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避讳”的那些事儿

    避讳到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但却是沟通历史和当代的一座桥梁。

    古时候的杭州十大城门里,有一座“武林门”,而“武林”则一直是杭州的别称。

    古武林门旧址

    那么,“武林”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武林”原为“虎林”,最早杭州灵隐一带的山上有老虎出没,因此称为“虎林山”。到了唐朝,为避李渊高祖的名讳(李虎),将所有的“虎”字改为“武”字,于是,“虎林”便成了“武林”。

    除了“虎林”改“武林”之外,当时书上的“猛虎”改为“猛兽”,甚至连勇猛的“虎牙将军”也不幸变成了“武牙将军”,让许多读史之人,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避讳。

    1

    避讳,敬慎也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行为习惯不太一样,西方人很多会直呼父母的名字,但中国人不会。

    即使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时尚青年,对于自己的父母,依然不会直呼其名,而是会称呼“爸爸”“妈妈”。当遇到父母姓名的时候,很多80后、90后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敬意。

    这样的习惯,古已有之。

    古人讲避讳,最初纯粹是对尊长表示敬意。这种对尊长的敬意,经朝代更迭、历史流变,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以至于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古籍之中,避讳现象,比比皆是。

    五代十国时期的将领李仁达,投降南唐,被南唐国主赐名“李弘义”。不久,这位老兄叛唐,投降后晋,自己改名为“李弘达”。随后被南唐追迫甚急,便奉表乞师于吴越国,因“弘”犯吴越国主钱弘倧的名讳,他便自己改名为“李达”。

    在清人的五代史著作中,有“权知威武军节度使李宏达”的字句,这位“李宏达”,其实就是叛唐降晋的“李弘达”,著书之人为避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名讳,改“弘”为“宏”。

    乾隆皇帝画像

    这样一位将领,在历史上有过四个名字,到了清朝又有了第五个名字。自己改来改去,别人改去改来,都是避讳惹的“祸”。

    古时候的避讳,就是这样繁琐。可以说,不知避讳,甚至无法阅读古籍。

    2

    避讳的雏形

    避讳,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与西方人使用的拼音字母不同;另一方面,君主作为全天下共同的“家长”,不能直呼名讳。因此,中国很早就有了避讳。

    秦始皇统一六国,功莫大焉。正儿八经的避讳,正是从这位“千古一帝”开始的。

    秦始皇名嬴政,“政”同“正”。秦朝的历法是没有“正月”的,因为所有的“正月”,全都改成了“端月”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而秦始皇攻灭的六国之中,恰好有楚国。于是,遇到“楚”,秦人就改为“荆”,荆、楚本为同义字,以“荆”代“楚”,便是避子楚的名讳。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时有一位嘴上功夫了得的范阳辩士——蒯彻游说韩信,让韩信不要听命于刘邦,以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为依靠,和项羽、刘邦三足鼎立。

    可惜韩信没有听蒯彻的话,在汉朝建立之后,韩信本人也被吕后所杀。临死的时候,韩信说了一句“悔不听蒯通之言”。

    不对啊,明明是蒯彻,怎么到了史书里变成了“蒯通”呢?

    范阳辩士——蒯彻

    这是因为史书成书在汉代,当时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太史公将“蒯彻”改成了“蒯通”,如果不明其原委,就会无端地多出来一个人。

    无论是秦人改“正”为“端”,改“楚”为“荆”,还是汉人改“彻”为“通”,当时的避讳都会把握一个总体原则——选择含义相同的字代替原字,至于读音,则不在考量之列。

    影视作品中的汉武帝

    秦汉之际的避讳,相对宽松,避讳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皇帝姓名本字而已。不过,在汉代以后,避讳的规矩开始繁琐起来。

    3

    兼避嫌名

    三国后期,羊祜坐镇荆州,为伐吴作军事和物资上的准备。

    羊祜在荆州,采取怀柔策略,与吴人交好。两国交界处捕获的猎物,如果先被吴国人射中,都需交还给吴国人;大军经过吴国境内收割粮食,都按价折算成绢帛付给吴人,如此等等。吴人已经不把羊祜当作敌人,甚至连吴军主帅陆抗,生病之后得羊祜赠药,不疑有他,当即服下。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将,荆州地区的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羊祜在世时,没有人直呼其名,都只称其为“羊公”;而羊祜去世后,荆州百姓为了纪念他,便改称房屋的“户”为“门”。

