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你的教室里创建一个学生管理的博物馆?| 案例分享

写在前面:

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博物馆就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文化和教育的社会公共展馆。其实,博物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我们可以灵活应用它整合不同的主题,今天分享的教室博物馆项目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让学生用日常用品做一个博物馆展览,不仅可以提高他们故事叙述的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以一个全新的方式进行博物馆学习。

案例来源:

https://www.edutopia.org/article/creating-student-run-museum-your-classroom?from=singlemessage
作者:Laura Lee

编译:三有项目式学习

Jenn Smith / The Berkshire Eagle

标准的学校实地考察通常包括参观博物馆,但接下来介绍的一个新资源对如何将博物馆带进教室提供了指导。作为移动博物馆项目的一部分,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和英国皇家植物园联手开发了策划一个学校博物馆的教师手册(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策展”获取手册英文版)。这个项目可以用于任何年龄段,它彻底颠覆了对博物馆的展品认知:“基于对象的学习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从对象中学习(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可以应用到生活当中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习对象本身(单纯的展品背景信息)。”即对象是被用来提问、促进观察、探测先备知识、建立联系和产生讨论的。

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制定展览的目标,如“你想让别人学习什么?为什么?”“你希望这个展览去吸引哪些人?为什么?”收集博物馆展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具有文化意义的”物件,比如一个家族里代代相传的东西或一个学生老家里的东西,可以促进学生讲故事,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对历史的理解和共鸣。确保学生们记录下每一个物件的重要信息,建议至少记录下:“此物件收集的日期,此物件来自何处以及对它的一个简介。”

展品收集完成之后,在规划最后的展览之前,学生们可以练习主题分类,将收集来的物件分成“科学的、专题的或地理的”不同的类别。可以要求学生对各个类别的关系进行一个说明。例如,一个展览的说明可以是追踪某一个物品的变化过程:从棉铃到棉纱线到T-恤。设计和书写展品标签说明也是在策展过程中锻炼学生们故事叙述能力的一种方式。

鼓励学生们自己创建博物馆并展览很有趣,这也是让家长和社区参与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博物馆通常通过举办特殊的活动(有时称为“预展”)来启动他们的展览,他们会邀请各种利益相关者和媒体。”鼓励学生们去思考参观者可能与展览互动的方式。教师手册中强调,“请拒绝为展览做一系列宣讲的诱惑。”“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让大家融入进来,你也不希望只有宣讲这样的互动方式导致你的展览节奏放慢吧。”

项目完成后,请务必征求反馈意见。学生们是否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新知识?学生们可以一起反思“哪些工作是奏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下一次我们可以做哪些改变”。对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反思让学生有机会去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内外博物馆公众教育项目大比拼
法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发与课程设计方法--虎哥笔记(四)
2018上海自然教育论坛,现场记录 -3
有这样一座红色记忆博物馆
博物馆新论|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
博物馆没必要板着脸教育人 马未都让文物萌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