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优者:你是谁?:读《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时间:2015-11-20
 

“资优者”难道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吗?有时候媒体带来的放大甚至是扭曲的效应会让人们相信这是一类所谓“蘑菇”人群 (隐喻出类拔萃的人群) ,由寻找自我满足的父母或对“超级大脑”感兴趣的心理学家打造而成。

事实是,对于这个我们曾认为能够接受一切的人群的关注是最近才开始盛行的。

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归结于若干原因: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诊的数量增多,以及心理检查普及化。我们得到一个令人不安的观察结果:有一些智商较高的儿童却出现较严重的学业问题,并且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另一些则出现行为紊乱和社会适应问题,导致对他们的教育变得棘手。至于那些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或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比较敏感的成年人,因为要解决自己的困难和苦恼,客观上扩大了心理咨询的队伍。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表现为资优人群而且需面对很多困难。他们都智力过人,并一直在寻找解决自己苦恼、生活问题、融入他人问题以及成功问题的办法。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大学和科学研究团体,国民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医学界也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培训... ...然而,对于这些一直在寻求被他人理解、寻求陪伴、寻求帮助的儿童或成年人,却鲜有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尤其是有一种趋势认为,资优者是一类具有特殊天分的人,而且这种趋势极其普遍且为大部分人所接受。

那么如何解释和接受这样一种让资优者在成长过程中备受煎熬的悖论,即高智力与心理脆弱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奇怪的关系。极端的思想和极端的痛苦难道打开的是同样的视野?难道痛苦最终意味着思考?---莫里斯·布朗肖

人们搞错的:智力和成就。

人们混淆的:能力和成功。

人们重叠的:潜力和智力效率。

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数量上比较高且适应环境要求的智力(高于标准的智力) ,和质量上有区别且其运行模式可能导致痛苦和失败的智力,即资优者的智力 (聪明方式与他人不同) 。

人们忘记的:理解、分析、记忆迅速不等于与生俱来的知识。

人们低估其重要性的:高智力与极端敏感和极端情感接受性是不可分割的。

人们掩盖的:高智商和过分敏感都会让人变得更加脆弱。

人们忽视的:能够非常清晰地感知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所有成分会产生一种持续的情感反应性,而这将导致一种扩散性的焦虑。

人们一想到智力,就会有很多充满矛盾的表征。人们首先会关注其意思:聪明是什么?继而关注其结果:聪明意味着什么?最后关注其期待:我该如何利用聪明?如果我做不到,是否要质疑这一聪明的前提?人们可以看到关于智力及其效应的想法、信念、幻想、矛盾和担心非常强烈。

奥萝尔 ( Aurore ) 跟我解释道:“聪明当然是好事,但是聪明总是伴随着一些小麻烦。我希望我只是聪明,而没有那些小麻烦,因为聪明的确有用!而那些小麻烦,却很难处理。 ”

要记住的

◢ 资优,首先是一种聪明的方式,一种非典型的智力运行方式,以及认知资源的激活,这些人认知资源的脑部基质异于他人,其组织方式也表现出一些特质。

◢ 资优,并不意味着在数量上更加聪明,而是拥有质量上与众不同的智商。这绝对不是一回事!

◢ 资优将高层次的智力资源,超出标准的智力,强大的理解、分析和记忆能力,以及敏感性、易感性、情感接受性、五种感官能力和广度及强度占据思维区域的洞察力联系在一起。这两大方面总是相互交错的。

◢ 资优,是一种在世的方式,会让自己的人格五彩缤纷。

◢ 资优,意味着情绪总是在嘴边,而思维一直处于无限的边界。

敲响警钟!

目前得到的临床观察结果是令人不安的:资优儿童的学业状况往往是糟糕的,他们的心理非常脆弱,具有模糊的自恋定位,对世界有着痛苦的意识。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人格,成功地利用某种防卫措施或资源将自己的特点转化为成功的手段或人生中积极的动力。但是,对于那些发育过程中遭遇各种情感困难的资优儿童而言,则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而到了青少年阶段,则会经常出现心理代偿失调,表现为非典型的临床图表、很难承担责任或者情况有时较为糟糕的预后。

根据儿童是否会查出问题以及诊断的年龄,我们会发现他们面对的不同困难。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心理障碍则真的会变得具有危害性。到了成年阶段,其人格就会不太正常,会轻易放弃,精神上有创伤感,对自己和世界有错误的信念,或者会用一些刻板的方法保护自己不受其脆弱性的伤害。成年资优者的人生经历往往是混乱的、困难的、崎岖的。

