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士懋】《辨脉法》求索
【李士懋】《辨脉法》求索
接上期:【李士懋】结合临床谈辨证(2)
本篇阐述了辨别脉象之大法,脉分阴阳,以为诸脉之纲。继列浮沉促结等各脉之脉象与主病,并以寸口与趺阳相互对比,体现了“握手必及足的诊脉方法”。
一、[原文]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1上)
【按】首先仲景将外感内伤百病揉在了一起,以《内经》阴阳理论统之,将所有病分阴阳两类,曰阴病、阳病。如《金匮要略》有阳病十八,阴病十八,五脏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此即以阴阳统辖诸病。
病之阴阳,以脉别之,故脉亦分阴阳,以阴阳为纲,统辖诸脉,故开篇即言脉之阴阳,将阴阳之脉分为十纲。
自古关于脉纲的分法并不统一。《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言脉以阴阳为纲,又曰:“脉有阴阳,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此以来去、动静、迟数分阴阳。《脉经》以大、浮、数、动、长、滑为阳脉,以沉、涩、弱、短、弦、微为阴脉。后世以浮沉、迟数为纲,或以浮沉迟数、虚实滑数为纲。独仲景提出“脉当取太过与不及”。这是诊脉之纲领。太过者实也,不及者虚也,此即以虚实为脉纲。景岳遵仲景之旨,亦以虚实为纲,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脉息。诸脉中亦皆有虚实之变耳。”
吾临证,即以虚实为纲。凡沉取有力者为实,沉取无力者为虚,各脉皆有虚实之分。
以虚实为纲,来分析本条所列的十纲脉,就不难以区别其阴阳属性。如数脉,就具有阴阳两重属性,数而有力者,主热盛,属阳,当予凉泻;数而无力者,主虚、主寒,当予温补,属阴,其他十纲脉亦皆如此。所以十纲脉的阴阳属性划分,是不够准确的。
二、[原文]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1下)
【按】
①所谓阳病,是指表、实、热之病;所谓阴病,是指里、虚、寒之病。所谓阳脉是指大、浮、数、动、滑;所谓阴脉,是指沉、涩、弱、弦、微。
②“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此言失之笼统,尚须仔细分辨。里虚寒者,病情渐见好转,脉由阴脉渐见浮、大、动、数、滑,是阳气来复之象,主生。若里虚寒证并无好转,而脉见浮、大、动、数、滑,是虚阳浮越,真气将脱之候,主逆,主凶,甚至死亡。若能采取正确、积极的治疗措施,多可挽救,非必定死。死生的判断有两条标准:一是病情的好转;二是脉渐由阴转阳,此乃转吉之象,主生。
表实热者,往往因邪气阻遏,反见沉、迟、细、涩、厥之阴脉,却未必死。如《伤寒论》208条曰:“阳明病脉迟……大承气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二》六条云:“阳明温病……脉沉伏,或并脉亦厥……大承气汤主之。”此虽阳证,见迟、厥等阴脉,却非死证,仍以大承气汤攻之。凡阳证由阴脉渐转阳者,亦邪遏渐减,邪退正复之兆,主生。
三、[原文]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按】何谓结?结有郁结、坚固之意。
结有3种解读,一是指脉而言,浮数为阳结脉,沉迟为阴结脉。二是指症状,指便结而言。便结有阴阳之分,阳结者,热与糟粕、与水、与血相结而能食、不大便;阴结者,当分虚实两类,客寒凝结于里,脉沉迟有力;阳虚阴盛,阴寒凝结者,脉当沉迟无力;阴盛阳气不运而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从文义来看,大便反硬之后,应有“此为虚”三字。故阴结者,当为阳虚阴盛而结。三是脉症合看,阳结者既有脉浮数,又有能食、不大便,属实证;阴结者,既有脉沉迟,又有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何者当是?当以脉症合看为是。何以见得?从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条所述可知。
(一)浮数脉,见于下列诸条:
《伤寒论》第49条云:“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伤寒论》第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论》第57条云:“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以上三条之浮数,皆指表热而言。
《伤寒论》第257条云:“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此太阳热邪入腑,与血相结者。
