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迟满足能力强就会成功?拨开史上最著名儿童心理学实验的迷雾

 看点    作为上世纪最知名的儿童心理学实验之一,“棉花糖实验”算得上家喻户晓。大众普遍认为:孩子延迟满足能力强就会成功。这让家长们仿佛看到了捷径,纷纷对孩子展开了各种训练。然而,缺乏专业视角的训练可能得不偿失。这项实验究竟是不是大众所理解的那样?其中又可能存在哪些误区?在下文中,外滩君将解构延迟满足能力,并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


文丨张凌锋    编丨Travis

“能够等待、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来就会走向成功!”

20世界60年代,一项由美国心理学家进行的测验——“棉花糖实验”,在经年的传播过程中,成了大众眼中最著名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其结论也成为诸多家长的育儿圣经。

似乎,家长们已然找到了帮助孩子迈向成功的捷径。

毕竟,这项能力适用广泛。从不愿意练琴,只想赶紧看电视的小小孩;到不想工作,只想享受生活的成年人,很多行为的背后都可以用延迟满足能力解释。

不过,这一心理学实验虽然名声在外,却远非大众所熟知的那样简单。无论是实验过程,结论,还有大量复制“棉花糖实验”的尝试,都揭示了一点:人们对这个实验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

在下文中,外滩君将与大家聊一聊这朵“棉花糖’的前世今生,并结合资深心理咨询师严艺家的解读,为家长们拨开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迷雾。


什么是“棉花糖实验”?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于1968年在斯坦福大学旗下的Bing幼儿园举行的,有关于幼儿如何抉择“即时与延迟奖励”的实验。

沃尔特与他的团队共选择了32位孩子参与这一实验,最小的孩子3岁半,最大的为5岁又8个月。

所有的孩子都会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放着棉花糖(也可为软糖或曲奇饼等孩子爱吃的零食)的盘子,是这个空间里仅有的物品。

接着研究人员会告诉孩子们:

你可以马上吃掉这个零食,但这就是全部了;

又或者你可以再等一会(15-20分钟左右),因为我要去办点事,如果你可以忍耐到我回来,作为对你忍耐和等待的奖励,我将会再额外给予你一份零食。


之后,研究人员会离开这个房间,让孩子一个人与零食呆一会。

年幼的孩子们对美食的表现各不相同:

有些孩子毫不犹豫,连大人的话都还没说完,就享受起了盘子里的美味;

另一些孩子为了双倍奖励,选择坚持,

但棉花糖实在令人难以抗拒,在经历了捂眼、背对、兜圈、唱歌和踢凳子等转移注意力的行为后,多数孩子还是在15分钟内选择‘投降’;

只有约20%的孩子成功渡过难关,最终得到双倍奖励。


这一实验前前后后共招募了数百名孩子参与其中。

棉花糖实验

经年后,沃尔特团队对这些参与者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

以那些能为更多奖励进行等待的孩子作为对照组,

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普遍呈现出更高的学术成就、更健康的身体状况、更完备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关系,

认知与抗压性也较不愿等待的孩子对照组更胜一筹。


由于这些重大的发现,“棉花糖实验”成为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实验之一。

同时,实验中那些等到最后的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特点被命名为“延迟满足能力”。

随着时间更迭,这项能力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能预测幼儿前途的“水晶球”。

不再“甜美”的棉花糖?

由于棉花糖实验似乎揭示了孩子和未来成功之间的关系,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入了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大军。仿佛只要通过这一考验,孩子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指日可待。

不过,实验的发起者沃尔特,指出了这一实验存在的缺陷:

· 验样本少。数百名的参与者无法有效代表大众群体。同时也缺少了族群的多样性。

· 实验变量多。最初的那批实验对象,他们的父母大多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或学生,家庭支持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一生。还有各种其他因素可能造成影响。

· 数据不全面。在成绩与相关数据的采集中,团队并未收集到全部的信息。对于那些拒绝提供个人资料的学生来说,很难评判他们是活的优质还是不如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棉花糖实验的细节已经不足为普通人所知。

对大众而言,知道实验的结论似乎就够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是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未来。

