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莱阳百年大天灾

百年来,莱阳大小自然灾害,几乎无年不有。发生的特大灾害收录在此。

1917年春夏,5个月没下雨,严重干旱,粮食所剩无几,民不聊生。莱阳民间流传的秧歌《送童养》:“中华民国正六年,五个月没下雨,天地发了干。籴升米五百钱,籴斗高梁两吊三,叫一声嫚她妈,何以度荒年?”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状况。

1932年秋,霍乱病大流行,死人甚多。柏林庄乡柳古庄村当事人留下的回忆:当时霍乱病流行令人害怕。农历七月十三日到八月十五日,病势是由村东头向西头蔓延。人死亡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有七家“报庙”的,“举重”的人忙不过来,只得分开。吹手害怕传染贵贱不干。死者的亲友不敢登门吊丧,全村死了90多人。村里有个赵货郎,上午还串乡卖布,午后在街上下棋,回家后患病不到天黑就死去。有一家五口死了四口,只剩一个不满“百岁”的孩子。村里有个姓隋的胡同,由于天气热,胡同里恶臭难耐,令人作呕,那时医院少,只得求人针针扎扎,或者烧纸求神保佑。人们唯一的办法是多吃大蒜。满山的谷子熟了无人收割,失去父母的孤儿无人抚养。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柳古庄村霍乱病,只要得了难保命。家家烧香求保佑,十家九户有哭声。东邻小儿还未葬,西舍老翁又送命”。

1934年,一春无雨,南乡小麦旱死。7月,又发大水,白河、潴河泛滥,附近庄稼淹没,房屋倾倒。秋,外来很多飞蝗,庄稼叶被吃光,几乎绝产。

1949年7月26~31日,全县遭台风暴雨袭击,沿海地区发生海啸,农作物被淹达46.7万亩,倒树1.9万棵,倒塌房屋3478间。

1952年7~8月,全县无雨,旱情严重,旱死作物7300亩。10月6日又降冰雹,3个区7364亩作物受灾。

1953年7月14日,全县普降暴雨3个多小时,9个区遭受水灾。其中4个区平地积水4~5尺,严重的地段高粱几乎不露头。9个区受灾面积19.5万亩,冲倒房屋600多间,冲走粮食5700多斤。

1957年6月7日,部分地区降冰雹。大的如鸡蛋,积雹深处约半尺。小麦茎杆扑倒,麦粒满地,8.82万亩作物受害。

1960年7月28日,风雨交加,风力7至8级。1.5万亩果树受灾,过水土地28.4万亩,其中积水土地20万亩,房屋倒塌3652间。由于多灾齐发,造成人民生活极端困难,不少人外流谋生,并出现个别乞讨现象。

1962年7月20日、27日,部分公社相继遭雹灾。受灾严重的有7处公社、45个生产大队,受灾面积3.9万亩。降雹时间持续半个多小时,平地积雹半尺。除雹灾外,部分地区水灾严重,城厢公社不到一小时,降雨量达95.4毫米,北关大队多数社员家中进水,炕堆灶塌。

1962年8月中旬,沐浴水库库区降大暴雨,水位猛涨到131.7米,库容达到一亿立方米,水位以内的村庄和作物受到严重损失。有4个公社23个村庄受害,房屋倒塌928间,7813亩作物受害。西留公社李格庄大队全村98户,83户房子倒塌235间;于格庄村197户,耕地2189亩被淹1003亩。

1963年7月28~29日,连降大雨,降雨量达180多毫米。倒塌房屋79间,死亡1人。除了水灾,又有风灾、虫害,受灾面积4712亩,绝产2471亩。

1964年8月29日,降暴雨,全县平均降雨量160毫米。万第公社北石庄村288户,157户进水,冲倒房屋20间,冲走化肥2000斤,过水生芽的玉米4000斤,社员被水冲走粮食25000多斤,花生油600斤,麦种1100斤,学校桌凳一扫而光,伤3人。万第公社小院村227户,有57户家中进水,粮食漂走1400斤。姜疃村456户,338户进水。倒塌房屋16间。家俱、器物漂走219件,粮食漂走16668斤,伤3人。

1972年4月16日上午,除中荆、穴坊、羊郡、躬家庄4处公社外,其余20处公社均遭冰雹和飓风的强烈袭击,平地积雹半尺厚。由冯格庄公社的西北边境起,两股百米高的蘑菇形的黑云汇卷合流后,霎时烈风骤起,向南、东南直扫禄格庄、泉水、照旺庄、万第、大夼公社,长达70余华里,历时20分钟。中心地带风力迅猛,有的院墙掠基推毁,碎瓦乱石不翼而飞,一尺深的河水被刮干,搂抱粗的大树,连根拔起,电线杆有的刮断或刮倒,致线路中断。夏作物受害50多万亩,损毁房屋1.5万多间,打伤19人。

