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题中国古代才女


前言:

      中国古代史上才女众多,本篇精选八位,固有遗珠之憾,有不同意见者,还请谅解。

      自古红颜多薄命。林黛玉MM曾这样感叹:“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

      才色俱佳的MM们都是极有个性和才情的,更是不甘寂寞的。才女美女们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身后总是跟着一群狗仔队滴。这些才女们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世俗之人惊诧感叹。恰似云波雾诡,映衬出她们灿烂的艳丽人生,历史长河上的刹那芳华绽放,留给后人芬芳弥远。

      下面我们一同进入才女芳阵,排名不分先后,以历史出场先后排列,欣赏美女才情的同时,感叹命运造化,或一抔明月泪(为了便于了解她们的生平,特加注释,注释资料来自百度,乔丹陛下稍作整理)。



1、庄姜  
 



                              太上孤华芳自赏;
                     零丁月魄影同怜。




【注释】

      据考证,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有史以来评比美女的范本。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大家耳熟能详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说的就是她。庄姜大美人粉墨登场,红尘入世盈盈而来,其后千古,无论是《洛神赋》的甄洛,还是《长恨歌》的杨玉环,描述美女的诗词佳句,都逃不脱庄姜大美人的影子。

      庄姜婚后生活很不幸福,典故“庄姜之悲”之说,就是比喻夫妻婚后生活的不幸——小庄同学真够郁闷的。不知是性生活无能还是过于昏惑,放着这位史上超级大美女老婆在身边,卫庄公竟然无动于衷,愰若不见,夫妻长期不在一块恩爱生活着。庄姜为此写下五首有名诗作,描述婚后生活的不幸与企望。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真乃“万古送别诗之祖,可泣鬼神”。

      集美色、美德、美才、尊贵于一身的美女,上天却没有赐给她一个好男人和一段好姻缘。中国古代大多数才女们的不幸史,就打庄姜伊始,类似病毒,代代传染相承。历代有名的才女们唯有黯然同销万古愁。



二、卓文君
 



千年一曲凤求凰,月夜私奔,当垆卖酒,那时风景依然在;
两阙百言怨郎信,白头吟句,诀别诗心,这样才情不敢抛。

           
【注释】


      卓文君,西汉才女,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伟大叛逆女性之一。她和老公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一直以来为人津津乐道,极具喜剧性,非常精彩,此女结局相当不错。

1、
      话说帅哥+大才子司马相如到新寡的卓MM家做客,席间,相如大展才艺,一曲《凤求凰》,向卓美媚表达爱意。卓小姐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情,知道他来了,就躲在门帘后偷窥+偷听。两位史上大情侣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一出“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紧接着上演一幕令后世情种翻墙钻洞偷香窍玉辈回肠荡气的月夜私奔。


      两人回到司马相如家乡成都,过起了恩爱的清贫生活。日子长了,吟诗弹曲,餐风饮露,必竟不能管饭,耐不住清贫,夫妻俩回到了临邛。

      女儿跟人私奔了(不知算不算是偷野汉子),卓王孙脸面全无,极为恼火,不承认他们的婚事,不肯周济他们。为了出卓王孙的丑,他们便开起了一个夫妻酒店,文君一个大美人当垆卖酒,遭受街上小瘪三流氓的调戏:相如一个大才子当众打杂,洗洗涮涮,抹抹桌椅,提壶送酒,“堕落”成了酒保店小二。

      果然,卓王孙自觉太丢门面,家风不长,羞得连大门也不敢出。后来在众亲好友劝说下,承认了他们的婚事,送给了司马相如他们一笔财物。司马相如同卓文君又回到了成都,过起了富裕的生活。


2、
      相如上京出仕,夫妻暂时分离。岁月如梭,五年里,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我们后人熟悉的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数字中无“亿”,表明老公花心了欲纳新欢,已对她无“意”。文君痛恨不已,当即回了封精彩的《怨郎诗》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也是同样的反复看着,脸慢慢的红了,想想当初的恩爱,觉得很对不起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把文君接往长安。

