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 过早寄宿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你别忽视

当代父母工作繁忙,生活压力也大。很多家庭父母都是双职工,如果没有老人的帮衬,孩子的照顾和日常接送就足以让上班的父母焦头烂额。

于是近些年,寄宿制学校也进入很多家长择校的考虑范围。

从表面上看,寄宿学校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家长可以从繁杂的孩子教育事务中脱身出来,更专注地投入于事业之中。

从孩子的层面上看,学校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学习的时长也延长了不少,专业的教育能让孩子收获更多。

可事实真的如预想那样吗?

白岩松曾在节目中说“再苦也不会让孩子住校”。

作为电视台的主持人,白岩松自身的工作肯定十分繁忙,而他的妻子也是上班的。

但他们不论工作再忙,也没有考虑过将孩子送进寄宿学校,而是每日接送。这中间需要付出的精力和耐心,想必为人父母者都能体会一二。

小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读的是寄宿学校,她现在已经24岁了

时至今日,她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当初父母要将年仅7岁的她送去离家三十公里外的郊区上学。

周日下午送去,下个周五才能回家。每当到了周日下午她就是会变得十分焦虑,被爸妈硬拽着才肯上车。

即使现在她已经成年,她的自理能力很差,情感也极为脆弱,如果长时间离开平时熟悉亲近的人还会郁闷到想哭。

所以寄宿学校并非可以像很多家长想的那样达到预期效果,更多的有可能背道而驰。

过早寄宿对孩子的危害,你想象不到,家长别不重视

◎过早寄宿可能会切断亲子链接

学校是孩子第一次步入的小型社会,在里面他们会接触到更多家庭成员以外的人。

一开始在家庭温暖的港湾中栖息着,而学校是他们第一个试炼场。

一开始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孩子本就会迷惘和紧张,这时再缺少家庭的支持去过渡,他们很有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

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低龄段寄宿生身上。孩子越小,对父母的依赖也越重。

家庭能给孩子带来的正面影响不只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情感上沟通和交流。

在寄宿学校,周一到周五孩子的生活都在学校,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幅度减少。

这可能会导致原本孩子和父母无话不谈,寄宿之后和父母的沟通寥寥无几。

因为生活上大多数的时间已经和父母没有交集,共同话题也大幅度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寄宿后和自己的交流少了,性格也和之前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

长期寄宿的孩子,安全感较低,对父母的有误解,怨恨父母,但内心又十分害怕父母抛弃自己。

虽说家长在“前线”奋斗,但可这也不是对孩子撒手的理由。

◎孩子的行为习惯会在寄宿中改变

0-6岁阶段,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亲密感情的阶段。幼龄段的孩子需要父母长时间的陪伴以建立安全感

6-12岁则是孩子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养成固定的习惯,很多都将伴随他们终生。

很多父母将孩子送进寄宿学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孩子能学会独立。

当今社会的孩子确实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偏弱的情况,很多孩子到了小学都不会自己穿衣,吃饭也是需要家长催促。

正是有这些坏习惯的存在,导致部分家长萌生了让孩子去寄宿制的想法。

首先,寄宿制学校的独立并不是孩子本身的意愿,而是环境导致

在学校,因为没有家人的协助,吃穿住行只得自己干。学校老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教导孩子的生活技能。

所以表面是孩子一个人可以照顾自己,实际上完成的质量不一定好。

被子随便一叠,衣服鞋袜乱穿,很多时候孩敷衍一下就过去了。因为寄宿制孩子肯定是和其他人一起合住的。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阶段孩子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

孩子在学校长期和老师、同伴一起相处,如果这个时候坏习惯“趁虚而入”,家长再想要了解孩子和引导孩子的“三观”,可能就比较困难了,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学习方面受到影响

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寄宿学校,是认为寄宿学校延长了孩子学习的时间。

其他学校到点放学了,回家做完家庭作业就意味着一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放学以后还会有统一的晚自习。

且不说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晚自习这样的课后时间,一般也都是让学生自主安排,老师并不会有硬性规定。

如果本就是自律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在读书破万卷,更多的孩子应该就是无所事事,消磨时光。

虽然外面看去是一排排明亮的教室,可这光能照进孩子的心里吗?

结束晚自习以后,孩子们梳洗一番就到了就寝时间。

有的孩子可能还想再多看一会书,可学校的宿舍都是到点熄灯的。他们就会选择拿着手电窝在被子学习。

在时间安排上,寄宿学校确实规律统一,在孩子自由安排的角度上,这样的方式又成为另一种限制。

育儿寄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会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

孩子真正意义上待在家长身边也就那么短短十几载,待他们青年之时,也是他们探索自立的最好时机。所以,不建议父母过早送孩子进入寄宿学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内容来自U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6A率不是择校唯一参考依据,这几点因素也很重要
“打死也不让孩子寄宿”,白岩松谈寄宿制,3点影响家长要知道
朱凡:好的规划是孩子留学成功的关键(2)
开学没几天,女儿在学校怀孕了,一位家长哭诉: 如果能重来, 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
致家长倡议书
家长如何做好寄宿制学生的家庭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