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王蔷 (北京师范大学)

敖娜仁图雅(首都师范大学)

摘要:近几年,学界提出了阅读素养的概念,使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然而,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还没有真正引起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作者以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通过绘本教学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以达到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目的,为中小学教师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英语绘本教学提供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英语阅读素养;英语绘本;英语阅读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学界提出了阅读素养的概念,使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根据有关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论述,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构成。川团阅读能力包含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解码能力指读者自下而上读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语言知识指阅读过程中所需的目标语知识,具体包括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阅读理解即读者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提取、策略运用和多元思维;文化意识着重描述中国读者对英美文化不同层次的理解,包括文化感知、文化理解、文化比较和文化鉴别。阅读品格指阅读习惯和体验。阅读习惯具体包含正确的阅读行为、合理的阅读频率和足够的阅读量,而阅读体验则强调读者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情感成就,包括态度、兴趣和自我评估。阅读素养各要素间联系密切,相辅相成。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阅读品格的形成,而阅读品格越高,阅读能力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发展速度也会越快,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还没有真正引起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关注。阅读课更强调对语言知识的处理、基本信息的提取或阅读策略的应用,离阅读素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学生缺少文本概念、语篇知识、多元思维和文化鉴别能力,尤其是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这离阅读素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科书一般都围绕特定的语言知识编写,内容不够生动,语言不够真实,缺乏生活情趣,缺少认知挑战,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师多以应试为目的开展教学,较少花时间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且教材多以对话或短文为主,缺少完整的书本信息和生活语境、信息量小,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阅读体验。(3)阅读教学多以讲解和检查理解为主,很少激发学生的J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教师对学科的人文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意识到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生做人、做事、思考和沟通。

英语绘本相对于教科书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首先,英语绘本独立成册,包含完整的书本信息(如封皮、封底、扉页、作者、插图作者等),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建构文本概念。其次,英语绘本选材丰富,富有情境、情节生动、语言鲜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对学生形成语感、感知英语发音、习得常见词汇、接触和运用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联系个人生活、表达个人观点等都有积极的帮助。同时,绘本中生动的人物特征、引人入胜的情节,及其所隐含的文化价值,都非常有利于学生感知文化差异,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积极的阅读体验,激发内在的阅读动机。最后,英语绘本通常以分级的方式编排,同级别包含多读本,能够体现该级别读者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以及语言发展的规律,并能有机融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知识,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需求。显然,英语绘本是对教材的有力补充,有助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跟踪学生的发展路径,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分级绘本还能帮助学生对自身的阅读水平形成客观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循序渐进。不难看出,开展绘本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包括构建文本概念,形成音素意识,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流畅度,促进有效阅读策略的运用,感知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创设积极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向阅读素养的英语绘本教学途径与方法

近几年,不少英语阅读教育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围绕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特别是在绘本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里,我们介绍五种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途径供有兴趣尝试绘本教学的教师参考。它们是:图片环游(Picture  Tour)、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故事地图(Story Maps)、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和阅读圈(Reading Circles) 。这几种教学途径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一)图片环游    

图片环游本质上是一种分享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读故事、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文本故事演绎成生活故事”,以问题为引导,通过封面、扉页、主题图等启发学生主动观察、预测、思考、分享个人的经验,在不断推测和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学生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心理,联系个人生活,使通过图片环游读懂故事的过程成为师生合作探究故事意义的过程,“生成一个深度卷入、思维绽放的教学形态”。川图片环游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教学是完全不同的。

 图片环游的教学活动大致遵循以下顺序进行(见图1),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热身引入: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媒介引出文本主题,激活学生己知和阅读兴趣。(2)文本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识别标题、作者、插图作者等,培养学生的文本概念意识,增强对绘本主题和内容的整体感知。(3)图片环游:引导学生从个人经验出发,根据图片信息,观察、分析和预测,提出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阅读,学习语言知识,体验阅读过程,构建新的概念,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预测想象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总结评论:通过流程图等支架,协助学生总结大意加深理解,内化语言,并通过讨论学生最喜欢的角色、图片、情节等活动让学生对绘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5)默读与朗读:通过默读和朗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充足、丰富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流畅度。分级绘本通常会在同一绘本中呈现几个含有相同拼读规律的词汇。教师可以在默读和朗读环节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汇的相同点,总结其拼读规律,并基于此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学习拼读生词,拓展词汇,增强阅读自信心。(6)交流表达:创设不同的语境,通过读后写、读后演、读后画等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对故事人物的评价,给故事续写结尾,或者创编新的图文故事,促进语言运用的迁移与创新。