      是真名士自风流。牛人司马相如成名天下了,饱暖思淫欲,经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偎红依翠。卓MM气量大,懒得计较。直到相如又想纳美妾而弃糟糠之妻小卓同学时,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诀别书》“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据说还有一件事: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对某才女断了情意。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凄怨的《诀别书》和情深意切的数字《怨郎诗》使夫回心转意“熄火”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



3、班昭
 



                早春寂寞一枝开,点领家声,宛然清瘦生花笔。
                朱户氤氲九重绕,承传世泽,正是端庄冰雪心。



【注释】

      班昭,约公元49年--约120年人物,又叫班姬,扶风安陵人,东汉文学家,女辞赋家。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兼优的中国古代女性。

      班昭,十四岁就嫁曹世叔。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可惜曹英年早逝,哎,又是一夫妻不到头的可怜人。

      她的两个兄弟史上鼎鼎有名,哥哥班固著《汉书》,这是与《史记》齐名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未写完就去世了。这时班昭的才华文采就表现出来了,承其兄长遗志,帮哥哥续作修《汉书》。《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

      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

      她的另一个哥哥叫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壮举从而形成现在的成语,就是班超创造的。班超智勇过人,出使西域,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三十年之久。班超客居异乡,固守西域,七十岁时,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上书,情深意切,书有“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句,汉和帝戚然动容,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相聚,叶落归根。

      班昭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因她夫家老公姓曹)。每有臣下邻邦贡献奇珍异宝,皇上则令班昭作赋赞颂。邓太后临朝当政后,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商讨政事,竭尽心智尽忠。

      一门三父子,如果拿苏门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苏小妹是不存在的虚拟人物)和班氏一门来PK的话,苏洵和班彪老的对老的,倒也半斤八两,功力相若,苏轼虽然诗书画俱佳,略胜班固一筹,但班超的名气却要比苏辙大得多,而且班家还有个名气功力丝毫不输于苏辙的班小妹在旁掠阵,所以最终PK的结果,苏门三父子倒是输面居多。

      班昭除汉书外,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传。

      班昭一生德高位崇,生前身后都荣光无限;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4、蔡文姬
 



                千里雁,云山归路几重重,朔气胡笳连柝起。
                九秋蓬,沙土疾风何漫漫,乱离悲愤与尘飞。



【注释】

      蔡文姬(约174年~?),名琰,字文姬或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杞县南)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黄金千两,白璧十双”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蔡文姬的一生波折跌宕,相当痛苦,是位传奇人物。

      其父蔡邕,曹操的挚友,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悲愤诗》是蔡文姬和董祀婚后所作,她在诗中饱含血泪叙述了长期痛苦的经历。这首诗可贵之处,不仅写了个人的遭遇,也写出了广大人民的苦难,是对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揭露和控诉。


      文姬亦擅长书法,12岁,蔡文姬的书法已得蔡邕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传给文姬,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14岁,蔡文姬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既不用出书,又不用炒作,蔡文姬就靠着口口相授的口碑声名远扬,有个快乐的童年。 其文笔宋刻《淳化阁帖》有收录。

      蔡文姬生于公元174年,死于何年尚有争论。但是,蔡文姬一生,特别是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对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文姬归汉”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被编入小说,戏剧等广为流传。

       蔡文姬一生历尽坎坷。最后和董祀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5、谢道韫
 



                  为你轻舞飞扬而来,若三春柳絮,空中雪舞;
                  是那光风霁雨之月,伴姑射仙人,林下风流。



【注释】

      一提到谢道韫,大家都知道“咏絮才”指的就是她,太有名也太有才了。“咏絮之才”,成为后世人们形容才女的专用词。而此典故的由来,正是风华绝代,才惊四座的谢道韫。

      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安一家皆能诗,一日大雪,谢安首先吟咏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儿谢朗接着吟咏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这时谢道韫咏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是谁就不说了,史上超级大牛人,谢才女一家才俊济济,包括她老公家,全是“人尖儿”,牛B得不得了。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

