。



澳洲的大人们也都跟说好了一样,齐心协力地鼓励孩子不怕脏。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如果孩子怕脏,他们反而会比较担心。还记得我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有个孩子因为不喜欢手弄脏而不愿意参与园艺活动,他的老师设计了很多方法,试图帮助他克服这种心态。


要研究这种“好孩子不怕脏”的心态从何而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澳洲或者说西方国家对于孩子“学习”的不同定义。


与亚洲文化不同,西方教育认为老师教授的课本知识,只是孩子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因此,课本知识以及考试成绩并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相反,孩子只有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够在课堂以外的真实世界中,不断地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和能力。


就像所有的习惯一样,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是从小养成的。当孩子自然地用腿丈量土地,用手摆弄食物,用自己的皮肤感知沙坑里的沙子时,他们得到的是阻止、责骂,还是鼓励、夸奖,都会对他们以后是否愿意自主学习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同时,根据现代幼儿教育的研究表明,孩子越频繁地使用自己的感官与外界互动,越能够有效地增进认知能力,即人脑寻找、获取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个人成功完成智力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的能力。


当孩子的智力发育还不足以让他们通过语言理解世界的时候,感官就是他们唯一的途径。当孩子光脚踩在泥地里,用手指挤破一颗葡萄,或是把积木放到嘴巴里吮吸的时候,他们是在尽可能地从外界获取信息,这与他们日后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是同类的活动。如果这个环节被人为地阻止了,孩子失去的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正是因为澳洲家长普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非常希望孩子能够无视所谓的“脏“,而尽情地使用、锻炼自己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毕竟,与干净的衣服和整齐的头发相比,学习能力的养成要重要得多。


近年来,连医生和营养学家也在大力支持孩子“不怕脏”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孩子在广泛接触非恶性致病菌的细菌的过程中,身体会学会如何处理与一般细菌的关系,抵抗力能够得到提升,不至于“风一吹就倒”。



除此以外,“不怕脏”的孩子,更有机会接触自然,心情相对更加舒缓,生物钟的运作、睡眠和创造力都更好。


好孩子爱乱跑


上次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澳洲孩子的运动狂热后,有位家长跟我表达了她的担忧,那就是小孩子本来就天性好动,如果不加约束,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多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成绩。


这种想法在国内并非罕见,我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模一样的经历。记得小时候,我得到最多的表扬就是爱阅读,坐得住。


但如果我想要和朋友出去玩,就总会听到类似“出去乱跑还不如多看会儿书”这样的碎碎念。即使到了现在,家里还是有很多人难以理解我为什么要练游泳、学跳舞,认为我“怎么越大越多动了”。


那么在澳洲,家长们为什么不仅没有类似的担心,反而觉得喜欢动才是孩子的正常表现呢?


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澳洲社会普遍认为孩子的注意力就像他们的身体机能一样,尚在发育,如果我们不会要求孩子以超越正常的速度长个子,我们也不能期待他们能够像大人一样久坐不动。


除非特殊情况,孩子的注意力长度与他们的年纪成正比。在单独活动时,孩子的注意力长度大约等于他们的年纪,比如四岁就是4分钟,7岁就是7分钟。在参与有互动的集体活动时,这个长度通常可以加倍。


有的人可能会说,如果要求孩子坐下来学习,这个数据好像符合事实,但是他们玩耍的时候明明可以玩很久都不厌烦,为什么学习时不可以。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孩子就算能玩上两三个小时,他们也并非持续不断地玩同一个玩具或游戏,而是频繁地变化,这也是受控于他们相对较短的注意力。在澳洲的幼儿园里,老师带领的集体活动比如听故事、唱儿歌等大概都在五六分钟的长度,其余的时间,孩子们都在一个至少有八九种不同活动以及玩具角落的大房间里自由流动。




这种对孩子注意力的理解也极大地影响了澳洲本地家长对电子设备的接受程度。


很多教育类的APP都有让孩子聚精会神的“神奇”功效,即使是认字、口算、背单词这样看似枯燥的内容,只要放在手机或平板上,孩子都能津津有味地“学”上好一会儿,这难道不比跑来跑去好得多吗?


