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上游威胁到二帝并尊:脱离曹魏谈孙刘关系,都是耍流氓

刘备以濡须之战给孙权搭把手为由和刘璋翻脸的时候,明确说了关羽正在和乐进交战。乐进曾屯兵襄阳,击破刘备的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也就是主动进攻了这两个襄阳和江陵中间的县。至于为什么乐进后来被调离了,关羽又为什么不仅能分兵帮忙取蜀了还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了,咱也不知道,也许是乐进还有文聘养寇自重,剿匪不力吧,记载有缺失,得出服众的答案也难,本文不表。刘备在江陵给孙权挡枪的任务是“让曹操不能打穿江陵”,而不是没和曹操打出脑浆来,就不作数了。

有刘备搭把手,孙权才得以聚集兵力专心东线,才有了曹操江淮迁民导致大量户口南逃的事。

诸葛亮《隆中对》很清楚,孙权是只能作为盟友而不可图谋的,刘表、刘璋才是可以兼并的。

连东吴方面的陆逊都知道关羽根本没有伐吴的心思:

《三国志·陆逊传》: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於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

诸葛亮隆中对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然而交州最后归了谁,是谁让步骘过境零陵郡的?

再说所谓的骂人和抢米:

《三国志·吕蒙传》: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

《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且不说孙权已经向曹操请求“讨羽自效”,关羽如果要抢米为什么不就近去富庶的长沙抢,这都是在吕蒙早有预谋以后才发生的,难道吕蒙有水晶球?再说,孙权不仅仅是和刘备翻脸,是加入了曹操,为什么张辽甚至董袭陈武两条人命债就不耽误孙权和曹操建立同盟呢?

《三国志·吕蒙传》: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

这里“新破诸袁”有个明显的时间错误不说,无论是吕蒙在孙权屡次折戟合肥的时候说徐州必克,还是吕蒙说完徐州必克并得到孙权认同以后孙权还是屡次打合肥,都很奇怪。

其实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是在关羽北伐让曹操无暇顾及徐州的时候说的。后来孙权自己给曹丕写信的时候也提到曹操当时“东除合肥之守”。孙权的克星张辽的确被曹操调走了,正在前往襄樊战场的路上。

《三国志·吴范传》: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

这个认为不可,是认为关羽不好对付,还是担心以后被刘备报复,让曹操看笑话,甚至兼而有之,就交给看官们判断了。也可能孙权的近臣大多是刘备的卧底,只会站在刘备本位思考问题。

如果蜀本位和吴本位那么势不两立不能并存,那早就没有赤壁之战了。明朝钟惺明确说过,结果是让曹家得志,就不是孙家的福气。

有的朋友觉得不管你怎么结合地图和战史分析东吴的得失,只要你的结论是主张孙权和刘备合作,你就是蜀粉,你屁股歪,不管你是钟惺还是解放军出版社,你说的再有理也全都不作数,甚至给鲁肃乱扣帽子,却不觉得吕蒙是魏粉,合着帮刘就是纯粹学雷锋,帮曹就是纯粹帮自己,直教人忘却曹刘到底谁更强,真是奇哉怪也。

钟惺原话如下,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判断钟惺是不是歪屁股,有没有在吴立场思考问题:

谋大事者当取天下大势,始终总计之,而后利害可定也。赤壁拒曹,惟周瑜与鲁肃所见相同,然非连结刘备不可。当时势虽三分,而孙、刘之形为一。孙、刘之交不深,则三分之形不成。结孙、刘以困曹,其本谋自肃发之,诸葛亮亦已见及之,云「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矣。」孙之不宜图刘,犹刘之不宜图孙。肃以荆州劝借玄德,正以深孙、刘之交而厚其力,其势不得不然耳。操闻之,作书至落笔于地,其计岂可谓失哉?
周瑜以刘备人杰,常有图之之意,不知曹操一日尚在,则备一日未可图。肃之心亦何尝一日忘备哉!关羽蹴操于樊、邓,操至欲迁都以避之,此借荆州之效也。吕蒙取关羽于荆州,陆逊折玄德于白帝,吴之计得,而蜀之势孤。蜀之势孤,而曹氏承其弊;曹氏承其弊,而吴之计未为得也。
吕蒙功名之士,有图关羽、取荆州方略,极言吴之无惧于操,无赖于羽,破权之所忌,以速成其功。所成者一事之功,而天下大势未之总计也。孙权长主也,而孔明王佐也,微悔其相图之失,而吴、蜀复通。陆逊之计,终亦归于和蜀,与蒙已自异意。然破坏之气,不可卒复,延旦夕之命,以待司马氏之成,折而入于晋,亦势之所必至也。
然则吴、蜀之主及其臣可以相忘乎?曰:非也。邓芝对吴主之言曰:「并魏之后,战争方始。」此诸葛亮与肃之志,而吕蒙辈一时之事、一事之功,未之暇及也。