 图片环游适用于各类绘本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学生也需要有比较充足的课堂时间开展阅读。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时安排,基于图片环游的理念,灵活设计和组合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故事类型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持续默读    

持续默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持续默读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教学活动,即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每天特定的时间段(通常是5-15分钟),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进行自主默读,并且读后不必进行相关阅读测试或报告”。持续默读对发展学生的阅读流畅读、养成阅读习惯、增长丰富的知识、推动个性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有效的持续默读可参考以下几个步骤:(1)读前:教师向学生解释进行持续默读的意义并制定规则;(2)读中:在限定时间内,学生与教师一同默读自己挑选的读物;(3)读后:根据具体情况,推荐拓展阅读材料、讨论或写作。

持续默读活动的实施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教师可将其融入日常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进行,要做到坚持不懈。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完成图片环游之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默读;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采用建立阅班级图书角或学校绘本馆等方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为自己所阅读的书目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书名、作者、绘图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三)故事地图    

故事地图指教师根据故事类读物一般都遵循的概念图式或故事语法,形成相应的视觉图式,教会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使用故事地图去发现和梳理故事的结构和大意,从而学会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和创编故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Ruetzel和Boulineau等认为,故事地图可用于阅读全程:读前用来激活己有知识、激发讨论、导入故事;读中用来帮助学生获取重要信息、理解故事;读后用来讨论和回味故事。

故事地图大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情境、人物、问题、情节发展或问题解决、结尾(如图2)。教师也可以采用大意一细节顺序图(main idea-sequential detail map)、角色对比图( character  comparison  map)和因果关系图(cause-effect relation map)等其他形式的故事地图。以大意细节顺序图(见图3)为例,构建故事地图需要以下几步:(1)按时间顺序,对故事大意、主要事件、主要角色进行总结排列;(2)将故事大意置于故事地图中心;(3)围绕故事大意画线连接主要事件和角色;(4)围绕主要事件和角色添加次要事件和主题。

 故事地图适合各年龄段的学生和各类读物。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特定的故事要素上,帮助学生识别故事要点、理解故事大意,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信,同时也为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提供了支架。使用初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关键内容等,让学生感知和发现具体故事的构成要素,并通过板书示范建构故事图式的方法。

(四)拼图阅读    

拼图阅读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合作阅读模式。拼图阅读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工阅读一个故事或短文的不同部分。然后,全组再一起把这个故事按逻辑顺序拼接完整,合作讲给自己小组的成员或讲给全班听。第二种是教师将学生按照文本的段落或部分组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平均安排人数。然后,教师为每组按其人数打印故事或短文中的某一段文本。这个小组也称为“基础组”。基础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顺序编号,每个基础组的顺序编号都一样。基础组成员阅读同样的段落内容,当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完成阅读后,组内可以进行简短的交流,确保理解到位。然后每个基础小组的成员按照自己的编号与其他小组的同一编号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每个新成员都把自己阅读内容分享给新组员,新的组员在小组内完成对整个语篇文本的拼接,确保逻辑和意义连贯、完整。最后,学生再回到基础组,阅读和交流完整的故事,互相帮助。罗少茜和谢颖总结了拼图阅读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流程:(1)学习任务讲解和分配;(2)建立基础组并明确任务分工;(3)组建专家组和实施课题研修;(4)返回基础组进行组内互助;(5)教师反馈;(6)成绩评定。

一般来说,拼图阅读比较适合篇章较长的读物。通过拼图阅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加互助交流、体现合作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拼图阅读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学习和探究方式,既能节省时间,阅读也能丰富学习方式。除了篇章阅读,拼图用于句子阅读和词汇学习,教师可将其融入日常英语教学和图片环游教学中。

