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脑发育是教养的前提,脑科学家洪兰给幼儿父母的养育问答~

文:节选自《给父母的科学养育课》(有删改)

著:洪兰  | 编:叮当

1

宝宝一哭就抱,

孩子的个性会变软弱吗?

老人们总是说:孩子或襁褓中的宝宝在哭时,不要抱他,会养成坏习惯,或是长大后遇到问题,容易哭哭啼啼地回来找救兵……所以为了宝宝好,哭闹的时候就不要哄吗?

  • 孩子哭泣时抱他,会促进大脑生长

最近发表的婴儿研究报告显示:当孩子哭时,抱他、拍他、抚摸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对他的情绪有抚慰作用,这种刺激会促进他大脑的生长,尤其是管理情绪的部分,因为情绪回路要被刺激才会活化。一个从小没有被刺激过,或刺激不足的孩子,情绪反应会比较迟钝。

我们的皮肤上有两种感受器( receptor):一种是把信息传递到大脑的躯体感觉皮层( somatosensory cortex),可以让大脑知道什么地方被碰触了,是什么样的东西在碰触我,它的力道如何;另一种感受器则把信息传递到大脑与社交有关的皮层,促进激素如催产素( oxytocin)的分泌,使人感到快乐并降低血压。

所以哭泣的婴儿被抱起来轻拍时,常常会停止哭闹,把头靠在大人肩膀上,这是他心情舒缓的一个表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小时候被抱的、需求被满足的孩子个性软弱,不能独立生活,没有男子气概,反而是少数仅有的实验指出这种孩子比较有安全感,身心发育比较好。

  • 温柔的声音及拥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温柔的声音会活化大脑的愉悦中心,孩子会转过头去注视声音的来源,低沉的责骂声音会使婴儿恐惧。最近的研究表明,出生四天的婴儿在磁共振仪中听到大人吵架的声音时、大脑负面情绪中心的杏仁核( amygdala)就活化起来了。

有规律地轻轻拍打与抚摸也会活化大脑的愉悦中心,大脑喜欢有韵律、有节奏的动作。几乎所有原始民族祭典的舞蹈都是简单的、重复性的动作,研究发现它有催眠作用。

触摸的好处更多,因此很多医院把已经退休的护理师找回来坐镇育婴室。触摸,尤其是每天花时间坐在摇椅上抱着孩子轻轻拍他,摇他入睡很重要,因为实验发现,被抱、被抚摸的孩子免疫力会增加,可以提早出院。所以“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去抱,等到不哭才能抱”的理论,其实是以前不了解大脑内部活动时的说法,它是完全不符合大脑发展原理的。

  • 寻求关爱是天性,过度节制会适得其反

人有被关爱的需求,很小的婴儿都会寻求大人注意,若大人的眼睛有凶相,即使没有出声骂他,婴儿也会恐惧,他会身体僵硬,开始挣扎。如果父母故意不去看婴儿眼睛,婴儿会发出声音来吸引父母注意。

研究发现,婴幼儿对触摸有原始的渴望。在渴望被接触时,一条柔软的毛巾都比没有东西接触来得好。就像以前,有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抱着条旧毛巾或小毯子,走到哪里都不放手,这被认为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研究又发现,母亲对孩子需求的敏感度和孩子的睡眠质量有关。睡眠时,大脑在修补白天的损伤,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敏感度越高,亲子关系越好,宝宝就越有安全感,睡眠时也就更不容易做噩梦,或从睡眠中惊醒。

这个研究测量了宝宝整体睡眠的时间(量)和中间醒来的次数(质),结果发现在15个月大时,亲子依附关系好、联结强的宝宝在2岁时的睡眠品质和量都很好;1岁时,睡眠状况好的宝宝在18个月、2岁和4岁时的大脑执行功能强,因为大脑在第四阶段的睡眠中分泌生长激素、血清素和肾上腺素,后两者跟大脑的学习有直接的关系,尤其血清素不但跟记忆有关,也和情绪的调控有关。由此可知,睡眠和父母对待宝宝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大脑的执行功能。

2

带3岁孩子去旅行,

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好吗?

