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有兴趣成绩才会好!父母如何“教”会孩子保持学习兴趣?

最近,有同学和我说,自己在物理的学习上已经“丧”了好一段时间了:

“因为缺乏学习兴趣,所以自己的物理很差。那么,究竟怎样怎样做才能'提升’学习兴趣呢?”

这位同学的问题,其实是具有共性的。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某一科目不好,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一看到物理我就头疼”“我从小就不喜欢数学”“就是对语文不感兴趣”……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也成为了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科科老师请教了身边的老师朋友,才发现,原来“学习兴趣”不单单是因为孩子天生喜欢某一学科才产生的,它可以是被训练和被培养的。

“除去直接兴趣,父母要从孩子的间接学习兴趣入手加以培养。”

01

究竟什么叫做对学习没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成绩的影响甚至比我们想象得更重要。

针对学习兴趣和学业表现的研究表明,成绩优良组的学习兴趣显著高于不良组。以物理学科为例,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

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很难取得好成绩。

但多数家长对于学习兴趣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数人都认为缺乏学习兴趣只是孩子认为某一学科或学习没有意思,知识太枯燥——其实,这是孩子缺乏对知识的“直接兴趣”的表现。

所谓的学习兴趣不仅包含对知识的直接兴趣,还有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指的是人在做某事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或良好体验让ta爱上某项学习内容。

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属于孩子求知的内在力量。具体表现为能够“持续地专心致志研究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对知识本身并没有强烈的兴趣,但他能够静下心来钻研知识,能够通过良好的学习体验保持间接兴趣,也能够被算作具有“学习兴趣”的孩子。

孩子“不爱学”的原因绝不止是我们所认为的认为某一学科没有意思,某种意义上来说,缺乏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孩子主观意愿上的不愿学——因为学习没有带给他们良好的体验感和成就感。

02

哪些因素正在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

影响孩子学习兴趣和表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01 直接兴趣的缺失

前面提到,人的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是人们对所学内容本身很感兴趣,间接兴趣则是指人在做某事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或良好体验让ta爱上某项学习内容。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觉得他所学习的科目有趣,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就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70%-80%;反之,积极性就会很低,只能发挥他全部力量20%-30%。

如果孩子本身对某一学科知识就感兴趣,具有直接兴趣,那么他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几乎可以说是持久性的。如果孩子对某一学科知识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产生学习兴趣的难度相对较高,这就需要培养间接兴趣来弥补直接兴趣的缺失。

02 自信心受挫,成就感缺失

很多时候,促使我们学习的不是「兴趣带来的喜欢」,而是「擅长带来的成就感」。

成就感也是一种内驱力,当孩子认为自己能够做到某事时,或者体会到做好某事的成就感时,他会倾向于继续努力,获得成就感的持续性反馈。

比如,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做范文读出来。这就是成就感,后来也就成为了莫言的自信,所以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是一样。

而成就感缺失,是学习中恶性循环的第一步。没有价值产出就难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原来的有趣之事也会渐渐变得无趣。

03 长期的慢性压力制衡

学习压力、特别是对成绩的排名,很有可能也在破坏着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把压力分为两种:急性压力(acute stress)和慢性压力(chronic stress)。急性压力是指面临突发、恐怖、灾难等事件时的压力;慢性压力却是这样:长时间受到心理上的压力,并且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急性压力有利于促进大脑解决问题,而长时间的慢性压力则伤害大脑于无形之中。

几乎所有研究都会发现压力与海马体(hippocampus)的联系。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为什么考试前压力过大会考砸,越紧张越记不住东西,都和压力与海马体的你来我往有关。

并且,慢性压力会抑制神经元的生成。

某一件事长期带来的压力过大,孩子会选择性地逃避带来压力的问题。于是厌学情绪也会随之而来

04 缺乏毅力和消极的应对方式

从心理学来说,兴趣和快乐是建立在反馈机制上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因果关系,因为你做了什么,然后达成了什么目的,而学习知识短时间很难有反馈,这也导致很多缺乏毅力的孩子,并不能坚持到效果达成的那一刻,进而产生“我做不到,我厌恶某一学科”的状态。

