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洱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

新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不管你认不认同,这是一个相当狗血的问题。

特别是新出版的标准把晒青归属为绿茶后,让众多茶友大呼伤不起。难道家里面都存了几十几百公斤的晒青绿茶。那天下茶仓东莞那边估计都要哭了,全特么存绿茶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2006年就应该结束讨论了,这一年云南技术监督局公布了《普洱茶综合标准》,将未完成后发酵(但必须要可以进行后发酵)的大叶种晒青茶,定义为“普洱茶(生茶)”,这个定义已经很明确的定义了生茶。

然而这事情到了2008年初,又有人旧事重提。当时云南茶叶协会会长黄炳生在协会一片讲稿《鉴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中,建议普洱茶不要以生茶和熟茶来划分,同时普洱茶的精华是后发酵,后发酵包括了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而生茶没有经过后发酵,所以属于绿茶。

此言一出,市场上顿时又风起云涌,众多茶商和普洱茶爱好者又是一脸懵逼。

要向彻底搞清楚此事,我们得来看看明朝那些事…

在明朝,种茶很赚钱,云南西双版纳的土司(不是面包的吐司)早已大量种植茶树卖茶。当时西双版纳以及老挝,缅甸与中央政府进贡茶叶的道路从普洱到大理,再至昆明。因此普洱是当时一个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凡是从普洱销售出去的茶叶都称之为普洱茶。而大家都知道熟茶是七十年代以后在正式成型出品的,所以普洱茶在熟茶诞生以前,这名字早已响遍大江南北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洱茶是一个有历史的名字。

而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把茶叶分为红,绿,青,白,黑,黄六大茶类,这种分类是按照制茶工艺和茶叶最终内质来划分的。这个定义在当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当时制定分类的专家认为茶叶在加工成六大茶类中的某一类后,就停止了转变,即使要转变也是往变坏的方向转变。按照当时的这种观点,普洱茶被列入了绿茶的范畴。

为什么会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呢?因为白茶和生茶有一定的相似相似的,都需要有后期的陈化和后发酵过程。

到了2003年,云南省指定标准的时候,将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省一定区域的云南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芽茶。”也就是说生茶还是原料,必须经过后发酵才能叫做普洱茶。

按照这个标准,现在很多茶厂生产的当年新生茶,都属于卖原料。所以市面上众多的青饼,青砖,青沱等等一律不能叫做普洱茶。

不过在当时,普洱茶并没有像现在这么畅销,甚至有7542新茶时没人买滞销而后干仓存放成为88青的佳话。既然不像现在这么热,当时也就没太多的人去追究。

事情转变是在2004年,原云南茶科所所长张顺高针对2003年制定的标准提出了建议,“普洱茶的定义和标准必须要继承历史,不能割断历史。有人说过去的传统的茶不是普洱茶,是普洱茶的原料。乾隆皇帝喝的贡茶叫普洱茶,乾隆喝的难道是普洱茶的原料吗?….贡茶肯定不陈化,芽茶,毛尖,女儿茶肯定不陈化。快马加鞭送到皇宫,哪里陈化呢?”

这确实也是一个问题啊。难就难在普洱茶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茶。

总算到了2006年,《普洱茶综合标准》出版,里面把普洱茶生茶和熟茶进行了分开的定义:

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到了这里普洱茶相对来说有了一个客观的定义。然而我们回到前文,云南茶叶协会会长黄炳生在2008年又建议把生茶归为绿茶,这简直又是无事找事给茶厂出难题了。总之普洱生茶身份的认定来来回回,曲曲折折。

如果把生茶的成长类比人生的话,就会看到一样存在同年,少年,青年,直至老年的演变过程。如果说新生茶不是普洱茶,难道娃娃不是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普属于绿茶吗?
普洱生茶是晒青绿茶吗?
(3)普洱那些事104:认识普洱茶(苏芳华)
普洱茶越来越火,如何鉴别老普洱茶的好坏与真假?
普洱茶乱象何时休?(二)
什么是普洱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