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的故事(12~13)

9、


     古人以孝悌代指其时的伦理体系,其实用孝悌代指古代的伦理体系不如用孝慈或者孝道来的恰当。

     孝是指小辈对长辈的责任义务,慈是长辈对小辈的责任义务。

     孔子按照父慈子孝的顺序来排列孝悌的内容,除了是按照尊在前的习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这个道德体系里,起首要作用的是夫、兄、夫、长。 只有父亲做到了慈,子才有可能做到孝。
     许多人会非议这种看法,认为孝道是无条件的,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是受后世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情是没有条件的。

     如果仔细研究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我们就会发现一点:在真正的礼乐文化里面,人们认为所有处于上位的人肩负着更重的责任,无论是家庭的还是社会的。

     因此,古人才有:“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的说法。 慈,不仅是慈爱,还包括教育。

     对于这一点,古人也有很深的认知,他们认为父亲在对待子女问题上,一般会喜欢有能力的孩子,母亲则是喜欢有能力的,怜爱那些能力不是很强的孩子。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那个社会的现状决定的,因为父亲的责任是养家,通过劳动挣回来衣食住行的资本,母亲的责任则是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父亲自然希望儿女们有能力,可以协助自己了。

     后世流传下来的孝道只有下对上的责任与义务,这完全拜托了儒家们所为,他们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或者有意地或者无意地漠视了上位的责任义务,加重了下位的责任义务,这种行为长期积累下来,使人们形成了对礼乐文化的误解,错把儒家文化当成了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与儒家文化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区分法则:礼乐文化主张责任与义务是双向的,如果说非要区分出轻重来的话,礼乐文化认为社会的好与坏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上位的人决定的,是权力者的责任更大,所以我们读《论语》会读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样的话。 所以,子孝与不孝,不但取决于他自己,还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和父母给他的影响。

     在《论语》里有非常重要的两句话,一般会被人所忽视,这两句话是:“子曰,爱之,能勿老乎;忠焉,能无悔乎?” 爱你的孩子,能不让他多做一些事情吗?对自己的孩子诚心诚意的,能不多教他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吗?

     让自己的孩子叠自己的被子,远比成天絮叨学会叠被子的重要性重要得多。

     教会自己的孩子宽容地对待别人,教会他们接受别人,容纳别人,远比替他们砍人重要得多。 什么是害?什么是爱?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要做到确实很难。

     如果人们都懂得了这个道理,长春17岁的少年也许就不会因为打篮球丢掉性命了吧?

     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的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去应聘的父母,到底是爱他们的孩子呢?还是爱自己的感受?
     连老鹰都知道带着小鹰飞翔,狮子还知道从很小的时候教授幼师捕猎,现在的人却不懂得这点。
     把孩子养成了宠物,到底是爱还是恨?到底父母跟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仇恨,才会这样去做?

10、

     礼乐制度非常强调秩序与分寸,这是研究《论语》的人必须要注意到的现象,今天的人讲起爱国来常常慷慨激昂,一副热血沸腾的样子,在春秋时代这样是不对的,礼乐文化对此根本不认可,所以翻遍《论语》你找不到让你爱国的篇章,因为那个国根本不是你的,你凭什么爱?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事君远而谏,谄也。也就是说你的地位不够,跟君主的关系比较疏远的话,偏要腆着脸进谏,这就是谄媚的表现。

     礼乐制度讲的就是职责和分寸,超越职分在礼乐文化里面是违背礼法的行为。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有子为什么要强调孝悌,一个人最基本的责任是家庭的,依照亲疏的关系向外扩展。

     所以,在《论语》里才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要求,才有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能许身于人(类似替人报仇做刺客之类的事情是不能轻易答应的)的说法。

     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在现在社会的首要责任就是抚育儿女,让他们健康成长,照顾父母,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其实人的首要责任是自己,其次才是父母儿女,但是我如果这样谈,有些不理解的人会认为这种观点会导向让人们彻底的自私,是功利主义论,所以将这个观点保留到第十篇去谈)。

     普通人懂得孝悌,一家人就会幸福快乐。
     一个国家如果每个家庭都安康了,社会安定的基础就有了。

     那么,普通人懂得孝悌与治国之仁有什么关系? 国君也是人,也有父母,虽然他成为国君的时候父亲已经没了,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人死并不是如灯灭,只是形体的消亡,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会在肉体消亡之后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里,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也需要吃饭喝水,也需要基本的一些生活资料,而这些生活资料的获取只能依靠后代来提供,用祭祀的方式供给。

     读《春秋》的时候会发现,当时有些人会担心后代不够争气,或者感觉世道不好,后代不能存立,连带自己做饿鬼,就是这种思想的反应。

     所以,作为国君也有自己的孝道,国君的孝道是什么呢?
 
11、

    在周宣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鲁武公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拜见周宣王,周宣王喜欢鲁武公的小儿子,就立鲁武公的小儿子做了太子,当然这是违背礼法的,当时樊仲山父劝他,他也不肯听。
    结果鲁武公死了之后,鲁国人不服周宣王立的继承人,将他杀了,还是立了鲁武公的长子做国君,为此,周宣王带着军队亲自前去讨伐,杀了鲁武公的长子,立了鲁武公的另一个儿子做了国君,是为鲁孝公。 周宣王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各诸侯国的警觉。

    周代的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大家都按照制度来侍奉天子,管理国家,现在周宣王不但在诸侯国的继承人问题上乱来,给诸侯国带来了麻烦,而且还强行用兵,这种做法使诸侯国的国君们感到不安,大家开始疏远跟王室的关系。

    周宣王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决定为诸侯国找一个榜样,让他来带领训导各诸侯国。

    这实际就是给诸侯国找个大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诸侯方伯,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起一个缓冲的作用。

    这时,樊仲山父又出来出主意,他说:选鲁国国君吧,他孝。

    宣王问道:你是咋知道的?

    樊仲山父说:他聪明有礼,尊敬国家的元老,执政的时候,经常查询先王的遗训,了解历史上的成例。

    宣王听了之后说:嗯,这样他一定能治理好他的国家。

    于是让鲁孝公做了诸侯之长。

    国君的孝就是按照先人留下的制度、参阅父祖留下的成功案例来管理国家,使国家不断地发展,不要被国人所抛弃,这样祖先可以长久地得到祭祀,自己死了以后也可以安享后辈的供养。     而且按照礼乐制度的观点,一个国家执政者对这个国家的民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执政者都能秉持孝道的话,一国皆孝,孔子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偃”表达的就是这种观点。

    这个从今天的社会也可以看得出来,许多不良风气并非来自民间,而是从上到下的熏染。

    国君孝道就会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就会践行仁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百姓有样学样,就会遵守孝则。

    由上所述可知,有子的这段话的含义就很明显了:小人孝,就会安定自己的家庭,君子孝,就会安定国家,家安则国安,所以说孝悌是为仁之本。

    孝在礼乐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论语》中占的章节也比较多,就不集中到一起来谈了,如果遇到相应章节,再从一些侧面来研究孝的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中的故事(15)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
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的故事
《孟子》尽心下
【学习时报】古代王朝的经验教训之二:西周的衰亡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