      谢MM极有辨才,小叔子与友人讨论诗文,处于下风,婶母谢道韫即端坐在青绫幕樟之后,一展才论解围。孙恩之乱中,连杀小孩而不眨眼的魔王孙恩,见到气质高华不俗的谢才女时,却怎么也提不起屠刀来。谢才女妙辞退贼兵,保护了方数岁的小外孙刘涛。

      孙恩之乱不久平息,谢道韫此后一直在会稽寡居,当时的太守刘柳闻听到她的大名,前去拜访。谢道韫大大方方地坐在帐幕后迎接他。刘柳备了礼物,穿了整齐的礼服,坐在远远的另外一张榻上,态度是相当恭敬。谢道韫娓娓而谈,听得刘太守如坐春风,等告辞出来后,他感慨道:“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意思是说,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出色的人物(当然啦,这是数千年罕见的大才女),光是领会她的语言气度(当然了,人家谢才女拉着幕布,没让他看容貌),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晋朝那个风流清逸的年代,林下清风翩然而来的谢才女气质也超过其他朝代的才女,后世再难一见,令人无限神往。



6、苏若兰
 



        原是情痴,数月以来,慧绝璇玑手,织就冰心千里寄;
           果然缘定,从今而后,性灵一点通,唤来恩爱万年传。



【注释】

      苏若兰,名蕙,字若兰,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与蔡文姬、谢道韫并称魏晋三才女。

  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般,孤篇横绝,而她以此图挽救自己婚姻的故事被则传为千古佳话。

  苏蕙,前秦始平人,生长于一个当地的一个富实人家。她肤色细腻,明眸皓齿,举止娴雅,完全象一个江南女子一样秀美。她的诗文辞句清雅,情感浓郁,表达方式往往又玄秘莫测,所以她的才华几乎就没人重视,从未遇到过一个能与她谈诗论文的知音。

      她嫁的老公是一位将军窦滔,据说是一介武夫。这个大老粗是玩弄刀枪的,只喜欢她的丽质容貌,至于她的什么诗心文才,欣赏不起来。所以新婚之后那段时间里,苏若兰经常落落寡欢,发发脾气,看着漂亮的夫人,窦滔也只好让让。

  后来他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从来大丈夫娶妾娶色。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苏蕙看到赵妾那副媚态,心里自然窝心,不由得拿出正室的身份叱责她。赵妾不敢与她直面对抗,就不时地在窦滔耳边数落苏蕙的不是,窦滔对妻子也就越来越冷淡了。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当时苏蕙正为赵妾的事情生气,赌气说不去。这话正中赵阳台下怀,她极力怂恿窦滔,说苏蕙不去就不必勉强。于是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了。

  苏蕙独自守在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到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太能感觉出他的多少好处来,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真是一日夫妻百日思啊!她不由得有些悔恨当初的负气了。

  悔恨之余,她便夜以继日地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一天,她心不在焉地把玩着一只精巧的小茶壶,壶身上绕着圈刻了一圈字——“可以清心也”,她玩着玩着,忽然发现这五个字不论从那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一句颇有意趣的话。于是灵感顿至,她设想可以利用这种巧妙的文字现象,来构成一些奇特的诗。

  这时,她正有满腔的幽思和深情想有抒发,现在又找到了这种奇巧的表达方法,于是废寝忘食地进行构思。构思既成,她又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把诗织在锦缎上,这副锦缎长宽都是八寸,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个字,分成二十九行,每行也恰是二十九字,每个字纵横对齐;这些文字五彩相间,纵横反复都成章句,里面藏着无数首各种体裁的诗,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当然,其中也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有何含意,可对诗文不甚通解的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旁人询问其故,窦滔意味深长地说:
  “这是我家的语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

  当即,窦滔派遣了一批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日深,窦滔也渐渐跟着苏蕙学习诗词,两人常常一同流连于诗词的海洋中。

