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第一节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判别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是相当困难的,这是由于异常心理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既然是主观反应,就很难找到分明的分界线

首先,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很难找到一条截然的分界线。

其次,心理异常表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客观环境条件(房间光线很暗,一进去把衣架看成一个人,这就是错觉,客观条件会影响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大脑神经活动过程(人在生病高热的时候,会惊厥出现意识障碍谵妄,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出现幻听,但这种幻听我们不界定为病理性的)、主观经验(家里连续有两个人得了病,然后这两人都喜欢空腹吃花生,家人就认为是空腹吃花生导致他们得了疾病,并且这种想法很难撼动,所以个人主观经验也会影响一个人心理正常与否)、当时的心理状态(等人焦急的时候仿佛听到手机铃声想了,此为心因性幻听,所以当时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我们对心理活动正常与否的判断)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曾经同性恋被视为病态的,但在今天中国不把同性恋看成病态)的影响等等。(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是有难度的,所以需要一些标准,这种标准即被大众所接受,又实用,就有助于我们进行判断,而且这些标准不是一刀切的,他会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帮助我们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

张伯源和陈仲庚(1986) 所提出的区分标准:

1、以经验作为标准: 所谓经验的标准有两种意义,其一是以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躯体生病了会有疾病感,比如强迫症反复洗手病人自觉和以前不一样会想自己是不是病了,但精分病人双相病人没有自知力);其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身的活动体验来判别正常和异常(研究者代表大多数人,这个人跟我不一样,可能就是不正常的,比如看到病人在大街上哈哈大笑,就会认为这人有毛病,当然这种检验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2、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这一标准以社会常模为体(组织),以社会适应为用(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在社会常模的基础上来衡量行为顺应是否完善。(比如有个人不论生活工作学习交往到哪都格格不入,和环境难以融入,容易发生冲突,这个人就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问题。

3、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有些异常心理现象或致病因素在常态人身上是一定不存在的。若在某人身上发现这些致病因素或疾病的症状则被判别为异常。(比如酒精依赖成瘾和脑外伤导致易怒性格改变等心理疾病可以找到病因,但变心中大多数疾病如精神分裂还找不到确切的成因,所以这个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

4、统计学标准:正常人的心理特征的人数分配多为常态分布,位居中间部分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即以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但智商、认知功能、记忆处于两端不属于心理异常,智商低于70考虑一种疾病叫精神发育迟滞,但智商超过130我们说是智力超常,不属于心理疾病,所以说这个标准有一定的可用性,也有一定的不足。

[补充知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与原则

(1)标准化的区分(4条,中科院心理所李心天,1991)这个标准和前面的标准大同小异

医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2)非标准化的区分(5个角度,李心天,1991)

·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种文化习俗的偏离。

·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如精分躁狂发作会冲动毁物伤人。

·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从精神疾病的角度

·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更多是有自知力的人的判断

(3)心理学的区分原则(3条依据,郭念锋,1986)目前最为主流经典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统一性标准) :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客观现实中有什么样的刺激,我在心里就有什么样的反应,但如果没有客观刺激却凭空出现反应,比如周围没有人却听到声音,大街上别人说话觉得在议论自己,就是主客观不统一了。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等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比如有的人遇到一个好消息觉得自己运气真好情绪体验非常开心想要和别人分享。但是遇到家里有人去世却很开心,精分患者说有人要害我要置我于死地,说这件事的时候却面无表情非常冷漠就是内在不协调。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一旦形成, 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如双重人格、如性格改变、如癔病附体人格转换。

二、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重性精神病,是相对于“轻性精神病”而言的。具备以下特征:

1、“重性”症状:患者丧失正常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伴随有幻觉(幻听幻视幻触幻嗅)、妄想(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如关系妄想电视上有人觉得在说他别人说话觉得在议论他)、思维联想障碍、受控体验(有人在跟踪我监视我影响我)等。

2、社会适应能力丧失: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的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

3、明显人格改变:退缩、孤独、或过分激进。人格改变

4、自知力缺失:自知力是一种对自身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感受、体验正常与否的检验能力,属内省力范畴,缺失则表明无法自我判断和检验自身是否处于病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Y022 如何分辨一个人是否存在精神异常?
幻听是可治之症
自知者明——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知力是什么鬼?
4、解读: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五篇文章)
抑郁症长期不解决,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吗?
网瘾是精神病?可利用倒逼效应除网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