其实,这些背后都指向孩子处理问题的消极方式。

比如,很多同学会说自己不喜欢某门课程的老师,进而对某一学科产生厌恶。

03

能够持续性保持学习兴趣的孩子

一定是很优秀的孩子

能够保持学习兴趣、对各个学科都接受度很高的学生一定是很优秀的孩子。

有一次上课,我问孩子们:“遇到不喜欢的老师,不喜欢听的课,你怎么办?”

学生们的回答是:“直接不听”、“换掉老师”、“打老师”(初一的孩子还比较幼稚,遇到难题,就模仿成人用暴力解决)、“默默忍受”、“睡觉”等等。

总结起来就是比较消极、比较自我中心,很少有学生从自身角度去考虑。

但是,在两个不同的班级中,两位成绩非常好的同学(都是年级前十名),她们的观点却不谋而合。

她们说:

“1.要善于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然后慢慢接受老师;

2.专注于老师讲得内容上面,而不要关心老师的谈吐、形象、教学方法等方面。”

所以,不是所有孩子都天然地对学习有兴趣,只不过他们更能自我调整。

04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最大程度被学会

前面提到,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前者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

间接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当一个人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例如,为了集体的利益,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或任务,因而支配自己去坚持学习。或者为了得到父母、教师的赞赏,同学、朋友的尊重,在考试中得到好分数,在竞赛中取得胜利等等,也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开始时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逐渐转化为直接兴趣。

如何做,才能发挥间接兴趣的功能呢?

01 持续的努力

Kou Murayama(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博士后研究者及曾发表在杂志《儿童开发》上的研究内容的主要作者)如是说:“长期以往决定数学成绩提高与否的关键不是我们有多聪明,而是我们对此有多感兴趣以及我们学习效率有多高。”

Murayama和她的团队研究了住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大约3500名公立学校学生的数学成绩。发现,孩子们年复一年学习的新知识的多少和他们有多聪明并无关联,真正影响结果的是持续性学习的过程。

那些多年以来慢慢提高数学成绩的孩子们大部分都同意或极力赞同这类说辞,“做数学时,我越用功,表现得越好”,或者是“我花了很大功夫在数学上,因为我对它很感兴趣”,即使他们开始时成绩并不好,但持续性的努力还是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了持续的进步和成就感。相比较之下,那些声称纯粹是对数学感兴趣但其实只是想得高分的孩子们平均并无长进。

02 有效的方法

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成就感的因素,除了坚持学习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数学为例,些声称他们试着找到数学思路之间的典型联系的孩子们比起那些使用更多粗略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的孩子们进步得更快。

03 创造出的有趣和外部积累

激发学习兴趣的底层是学科本身的有趣性,这也是很多家长需要帮孩子培养的,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意思的。

例如,在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思考兴趣。比如从家到学校大概多远?有很多方法可以估算,比如说地铁的站数,公交车开的时间,走路的时间,路口个数,或者是周围的地标性建筑。我曾经拿着一个房地产广告“开车30分钟直达国贸”问孩子,你们觉得这个楼盘离国贸多远?我会问孩子:你觉得开发商会尽可能把距离说的近还是远?如果假设没说谎,他少说了什么?车速。在不堵车的时候,高速的限速是120公里,所以夸张点,这个楼盘可能离国贸60公里,而就算保守一点,估计40公里也是最近了。再结合这个广告的价格,大概不到15000一平,所以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这种思维,不一定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也可以的。

04 来自外部的肯定

要学会利用好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这一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意思是:如果你想让他在哪个方面表现更好,就得让他在那个方面获得自信。

