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校园枪击案显悲情 枪支管理再成议题
美国校园枪击案显悲情 枪支管理再成议题

    校园枪击案再起 28名亡者让美国悲恸 

    12月15日,美国康涅狄格州警方公布了该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遇难者名单。名单显示,遇难者中,20名儿童中包括8名男童和12名女童,年龄为6岁至7岁。尸检结果显示,所有受害者均死于枪伤,全都身中数枪。

    案件细节剥离 20岁嫌犯引发社会思考

    随着案件的侦破,枪击案嫌犯的详细信息被披露:成绩出色但患有严重自闭症,有人格障碍;其母亲是铁杆枪迷,亲手教会儿子使用枪支。

    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流泪;全美国降半旗致哀;校园里的悲痛事故让圣诞节将至的节日气氛笼罩阴影,人们无法再安然喜庆的庆祝节日。

枪支管理的悖论:拥有枪支可以让妇孺孩童自保

    美国凶案多发就是因为没完全禁枪 不禁枪的美国让学生更危险?

    美国的枪械文化根深蒂固,每当这类枪杀案发生后,更严厉的管制枪械的立法,总会冒出来成为美国公众议题。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一向都不愿意主动去碰这个烫手山芋,这次奥巴马总统说应该对防止这类事件的重演“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却也刻意避开枪支管制立法的话题。【详细

    允许携带武器 伴随的是谋杀案减少 伤害案发率下降

    允许公民低调携带武器的法令每在美国的一个郡生效,当地的谋杀发案率会下降八个百分点、强奸发案率会下降5个百分点、重度伤害发案率会下降7个百分点。书中还引用了美国司法部辖下的全国司法学会1992年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允许公民低调携枪的法令生效后每年能净挽回57亿美元的犯罪损失。【详细

    校园是绝对禁枪的场所 却也是遭受枪击案最多的地方

    持枪是妇孺和学校师生合法防卫的最佳选择,妇孺和普通学生如果手无寸铁,那就是缺乏防卫能力的弱者。不准学校内师生合法持枪自卫,校园内就缺乏抵御凶徒的手段。美国发生枪击案最多的地方是校园,是因为校园是美国禁枪最严格的场所。学校里一旦有持枪歹徒袭击,无辜的师生面临攻击毫无有效的自卫手段,只能听凭屠戮。【详细

枪支管制只是手段 社会情绪值得深思

    伤害案件罪在动机和危害 而不是追究作案工具

    不管是美国校园枪击案,还是中国河南光山县校园砍人案,事件的重点不是讨论罪犯在用什么样的工具作案。使用枪械给了20岁青年对着人群扫射的可能性,在枪支管理严格的中国,不会发生这样的状况。然而这并不代表暴力伤害案件不会发生。

    极端心理是诱因 社会背景难卸责

    尽管事实还不够清晰,但这两起事件都是极端心理刺激之下的反社会伤害行为。美国的惨案制造者,饱受人格障碍困扰;河南的施暴者,则有20年癫痫病史,并逐渐呈现暴力倾向。  

    正如现代犯罪学之父龙勃罗梭所言,导致犯罪发生的原因很多,绝不能“以其中一个原因代替所有原因”。在审视具体个案时,既需要有“内归因”:犯罪者的人格、动机、情绪等;也需有“外归因”,即事件的社会背景。

“心理刺激”造成暴力伤害行为 原罪是个人也是社会

    校园伤害案背后有多少“孤独杀手” 社会情绪是恶源

    每个社会里都会有性格怪异的精神不正常者,也都会有因种种原因仇视社会、进而试图采取极端方式报复社会的“孤独者”。不让这些人拥有枪支,有助于减少恶性枪击案的发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极端看法。他们即使是没有了枪,也同样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去报复社会。

    校园安全警报频拉响 血的教训能否换来严格监管

  河南校园伤害案,为何300多个孩子生活其中的校园无人看守?为何有社会危害的疑似精神病人能“经常出去乱跑”?而当地拒绝采访、封锁消息甚至是教育局人员在办公室玩游戏、有关领导质疑记者“讨论这有啥意义”,都折射出这起恶性事件背后监管的盲点。  

  

    社会归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一切推给社会,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偏颇。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存在。但过度的社会归因,会让更多人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社会。【详细

河南光山县校园砍人案

    12月14日早上7点多,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犯罪嫌疑人闵应军手持菜刀闯入文殊乡陈棚村小学,砍伤22名小学生和1名老人。案发当天,光山县只在官方的光山网披露这一事件,其后就开始封锁消息。至15日晚,光山县官方集体失声。

    村干部不在家不知情,县领导不在办公室,值班领导在玩电脑游戏,县委宣传部认为讨论这个事情“讨论这有啥意义,先吃饭!”【详细

冷漠封锁会造就更多看客

    相似的袭击案,相似的受害者,媒体的反应如此迥异,让人不禁感到有些荒谬——人显然应该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更关心些,对自己的同胞更在意些。但如今我们有些人的同情却跳过本国的孩子,一股脑地倾注到大洋彼岸去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理应公开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当地却采取了撤下官网消息、取消新闻发布会、拒绝采访、集体玩失声等行为,这种粗暴封锁消息的鸵鸟式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加深了公众的疑虑。

    情感上冷漠,信息上封锁,运作上封闭,是一些地方应对天灾人祸的“标准模式”。这种不良思想与作风,带给民众的伤害,不亚于那把明晃晃的菜刀。【详细

枪击案成美国校园“常例”

     1999年4月 科罗拉多州。两名男生在哥伦拜恩中学射杀12名同学和一名老师,随后饮弹身亡;2005年3月 明尼苏达州。雷德莱克中学一名16岁学生开枪打死校内5名学生、1名老师和1名保安;        

    2006年10月 宾夕法尼亚州。一名持枪男子闯入兰开斯特县“狼石学校”,对10名女生开枪,打死5名女生,凶手事后开枪自杀;2007年4月 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韩裔学生赵承熙在校园内开枪打死32人,打伤15人,随后自杀身亡,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校园枪击案;    

    2008年2月 伊利诺伊州。一名持枪男子闯入北伊利诺伊大学校园,向教室内正在上课的160多名师生开枪,随后当场自杀身亡。这起枪击事件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6人死亡,10余人受伤;2012年4月 加利福尼亚州。一名男子在奥克兰市一所教会学校打死7人,打伤3人……  

福建南平男子校门口砍杀学生

    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重大凶杀案, 造成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救治10人,经抢救无效后又死亡5人。55秒,罪犯砍了13个孩子,8个孩子死亡,5个孩子重伤。

    残忍而利落的手法,病态的思维,校园门口的惨案,让全国震惊。【详细

在拥有枪支的“人权”招牌庇护下残忍地杀人,是令美国社会陷入纠结的悖论。禁枪者认为,美国的拥枪文化根深蒂固,血腥改变不了无助的美国。拥枪者认为,解决枪击暴力案的办法是更多地拥有枪支,发生枪击案的要害在人而不在枪。你,怎么看?

□出品:大公网言论频道 □责编:铁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为何不禁枪?
美国史(二):枪击事件那么多,为什么还允许公民持枪?
解读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政府为何不禁枪?
今年截至2月中旬美国已发生18起校园枪击案,这是真的吗?
2天点击突破200万!结局太触目惊心你绝对会看2遍丨每日一片02分28秒
“当美国学校成为‘战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