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原生家庭伤害”成为了流行病?


  高晓松: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

谈论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上上期的《奇葩大会》中,心理学家武志红作为特邀嘉宾,就马东抛出的、最近好多人都在热聊的“原生家庭”问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在节目中,马东说:“好像我们长大以后,所有的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去的那些接人待物的门槛都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有那么严重吗?

武志红则表示:“在我看来的确是很严重的,包括我现在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我也有我的督导分析师,随着分析的深入,我发现和原生家庭的联系实在太紧密了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我们是在找原因,而不是怪罪原生家庭。第三点我是可以改变的。



相比武志红老师娓娓道来的几个案例故事,小秘却不得不承认,在那期节目中,最触动我的,反倒是作为节目常驻嘉宾主持之一的高晓松,在节目中首次公开谈论自己的原生家庭。


他说:“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武老师的,我刚才也不是听别人说,而是在想我自己,直到最近几年,我走出来了,才发现原来我一直没出来。


他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不自知的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敌视,尤其跟自己父亲的关系不好,导致他年轻时出现了特别多的问题。



高晓松接着讲:“我可以这么讲,据我母亲跟我回忆,从小我没有问过父亲一个问题。实在是因为关系真的太差了。”

 

随后武志红也在大会上回应道,生命力只有一种。


其实每个人早年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当这种活力被看到的时候,她就会变成好的生命力,热情、阳光、爱;


当你的这种生命力没有被看到的时候,她就会成为黑色的生命力,这时侯就变成恨、攻击、愤怒、破坏。


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仅仅是被看见与不被看见。


 

其实早在2007年,武志红老师就出版了《为何家会伤人》一书,这也是国内心理学界第一本直面中国原生家庭伤害的书。


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原生家庭伤害”这个概念开始流传开来。


那么,什么是原生家庭?什么又是原生家庭伤害?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两个家。一个家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


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后组建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后来组成的家庭称为再生家庭。


每个人都有些认知上和行为上的既定模式,这些模式从小不知不觉形成,并且在往后的人生旅程中反复出现,这些既定模式全部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因此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


比如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要不就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模式,要不就是反其道而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个人身上很不讨人喜欢的部分,甚至于不接纳陌生人的部分,与人较劲的部分,可能都与原生家庭脱离不了干系。


我一直觉得,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杀伤力巨大的,因为那是你和世界第一次照面的地方,出师不利,就会依照本能趋利避害,失去和世界交手的勇气。


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姜思达:其实我谁都不相信 

 

最新一期的《透明人》,主持人姜思达第一次当了自己的嘉宾,被问及一些在他潜意识一直规避的问题。


然而在短短十五分钟的视频里,思达一直在强调的一点是:“其实我谁也不相信。”一边摇头一边疯狂地掉眼泪,尤其是在面对他妈妈的时候。


老实讲,作为一个思达路人粉,我从来没有想过,在综艺里那么能说会道、妖艳爆红的姜思达,也有像个小孩全然崩溃发泄情绪的时候,看完略心疼。

 

一个破碎的原生家庭,就像撒在心里的一把碎玻璃渣子,即便多年后伤口愈合,肉里还是隐隐作痛。


缺爱的家庭,会让人变得多疑,甚至自私。



在访谈中,马思纯和姜思达的对话就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谈及小朋友们的“残暴”行为,比如杀死一只马蜂、校园暴力等问题,马思纯问:那你觉得这些小朋友是本性如此吗?

 

姜思达说:“我觉得他们是在模仿成年人,我接受到的最大的善意,来源于我长大后,因为大家都更倾向于理性了。


马思纯问他,原本的家庭情况有没有对他产生什么延续至今的影响。


姜思达说:“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很难相信别人,哪怕是很亲近的人,也无法百分之百地交出自己的心。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差点忍不住哭了,偌大的人世间,连最亲近的人都无法相信,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被问及原因,姜思达追本溯源,小时候的不快乐。关于快乐与否,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快不快乐,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和权利改变现状。


就像他小时候,刚结束春游回家,妈妈说和他爸爸离婚了,而他只能接受这件事情。


以至于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妈妈对着他骂爸爸,爸爸对着他骂妈妈。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在你认知能力尚不完善的时候,最亲的两个人相互诋毁,两套说辞,生身父母,年幼的他该相信谁的话,最简单的办法,那就谁都不相信好了。


随之而来的,是伴随一生的不安全感,所以他会羡慕傻甜傻甜的马思纯。

 

节目里,姜思达妈妈问:“那你希望咱三个人团聚吗?”这句话还没说完,姜思达就说:“别问了。”


然后他哗得一下眼泪就出来:“不希望,不希望。”连说了两遍。


她妈妈有些不相信:“不是心里话,是吗?”


姜思达沉默几秒,又重复了两遍“不希望”。



他说:“不希望是因为,我不知道如果再出现问题的时候,谁来拯救这一段错误,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它和我的主观意愿,它和我做梦里想的是什么,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很悲哀的情绪,再怎么期盼,都不能触碰,因为潜意识里总觉得,这件事情带来的伤害会远远多于它带来的幸福感。


时隔多年,姜思达的妈妈问他:“那你这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有什么抱怨的吗?”