受到鼓励的人总会更容易成功。

我的一个学生初二时开始学物理,第一次考试大家都90+分数,有许多人99,98。刚好我是为数不多100分的。我很开心,认为自己是非常有天赋的孩子。

第二次第三次都也考到满分,别人总会被扣掉一两分,她每次都第一名。

于是之后也学得认真,花的时间多,大家的分数也慢慢拉开了,别人八十多,她还能有100。那时候认为这就是天赋吧。

直到某次复习的时候,才发现第一次考试的试卷改错了,她第一次根本没有满分。但她因为第一次享受到了光荣,之后下的功夫多,这科成绩已经比别人好很多了。

06

父母的角度,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了解了学习情绪的产生机理,那么我们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持续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原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给出的9条建议,我很喜欢也认为很实用,今天推荐给大家。

1、给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

我以前带学生去农村学农,看到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们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擦擦苹果皮就把苹果吃掉了。

再看看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对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2、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逼孩子

有些家长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更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不好的。

3、别把孩子当成装知识的“米袋子”

家长要想明白,你是要培养一个装知识的“米袋子”,还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识型的还是智慧型的?如果答案是后者,就少一些灌输,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问,你还要启发他问。提早认识ABCD不如让孩子多问一个为什么。

4、13岁前紧抓语言最合适

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比如小学背古诗就比大学再背要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起来了,再学数学等学科会更容易。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倒过来了,小学学奥数,高中背外语,这就错过机会了,事倍功半。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

5、放大孩子的成就感

我为什么会喜欢数学?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在全班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布置的某个难题,老师从讲台上奔过来,摸摸我的头问,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比吃了一颗糖还要高兴?我说是的。从此以后就喜欢上了数学,认为自己数学行啊。这就是鼓励和成就感的魔力。

6、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

对家长来说,只有鼓励也不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你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义不大,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刚进小学时,做数学口算题目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长可以把题目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可以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对5道题,记下时间后进行比较,或者“限时计数”的办法——给他10分钟看他做对几道题。这方法同样适用于抄写词汇等作业。

这样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心和兴趣的有效方法。

7、把学习变成养小球藻、剪蚯蚓、做收银机……

我记得小时候,生物老师教我们养小球藻,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上自来水,每天往水里吹气,慢慢水的颜色变绿了;还让我们把蚯蚓剪成若干段后,埋入泥土里观察如何慢慢长成一条条蚯蚓来……我觉得这就像变魔术一样,那个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生物学家。

后来物理老师教我们做矿石收音机和晶体管收音机,自己装的收音机接受到广播的那一刻,我真的太兴奋了,也是我马上改梦想为做一个无线电发明家。

其实这些动手的小实验很容易操作,家长完全可以带着孩子做,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探究习惯非常有用。

此外还有一些用游戏学数学的方法,比如小一点的孩子搭积木,从中可以了解三角形、长方形、园、半圆等图形概念和红、绿、黄等颜色概念,还能养成观察、记忆、想象、合作等习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扑克牌算24点,等等。

8、鼓励自学+讨论

我主张学生自己有问题就去找老师、同学或家长问,而不是固定一个时间请老师来给学生补课。这就是自主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别。

我也提倡同伴之间的讨论互助。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别人一遍,自己领会的更深,而且讨论可以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讨论的结果是双赢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9、坐在孩子身边看会儿书吧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三条途径:自我学习,同伴合作,专家引领。自我学习和同伴合作刚才已经谈到了,“专家引领”的这个“专家”对小朋友来说,不仅包括老师,还包括家长。

最好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是跑去看电视、打麻将、跳舞,也不是站在门口看孩子是否在写作业,而是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学习。

现在流行一句话: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我发现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家长有什么事情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良师益友。这种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孩子不专注不是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一个打通孩子英语学习任督二脉的秘籍竟然如此简单!
博士妈妈出奇招:巧编小学数学“公式歌”,女儿背熟次次拿满分!
孩子偏科,家长到底该咋办?这是我见过最好的方法!
兴趣从哪里来
我告诉你:小学、初中孩子讨厌数学的真实原因!附2个解决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