但是我所接触的澳洲家长们却很少被此吸引,他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把课余时间用于户外活动和跟朋友玩耍。


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歪打正着,澳洲家长的这种选择反而帮助孩子规避了电子设备很有可能给他们注意力带来的危害。孩子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通常是人机一对一互动,APP不仅会运用大量的声光效果吸引孩子,而且会对孩子的操作马上做出反应。


如果孩子养成了APP式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反感真实世界中貌似“无聊”和“缓慢”的学习方式。毕竟没有一个老师能够自带BGM和特效,而且他/她的关注要平均分给所有的学生。

 

好孩子有差异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澳洲式的教育方式和目标,那我一定会选择Everyone is different-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在澳洲当老师,我几乎从来没有听过类似“你看XXX多好”、“你跟XXX多学着点”这种话。不管是一般家长,还是来自高知、高收入的所谓“精英”家庭的家长,都没有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孩子的习惯。


跟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一样,澳洲家长同样希望并想办法帮助孩子学业进步,发展兴趣、爱好。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总是落在孩子自己身上,喜欢什么,学习速度,需要什么帮助。即使听到别的孩子获得了什么成绩,他们也多是单纯地赞叹,并不会联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大概也能说明,为什么诸如学校排名、比赛获奖、高考状元等信息,在澳洲本地家长圈里引不起太大的波澜。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个“木桶”理论,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片木板的长度。放在学习上,就是劝学生不能偏科,不能只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木桶”理论的盛行源于应试教育体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与众不同的恐惧,和对优越感的追求。


但是在澳洲,与众不同是一件不仅被广泛尊重,甚至被赞美的特质。全国幼儿教育大纲提出的五大教学目标,头一项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出明确而自信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不仅包括了孩子来自的家庭、文化、宗教和传统,也包括他/她个人的观点、偏好和行为方式。


人们认为,孩子只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且以健康的方式欣赏、发展自己的独特之处,才会拥有健全的人格,其他对于具体知识的学习才能由此生发。


在澳洲的童书市场上,随处可见类似“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和“生命因差异而精彩”的主题。这些书在鼓励孩子保持自己与众不同的同时,也教导他们用开放的心胸欣赏他人的独特之处,避免偏见和歧视。




澳洲家长希望孩子寻找到自己木桶的“长板”,而不是为了把所有的木板拉到一样长而疲于奔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对于“成绩”没有单一的定义,人们并不过分追求优越感。


不同于考试成绩高于一切的应试教育,澳洲孩子固然可以通过学习成绩证明自己,但是运动、音乐、表演等兴趣爱好可以给他们同样的机会得到关注。既然任何才能都受到认可,那么,澳洲的家长自然没有理由逼迫自己的孩子成为另一个人。


脏、乱、差不等于随心所欲


说到这里,澳洲的家长听上去好像中国古代的老子一样,打算“无为而治”,而澳洲的孩子简直像荒原里的野草,好像可以随心所欲地生长。


保持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对澳洲的教育和亲子关系没有切身、深入的了解。虽然就算脏、乱、差,在家长眼中还是合格的好孩子,但是澳洲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遵守规则,这可以说是他们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在澳洲幼儿教育大纲里,清楚列举了孩子应该如何从小学着遵守规则,比如:


  • 儿童形成团体和社区归属感,了解积极参与社区所必需的相互权利和责任

  • 儿童日益承担起自身健康和身体幸福的责任

  • 表达想法和感觉,并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 儿童开始批判思考公平和不公平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张图,教你 世界最快的数学计算法,建议小学生收藏
关乎一生!“8个妙招”有效提高孩子课堂注意力,家长别再忽视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大危害!
老师说:“班里的差生我会放弃,真正能救他们的,不是我!”
这5个提高成绩的秘密,90%的老师都不会教给学生
家长必看:尖子生听课都用这5个窍门!难怪成绩好!必须转给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