《伤寒论》第363条云:“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此热盛伤阴,腐败气血,而便脓血者。
《金匮要略》第十八(1)云:“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此热盛为痈者。
从上述所引诸条来看,浮数之脉都主热盛,或为表热,或热与水相结,或热与血相结,或热邪腐败气血而下利脓血,或为痈,这些都应属阳结的范畴。而本条所指的阳结,是脉浮数,且见能食、不大便者,当属表热未解,而热入里;或表热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外淫,亦可热盛则消谷善饥,热与糟粕相结而不大便,表热未解而脉浮数。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言脉沉迟者,见于下述诸条:
《伤寒论》第62条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新加汤主之。”此下后表未解而正已虚。
《伤寒论》第357条云:“伤寒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此太阳误下后,阴阳两虚且表不解,热陷于内,症情复杂。此沉迟,乃阳郁所致。
《伤寒论》第366条云:“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此阳衰之戴阳证,脉当沉迟无力,寸浮虚。
《金匮要略》第二云:“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𠘧𠘧,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此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
《金匮要略》第六云:“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此阴盛阳衰之脉。
《金匮要略》第十四云:“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此皆寒水在里而脉沉迟,此沉迟,沉取有力者为邪遏,沉取无力者为正虚。
由上述沉迟诸条可见,沉迟脉,若沉取无力者为正虚;若沉取有力者为邪遏。其邪,可为寒、水湿痰饮、瘀血、气结,亦可为火热内郁,当结合其他三诊,全面分析。
至于本条所言之“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者”,亦有虚实寒热及气血痰瘀之别,重在沉取之有力无力,以分虚实。
四、[原文]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按】这条解释是错误的。
“洒淅恶寒而发热”,是指恶寒发热并见,这是太阳表证的特点。太阳表证分两大类,一是太阳伤寒表实的麻黄汤证,一是太阳中风表虚的桂枝汤证,二者一虚一实。
麻黄汤证之恶寒发热,是由于寒客于表而恶寒,卫阳被郁而发热,致寒热并作。
桂枝汤证的本质是虚人外感,营卫俱虚而感风邪,而不是什么卫强营弱。果为卫强,何以还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助阳,岂不犯实实之戒乎?营卫弱而受风邪,风为阳邪,而发热,腠理不固而自汗恶风。
太阳表证的寒热并作,不能以阳弱阴乘、阴弱阳陷来解释。阴乘阳陷是来解释杂病中之恶寒或发热者。
脉之阴阳有二解,一是浮为阳,沉为阴;一是寸为阳,尺为阴。本条之阴阳,明确指寸尺而言,寸为阳,尺为阴。杂病中阳虚阴乘者,即阳虚阴盛,乃少阴、太阴证,阳虚阴盛故恶寒。
若尺弱而发热者,可见两种情况:一是阳虚,虚阳浮越而热,此即真寒假热。一是阴虚而热,然阴虚而热者,又分两种:一是阴虚热陷营血,呈温病之营分证、血分证;一是阴虚不能制阳,阳浮而热。
所以,此条以阳陷阴乘来解释太阳表证之寒热并见是欠妥的。
五、[原文]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按】
①血虚而脉见阳浮阴弱,桂枝汤证即阳浮而阴弱。此处之阴阳,当为浮为阳,沉为阴,即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之象,主营卫两虚而外受风邪,而非寸为阳尺为阴。若内伤杂病而见阳浮阴弱者,乃血虚气浮,故阳脉浮而非微。血主濡之,血虚筋失柔而筋急。
②“其脉沉者,荣气微也”。脉沉,原因甚多,可分虚实两大类:邪阻,气血不得外达而脉沉,当沉而有力,属实;正虚,气血无力外达而脉沉,则沉而无力,属虚。正虚而脉沉者,又有阴阳气血虚实之别。至于荣气微者,脉当沉细或沉细涩。
③“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卫属阳,阳衰,虚阳外越而脉浮,其脉当浮大而虚。阳虚不固,汗泄如珠,此脱汗也。