当然,有些成年资优者会找到一种舒适的平衡的生活方式,构建令人满意的规划,过着成功的生活。大众宁愿相信这些成功的资优者占大多数,但决不能因此忽视这些资优者,因为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要一直记得资优的两方面:智力面和情感面

如果不从以下两方面考虑资优者的特质:智力面和情感面(这两方面将会构成其全部人格,并将影响其整个发育过程以及人生的构建) ,就等于以过时的理论和误解为借口忽视这类人群。身为资优者不意味着是一种傲慢的运气,是上苍赐福,是一种特殊的天分,是一种令人羡慕的高智力,而是一种具有多方面智力资源和情感资源的特殊人格。其潜力只在以下情况中才能被认为是人格的全部力量,即当且仅当这一潜力被认识、理解和承认。如果资优者接纳这种潜力,就可能构建一种能够让我们满意的生活,并且资优者在这种生活中感觉良好,我们每一个人都试图做到这一点。如果资优者忽视这种潜力或更糟糕的是否定这种潜力,就有可能错失自己,并且一生都有一种缺失感和不满足感,这将导致不能适应社会或者严重的心理障碍。

幸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百分百地发掘自己的能力。---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一个大问题:如何称呼这些资优者?

这绝对不是一个次要的问题。相反,这个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每一种称谓都有一种暗含之义,都指向一种片面的、错误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令人满意的表征。

智力上的早熟者指的是儿童阶段发育过早,而这既不能反映出事实 (并不是所有这些孩子都发育过早) ,也不能反映出特殊性 (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超前”而使得他们异于常人) 。如果我们将智力上的早熟者简称为“早熟者” ,且经常听到人们说我们的“小早熟者” ,那就更糟糕了。

资优者?说到资优,人们马上想到的是比别人更有天分的人以及天赋异禀的人。谁能假定自己是否真的在某方面有天分?否则如何认为自己是资优者?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或家里表现都不理想,那么说其是资优者对于其父母而言是很难接受的。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资优者,而这完全不符合别人对他的真实想法,也不符合他对自己的潜力的看法,则情况就更为复杂。这对于他自己而言会非常沉重,对于其父母而言会非常复杂。说自己的孩子是资优者,如何接受?很快,别人的看法使他们泄气:他人如何理解这个孩子?如何跟他人解释这与“他们所想”不同?父母也难以使用“资优者”这个字眼,因为这让父母感觉到是在“凸显”自己的孩子,或者像孩子自己说的,是在“自夸” 。

对于成年人呢?如果自己的生活充满着失败和痛苦,或者是自己的生活如此空洞,如何自认为是资优者?即使对于那些接受自己生活现状的人,包括生活中的苦与乐,或者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成功”的人,资优这个词也是令人困惑的:我是资优者?这与我的生活有何关联?如果我是资优者,我的生活经历不应该是另外一种吗?

然而,资优者一词是法国传统中对此最早的称谓了,它表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内在特点。我认为这个称谓比其他的更合适。

目前,比较时髦的称谓是 HP ,即高潜力者,或 HQI ,即高智商者,好像这些缩略词可以抹去所有让人不舒服的因素以及让人觉得极端的因素... ...

HP (高潜力者) 这一称谓隐藏着一种新的风险:有较高的潜力意味着必须要将这种潜力变成更大的东西,一种成功的东西。否则就“浪费”了这种潜力?一种罪恶感在游荡... ...(摘自让娜·西奥-法金 Jeanne Siaud-Facchin 著《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内容简介:天赋的洞察力,超群的高智商,原本是一种财富,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天赋也可能让当事人产生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感觉——无法找到自己在社会中合适的位置,无法与“其他人”轻而易举地沟通,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 ...

《太聪明所以不幸福?》的作者让娜从日常接触到的案例入手,结合自己常年对“资优者”研究累积的丰富经验,细致而生动地为现实生活中的高智商者、优秀的女性及某些方面优于常人的聪明人,铺开一帧帧画面,让他们从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再以移情的笔触帮助他们认识到与他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旨在帮助他们保护好自身与生俱来又得天独厚的天赋,学会更顺利收获全面而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法】让娜?西奥-法金 Jeanne Siaud-Facchin,临床心理学家,曾在巴黎及马赛的数家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她是高智商研究方面公认的顶级专家,除这本外,还著有《高智商儿童》(L'Enfant surdoué )。她创建的Cogito’Z中心,是法国最早的诊断及援助校园学习障碍的诊疗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孩子或许不是“问题孩子”,而是资优儿童!
孤烟直:千万不能错过最佳时期(9)
心理学:智商水平越高的人,越不喜欢与人交往
有这种强烈的人格特质的人可能有高智商
智力是人格特质吗?
浅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