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研读第3讲:第2-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3讲:第2-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章研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是君子的最基本的标准“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理解中庸之道无法实现的三个原因。

教学重点:“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理解中庸之道无法实现的三个原因。

原文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君子而时中: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而:古文言中“而”与“能”字有时意义相同。时中:时刻处于“中”因而能不偏不倚。

小人之中庸也:此处也有版本写为“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是指学识浅薄的人或品行不端的人。

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却违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时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解读

从本章开始到第十一章,都是子思引用孔子的话来阐释第一章的之意旨。

本章借孔子之言,以是否能持守中庸之道,对君子和小人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拥有中正平和的君子之德,“随时以处中”,并时时刻刻都进行着“戒慎恐惧”的反省,所以能体现中庸。而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则是因为他们不修德行、不知反省、任意妄为,以至于走向极端,最终与中庸之道背道而驰。

本章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时中”。所谓时中,就是随时处于中道。宋代程颐解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此皆时也,未尝不合中,故曰君子而时中。”卫湜《礼记.集说》里解说:“君子之于中庸,自幼壮至于老死,自朝旦至于暮夜,所遇之时,所遇之事虽不同,其为中一也,故谓之时中。言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仲尼是孔子的字。后代人称自己的父亲、称自己的祖先可以称字,但是不能称“孔丘曰”,那是不礼貌的。可以称父亲、祖父的号,但是孔子没号。当然,孔子是有名号的,诸如:“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等。

“君子中庸”,说明了中庸是君子的最基本的标准,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对任何事物都是真诚的,不论何时何地,随时都能做到适;小人反中庸,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对任何事物都是心怀鬼胎,言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的,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肆无忌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庸的解释,最著名的是程颐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现代有很多理解大多都是由此而来的。不偏之谓中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中间的,对中庸的误解与歪曲往往是由此而来,也就是不左不右,中间道路,和稀泥的老好人的错误认识。不偏之谓中正确的解读应为:任何事物的变化不偏离这个事物的大本也就是其本质之谓,与其相适应、相适合之谓;而不是偏离了事物所谓的中间位置的不偏之谓中

河南方言的,有恰好、合上、成、行、好、正对上、正好、符合、适当等意思。这里的就是指:任何事物的变化不偏离这个事物的大本也就是其本质之谓。与其相适应、相适合、相适中之谓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其中的,也有的意思,就是君子经常保持中和的状态,而小人相反,内心躁动失衡、欲望无节制。中庸状态的时中,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状态,这个需要实践,需要学习。“时中”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中庸之道简单的说就是平衡。我们称东西的时候秤砣不断的在找这个平衡,这就是平衡,这就是时中。我们骑自行车就是一种掌握平衡。有的人会,有的人不会,当然都可以学会。走钢丝绳也体现中庸之道,这个钢丝绳又软又细,但是一个高级的杂技演员他可以脑袋上顶一个人还骑一个自行车折腾,且还能扔碗。

掌握了这个平衡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当中,他的人生世界当中,那个钢丝绳可以宽过马路。这就是时中。平衡就是时中,不断的在摆动当中寻求平衡点。我们军训打靶,打固定靶子一般人都能打七八环,但打移动靶子、打飞盘,难度就较大了。打游动的目标,寻求那个了“中”,真要下一点功夫。

圣人、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这顿饭吃小米稀饭也好,或者海鲜大餐,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区别,所以不会受到欲望的支配,可以安于现状。

但是那些道德修养低的人则不同,所谓反中庸,就是不能安于中和的状态,违反中庸之道,就像很多人,看到社会上有钱的人就会攀比、仇视,或者自卑,看到那些穷困落魄的人,就会欺凌、嘲笑、厌恶,遇到一个好的机会、取得一次成功,就跟范进中举一样,遭受一次失败就魂不守舍,岂不知雷霆雨露均是天恩,风霜雨雪皆可明志

中庸之道即在于能够随时都保持着中和的状态。这句话很容易被人误解,若什么事都顺其自然,不懂反抗与革新,不求上进,一味守旧,则是不对的。

君子的中庸之道应该是老子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因为能够以身为天下,所以可以做到“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君子之中庸就是能够收敛自己的欲望,将自己的心与天下混然一体,而小人反中庸,则是放纵自己的欲望,穷尽自己的智巧。“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因为君子知天命,故能率性、修道;小人不知天命,故不知敬畏,无所不为。君子能够时时刻刻做到中庸,始终运用中庸之道处理一切事物;而小人则是肆无忌惮,不惜做出违背中庸的事情来。所以是否注重自身的修养,是否自律,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中庸问题上的主要区别。

一个人要成为持守中庸之道的君子,必须处理好“理”与“欲”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人处在社会人群中,自身的物质利益和他人的物质利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个冲突,“度量分界”就不得不设立,这样就有了一个参照标准。这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和利益均衡而设立的。

君子当然不能脱离物质欲望,爱物爱财、希望发家致富是人之常情。但是在面对利益时,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有时候为了他人的利益还要作出一些让步和牺牲,对他人抱有同情心,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人群中,只有有所牺牲,才能维护整体的和谐。从治国上讲,君子就是能够合理照顾社会各阶层利益的为政者;而小人则是为了一已之私无视社会大众利益的行险之人。

原文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至:极致,顶点,最好。

民鲜能久矣:鲜(xiǎn),少,不多。此处意为人们极少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译文