  多才多艺的苏蕙还是一个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璇玑图》诗文外,另著有文词五千余言,后经隋末战乱,都以散佚,无人搜集。

  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至今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们,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经常念念不忘夫妇恩情。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礼俗。现在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以故扶风县毛巾厂织造的彩花小毛巾十分畅销。

  才华文采出众的苏若兰织锦回文诗《璇玑图》在文学上影响也是很长久的。自她以后,千多年来,历代不少文人学士,也创制了许多回文诗词,如南朝齐的王融,唐代的藩孟阳、张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李禺,明代的汤显祖、张芬,清代人张淮、邱琼山、谢默卿等,也都写过多首回文诗。但能象苏若兰的《璇玑图》能读出几千首的,目前还没有。不过,后人的回文诗词也有创新:有的诗词可随句倒读;有的词点破原句,倒读构成同体词;也有将诗句倒读后变成一诗词的,难度逐渐加深。后来的回文诗词不论有几多变新,苏若兰总是他们的启蒙老师。




7、薛涛
 




            红了枇杷,绿了杨柳,问万里桥边,空巷风光谁管领?
            伴着工部,倚着武侯,诗浣花笺里,望江才子尽低眉。




【注释】

      薛涛:(约768~832年) 唐代名妓和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出生于成都。其父薛郧宦居成都时去世,薛涛由母亲抚养。当其及笄之年已辩慧知诗,兼撤擅书法,描眉涂粉,才貌超群。但因与母亲生活无靠,只得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赏识,成为私人秘书,还准备奏请朝廷任命其为“校书郎”,虽位或准,但人们从此称其为“女校书”。

      据传薛涛八岁那年,她父亲薛郧看着庭中的一棵茂盛的梧桐树,以“咏梧桐”为题,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让小薛涛来答,小薛涛答了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她父亲一听就觉得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女儿日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结果诗谶成真。史上相类的故事很多,我觉得应该是真的。

      唐宋的妓女,更应称作姬,哪象现在的红灯红怡红院里一叫一大串的俗艳(哈我可没去过,真想穿越时空回到唐宋泡青楼)。尤其是达官贵人宴席间应酬的女子,大多是有姿有才的女子。娥眉婉转,还要胸有文墨,多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薛涛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薛涛居浣花溪上,用胭脂掺水制出红色的小彩笺,题上诗句(薛涛的字也是很有名的),赠与那些互论诗文的合意的才子,成为后世传颂不已的“薛涛笺”,也叫“浣花笺”。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后来李商隐曾说过:“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后世韦庄有诗名《乞彩笺歌》,其中就有“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独不惜。薛涛昨夜梦中去,殷勤劝向君边觅”之句。

      唐朝诗人王建有诗送薛涛《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一生未嫁,死后葬于杜甫草堂附近。列中国名园的成都望江楼公园,是一处以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为主题的古典园林,是与武侯祠、杜甫草堂齐名的成都三大博物馆之一,迄今已有120年历史。园内景色优美,前来瞻仰的历代墨客骚人无不景仰薛涛的才气,纷纷留下墨宝。

      顺便介绍一下,望江楼公园有一绝对上联,从1889年起始挂其上,文人骚客百年来应对不暇,至今无有理想下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8、李清照
 



      春流漱玉声,升起一弯新月。柳絮泉边,多少回梦落,落笔若何,何极处沧海遨游、太虚盈动;
      秋瘦黄花雨,卷来满地相思。大明湖畔,千百年风流,流芳其谁?谁句中英雄仰止、儿女温柔?