姜思达说了,他妈妈也回答并劝解了,可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都能给出体面的解释,发泄也懂得适可而止,可过往的伤害一直都在,那是不可逆的。

 

  黄秋生:原来也有值得我开心的事情 


然而,提及原生家庭伤害这话题,近期骗取小秘眼泪最多的,莫过于影帝黄秋生找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双胞胎哥哥,很多人都不理解黄秋生竟然对那般渣男的父亲没有恨意。


没有恨意?怎么可能呢,只是人生过了大半,大大小小的结也都想明白罢了。



黄秋生的父亲是英国人,在他4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香港,抛弃了他和母亲,并从12岁起彻底失去联系。


黄秋生从小在“异类”、“私生子”、“番鬼仔”这样的嘲笑中长大。



黄秋生在06年的《志云饭局》上聊起自己的父亲:在自己七、八岁的时候,生病住院,妈妈打电话给他。


他说:要香港给电话费才肯听。


父亲说自己也很穷,老婆得了癌症用了很多钱。


在那之后,便再也没联系过了。



父亲走后,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全靠母亲兼好几份工来维持。


后来迫于生计妈妈改嫁,但黄秋生和继父的关系很疏离,就算一起吃饭也不会讲话。


 

彼时的黄秋生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垃圾,是被遗弃的。



在 56 岁这一年,他在网上公开寻找父亲。


结果找到了同父异母的两位在澳洲的哥哥,并得知父亲已经在 1988 年去世了。

 

时隔半生,他任然记得父亲说过“如果我是一个good boy,他就会帮我搞定所有的事。”他说他还想做父亲的good boy。

 

在我们看来黄秋生的父亲真是个糟糕的父亲,母亲也不是一个优秀的母亲。


谈及母亲,他说“我妈灌输了太多悲情,我妈是自杀专家,连我也搞,婴儿的时候她灌我喝洗衣粉,我用了很多时间才从她的阴影下走出来”。


他也不是不恨父亲,恨了那么多年,然后呢?除了痛苦什么都没给自己剩下。



今年2月,黄秋生在接受BBC采访的时候,被问到:如果现在见到你爸爸,会和他说什么?


他先是沉思,随即笑了一下,给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讲英文。


很显然,他也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和一个“缺席了他50多年人生”的父亲,应该讲些什么呢?讲最近演的电影?分享最近爱吃的餐厅?还是,你走后我过了一个怎样的人生?

 

幸运的是,依靠”互联网神奇的力量“,他竟然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同父异母亲兄弟。


这个曾被姜文评论说“孤独到破碎”的男人,面对着“从未听说过他”的兄弟,却很开心的说:“原来也有值得我开心的事情。”


一句话让人心疼又欣慰。


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大概可以理解他作为一个受伤者绵延多年的恨意,却无法理解这份找回归属的欣喜。

 


在采访的最后他说:人生的事情就由它过去,就好像身体上的疤痕,它永远在那里不需要介意。

 


 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我喜欢武志红老师表达的一个说法是,父母要做孩子的一个好的容器。


所谓好的容器,就是:当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时候,认可他鼓励他;孩子挫败需要支持的时候,陪伴他支持他。


同时,当原生家庭像是一个结实稳固的好容器时,孩子的活力就会在其中流动,而会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孩子。 


如果孩子本来的生命力没有被看见,无论你认为你做了多少,就不叫爱。

 

他还说:过去常有人各种贬损90后,认为一代不如一代,但现在这种说法有了很大改观,对90后的赞誉越来越多。


其中我最认同的一个说法,是俞敏洪的洪泰基金的合伙人盛希泰说:90后是第一代正常的中国人。


因为,90后终于可以活在没有严重的集体创伤之下,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都远胜前辈。


从2007年出版《为何家会伤人》到现在,已经有十年时间,我很欣喜地看到,社会整体认知的确有了巨大改变。


例如,当出现愚孝的新闻时,十年前多数人会赞誉他,现在多数人会反对他;

当出现严重虐待孩子的新闻时,新闻工作者们常使用“教育不当”这个词,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虐待”。


这些认知上的改变,我觉得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此我感到欣慰、骄傲和自豪。


除了认知上的改变,我还有更深的愿望:希望中国家庭充满爱与尊重,希望每个人都充满活力。我觉得,听话逻辑是可以被放弃的,因为它是活力的敌人。

 


确实,原生家庭,在我看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无法言喻,生命早年如何被对待,就会发展出怎样的生命力和自我。


但如何被照见,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父母担心给孩子自由他就会翻天他就会出事。这是一种谬论。


只有生命力被压抑,无法自然生长的孩子才会有所谓的恨、愤怒、叛逆、攻击、破坏等等行为,因为生命力无法抑制,它如果无法往正向发展成为创造力,它就会往负向发展为破坏力,它无法攻击父母,它就会攻击别人,它无法攻击别人,它就会攻击自己,很多的疾病由此而生,总之生命力它要有个出口


而一个被真爱充满(溺爱)的孩子,他的人性化程度往往更高,心态更平和,身心更一致,做事没有拉扯与内耗,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性信念系统,简单直接本能、效率更高。


武志红老师举的那个溺爱的例子是看见孩子内在的生命力,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给予孩子身心一致成长的自由,在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内。

 

而当你真正理解到,你的父母虽然不尽如人意,可能也给你造成了一些痛苦和伤害,但在他们的位置上,他们也真的已经尽力做到了他们能力范围里的“最好”。


你可能感到失望,感到无尽的悲伤,却也可以有所释怀,可以让你的人生真正属于自己,开始向前了。


————我是“别忘记点赞”的分割线————


 留言跟鹰叔说说 


你怎么看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林黛玉:被爱的孩子,更能活出自己
“女儿,千万不要为了生孩子而结婚”,爸爸的一番话,说得太对了!
李子柒:冲破原生家庭束缚的人生有多精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脚本: 他,小时候被父亲抛弃,被母亲喂洗衣粉……
赵小明:武志红爱他爸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