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次细菌感染竟让女童'毁容'!细菌or病毒感染?早分清!

科大大今天忙里偷闲在网上冲浪,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可怕的细菌感染,到底该怎么辨认呢?

前不久,科大大写了篇“吐槽”头孢的文章【头孢分4代,千万别图好得快害了娃!记住一张表不搞混!】,家长们开始纷纷表示,想知道怎么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这不,科大大赶紧梳理了一下判断方法。

01
记录宝宝的症状

宝宝生病了,会表现出各种不同于往常的表现,比如哭闹不止、高烧不退、精神不佳等。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做到:及时发觉、随时记录,在家对症护理的工作了。

一些常见儿童疾病的表现,大家可以根据科大大每天的讲解和自己日常的留意,做出初步判断。

❏ 细菌性感冒 VS 病毒性感冒

先来说说最常见的感冒,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区分:

(供参考)

有时候病毒感染结束后,有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引发的感冒,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很难自愈,需要及时加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治疗,避免产生并发症。

普通病毒性感冒,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家长只需要做好对症护理。

但当孩子明显状态不佳、高烧不退、咳嗽频繁、伴有喘息,常规护理症状没有改进时,就需要进一步就医检查了。

说完感冒,我们再来看看腹泻。

❏ 细菌性腹泻 VS 病毒性腹泻

一般在婴幼儿腹泻中,感染性腹泻多见,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或细菌性痢疾夏季也多见。

注释:霍乱菌腹泻,可有大量稀水便,易重度脱水危机生命;产毒型大肠埃希菌引发的腹泻,也是多次水样便。

如果孩子腹泻不止,家长最好在1小时内,取大便标本送到医院检查,根据检查报告进一步判断原因。

除了根据疾病的表征初步判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抽血进行检测。

02
带娃查血常规

❏ 什么时间查最合适?

因为一般当孩子出现发热等症状的24小时后,血常规才能有所反映。

所以,建议家长们,别太着急,发热24小时后,再进行血液检查更准确。

如果内心十分着急的话,也最好超过12小时以上。

然鹅,血常规是做了,可家长拿着满满一页纸的参数指标,除了熟悉上面的汉字外,脸上写满了惆怅。

医生才没有时间一一解释,还是自己先学会看化验单吧,起码自己心中有数了,才会更踏实。

❏ 化验单怎么看?

虽然化验单上项目很多,但家长只需记住这张图:

细心的家长,一定注意到了科大大标黄的“可能”二字。没错,宝宝的病情不能一概而论,做出诊断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不同,白细胞数值也有不同。

比如血常规的两个交叉,儿童在4-6天以及4-6岁,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比例是相似的。

所以,孩子4岁之前白细胞比例中以淋巴细胞为主,而逐渐6岁后白细胞比例中以中性粒细胞比例为主。

另外,新生儿血常规白细胞14×109/l是正常的,但对于大孩子则可能提示细菌炎症。

所以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孩子的年纪,才能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科大大在线举例:

如上图,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可以看出已经是很严重的细菌感染了。

03
鼻咽拭子做排查

除了上面的方法,家长还可以通过给宝宝“查鼻涕”,来做进一步判断。

❏  鼻咽拭子怎么做?

医生会用鼻咽拭子(一种医用特殊棉签)头部,深入宝宝鼻腔根部或咽部。

轻转几圈取标本,等待大约15-3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了。

相比抽血化验,这种操作方便、快捷、无创伤,适用于儿童急诊。

❏ 化验单怎么看?

这项检查涵盖了常见的、大部分的、能够通过试剂精准检测出来的,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看化验单就很简单了,“阴性”表示没有感染,“阳性”表示感染。

当然,若5项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也并不意味着检查白做了。至少暂时排除了以上5种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不过,这项检测多需要在儿童医院进行,大多数医院有咽拭子的做法。

比如,怀疑链球菌感染引发的猩红热或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孩子,有时门急诊儿科大夫会做咽拭子,查明咽部具体感染细菌,然后给予准确合理的用药治疗。

“科大大,我还有一个问题,那...还需要继续做其他检查吗?”

这个时候,就要看医生大大了,他们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再进一步检查。

宝爸妈只需做到心中有数,确诊和用药指南,还是要看尊重医生的建议。


★ 本文已由专家审核:

孙方舟,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对儿童常见内科疾病,儿童急救,儿童保健,新生儿疾病有着10年以上丰富经验。

★ 参考资料:

《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版

《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上呼吸道感染章节,腹泻病章节

随堂考

关于细菌、病毒感染,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 鼻咽拭子15-30分钟出结果

B 中性粒细胞 ↑ ,可能是细菌感染

C 血常规在生病24小时内查更准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菌感染or病毒感染?
你会看孩子的验血报告吗?
【收藏】如何看懂孩子的验血报告?(附3本绘本)
几分钟教您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白细胞增高就是细菌感染?儿科医生解读:宝宝血常规化验单
孩子的验血报告,家长一定要学会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