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

解读

本章中,孔子称颂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感慨现在人们很难做到。在孔子看来,中庸乃是世间最高的德行,因为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但正由于中庸要求如此完美,才特别难以做到。也正是因为中庸难以做到,那些真正做到的人才会更加令人敬佩。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做到中庸,那么它也算不上什么最高的德行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说:中庸之道的学问是至高无上的吧!人们很少能掌握其已经很久了。类似的这句话在《论语.雍也》中也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之德是天下的最高尚的道德,但是百姓们缺少它已经很久了,也就是说,很久没有人能够达到中庸之德了。

我们从《论语》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就能体会到孔子说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在《论语.宪问》中,先是子路问孔子恒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孔子回答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虽然管仲没有追随公子纠而死,但是他能够辅佐齐桓公九次组织天下诸侯会盟,维护周王室的地位,抵御外族侵犯,这不是依靠兵战之力,而是管仲的能力,这就是他的

子贡问孔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的仁德岂非是一般百姓所能理解的了的?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却批评管仲说管仲之器小哉!管仲这个人的器量还是比较小,于是有人反问说管仲其俭乎?孔子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又有人问然则管仲知礼乎?孔子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孔子看来,管仲依然没有达到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的程度。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怀着远大的治国理想,非常热心于导人向善,向人们宣传仁义道德,崇尚中庸之道。中庸要求人们对自己自律,要有社会整体利益的意识,而私心重的人在利益面前容易失去自制能力,以权谋私,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往往害人害已。中庸之道是处世修身的原则和指南,也是社会达到和谐安定的必由之路。

 

原文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道:指中庸之道。行:施行。

知:通“智”。过:超过限度。

不肖者:此指不贤的人。

味:滋味。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这就好像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品尝滋味的人却非常少。”

解读

本章用孔圣人的话,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庸之道无法实现的原因。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学问虽然是很普通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掌握。其一是自作聪明的贤人往往自以为是,做的太过之;其二是愚蠢笨拙的人往往又认识不到,不正派的人又做不到。其三是人们每天都是在实践着中庸之道,但是真正懂中庸之道的人却是很少,从而经常与中庸之道失之交臂。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这里的“不行不是不可行,而是没有人能做的到,没有人愿意去按照中庸之道修身,孔子说我已经看清楚了,了解到了根源。因为哪些聪明的人,往往做过头了,而愚笨的人却无法达到,大家没有办法持中。聪明的人总认为能够看透人性,可以愚弄别人,可以投机取巧,而愚蠢的人,则一直稀里糊涂,想不清楚,看不明白。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这里的“不明可以有两个解释,就是不能发光引导别人,另外就是表现的不清楚。就像光线,如果太强了,或者太暗了,人都看不清楚,中庸之道也是如此。哪些贤明的人太亮了,刺眼。就像是我们现在树立的一些道德模范,光彩华丽但是不接地气,一看就是包装的。另外哪些不贤的人,整天沉浸在物欲之中,达不到中庸之道的要求。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说“人没有不吃饭的,但是很少人能吃出味道来。以生活中最平凡、最常见的事日常饮食而不解其味为例,说明中庸之道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中庸之道理解不够全面。真正高明的厨师,在烹饪过程中是把食材本来的味道激发出来,而不是用大量的调味品掩盖食材本来的气味,所以越是高端的食材,烹饪越是简单。

程颢在《二程集.中庸解》中说:“此章言失中之害。必知所以然,然后道行;必不常行,然后道明。知之过,无征而不适用;不及,则卑陋不足为,是不行之因也。行之过,不与众共;不及,则无以异于众,是不明之因也。行之不著,习矣不察,是皆饮食而不知味者。如此而望道之行,难矣夫!”

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行不明,就是在于过和不及这两个偏向。中庸之道既是儒家最高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最平凡的道德准则。但并不因为它平凡,就容易做到,真正实施起来,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处理问题,要么做得过了头,要么做得不够,很难恰到好处地达到中行的境地。这样,中庸之道就很难推行和发扬光大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处在各种关系中,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再遗世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围绕他的各种关系。我们要面对各种关系,使各种关系处于有序和谐的状态。要懂得保持界限和限度。

比如,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有的人跟上级太热乎,总是逢迎拍马,这样也可能适得其反,招来上级的怀疑和厌烦。而有的人过于羞涩内敛,很少与上级沟通,那么上级就不太了解其想法和能力,在团体中往往就会受到忽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发挥才干。

中庸之道是守常的智慧,不走极端,遵循事物发展的常理。要把握中庸的度,真正做到执中守常。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过分追求一种东西,聪明的人常常做得过了头,成为一种矫情。这与愚昧无知的人是非不分、没有追求相同,都是不遵守中庸之道的极端行为。中庸之道不是可有可无的参考哲学,而是处世为人的必由之路,也是成才需要把握的准则。

【学习札记】

不偏不倚谓之中,常道定理称为庸。

春秋繁露仁义法,以义正己受推崇。

过犹不及智愚同,适可而止显从容。

仲尼慨叹行道难,执中守常至美隆。

 

《中庸》导读第3讲学习小结

今天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中庸》第234章的学习内容。明确认识了中庸是君子的最基本的标准“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中庸之道民鲜能中庸之道无法实现的三个原因。理解中庸之道是执中守常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六句名言,道出中华文化精髓!
2第二章 知人。
17、中庸是君子的最基本的标准——再谭《中庸》
克己求和且中庸——《论语》悟读【32】
赵逸之:普遍字痕视阈下的《论语》研究 (一)
君子中庸 小人肆无忌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