    羊祜画像

    避讳之事,本来只回避姓名本字,而从羊祜开始,“嫌名”之避,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所谓“嫌名”,是指与姓名音相近的字,比如,“户”与“祜”同音,便属“嫌名”。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杨坚终于结束了南北朝乱世,神州复归一统。

    在隋文帝治下,全国范围内实行严格的避讳制度。杨坚父名杨忠,整个隋帝国上下,不仅避“忠”字之讳,甚至还要避“中”字。南北朝时期的官职“中书”,在隋朝被改为“内史”,“中牟县”则改为“内牟县”。

    杨坚画像

    之后的唐朝不讳嫌名,但进入宋朝,避讳的讲究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南宋淳熙年间,朝廷曾颁布《重修文书式》,意在告诉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哪些字需要避讳。

    《重修文书式》对避讳的规定讲解得很清楚。比如,宋太祖名为赵匡胤,与“匡”相关的“筐”“眶”“恇”等十八字不能写,与“胤”相关的“酳”“引”等十七字都不能写,如此一来,仅因为赵匡胤一人,便有三十多字不能写。宋朝到淳熙年间,十多位皇帝(再加上赵匡胤的父祖)的名讳,直接导致300多字都在避讳之列……

    如此“避讳”,300多字都不能用,文章还怎么写?!

    4

    盛极而衰

    避讳(兼避嫌名)之事,在南宋时可谓登峰造极,过了南宋则盛极而衰。

    元朝取代宋朝,一改繁琐的避讳制度,实在是让人高兴的事。

    有元一代,帝后皆不讳名。譬如元武宗名海山,而当时名字中带“海”字的人很多,比如“火失海牙”“塔海”等,而地名中如“靖海县”“宁海州”等都有“海”字,可见元朝统治者对于避讳一事,根本没有什么要求。

    元武宗画像

    明朝对避讳之事也不严格要求。比如“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继位。在朱祁钰继位前,他也没有因为避讳而改名,皇帝叫“祁镇”,弟弟叫“祁钰”,没啥避讳的讲究。

    清朝乾隆年间,虽然发生了《字贯》案,但在大多数时候,清朝统治者对避讳一事,也是很随意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陈弘谋授东阁大学士,始将其名字由“弘谋”改为“宏谋”,以避乾隆皇帝(名“弘历”)之讳。此前数十年里,官员登记册上,一直写着“陈弘谋”的名字,而乾隆皇帝对此也是不闻不问,可见其对避讳一事的无所谓了。

    道光皇帝画像

    至道光、咸丰之后,历史的车轮驶入晚清,避讳一事,基本只是可有可无的陈规了……

    5

    避讳文化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至辛亥革命终结清朝统治,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里,避讳一直贯穿始终。2000多年的“避讳”史,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今人都熟悉一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很多人误以为这话是指责官员可以随意放火,而百姓却连合法的点灯都不行。其实不然。

    陆游《老学庵笔记》里记载,田登作地方官的时候,“自讳其名”,将“灯”改称为“火”。元宵节点灯,称为“放火”。所谓“州官放火”,其实是指由官方出面张灯,与今天所说的“放火”无关。

    《老学庵笔记》书影

    避讳到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但却是沟通历史和当代的一座桥梁。

    当我们阅读古籍时,如果不知古人有避讳一事,那历史上的许多事都变得不可理解了。

    比如杜甫的诗,流传至今有千余首,但这千余首诗中,绝无一个“闲”字。

    无他,只因杜甫父亲名杜闲,“闲”字需要避讳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避讳 (附:历代皇帝避讳字 )
略论用避讳字来鉴定古籍版本
清朝皇帝的避讳史:从不在乎,到让天下人避讳,再到不在乎
浅谈宋版书中的避讳
清代皇帝的起名与避讳
乾隆帝到底叫什么,为什么弘字辈不用避名讳,因被起外号痛打太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