历史难以推演,小编也不敢保证219年或者等到曹操去世,东吴如果北伐一定能如何,99%的胜算也可能毁在1%的意外。但这次机会没有了,以后便不会再有了。打个比方,从一群人里挑一个人肯定挑最出色的那个,即使未必能胜任,也已经是最好的了。

等到257年,东吴得到合肥、寿春,仍然无法守住。胡三省评价这时候东吴应该出兵襄阳宛洛,然而东吴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在这一方面牵制曹军的人了。

关羽牵制曹操从而让曹操顾不上徐州的可能性,被东吴亲手葬送了。

按上游无敌论,孙权早该被黄祖干掉了,如果再结合北上无用论,赤壁之战后孙权就该和刘备换家,让吕蒙指导刘备修濡须坞避免被曹操打穿即可,然后学历史上刘备的路线,不仅能夺取益州威胁襄樊,还能守住荆南拿下交州,由朱然坐镇江陵断绝刘备翻脸的念想,让刘备去做死磕合肥的冤大头,等消灭了曹操,再顺江而下消灭刘备,岂不美哉?就怕孙权不肯换。

认为谁是敌人当然是思想自由。领袖说过,如果你做的事让敌人高兴了,你就该反思了。

曹操和刘备的风评差异已经被后人见证了两千年,根本不是用饭圈爱豆那一套能解释的。所以同样是袭击,为什么刘备袭击刘璋和孙权袭击关羽的风评差异巨大,还需要多解释吗?

还有朋友拿蜀吴二帝并尊说事,说孙权把刘备打老实了。唉,也不知当曹丕收回襄阳的时候,孙权所谓教训老赖的正义铁拳在哪里。

如果孙权地下有知,知道二帝并尊还能被理解成吴按蜀头,都得被后来人的想象力折服,弄得好像东吴本来是蜀汉的附属国,结果独立了,迫使蜀汉承认自己地位平等一样,咱也不知道辱了谁。

孙权本人口吻也好,遗民张勃尊吴为正统的《吴录》也好,都明确了以天命、祥瑞为称帝依据,毕竟曹魏称帝自称受禅,刘备称帝自称延续汉室,孙权都不占,也没有入主中原的能力。

其他背景下的皇帝,包括同时代的曹丕、刘备,都巴不得让天下人都相信,只有自己是唯一的真命皇帝,其他人都是逆贼。曹丕想当皇帝了,就逼汉献帝让位,刘备想当皇帝了,就让自己人操办,共同点是只要自己人同意就够了,不需要问其他势力。刘备伐吴时,诸葛瑾已经在书信中称他为“陛下”了,刘备根本不需要派使者请求孙权认同自己的帝位。

曹操、曹丕父子称王,刘备称王,也都是自己为之。唯有孙权的吴王,是称臣曹魏后受封的。但孙权要称帝,除非能军事压制迫使曹魏就范,否则是绝不可能从曹魏这里得到批条的。

最后孙权为了加强自身合法性,破天荒地开了寻求别的皇帝认可自己帝位的创举,也就是孙权为了给刘禅认可自己的资格,先承认了刘禅是合法皇帝,而不是孙权对刘禅形成了军事碾压,迫使刘禅对自己称臣——孙权未必没有这个实力,但是要么他没这个自信,要么他终于明白不该再让两家继续内耗下去了。这时候就没人说灭蜀是开疆,对吴有利,谁反对谁蜀粉了。

最后诸葛亮同意,也是因为结盟抗魏的需要。孙权还提出了分治天下。一边在自己称帝时说汉朝完了,天命在我,一边寻求汉朝继承者的认同,想和汉朝继承者长期并存,只要孙权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邓芝早就当面对孙权说过,一旦灭魏,孙刘必有一战。

后来诸葛亮不伐吴却屡次伐魏,是因为诸葛亮和关羽一样,觉得东吴强大无敌,欺软怕硬吗?

一言以蔽之,在谈论孙刘关系时把曹魏当死人,都是耍流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羽被杀前,曾多次向孙权请求投降,为什么孙权还是不肯放过他?
“广积粮,缓称王”:魏蜀吴荆州争夺战中,为何孙权能左右逢源?
三国与人际谋略【五】孙权:实用主义者的胜利
漫谈三国:孙权强取荆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孙权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关羽到底该不该死,孙权该杀他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