在研究上,没有这方面的实证资料,但从大脑发育的理论来看,这种说法有点夸大。3岁前的孩子,负责掌管记忆的海马( hippocampus)尚未成熟,一般要孩子长到4岁半、5岁左右オ成熟。而且3岁前,登录记忆最好的代码( memory code,储存代码)一一“语言”的发展也尚未成熟。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称这个时期的记忆为“童年的失忆症"( childhood amnesia)绝大部分孩子不会记得小时候去过什么地方玩。

  • 大脑未成熟,无法以语言记录

虽然我们的记忆可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触觉记忆、嗅觉记忆和味觉记忆五种,但几乎所有登录的代码都是语言。也就是说,一种体验若能用语言的方式登录,会在大脑留下较深的痕迹。

这是因为语言有形音义的线索,线索越多,记忆越强。若是孩子年纪太小,体验还不能用语言登录,那么它所留下的是似曾相识的感觉,无法明确说出哪个感觉是来自什么事情。因此当3岁孩童跟随父母出游时,他不会记得看到了什么,除非是强烈的情绪体验,如走失找不到父母,因为他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

长途不如短程,好经验才能触发神经连接。能带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当然很好,因为经验促使神经连接,而神经连接得越密,触类旁通的机会越多,越能举一反三。但是带还没有“事件记忆”( episodic memory)的3岁幼儿去远行,就要考虑这件事的代价和收益。其实不必跑很远,只要是新奇的体验,对孩子都有利。反而是长途旅行,对大人、孩子都是一种折磨。

3

处罚恐吓,

真能教出诚实的好孩子吗?

恐惧是最原始的情绪之一,它存在于大脑皮质下一个叫杏仁核的地方。因为连低等动物都有恐惧,所以世界上的宗教大都用地狱的故事来劝阻人们做坏事。父母也喜欢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警察来抓你、狼外婆来吃你……但是恐吓对品德的培养真的有用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实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研究者找了268个3到7岁的小朋友来做实验:实验者让他们先背着桌子坐,桌上有个玩具猫,实验者一压它,它就发出喵的叫声,小明友要猜这个玩具是什么。做了两次以后,实验者把第三个玩具放在桌上说:“哎呀!我忘了带要念给你们听的故事书了,我去拿一下,你们乖乖坐着,不可以偷看,我马上回来。”

  • 正向引导,教出诚实的品格

实验者离开了一分钟,他并不知道谁在偷看(室内设有录像机会录下来)。他回来后,拿块布盖住那个玩具,叫小朋友回过头来,他念书给小朋友听。第一组小朋友听的是(木偶奇遇记),匹诺曹说谎时,鼻子就长一寸;第二组听的是《狼来了》的故事,牧羊人说了太多次谎后,狼真的来了,没有人救他了;第三组听的是《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第四组是对照组,这组小朋友听的是《龟兔赛跑》(无关诚实)的故事。故事念完后,实验者问:“你们喜不喜欢这个故事呀?小朋友可不可以说谎呀?”

第一组、第二组的小朋友,实验者就接着说:“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我不要你们像故事中的牧羊人(或匹诺曹)一样,我要你们告诉我实话,好吗?”当孩子们点头同意后,实验者问:“我刚刚离开房间时,你们有没有回过头去偷看?”

对第三组的孩子,实验者问:“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我要你们像故事中的华盛顿一样,告诉我实话,好吗?我刚刚离开房间时,你们有没有转过头去偷看?”

对第四组对照组的孩子,实验者问:“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我要你们告诉我实话,好吗?我刚刚离开这个房间时,你们有没有转过头去偷看?”

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孩子会偷看,年纪越小的,转过头去偷看的越多,(摄像机拍到的结果)3岁孩子偷看的比例是88%,7岁的只有68%。但是正向的故事对诚实品格的培养有作用的,第三组小朋友(听华盛顿故事的)承认偷看的人比前两组高了3倍(前两组和对照组没差别)。为什么听过华盛顿的故事后,孩子变得诚实了呢?是不是因为这个故事强调的是犯错没关系只要认错,爸爸妈妈一样喜欢你呢?

  • 对大脑的影响,正向鼓励大于负面恐吓

于是,实验者做了第二个实验,把故事的结局改成华盛顿说谎骗他爸爸说,树不是他砍的。他爸爸发现真相后,很生气,把斧头没收,并且说他很难过。结果听了这个说谎被惩罚的故事的孩子,不承认偷看的人数增加,跟其他组一样没差别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喜欢取悦父母,只要父母持正向的态度,肯原谅,不惩罚他,孩子就愿意向你认错,不会骗你。所以在教孩子时,请用正向的鼓励,引导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而不要用负面的恐吓,让孩子在恐惧之下改掉坏行为。这两种做法差别很大,有天当他长大,你恐吓不了他时,你的麻烦才开始呢!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6岁早教训练方法
当家长发现孩子恐惧打针,如何应对比较好?科学三应对
幼儿英语学习六招
6岁前孩子运动清单,不仅健壮身体,还“灌溉”智力
为什么连皇室也这么重视孩子的家务能力?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