【注释】

      宋神宗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一个小女孩悄然诞生,当然谁也不会想到,她就是后来纵横文坛傲视须眉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家世堂堂正正,是清清白白的书香门第。

      千载以前,千载以后,女才子也是李清照第一。女诗人们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制约,诗词的境界和艺术成就上往往不及男诗人,这也是无庸讳言的。但是李清照和一般的才女不同,她的文词“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明代杨慎也说:“使在衣冠,当与秦七(观)、黄九(庭坚)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这些评价大致还算公允。

      苏东坡、辛弃疾的词豪放有余,婉约不足,也有不及李清照词之处,至于秦观柳永虽然也是婉约派,但是这俩人一个词风靡弱,一个词风俚俗,都不如易安之词清丽自然。所以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这句话挺有道理的,豪放是不是辛比苏要强,不敢说,但婉约一派以李清照为首是不作他想的。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写少女时候的她吧《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并非只是矜持木讷的闺中少女,她性格活泼开朗,经常划着船在湖上游玩,以至于不知归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还有一个和一般小女子们不一样的特点就是喜欢喝酒,李清照的词里经常提到酒,像什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之类的句子极多,这在女诗人尤其是大家闺秀的诗文中是极罕见的。有人做过统计:全书漱玉词三十四首,和酒有关的二十二首;补遗十二首(其中部分作者存疑),和酒相关的六首。可见李清照好酒确实不假。

李清照虽然不是男儿,但词风有时颇似李太白醉后笔走龙蛇的纵横气势,如《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词的气势,直追太白,别说是女儿家,宋代词人中有此豪情者也只有苏辛等寥寥数人而已。

      当然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孩子,更多的是娇媚活泼的一面,她有一首词,写出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娇态: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词如其人,可想而知,李清照当年也是秋波一转,颠倒众生,满面生春,娇怀如梦。很多人看《红楼梦》一书时,常神往宝钗之学问广博,无书不知;黛玉之孤高自许,口角锋芒;湘云之豪爽洒脱,襟怀坦荡,但如果你充分了解了李清照,你会发现她竟然集《红楼梦》中三个最突出的女子的优点于一身,这样的才女真是不知是谁修了八辈子福才能娶到啊。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不知前世敲烂了多少木鱼,读烂了多少本佛经,建了N级浮屠的人就是赵明诚。

      说来赵明诚和李清照门第倒也相当,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他,赵明诚当时还是个太学生。其父名赵挺之,官做得也不小,比李清照的父亲官要大,曾做过尚书右仆射(相当于丞相)。所以两人应该算是门当户对,但是门当户对的婚姻未必幸福,难得的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十分情投意合。

      赵明诚比李清照大三岁,自幼喜爱金石书画,年十七八时,就喜欢并开始收集前代石刻文物,并有很好的赏鉴能力。当时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非常繁华的东京居住,一有空闲时间俩人就去逛街,李清照逛街和现下的好多美眉只喜欢逛超市、服装店、化妆品店不一样,他们最喜欢去的就是到大相国寺边的旧货摊上“淘宝”,每次都买一大堆旧书旧画古董之类的东东,还买上一大堆零食。

      这零食估计是李清照爱吃的吧,美眉们都喜欢吃零食嘛。说来东京当时的零食还是挺丰富的,《东京梦华录》中曾说有“炒银杏、栗子、河北鹅梨、梨条、梨干、梨肉、胶枣、枣圈、梨圈、桃圈、核桃、肉牙枣、海红嘉庆子、林檎旋乌李……”等大堆好吃的东东。可想而知,李清照和赵明诚抱着一大堆书画,提着一大包零食回家后,相对展玩咀嚼,边品尝美食,边评点书画,两人意兴盎然,确实其乐无穷。说来李清照也够幸运的,嫁了个志趣相投的夫婿。

      李清照夫妻的小日子是十分甜蜜的,李清照有一首这样的词: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这首词写得妙趣横生,意境旖旎无限。以平常的口语入词,但词中的融融暖意,犹如吹面不寒之杨柳风,让人心旷神怡。活脱脱地道出一个娇媚无比的新娘子形象。后来风流才子唐伯虎有一首诗,就完全因袭了李清照的诗意:

    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真会打情骂俏。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赵明诚不久就为官出仕,一时不便带李清照同行,夫妻俩不免要暂时分离。这段日子里,李清照的心情是十分愁闷的,但这段离别却使她写下了不少极为精采的好词。我们来看看最出名的这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化自范仲淹的《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句如口语般上口,更为大家所熟知。  