然而,“棉花糖实验”一直在学界充满争议。很多心理学专业人士,对该实验结论的严谨性提出了质疑,更对普通人对延迟满足能力的认识感到担忧。


研究人员泰勒·瓦茨(Tyler Watts),格雷格·邓肯(Greg Duncan)与权浩南(Haonan Quan)在2018年5月的《心理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证实当初的棉花糖实验确如发起者沃尔特所言,有着自身的缺陷,并在新的实验中做出了弥补。

泰勒与同事们挑选了900多名来自社会不同层级与种族,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更能反应社会整体面貌的孩子重新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影响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家庭收入。

相悖的结论、贫富的差距... ...十足的话题性与能够亲手终结一个“育儿神话”的成就,让新闻媒体竞相报道,试图揭穿这一蒙蔽众人数年的“谎言”。

但必须指出的是,一开始的“棉花糖实验”,并没有认为延迟满足能力与未来的成功是因果关系,只是认为延迟满足能力是一项未被认识到的重要能力,与孩子取得高成就之间或存在相关性。

但在之前的大众传播中,结论被简单化,实验中的缺陷被无视。

而泰勒,也在新的研究引发舆论之后站出来,发表了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看法:这项新研究不应该被解释为延迟满足能力不重要。


事实上,新的研究意味着人们或许更要关注延迟满足的培育(减少贫富孩子间的差距),以及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这对延迟满足的影响最为明显)。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称得上具备延迟满足能力?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大卫·范德(David Funder),对116名4岁孩子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借此总结出男/女孩有/无延迟满足的表现。

男孩来来说:

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男孩,深思熟虑、专注、能够调节自我情绪

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男孩,情绪容易波动、争强好胜、无法进行情绪管理。


女孩来说:

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女孩,聪明能干、足智多谋;

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女孩,压力阙值更低、情绪更容易崩溃。


可以看出,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情绪更平稳,更容易面对挑战,策略性也更强。从这个角度说,这些孩子更容易取得高成就便也不难理解了。


延迟满足能力到底是什么?

既然延迟满足能力的确是一项对孩子积极有益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呢?

现实中,许多父母并非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在不够了解实验情况和结论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做法,而这些做法可能正在伤害孩子或者亲子关系。

因此,要回答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先要解构延迟满足能力,看看其前提条件和内里核心究竟是什么。

 1. 延迟满足的前提 

为了能够让孩子有耐心,“再等一会儿!”成了许多家长的口头禅。家长们寄希望于每一次的额外等待,能让孩子拥有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

不过,家长在这么做的时候,显然忘记了延迟满足实验中的前提条件:更多的好处。

前文的实验中,不论是最初的原始实验,还是后来泰勒做的实验,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都是期盼在等待之后得到更多的好处。

也就是说,孩子们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收益或者选择等待。

但是在生活中,许多家长已经忘了这个前提。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能让孩子等就行了。可能,“延迟满足”这个词本身,就容易让人忘记它的潜在条件。


 2. 先满足,才有延迟满足 

资深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告诉外滩君:“我常常对来向我咨询的家长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得到即时满足的体验?’”

一个孩子需要先有被满足、不匮乏的体验,才会知道自己能够等来更好的事情。

这种富足与满足,并非是给予孩子物质层面的绝对满足,想要吃十块巧克力就给十块巧克力是行不通的。

这种体验主要是要给孩子一种认知:“ 我的合理需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如果不能被满足,是因为条件不够,而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3. 要延迟,需要的不是自控 

生活中,许多父母将延迟满足能力等同于自控力。棉花糖实验的缔造者沃尔特也曾在他的书中这么认为。

不过,据严艺家介绍,随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这个词已经被解构成其他能力。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应该提高的所谓“自控力”,更主要的应该是“自我调节能力”

当一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可能因为压力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看上去无法自我控制的情况时,恰恰说明:他真正需要发展的是应对当下情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就好像成年人往往不喜欢开会,为了能忍受会议,就会选择刷手机等自我调节的行为。对于看上去自控力不强的孩子,实质上他需要的是策略——该如何安抚、调节自己面对或者适应当下的策略。

