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好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吗?
懒伙计 / 你的佛系保险指南
这几天,有条消息在坊间流转:
不仅如此,据悉,监管有意加强对长期人身险的市场管控,将按季度进行产品定价回溯:定价偏离标准30-50%的重点关注,超过50%的约谈整改。
同时,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有可能限制网销范围。
以上,再结合最近几款新规重疾险的情况,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
2017-2020三年间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重疾险,在定价上的优势可能一去不返了。
探其缘由,无非有三点原因。

01

从保险本质来讲,重疾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精算三差中的“死差”在变大,涨价势在必然。

之所以形成“重疾险会越来越便宜”的印象,与最近三年互联网保险的市场阶段有很大关系。
简单讲,就是新公司、既往格局的挑战者们,通过价格战来抢夺市场和用户,利用互联网弯道超车。
早在2017年,第一款网红重疾险康惠保上线时,再保公司就无人敢接,第一年的风险完全由百年人寿自担。第二年,看过销售量和赔付率数据后,才有再保公司介入。
由于亲历了康惠保的上线和销售过程,所以我的印象很深刻。
那一年,媒体赋予这款产品的关键词,除了“网红”外,还有“跌破地板价”,多名大V发出价格警告:不会持续太久。
没想到,三年间,跌破地板价的产品一款接着一款:康乐一生、健康保、康惠保、超级玛丽、达尔文等等。
这些产品有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上线时轰动一时,不出几个月,要么下线,要么改版加价。
无他,亏钱卖的,卖多了兜不住。
所以,越来越劲爆的互联网重疾险,价格上并不健康,偏离了实际发生率情况。事实上,2020年的重疾险产品已经在通过“加量”悄悄加价了。

02
除了上面的核心原因外,流量成本和行业平衡也是两个重要原因。
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带给保险定价的“费差”优势不在了。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已经结束了,存量市场之下,流量红利已经消失,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这一点,各大网销平台应该深有体会。
同时,利率下行的世界趋势,也在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利差”结构。
行业方面,监管需要在渠道变革的交接中,平衡新老势力。
在线下转线上的渠道变革中,受价格战冲击最大的是那些大公司,他们是既成格局的得利者,也是变革中的积重难返者。
价格战对线下销售体系的冲击太大了,虽然产销分离喊了很多年,但970万代理人,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以上三大方面,决定了互联网重疾险的价格趋势,长远来看,价格越来越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借着重疾新规颁布,老产品在明年2月1日前统一下线,新的价格时代来临了。

03
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呢?
一方面,当然是坦然接受,利率下行我们都接受了,保险费率杠杆下调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另一方面,如果确实有配置保险的需求,抓住最后一个月的窗口期,能买就买吧。
此外,我们还要改变观点,价格只是产品的一部分,价格上涨,不代表产品变差。
重疾险变化的另一个趋势,将是产品适应人群的不断细分化。
借助着科技的进步,未来重疾险将不是一刀切的产品形态,结合健康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不断深化,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保障细节的产品,再施行特定的费率。
一个健康、自律、财务稳定的被保人,将获得更好的产品价格。
这就是我眼中互联网保险的新时代。

一句话证明2020年你很难:我在大连。

我们又要全员核酸检测了....


友情提醒

麻烦您在阅读后点击“在看”或加星标,这样方便及时收到懒伙计的文章。

三哥  2012年进入保险行业,2015-2018年担任某互联网保险平台运营总监,2019年开始创业,咨询预约请加微信shibu04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支付宝中的卖的各种保险信得过吗 为何会有这么便宜的保险?而且扶老人险是什么鬼
平安又做中介,平安代理人,你们的平安福还卖得动吗?
滴滴低调推广重疾险,互联网巨头有流量有场景,就一定能做好保险吗?
乳果爱复发险靠谱吗?收下这份最全解析
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迎良机
不标准将可能赢得未来的竞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