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好好爱,从好好自处开始
2014-02-09 21:09

一谈到心灵成长,不少人会觉得跟心灵鸡汤没什么区别,不就是劝大家向内观察,净化心灵,凡事多在自己身上找根源,凡事要去接受、包容而不是对抗,这样看出去的世界才会美好,一再宣扬的不过是那句“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更有甚者,觉着这会让人意志薄弱、行动乏力,失去对世间疾苦与不公、肮脏与黑暗的抗争能力,这是精神“鸦片”,这是失败者、软弱者的哲学。在此,并不想驳斥所谓的强人哲学,毕竟对什么是强者,每个人的定义本就不同,也不想否认这套理论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些人可能是超脱,另一些人则可能是沉溺,而心灵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人,都会明白这套哲学并不能让人免除痛苦,相反,内归因本身就比外归因辛苦,将责任推给外界或是他人是相对轻巧的事,而当你的内在空间更加富余的时候,你的敏感度会更胜从前,从四面八方接收到的信息更多,过去无感的会变得有感,其中包括更多的痛感,所以这对很多人来说不见得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至于到底是鸦片还是良药,还是要看这个人怎么服,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有益的人生经验,也没有绝对正确的世界观,但若你愿意去亲身尝试一些,也许就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通往的将是真正的喜悦和自在,以及一种更为积极的入世状态。

与自己相处的能力说到底是和自己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有些人觉得就是这个世界不对、别人不对,才让自己情绪不佳,才会让自己受那么多苦。其实你只要想想,为什么自己状态好时,有些话、有些事根本对自己造不成影响,自己状态不好时,就有情绪暴走的冲动;为什么一些事换个时间点发生,就不会不可收拾;为什么一些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就不会像自己那么狼狈失态。这是不是说明:对人、事、物的反应不全是因为人、事、物的好坏,至少有一部分原因在自己身上?如果你承认这一点,那么试着再深一步想一下,真让人受苦的是不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念头,自己的大脑里是不是又禁不住为外在事件编排各种无中生有、无根无据的故事,是不是又想起了过去受伤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期的被抛弃、被鄙视、被背叛、被误解、期望落空),长久以来养成的负面思考模式或是消极的自我评价,如“你有多差劲”“没人瞧得起你”“没人真正欣赏你”“你不受欢迎”“我注定是受苦的”“没什么人是爱我的”“我迟早是要被抛弃的”等等,是不是又在暗中使坏。

因外在事件产生内心纠结的另一大来源是我们的孩童心态,觉得别人的反应尤其是在乎之人的反应,决定了自己的好或不好;觉得应该找人为我们的情绪埋单,而不是自己去负责;觉得越在乎的人,就越应该满足我们的需求,越懂得我们的喜好,否则就是他们的错;觉得别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不是这个样子就是世界出了错、别人有问题;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其他人都是欠了我们的加害者,自己的苦全是他们造成的,没有了他们或是他们改变了自己就不会这么苦了。怨怼之心,就这么生根了,而怨气这东西常在意识之下,一般情况下感受不到,一旦有什么人、事、物触动了,就爆发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没一个人能跟你完全融合,满足你内在的所有需求。只有你自给自足了,才能不乞爱、给得出,也就不会爱无感、爱无能了。

张德芬的这本《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名就挺特别,提出了一个跟一般常识迥异的概念。看了之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讲自己怎么跟自己相处的心灵成长书,作者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会蔓延、扩展到和其他人的关系”,“之所以看不清各种关系中的真相,是因为被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遮蔽了”。

如果你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那么任何一段亲密关系对你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你会不自觉地以爱的名义控制对方、伤害对方。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越是在乎那个人,越是期望在他身上实现之前所有未能满足的愿望,处理所有在其他关系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超高的期望下,容易产生更多的失望与不满,这会与过去相似的经历产生呼应,累加之下,造成更为激烈的情绪反应。当你无法面对自己内在不舒服的感受时,会将负面情绪投射到对方身上,将对方视作一切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为何关系越密切、越受伤的原因,这伤不是现在的,而是一直没好的旧伤。此外,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会袒露更多真实的自我,另一方将是一面镜子,帮你看清自我,但照出的不只是“好我”,也照出了“恶我”或者“小我”,而这个“我”也许是你无法接受、不愿看到、长期压抑而没法看到的,这时如若自处能力差一些,又会将过错归咎到对方头上。不少关系中的争吵,即便是成人间的,也还像两个受伤的小孩在那打骂哭闹,明明是接受不了自己,却演变成了指责别人的不是。至于解决之道,书中写到“最佳亲密关系的秘诀是,扮演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关爱、呵护、认可你内在的小孩”,不要期望别人来给你爱,你要的爱,你自己就能给。

最欣赏书中的一点是,它提出的破除与亲密之人在情绪上的“牵缠”。这不是说你与他们之间不应该有情绪联系,他们有负面情绪时,你可以甩手不管,不是,绝对不是,而是说你不用为他们所有的情绪负责,尤其当那些情绪并非因你而起,或是他们拿情绪当武器胁迫你做不愿意、不喜欢的事之时。太紧张对方的负面反应,并认定对方所有的不快“都是我的错”,所有的痛苦“我都应拯救”,也是一种孩童心态,多是太过依赖,惧怕不施以援手就会被嫌恶、遭遗弃,但成人应当有的信念是每个人都有不快乐、受痛苦的权利,这可以让人成长,你的干预会剥夺对方成长的机会和面对挫折的反应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给爱人们最好的礼物,是让他们去经历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全部由你负责;你可以给予鼓励、引导,你可以创造出一个不加批判、温暖包容的安全环境,让他们去探索自己的感受与挣脱枷锁之道,感受本身就是最好的疗愈;你可以做出示范,让他们渐渐学会管理情绪、扩展承受的底线。不当做的是将他们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承担下来,授人以鱼终究不如授人以渔,更不能做的是被他们的负面情绪所吞没,还牵扯进自己未加消化的负能量,使得事态往更坏的方向滑去。

亲密关系中最大的冲突是期待对方满足我们的需求以及为我们做出改变,而需求能否满足、改变能否发生也取决于你自己的状态,你能够决定能量的流动是正面还是负面,互动的方式是良性还是恶性。你可以希望对方做什么怎么做,但他没有做到,你也要觉得OK。你可以因为他快乐而快乐,但你的快乐不应仅仅系于他。关系中最怕一成不变,没有良好的自处能力,对方的变化会被视作威胁和背叛,自己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变化,最终的结果不是彼此厌倦,就是彼此憎恨。想要两情长久,就应该在心里永远为对方留一块空间。这需要自己内在的空间足够大,而只有你与你自己情绪和睦相处之后,你的内在空间才会扩大,你才有更多的余地接纳、包容对方。

很喜欢书中引用的一段美国作家杰德·麦肯纳的话,它描述了最好的自处状态,这种状态能让生命中的人因你的存在而加分,即“把世界当舞台,把自己当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但知晓真正的自己不是角色,而是那个永垂不朽的演员。”如果你能领会这句话的妙处,说明你已经可以开始一段美妙的亲密关系,这段关系不仅能带来心灵的成长,更能给予彼此灵魂的滋养。Are you ready for that?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书评/stillm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情不顺的姑娘,90%都是因为“内在思维”在作怪
杀不死你的 会让你更强壮
叶子书摘《情绪管理学》(吴娟瑜)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 心灵成长课程..
一切的不完美,都可以坦然面对
当亲密关系紧张时,如何拿捏好分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