④“荣气微者加烧针”,此火逆。荣虚不守而阳浮,烧针更耗阴血,血枯,留而不行;动其浮阳,则阳越而更发热;荣血耗,神不守,致躁烦也。
六、[原文]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按】蔼蔼,盛大貌。如华盖阳盛也。阳盛浮大而蔼蔼,乃阳盛未结。若阳结,闭郁于内,脉当沉、细、涩、迟、厥而躁动不宁。此非秋脉,乃夏脉。
七、[原文]脉累累循长竿者,名阴结也。(一云夏脉)
【按】累累,强直而连连不断。如循长竿,乃肝木亢盛之脉,可见肝亢,本虚标实,肝气结,肝气逆等。前有“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此为阳虚而结。而本条之阴结,若指大便者,乃肝郁不疏、腑气不通所致。如循长竿乃肝脉,主春,而非夏脉。
八、[原文]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按】瞥瞥乃虚浮貌,此散脉,阳浮散也。
九、[原文]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按】萦萦,纤细貌。当脉细而无力:浮者微脉,阳浮;沉者弱脉,阳微。细而有力者,为邪郁或阴血虚,非阳衰。
十、[原文]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按】绝,落也。泻漆之绝,如屋漏,正气衰。解为漆滴,前大后小,没这种脉,脉每次搏动,如何能诊得前大后小?
十一、[原文]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按】数而有力时一止,阳盛;数而无力时一止,阳气衰;缓而一止有力,邪阻;缓而无力一止,正衰。促结,或邪阻,或正衰,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
十二、[原文]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按】此言动脉之形、机理、主症。
①何谓动脉,曰:“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动脉的形状,就是“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其至数未必数;其部位,不仅见于关上,寸尺皆可见,甚至寸动较关动更多见。
②动脉之脉理:动脉是阳搏于阴而形成的。阳盛搏阴而脉动,此为实,当按之有力。阴虚阳亢,阳搏于阴而脉动,此为虚,当沉取无力。
有没有阴搏于阳而成动脉者?无。首先须明确,这里所指的阴,是指邪气而言。若指正气,则谬,正气愈充盛愈好,何来阴精搏阳而脉动!所以,此处所言之阴,乃指邪气无疑。
所谓阴邪当指寒与湿。阴邪搏阳,可闭阻阳气而脉拘紧;阴邪伤阳可见阳虚寒束之脉,弦紧而减,不会出现动脉。阴阳者,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脉乃阳脉,是由于阳盛或阴虚阳盛而成。所以,不存在阴盛搏阳而脉动者。
③动脉之病:动脉因阳邪亢盛者,可迫津外泄而为汗;阴虚阳盛者,而为阴虚之虚热。
除汗热外,动可主痛,痛乃不通,邪阻经脉,气血奋与搏击,激起波澜而脉动。动亦主惊,惊则气乱,气血妄动,脉亦动。《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此阴虚阳亢而搏阴,女子血海不宁而为崩,男子精室不藏而亡精。
④“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形冷恶寒,乃阳失温煦所致。阳失温煦,不外两类原因:一是阳气并不虚,但阳气敷布的道路被阻塞,因而失却阳之温煦,此为实。阻塞阳气敷布的邪气,包括六淫、七情、气血痰食等。二是阳气虚馁,无力温煦。
阳气的产生,根于先天,生成于后天,五脏六腑皆参与。阳气的敷布,赖三焦的通调。“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三焦伤,阳不得升降出入,亦可形成“形冷恶寒者”。
阳郁而见形冷恶寒者,其脉当弦紧,阳郁于内而兼数,成弦紧而数之脉,鲜有动者。若阳虚而见形冷恶寒者,脉当微细无力。若阴盛格阳,虚阳上浮者,可见寸动,然按之必虚,当引火归原。
十三、[原文]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按】缓脉之象,当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亢不弱,三部等同,往来均匀,悠悠扬扬,如轻风拂柳,轻舒摇曳。
缓脉非浮大,虽有柔软之象,亦非水中浮绵之细小而软。后世医家皆以“四至为缓”。余以为不尽然。缓脉重在脉象,而不重在至数,即使稍快或稍慢,其象轻舒和缓,即为缓脉。若失从容之象,纵然四至,亦非缓脉。
