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北爱尔兰,看那蜿蜒在海岸线的巨人之路
2016-08-14 17:00 | 豆瓣:旅人說 

Cover Photo | Rosario Fiore

一场乱糟糟的脱欧公投后,英伦三岛的未来晦暗不明。多么想念年初时去过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啊。独属北爱尔兰浓郁的绿,是三叶草的绿,北爱尔兰男人眼睛里的绿。翡翠岛邈远的绿野,幽暗密林在夜幕将至时掩映着废弃城堡的残垣。三叶苜蓿被刻在玄黑火山岩上,冰冷工业时代的沉没巨轮泰坦尼克号被怀缅。卡里索吊桥跨越过六千万年的古火山口,玄武岩石柱林将上古巨人神话封印。 入夜后寻一间街角的小酒馆,点一杯融合了威士忌和曼特宁香气的爱尔兰咖啡。加一滴眼泪,就是北爱尔兰的味道。梦里,四处都弥漫着凯尔特的薄雾。

巨人之路,被封印的巨人神话

巨人之路被称为“安特里姆海岸线王冠上的宝石”,四万根规整的多边形玄武岩石柱分布在布什米尔斯镇的西北角海岸线上,工整磅礴堪称鬼斧神工。



它的得名来源于遥远的凯尔特神话。

相传爱尔兰巨人麦克库尔要和苏格兰巨人盖尔决斗,因此前者开凿石柱,直通对岸的苏格兰。盖尔跨海来查看敌情正遇上麦克库尔为养精蓄锐而熟睡。当他震惊于沉睡中的巨人的体量时,麦克库尔的妻子谎称这不过是她的初生婴儿。盖尔被想象中骇人的对手吓退,边撤回苏格兰边摧毁了身后的堤道。而“残存的这一段堤道”,便被爱尔兰人命名为“巨人之路”。


从入口领取语音导览器,戴上耳机可以沿路收听详尽的介绍。入口处到巨人滩涂有往返接驳车,建议去程步行沿路感受海风与好风景,返程坐车,车资一镑,相当划算。沿路有相当长一段路海岸边堆放着大小不一的圆形石头,看上去一片焦土。再往前一些人渐渐多了,才看到了真正的巨人堤。

排列整齐的多边形石柱高低起伏整齐地堆砌在一起,规整得近乎人工制造。低矮处只是近海岸浅浅的一级台阶,高耸处就有几米乃至十几米高了。有笔直的一丛,也有像被海风吹歪了的斜斜的一大片。


官方建议的游览路线分为黄蓝红三线,路程远近/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长短按其递增。难度最高的红线需时约两三小时,落差较高的地方有不少人都会手脚并用地攀爬,湿漉漉的石面就更增加难度,但还是人人乐此不疲。


由于火山熔岩多次溢出形成结晶,水流沿垂直延伸的节理作用,就形成了聚集的玄武岩石柱群。加之海浪冲蚀将石柱从不同高度截断,就形成了如同梯田般高低错落的参差。

远处海与陆地的短兵相接处,海水依然如千万年来雕塑着远古的熔岩产物。消磨了它锋利的棱角,却也在冰与火的瞬间铸就了海岸线的走向。

是熄灭,也是新生;是瞬间,也是永恒。

冰冷海水包裹了地心深处的炙热,爱尔兰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里也被凝固在不朽的石块里。我愿意相信,这里真的曾有一场巨人们约定的战争。


游览过后别忘了把巨人之路的一部分带回家。在游客中心有用火山岩打磨成六边形的 worry stone 或者冰箱贴,光滑细腻,很有纪念意义。或是写一张木明信片直接从出口处的邮筒投递,留下巨人之路的邮戳,都是很好的纪念品。


卡里克索桥,没落的鲑鱼洄游地

从贝尔法斯特市区驱车前往北安特里姆海岸,沿途入目是大片大片辽阔丰饶的绿色田园。木头及石头藩篱划开一个个牧区,散落一地的是洁白的羊群,埋头从草地这头吃到另一头。


一下车就被强劲的海风吹得倒退了一步。沿着蜿蜒海岸线的碎石子小径一路向前,风光无限。沿路有相关介绍,连接着陆地与岛屿的索桥,三百年前是渔人为到岛屿上捕捞鲑鱼而建造的。岛屿上因为海水冲刷形成的洞穴为渔人躲避暴风雨提供了天然屏障。

