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心理卫生论
中医心理卫生论
 邓秀琴
著名中医学家马有度教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多学科知识,研究了人的心理与情绪、大脑功能的关系,提出了中医心理卫生应遵循五大理论、六大原则,并用以指导胎儿、婴幼儿、幼童、青少年、中年及老年的心理卫生保健,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心理卫生论

中医心理卫生五大理论
马有度教授认为,中医心理卫生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如何保护并增强社会群体和个体心身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其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五论:整体恒动论、人天相应论、时世异论、形神一体论、治未病论。
一是整体恒动论。认为人的心理无时不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即使入睡之后也并非绝对的静止不动,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心动的结果。
二是人天相应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能适应天地的变化规律,保持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就能保持健康;如果不能适应与自然的统一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绝不是单靠生理本能去适应,更重要的是顺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注意调摄,以防止疾病发生。
三是时世异论。认为研究心理卫生决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因为时代不同,世道各异,社会道德风尚、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因而人们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也不一样,应该把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联系起来研究;良好的社会道德,朴实的民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护和增强大众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开展中医心理卫生工作不仅要普及防病延年的医学知识,而且还要与增强道德观念、改善社会风气紧密配合;指导人们养生药强调身心兼养,而首重养心;治疗病人也应注重治心,讲究心理卫生,既有利于防病延年,也有助于治病康复。而且养心治心之时都要针对人们的社会处境、生活方式诸如居住、职业、嗜好、劳逸、静躁等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
四是形神一体论。指出精神和形体是不能分割的。从生理上说,形与神互相依存,从病理上说二者又互相影响。一方面外邪伤形,形体亏虚会引起神气衰退,即所谓“形谢则神灭”。另一方面,七情伤神,神气亏虚,也会导致形体衰退,即所谓“六欲七情哀乐销烁,日就形枯发槁。”

五是治未病论。马教授认为治未病有三层涵义:未病先防,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早期诊治;寓防于治,先安未受邪之地。

中医心理卫生六大原则
马有度教授认为,中医心理卫生论的基本原则有六条:一是首重卫护心神;二是强调顺时调神;三是养生与养德结合;四是形神兼养,养神为先;五是以静制躁,动中取静;六是节欲守神,贵在适度。
一是首重卫护心神,强调卫心。卫身先卫心,护形先护神,即维护心理健康,讲究心理卫生。未病之时,注意维护心神,可以防病;疾病之后,注意卫护心神,则可防其传变,促使早日康复,还可望延年益寿。
二是强调顺时调神,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必须依靠天之大气、地之水谷精气才能生存;人必须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才能成长。因此人的养生也必须顺应自然,分别四时。不仅要适应气候变化,注意生活起居,而且害要顺应四时,调养精神。
三是养生与养德结合。讲究养生之道,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重养德,所以说“养德养生,无二术也。”
四是形神兼养,养神为先。为了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既要注重养形,又要善于养神,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使形体和精神健旺,达到“形与神俱”,从而可望“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五是以静制噪,动中取静。清静养神,以静制躁,是养生之首务。而静神的关键,则在心神专一而不杂乱。心神专一,不求静而自静,学习工作可入静,劳动运动也入静;心神杂乱,欲求静而愈不静,即使整日休息,闭目养神,仍然杂念丛生,脑子里没有安宁。
六是节欲守神,贵在适度。主张养生与养德相结合,一分为二的对待“欲”。既不可无欲,但又需适当节欲,以此精神内守,不至过分耗散。
中医心理卫生应遵循的五大理论、六大原则,是马有度教授中医心理卫生论的核心,无论在胎儿、婴幼儿、幼童、青少年、中年及老年等心理卫生保健过程中,还是制定具体的心理卫生保健细则,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邓秀琴: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科主任,主治中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谈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也是养心
中医心理学
睡眠养生 · 中医的睡眠理论与作用
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跟国医大师学养生——王玉川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