十四、[原文]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按】弦脉之象,状如弓弦,诚是,非必浮,浮、中、沉皆可见。紧如转索,诚是。紧可兼弦象,但弦无转索之状。
十五、[原文]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按】此条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本条所言之革脉脉形与主病,与仲景及后世医家所言一致。
革脉乃弦芤相合之脉,中空外急,浮取弦大有力,如按鼓皮,沉取则豁然中空。
革脉何以中空?乃阴血不足,血脉失充,脉中无物,故而按之空。
革脉何以外急?乃血虚不能内守,阳气奔越于外,搏击血脉,脉乃浮大而绷急。气越的原因,包括血虚、气虚、阳虚、阴虚四类。
血虚,气无所恋而浮越,搏击于外而为革。气虚,不能固于其位,浮越于外而为革。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搏击血脉而为革。阴虚不能内守,阳浮于外脉亦革。
造成革脉的这四类原因,其实仲景早已阐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曰:“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虚寒,即指阳虚而生内寒;亡血,即阴血亡矣,皆可致革。《诊家枢要》云:“革,气血虚空。”《脉确》曰:“主阴虚失血。”
十六、[原文]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
【按】①此言战汗。
何谓战汗?先战而后汗者,称之为战汗。战汗有虚实之别。实者,邪气阻隔,正气不得外达以驱邪外出,待溃其邪气,表里通达,正气奋与邪争而为战汗。如达原饮证,溃其募原之伏邪,表里之气通达,则奋与邪争而战汗。又如阳明腑实,正气闭郁,待通下腑实,正气得以通达,奋与邪争,亦可战汗,通腑亦益胃气。
正虚而邪稽留不解者,待正气蓄而强,则正气奋与邪争,亦可战汗而解。扶正之法,或滋阴,或温阳,或糜粥益胃气,皆可使正强而与邪争。小柴胡汤证之蒸蒸而振,即扶正祛邪之战汗轻者。重者可寒战、肢厥、脉伏,战后汗出乃解。凡扶正或祛邪,战汗乃解者,皆为战汗。
②本条所言之战汗,属本虚而战者。脉浮而紧,乃寒袭肌表;按之反芤者,乃正虚。法当扶正,或静养,待正蓄而强,奋与邪争,战汗乃解。
③“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战汗有虚实之分,非必脉浮。浮脉主表,亦主内伤,又非皆宜汗解。
十七、[原文]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按】战汗是汗解的一种特殊形式,战与不战,取决于正邪相争程度,轻者汗解,剧者战汗。正气虚,蓄而强者,可奋与邪争而战;正本不虚,邪正剧争者亦可战,故有“温病解之以战”。
十八、[原文]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按】脉大而浮数,乃邪在表,且有外达之势,因势利导,汗出驱之,故不战而解。若邪气闭痼难驱,则须邪正剧争,故为战汗。
汗解,非必发汗剂,广义汗法,是指用汗、吐、下、温、清、补、和、消八法,令阴阳调和,皆可使正汗出。
十九、[原文]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按】本条与《伤寒论》第58条类似,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或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仲景这段经文,示诸病痊愈的机理,即阴阳自和。凡病皆阴阳不和,凡愈皆阴阳调和。欲使阴阳调和,或治疗,或静心自养,非必战汗而解。
汗乃八法之一,战汗又为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邪正剧争时方可战。此邪,当指外感六淫之邪。伤寒邪在表者可汗,寒客于里者亦可汗,此汗,乃狭义汗法;温病忌汗,又最喜汗解,此乃广义汗法。汗法,其意深矣。
二十、[原文]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按】
①伤寒三日,三阳尽,三阴当受邪。若身凉且脉微,乃邪退正尚未复,故为欲解。虽脉尚浮数,然已微,示正虚未复,此数乃因虚而数,此浮亦因虚而浮。解以夜半者,乃阳升之时,得时令之助而正强,濈然汗出,邪随汗解。
②“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非也。仲景于桂枝汤将息法中明确指出:“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仲景所言者,即正汗的标准。脉微,乃阳气虚,当温阳益气,阳复而愈,非必汗出。若以汗法强发其汗,必大汗出而亡阳,岂能解乎?