1973年8月31日,境内连降暴雨15个小时,降雨量274毫米,冲毁水库、堤坝19座,冲毁坝头地7700亩,倒塌房屋411间,淹死4人,淹死牲畜58头。

1975年8月13~15日,60个小时全县平均降雨219.1毫米,赤山、万第、山前店、龙旺庄等公社雨量均在300毫米以上。8月16日下午,五龙河出现建国以来最大的洪峰,流量3100立方米/秒,洪水泛滥,受灾面积16.48万亩,3.8万亩绝产,116个村庄进水,2391户受灾,冲倒房屋1104间。多条公路被洪水淹没,交通中断。

1979年7月30日~8月2日,全县全14处公社降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谭格庄公社时降雨420毫米。全县平均总降雨量为607毫米。由于栖霞、海阳大量客水入境,沐浴水库和清水河洪峰流量均达2000立方米/秒;清水河中下游右堤全线溃决,冲走部队汽车2部,公路多处冲毁,许多民房进水。龙旺庄公社的东西祝家庙、田格庄等大队被洪水围困20多个小时,600多名群众由55235部队安排食宿。全县受灾面积20多万亩,绝产4万多亩,冲毁塘坝8座。倒塌房屋756间,临时转移群众5000多人,淹死牲畜160余头。

1980年9月1日,风雹交加,风力达10级。全县19处公社受灾,地瓜、玉米叶子被打碎,倒树万余株,损失梨、苹果6000多万斤。

1982年,遇到百年罕见的特大干旱, 加之自1978年后连续几年干旱,大小河流断流,水库大部分干涸,地下水位普遍下降3~5米,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困难。4个企业被迫停产,各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万公顷,小麦总产比1981年减少4000万公斤,有258个大队25万人吃水困难。6月中旬,县城以南13处公社250个生产大队又遭雹灾。降雹时狂风大作,高秸作物倒伏,公路旁、村中的树,不是枝断干折,就是连根拔起,总计受灾面积30万亩。倒塌房屋及经济作物直接损失达880万元,果园损失560万元,粮食减产5100多万斤,花生减产2600万斤。

1985年8月18—21日,9号台风袭击莱阳,风力10级,阵风达12级,全县平均降雨量233. 5毫米,谭格庄乡的降雨量最大,为435毫米,县内104条绿化带全部刮毁,损坏供电和通讯线杆10230支,电、通讯和交通中断,工业停产24小时,倒塌房屋1.16万间,冲毁鱼虾池1483亩,损失水果1亿多斤,受灾农作物46万亩,其中绝产16万亩,冲毁桥涵21座,累计损失5000多万元。

1987年8月15日早5时许,14处乡镇遭受龙卷风袭击。其中重灾城厢镇、沐浴店镇、古柳镇、照旺庄乡、冯格庄乡,风力达12级,时降雨量达80毫米。总计损失509,66万元。

1989年5月8~9日,大风、冰雹袭击全市17个乡镇,受灾面积1.33万公顷,倒塌房屋2.6万间。损失粮食2000万公斤,经济损失约2802万元。

1992年8月31日~9月2日,16号强热带风暴袭击境内沿海,正逢天文大潮,潮位高达4.5米,防潮大坝全部漫水,造成决口27处,长约1165米,冲垮建筑物8处,虾池963.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906.3万元。

1997年8月19日,11号强热带风暴袭击莱阳沿海,造成防潮大坝决口25处,虾池受淹面积1000公顷,淡水鱼池66.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14万元。

2017年7月19日~20日,遭大暴雨突袭,最大降雨量集中出现在凌晨,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00多毫米。这是自1949年以来莱阳最强的一次降雨!城区多个小区被淹,车辆“沦陷”。最大降雨量河洛镇达到223.5毫米,五龙河流域发生洪水过程,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平县历年水灾汇总(1654~2022年)
南方多地遭洪涝灾害致28人死亡 34万人转移
兴隆县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多次遭受冰雹?!
安徽省太和县从古代到近代的自然灾害
1956年会宁县农作物受灾情况报告||作者 会宁潘涌昌
郧县暴雨灾害及抗灾救灾情况汇报(20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