有一部分自我调节的能力是先天的,比如小婴儿吃手这种行为。还有一部分自我调节的能力需要家长不断地帮助孩子发展而来。

特别是在孩子遇到了不如意的状况时,家长如何引导他去看待眼前的困境,对孩子以后面对挑战的策略选择很有影响。


 4. 延迟满足的关键是内驱力 

在棉花糖的实验里,有一个非常重要但未被测量的变量,是孩子愿意等待时的内在驱动力

表面看他们的驱动力是棉花糖本身,但可能每个孩子内在的驱力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有的孩子的动力是更想做个好孩子,有的则可能是不想被惩罚。

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力大相径庭。研究这种内驱力,对于理解“延迟满足”起到关键作用。

严艺家认为,形成强大内驱力是一种高级的心智发展状态,只有当孩子内在外在各方面条件具足,才能形成大脑发展基本成熟后,真正属于人格特质部分的内驱力。

厘清了对延迟满足能力内涵的一些误区之后,不得不说这项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孩子与父母相处的各种细节。


以下有一些研究人员给出的建议,对家长或有帮助。

1. 信任

信任,是培养的关键词。

罗切斯特大学的塞莱斯特·基德等人,在2013年就对信任这一关键点进行了研究。他们给参与实验的孩子分成了两组——可靠承诺组不可靠承诺组

他们用蜡笔对这两组进行了“棉花糖实验”,不可靠承诺组在最后并未兑现承诺,而是对孩子道歉,并劝他们使用最初的那套蜡笔;相反,可靠承诺组会获得预设的礼物。

随后,两组人员再次进行真正的棉花糖测试。结果令人惊讶:

那些第一次受骗的孩子,平均只等了3分钟就开始吃棉花糖,而经历过可靠反馈的孩子,平均等待时间达到12分钟之长。

在不可靠的小组中,14名儿童里只有1位等待了15分钟,而在可靠的情况下,这个数量增长到了9位


组织者之一的阿斯林表示:“这个结果难以置信,最初我们设想承诺可靠与否只会产生1分钟左右的差异。”

显然,孩子们对未来的回报十分敏感,越是不可信的环境,他们越在意当下利益。

这就要求家长有诺必达,避免被孩子打上“不可靠”标签,导致延迟满足力的培养本末倒置。

可靠组与不可靠组对比

2. 主动与被动

米勒和蕾切尔曾就延迟满足的“主动与被动性”进行了研究:

当孩子觉得“自己掌控延迟过程”时(他能随时停止延迟),那么其延迟的意愿会更强;

相反,如果发现“他人掌控延迟”(自己处于被动状况下),那么延迟意愿就会大幅减弱。

所以,家长们可以尽量减少主观的命令,少用“我觉得”,多用“你选择”。

3. 物品特性

贝格雷莎茨基于2011年,研究了物品特性对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影响:越是珍贵、越不常见的物品,那么孩子的延迟满足时间就越短,即他们很难克制想要获得的欲望。

这或许能从侧面证明,为何从表面上看,家境较好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更强。


当然,这并非指延迟满足能力是被客观经济水平所决定,而是指孩子是如何体验家庭与财富之间的关系的。

举例来说,

如果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体验到家长对物质的态度是苛刻与匮乏的,

而另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体验到家长对物质的态度是满足与自在的,

这两个孩子会发展出的延迟满足能力很可能会是不同的。


对于家境普通的家庭而言,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可以依据这三点进行:

一是帮助孩子区分欲望与需求;

二是接纳孩子围绕“不可得”的感受,比如买不了头等舱,不代表不能向往和谈论头等舱与经济舱的区别,表达愿意努力挣钱买头等舱的意愿;

第三是,帮助孩子看到物质以外还存在许多无价但珍贵的东西,比如健康,自由,亲情等等。



4. 合理等待

棉花糖实验的发起人沃尔特,强调了合理等待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方向:合理的等候时间与截止点。

首先,告知孩子一个明确合理的等候时间,有利于其明确目标,权衡利弊。当孩子确认这一选择有价值,等待有结果之后,他们坚持下去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其次,截止点也要合理。小任务的等待可以设置在5-15分钟,大任务可以割裂成小任务进行。盲目布置大任务,会让孩子由于目标过远,丧失等待的动力。

当然,完成大任务后的奖励,也可以是适当增加,以资鼓励。


 “延迟满足”的反思

不过,在社会广泛追求培育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同时,我们或许也需要停下脚步,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延迟满足这件事。

 1. 压抑孩子的需求是否必要? 