 (五)阅读圈    

阅读圈或文学圈指读者基于不同角色组成小组深入研读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学习活动。阅读圈始于16世纪,20世纪80年代风靡美国,21世纪才开始进入外语课堂,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支架,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基于不同角色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自主与合作学习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阅读圈活动由多个基础角色和备选角色组成。在组织阅读圈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选择4-6种角色开展阅读活动。适合中小学生的常见角色主要包括:(1)总结员,对文本进行总结并与组员分享,帮助组员理解文本;(2)讨论领队,基于文本内容设计问题,引发组内讨论,讨论领队的其他工作还包括负责从文本中摘取优美、有意思、难以理解或能激发深思的某些句子或某个段落,供小组内欣赏或讨论;(3)评论员,负责对文本主题或者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或评论;(4)文化搜集员,负责对文本的文化知识及其含义进行提取和分析,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关联,进行文化比较,开展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5)结构分析员,基于文本内容或结构绘制图表或插图,梳理文本结构与内容,整理文本脉络,加深文本理解;(6)词汇专家,负责摘录并解释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发现并整理文本中出现的比喻、拟人、谚语等修辞手法,供组员讨论和学习。    

阅读圈适合于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调整角色或补充适切的角色。在开展阅读圈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做好角色设计和任务要求;(2)初次使用该活动时,要注意指示语清晰、简洁,尽量通过示范或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交代清楚每一项具体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能承担并完成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3)从学生的多元智能出发,设计相应的角色,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4)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

三、有效开展绘本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分级阅读读物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中    

阅读材料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中介工具,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选择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语言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而什么是难度适中的材料,英美学者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且影响至今。Betts认为,学生词汇识别和阅读理解的比例能帮助教师确定绘本的阅读难度:如果学生能正确识别文章中99%以上的词汇,能理解90%以上的内容,此文可独立阅读;若学生能正确识别95%以上的词汇并能理解75%以上的内容,此文可教;词汇识别比例在90%以下,阅读理解比例在50%以上,此文偏难,不适合教学和独立阅读。这种难度分级方式沿用至今。也有研究者,如Uray和Leary则认为,读物的难度受到289种读物特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读物的格式(大小、页数、纸张质量、打印类型、每行长度、封面设计、图表)、结构(标题、章节分布、段落分布、引用)、表达方式(词汇、句子、作者态度、体裁、文风)和内容(主题及其类属)。总的来说,教师确定读物难度时应把握一个原则:对于学生来说,太难的则读不懂,容易有挫败感;太易的则没挑战,容易失去阅读兴趣。

(二)读物的选择要兼顾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认知需求    

趣味性是选择英语绘本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喜欢的绘本也不尽相同。由于认知发展水平不同,低年级学生更喜欢插图多的绘本,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喜欢内容有深度的绘本。性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男生和女生喜欢的绘本也不大一样。家庭背景也会造成个体差异。总的来说,阅读材料应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还要具备适合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常见的分级通常有故事类和百科类两种,语言知识循序渐进,语言结构复现率高,适合中小学生的外语学习规律。此外,在选择绘本时,教师最好选择内容具有连续性的绘本系列,以便开展持续性的阅读教学。有些绘本配备了教师用书、教辅工具、活动手册、点读笔等配套资源,方便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

(三)选样适合字生阅读素养发展的教字模式与方法    

在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人们经常陷入评定最佳教学方式的定式中。Gunderson指出,我们不能简单地选出最佳或最差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为每个模式和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只有结合学生的需求、能力特点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本文介绍的教学方式没有最佳或次佳,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适合不同的读物或者不同年龄和语言水平的学生。重要的是,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体验不同阅读方式的机会。Hamayan}l'〕认为,由于二语学生间差异较大,学生需要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模式。

(四)以培养阅读素养为目的,注意教学与评价相结合    

随着分级绘本阅读教学的不断推广,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素养也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只有教学和评价和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阅读素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建议广大教师在开展分级阅读的过程中,认真了解和研究阅读素养的构成要素,开展针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和评价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情况,根据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己经开发的关于阅读素养的评价工具(如Tompkin, 敖娜仁图雅 )。这些工具可以为中小学教师了解和跟踪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过程提供参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教师应将教材和绘本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学生情况扬长避短地使用好教材和绘本,不宜以绘本替代教材。此外,开展绘本教学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绘本级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才会收获学生的进步和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特别是要以培养阅读品格为终极目标,牢记阅读的本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健康持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老师可以怎样引导学生?
提升语文教师阅读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高中生跨学科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王路、员文婷:基于英语“大阅读”理论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语文课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2022年第47篇:读文有思∣阅读素养仅仅是语文学科内容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