③“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乃邪去胃气复。然初愈,不可过食,防食复,宜糜粥将养,“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二十一、[原文]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按】此以脉诊判断病势。病欲愈还是未愈,何以别之?只要寸关尺三处,大小浮沉迟数等同,即为阴阳和,病当愈,否则病当剧。《脉经》亦有此语,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沉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复,当自愈。”
此言不确。脉阴阳俱紧者,皆当愈乎?脉阴阳俱浮者,皆当愈乎?三部俱大、俱微细欲绝者,皆当愈乎?
以脉判断病势者,《伤寒论》《金匮要略》比比皆是,但根本的脉为静。“脉若静者,为不传;若数急者,为传也”。静,即和缓之象,缓即有胃气,邪退正复之征,故脉贵和缓。
二十二、[原文]师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若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按】
①人与四时相应,四时之变动,春夏秋冬,寒暑之更迭,阴阳有进退盛衰之变动,故人身之阴阳气血应四时,脉有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之别。立夏阳盛,故脉洪大,钩即洪也。
②其人立夏之后,身体若疼重,其脉洪大者,乃暑湿伤于肌表,故须发汗。可参薛生白《湿热病篇》之湿热在表之证治。若得濈濈汗出,则表邪当解,身疼重除矣。
二十三、[原文]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按】此言得病与病愈之时,与昼夜阴阳进退盛衰的关系。此条可参,不可刻板,夜半病者,未必日中而愈,仍当以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二十四、[原文]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按】此言不可作为定论,浮主表,亦主里;沉主里,亦主表;数在腑,亦在脏;迟在脏,亦在腑。具体病,还得具体分析,四诊合参,以脉为重。
二十五、[原文]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按】
①趺阳为胃脉,太溪为少阴脉。胃脉,涵盖脾胃之功能,为后天之本。趺阳脉浮而涩,知为脾气不足,胃气虚也,故尔下利。
②少阴脉沉而弦,少阴水脏,封藏之本,故其常脉当沉弦。弦则为减、为寒,若作浮弦,则非。经者,常也。“才见”此句当断为“少阴脉弦,而沉才见,此为调脉。”当指少阴脉于沉候才见,以肾之常脉为石也,故此为调脉。
若沉弦之脉,转为滑数,乃下焦热盛,腐败气血,故当屎脓。
二十六、[原文]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荣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也。
【按】
①寸口、掌后之脉,有左寸为人迎、右寸为气口之分。此之寸口,乃指掌后双手动脉,包括寸关尺三部。
②脉何以浮?邪客于表则脉浮;此以风为阳邪,其性轻扬而脉浮。窃以为以邪客肌表解脉浮,更为贴切。《伤寒论》第1条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太阳病所受,有六淫之别,若客于太阳,则皆可浮,非必风邪独浮。
③“风伤卫,寒伤营”。风为阳邪,独伤卫而不伤营乎?寒为阴邪,独伤营而不伤卫乎?事实上,风与寒,既可伤卫,亦可伤营。临床上,究竟伤卫还是伤营,还是营卫俱伤,要具体辨证方可。
④“营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也”。骨节烦痛,原因甚多,若脉浮紧且骨节烦痛者,方可发汗。
二十七、[原文]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按】趺阳——胃脉、候胃气。
少阴——太溪,候肾气。
趺阳脉,我偶用,只摸个有力无力,或有无脉搏,以断胃气存亡,其他无经验。少阴脉未曾诊过。
脉诊的发展历程是由博到约,《内经》诊脉,就方法多种,如遍诊法、三部九候法、寸口诊法、寸尺诊法、尺肤诊、色脉诊等。至《难经》始倡寸口诊法,后世遵之。然仲景尚存三部九候之遗迹,吾已罕用,故无经验。
二十八、[原文]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热盛,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按】本条言大汗伤阳,大下伤阴,因虚而见寒热之脉证。阳伤脉微,阴伤脉涩。阴虚生内热,故欲裸;阳虚生外寒,故欲着衣。
寒热真假的分辨,当以辨证为据,而不以冬夏为凭。