      赵明诚和李清照回到青州,他们把自己的宅院命名为“归来堂”,自然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李清照这时自称为“易安居士”,也是来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可见,他们夫妻是安于归隐,乐于归隐的。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夫妻衣食自然无忧,闲居无事,还是从事他们的爱好。

      归来堂中,夫妻俩晚上整理古书,摩玩彝鼎,乐在其中。他们还玩背书的游戏,李清照看来远比赵明诚聪明,经常得胜,虽然规定谁得胜谁喝茶,但李清照却乐得将茶打翻了。也许俗人们觉得这种玩法一点也不有趣,但是李清照他俩却觉得“乐在声色狗马之上”。遥想归来堂中的红烛光影,笑语娇声,真是羡慕死普天下的夫妻们。千年以来,这样琴瑟偕好的夫妻也是难得一见。夫妇俩专心著《金石录》一书,过着神仙眷属一样的日子。正所谓“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但世间不如意事,十者常七八。后来赵明诚又被起用,出任莱州。夫妇二人又开始离别。李清照此段时间又写了《凤凰台上忆吹箫》、《念奴娇·萧条庭院》等很有名的词。当然最富故事性的是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说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赵明诚既感动于清照的深情,又惊叹于清照的才华。虽然觉得自愧弗如,但还是不大服气,于是杜门谢客、废寝忘食地思索了三日夜,做了五十首,然后将李清照这首也混在里面,让友人陆德夫看哪一首最好。

      陆德夫也是个有水平的人,当时就说:“这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李清照所写的。其实,李清照的词功力之深,不惟纵横当世,而且压倒千古,赵明诚虽然不是粗俗庸碌之人,但是想在词章上压过这位空前绝后、冠绝古今的大才女,却也是痴心妄想。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一举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金兵掳去徽钦二帝及后妃数千人,并掳走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等无数,北宋就此灭亡。

      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赵明诚的母亲也于这多事之秋逝去。靖康战乱中,清照夫妇存于青州的书画古器毁于兵火之中,一点也没有留下。

      李清照身历山河破碎、黎民涂炭,在国仇家恨之中,她的诗句也变得慷慨豪迈,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这首诗豪气干云,绝不似弱女子所作,李清照这诗意境之雄浑,和岳飞《满江红》等铁骨铮铮的诗句有得一比。

      不久赵明诚——李清照相依相伴的知已,就在这个最纷乱多事的时候,抛下李清照而去了。

      晚年,李清照独对寒秋,写下了她另一首很有名的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就任的路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本词可谓千古绝唱。

      李清照在文学上的成就,中国古代无人可比。我国古来女人中就两个人最伟大,一个是武则天,她在政治上成就空前,再就是李清照,她在文坛上风采独步。更为难得的是李清照拥有连男人也不敢有的气势,她有一篇《词论》,简直是睥睨天下文豪:

      这篇《词论》中点名批评了北宋时期几乎所有的写词名家,喜欢写“愿奶奶兰心蕙性”的柳永自然是“词语尘下”,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以诗入词,没有词的意味,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这几个人写的倒还像点词,但是晏几道的词“苦无铺叙”;贺铸的词缺少典故;秦观虽然不错,但像个漂亮点的柴火妞,没有高贵气质;黄庭坚像个有斑点的玉……李清照可谓一语中的,说的正是上述那些写词名家的缺点所在。

      在济南大明湖畔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有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有《漱玉集》和赵明城合著的《金石录》等在世。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在如花的众才女中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卓而不凡。在李清照诞辰九百年时,她的名字被命名为月球上的一组环行山的名字。李清照的大名和明月同辉,永远辉映在清朗的天空,把洁白如银的清光照向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十大才女
谁是历史上十大才女之首
古代15位才貌绝伦品格高尚的才女!一个比一个有才却一个比一个惨
古代十大才女
中国古代八大才女
扫眉才子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