沃尔特与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珍妮特,用“冷与热”的交替,来归纳心理控制的变化。

“热统”,是指内在的冲动与需求,

“冷系统”,是指人的理性情感。


他们认为,这两种系统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即对立又统一,帮助我们反思自身行为及其后果。

如果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而经常性打压孩子的需求,或许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愿望是不被重视的,是不值得的。对于真正成熟的人格而言,需要一定的灵活度,既满足自己,又能符合社会要求。

缺少了冲动与即时的渴望,独留理性的孩子,真的会是家长想要的吗?


 2. 当代少年真的经不住诱惑?

随着电子设备与游戏的普及,相信不少家长渴望培养孩子延迟满足力的初衷,都是让其更具定力,脱离诱惑。

但当代孩子的意志力是否真的若不经风?美国心理协会一项对棉花糖实验的复制实验,或许能让家长放下焦躁的心。

参与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斯蒂芬妮(Stephanie M.Carlson)说:“虽然生活在一个即时满足的时代,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互联网获得,但如今的孩子比起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孩子,其延迟满足时间更长、能力更强。

实验结果显示,新千年的孩子,其平均延迟时间较60年代同龄的孩子多出2分钟(达到了10分钟),比80年代同龄的孩子多出1分钟。

斯蒂芬妮认为,这可能与家长们对早期教育重视度的增加,以及新科技革命产生的数字技术能培养孩子抽象思维有关。


可以明确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孩子也在不断进步。

因此,如果对“延迟满足”教育存在巨大的焦虑,使得孩子的内心需求从未占据主导地位,家长们恐怕会觉得难以忍受孩子缓慢的发展。

年幼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像是一台漏洞百出的机器,不修修补补就无法运行。

与其焦虑于孩子的各项能力达不到预设,不如将视线转向自己。当家长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内驱力等也都更充实饱满的时候,孩子也将会更加受益,并学到更多。

*注:感谢资深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今日互动:

你赞同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培训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1.Carlson, S. , Shoda, Y. , Ayduk, O. , Aber, L. , Schaefer, C. , & Sethi, A. , et al. (2017). Cohort effects in children's delay-of-gratification. Working Papers.

2. CarlsonS&Francisco.C(2018).Can the Kids Wait? Today's Youngsters May Be Able to Delay Gratification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1960's. Targeted News Service, p. Targeted News Service, Jun 25, 2018.

3. Casey, B. J., et al. (2011).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40 years lat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36), 14998–15003.

4. Funder, D. C. , Block, J. H. , & Block, J. . (1983).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ome longitudinal personality correlat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6), 1198-1213.

5. Kidd, C. , Palmeri, H. , & Aslin, R. N. . (2013). 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Cognition,126(1).

6. McGuire, J. T., & Kable, J. W. (2012). Decision makers calibrate behavioral persistence on the basis of time-interval experience. Cognition, 124, 216-226.

7. Metcalfe, J., & Mischel, W. (1999). A hot/cool-system analysi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Dynamics of willpow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1), 3-19. doi:10.1037/0033-295x.106.1.3

8. Mischel, W., & Ebbesen, E. B. (1970). Attention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04–218.

9. Mischel, W., & Metzner, R. (1962). Preference for delayed reward as a function of age, intelligence, and length of delay interval.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425–431.

10. Mischel, W., Shoda, Y., & Rodriguez. (1989).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Science, 244, 933–938.

11. 游戏力. (2015). “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幼教博览(1), 35-37.

12. 赵红卫. (2018). 如何培养高专注力的孩子. 好家长(73).

13. 周璐.(2019). 我用阅读教育孩子. 中信出版集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为什么仍未成功?心理学发现了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比智商更重要的竟然是这个能力?瞬间涨知识了……
平安头条
一粒棉花糖
会自我控制的孩子能成事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