虚寒者,见畏寒,肢厥,蜷卧,委靡,脉微细;或局部之寒象,如下冷、腹冷、背冷、手足冷等,乃阳虚无力温煦所致。虚热者,可因阴阳气血之虚衰,虚阳浮动而引发。其见证,可为全身躁热,欲裸其衣,欲卧泥地,欲入井中。其体温,可高,可不高,高者可达40℃±;或局部发热,如头热、口鼻如火、心中热、二阴热等。
阳虚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见虚热。阴虚者,阴不制阳,虚阳浮越而为虚热。气虚者,不能制阴火,致阴火上冲,而为虚热。血虚者,气无所倚,气浮荡而为虚热。阳虚者,当引火归原;阴虚者,当滋阴潜阳;血虚者,当益气补血;气虚者,当培土升阳,土厚阴火自伏。
二十九、[原文]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而未可攻。
【按】本条论下法之可与不可。
①脉浮而大,即使有心下反硬、有热,属脏,亦不可攻,攻之为逆。何也?大为热盛,浮则示热有外达之势,治当因势利导,清热透邪,使热透达于外而解。下之为逆,反使邪热内陷,当予白虎汤类辛甘寒之剂,达热出表。《温病条辨·卷二》云:“阳明温病,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必脉沉实者,方可下之。
《伤寒论》第132条云:“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第134条云:“心下因硬,则为结胸。”本条亦心下硬,然脉浮大,即不可下。本条以浮大之脉而下,欠妥。
②“脉迟未可攻”,亦值得商榷。
《伤寒论》第208条云:“阳明病,脉迟……大承气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邪气闭阻,血脉滞泣,脉可沉、细、小、迟、涩乃至厥,沉取必有一种躁动不宁之感,若腹征、舌征与阳阳腑实相符,脉虽迟亦可下之。
三十、[原文]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按】
①“脉浮而洪”,必按之虚,此阳越于外,“身汗如油”,绝汗,亡阳也。“喘而不休”,气欲脱也。“水浆不下,形体不仁”,肾气败也。
②脉乍静乍乱,此代脉。
a.何谓代脉?皆云动而中止,止有定数,非也。代,乃更代之义,是指不同的脉象相互代替、更换,交错出现,其脉象为乍疏乍数,乍强乍弱,乍动乍止。正如《脉诀条辨》曰:“若脉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体之代。”又曰:“脉无定候,更变不常,均为之代。”景岳云:“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倏而变更不常者,均为之代。”
b.代脉的脉理与主病
代脉可分生理之代、病理之代与正气衰败之死代三种。
生理之代:《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应时……脾脉代。”谓脏气随时而更复,脉亦随时而更代。春弦、夏钩、秋毛、冬石,此四时之代也。
孕三月而代,亦为生理之代。孕三月,因胎儿发育,气血相对出现不足,故而脉代。当化生之力增强,代脉自除。
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气血乍损,一时不能相继而出现代脉,此非脏气衰败之死代。滑伯仁曰:“有病而气血乍损,视为病脉。”如霍乱吐泻而脉代,《四言举要》云:“霍乱之候,脉代无讶。”
脏衰死代:脏气衰败的死代,多见于久病之人,元气衰败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但代无胃,曰死。”此为死代。《濒湖脉学》曰:“五十不止身无病,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名亡命。两动一止三四日。”这不仅是以至数歇止定代脉,而且以动止之数来定死期,失之胶柱。《脉诀汇辨》云:“夫人岂有一脏既绝,尚活四年!”诚然。以代脉而判断生死之期,当结合气色形症,综合分析,不能仅据动止之数,此当活看。
三十一、[原文]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饐。
【按】饐,音噎。
“大则为寒”,此阳越,阴盛格阳,必大虚。
反饮冷水,重伤胃阳而饐。
“浮则无血”,血不内守,阳气浮越,其脉浮大,按之必虚或芤。阳虚而寒,而为饐、为肠鸣。
三十二、[原文]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饐,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按】哕:呃逆。
①趺阳为胃脉。浮则为虚者,必正虚而阳气外越而脉浮,其浮,必按之无力。
②胃气虚,升降失司而饐;滑脉为阳,邪实阻胃升降而哕。
③“责虚取实,守空迫血”:本胃之虚竭,误以实治,虚其虚也;脉滑实也,误以虚治,则实其实也,虚虚实实,医之咎也。血亏阳浮,上损阳络而为衄,上灼清窍而鼻干。