观景台上还有两座一高一低的投币望远镜,据说在天清气朗时海平面的另一端可见苏格兰。但时值初春,阴晴不定,也就作罢。



越往前走视线越开阔,从转弯处回望,可以看到白色山崖与散落岛屿之间形成完美的弧线。耸峙的崖壁被海水冲刷出嶙峋的线条。在空旷的荒野之中就连遒劲的风都显得安静,只隐隐听见近处海面盘旋觅食的海鸥发出尖锐的鸣叫。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到达索桥。守桥人让游人次第通过。索桥凌空,桥下就是近百英尺高的深崖和碧蓝汹涌的海水。古火山的熔岩于出口凝固冷却,角砾岩和玄武岩堆叠,又在海洋侵蚀下形成星星点点的岛屿地貌和巨大洞穴。桥面狭窄只容单人通过,最大承载量也只容八人。过桥时桥身被海风吹得摇摇晃晃,就像在高空荡秋千一样,但对于不恐高的人来说还是颇有乐趣。过桥时并不允许过久停留,否则就会听到守桥人尖锐的哨声警告。



过桥后要走一段陡峭的上下坡路,往山崖底探头可以看见面朝大海停在崖边的渔船,挂在木杆上晾晒的渔网和用于起吊升降渔船的轮轴,当年的三文鱼捕手就是从这儿一次次出航,满载而归。可惜卡里索于2002年的夏天举行了最后一次捕鱼,300条鱼的渔获是这片曾经鲑鱼洄游的故土给人类最后的告别礼。


而周边的岛屿仍旧是海鸥安居乐业的沃土。三三两两在崖壁上落脚,或是独自停靠在礁石上伺机而动,又或是展翅飞越过重重激浪。不难想象往年七八月的捕鱼季,人与海,鸟与鱼,都以北爱尔兰独有的原始澎湃的生命力,在潮起潮落间谱写着凯尔特的海洋之歌。大概总有一天,迷路的鲑鱼群会再一次被世代血液里的记忆指引,再次洄游到此。


原路返回时,守桥人一再大力推荐,吊桥最佳拍摄地点是往来路的相反方向走,想要拍摄吊桥全景的话一定不要错过。

泰坦尼克号,“永不沉没的巨轮”

乘坐贝尔法斯特的城市观光大巴到博物馆站下车。泰坦尼克号博物馆外观以即将下水的巨轮为原型。当年的贝市由于是原料生产地,加上优越地理位置,自然就发展出配套的先进造船业。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便是在此打造。


相比起南安普顿的泰坦尼克号纪念馆(船从南安起航),贝市的资料更加详尽,感受方式也更多元。城市历史,造船业,经济发展及所有相关泰坦尼克号建造的背景资料,都一一娓娓道来。影像和 3D 投影技术被完美应用,以行走视角重现了穷奢极侈的头等舱大厅,而实物演示更是一比一复原了头等舱,一等舱及二等舱的原貌。三者间巨大的落差,无不令人感慨。


船的搭建过程甚至能通过乘坐 4D 展览车感受。从煅烧煤炭的高温,叮叮当当船身的打造,到工人下班后影影绰绰的休憩酒吧,在短短五分钟内彻底体验了一把造船工人的辛劳。



窗外更有当年泰坦尼克号下水时的船轨。总令人怀疑,它不过只是刚刚启程,前往各人心中那处最理想的美国梦之地,而不是席卷了一千多人的性命,沉没在冰冷的大西洋海底。

回到市中心的市政厅,广场上仍然竖立着悼念泰坦尼克号的大理石雕塑,悼念1912年4月14日那场至今仍不能被遗憾的悲剧。被打捞上来的船骨,也被竖立在市中心显眼处,永志不忘。市政厅可大大方方进入首层参观,华丽的主穹顶和大理石雕饰都很值得一看。

广场外总有橙色头发的本土街头艺人演奏音乐,驻足街头聆听爱尔兰哨笛吹响空灵缥缈的民谣,下一站最适宜的就是去喝一杯爱尔兰威士忌。

Lam

英国留学生,世界地图制霸中,下一步目标是南美和非洲。

联系方式:豆瓣ID-路人eita

【多图原文戳这里】去北爱尔兰,看那蜿蜒在海岸线的巨人之路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旅人說

公众号ID:travelwonderland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爱之旅(2)
英伦三岛掠影(4)
北爱尔兰:蔚为壮观的巨人之路
北爱尔兰巨人之路——英伦三岛游(11))
世界奇观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2(迷恋英爱56)
回味(94):巨人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