三十三、[原文]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按】脉浮数且寒热,若身痛不欲食,乃邪客于表。此亦脉浮数寒热,然痛偏着一处,且无碍饮食,知病不在里,而在表,故为邪遏气血,蓄积成脓,其痛处当有红肿热痛之状。
三十四、[原文]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按】“差迟”,方言也。较差者曰差迟。
此论阳衰之戴阳证。脉浮而面热者,似表热上熏,六七日,传经尽,当汗出而解。若发其汗,汗不出,反发热,且身痒,乃治欠妥,故曰差迟。何也?其脉迟且战惕,迟为无阳,神无所倚,战栗怵惕,如人将捕之状,知为里虚阳衰。其脉浮、面赤热,乃戴阳也,误似表实而汗之,虚阳浮越而反热,营卫虚而痒。此证脉浮迟,必按之无力。
三十五、[原文]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于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于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泣下。下焦不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按】溷,音混。混乱也。
食龂:蚀龈。
嗢:音wà,出声不利。
清便:即圊便。
前:剪也,断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寒也。《伤寒论》第3条曰:“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症见“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这明显是寒束肌表之象,本条谓之“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曰洁”。
浊邪中下,“阴气为栗,乃阴寒盛而寒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浊邪者,概指湿浊之气。
寒湿外束,阳气内郁而化热,致脏气熏蒸,口烂食龂,小便赤黄,游于经络,出入脏腑,诸症蜂起,其命难全。
三十六、[原文]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口唇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按】阴阳俱紧,表里俱寒。口中气出乃息高,口唇干燥乃气不化津,蜷卧足冷乃阳衰,涕出阳不摄津,微热手足温者,阳复为欲愈。
大热,实者清而解之;格阳而热者,白通汤主之。
内寒则腹痛吐利。阳虚阴盛脉紧者,必按之无力,苔滑阳虚也。
三十七、[原文]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按】表里俱寒而吐利,紧去寒退则人安。脉迟,寒也,水饮内停。能食,胃气复,欲解。三部脉至,阳气复,虽烦,口噤不能言,躁扰者,必欲解。
脉和、烦、重睑、内际黄,阳复,欲解。
三十八、[原文]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淅恶寒也。
【按】浮而数,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浮数无力,为风虚相搏,属虚人受风,卫阳不固,方致洒淅恶寒。
三十九、[原文]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按】阳实相搏,热盛,迫卫而失常度,浮滑数疾,即躁脉。热不为汗衰,阴阳交也,交者死。
四十、[原文]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按】脉散,正气耗散;咳逆上气,气上脱也,故死。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
作者:李士懋,田淑霄;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 投稿邮箱 150085803@qq.com
【李士懋】精彩医案选读【点击文字直接阅读】
肝虚(慢性肝炎)
中医教育的反思
肝硬化
谈五运六气
恶性腹痛谈辨证论治(辨)
小腹痛坠
谈辨证论治(证)
胃脘痛谈辨证论治(论治)
寒热错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误攻正亡
谈辨证论治的套路
奔豚(吞气症)
谈常见的辨证方法
哮喘结合临床谈辨证(1)
咯血
结合临床谈辨证(2)
关格痹证
脱证懈怠
亡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4
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4
伊尹汤液经
伤寒平脉辨脉法!(一、二)
卷二·脉法下篇
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东汉·张仲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