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杂世界遵循着简单的逻辑

作者:禾刀

时事评论员阮次山有句至理名言,“许多看来不相关的事,其实都是相互有关联的”。享有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声誉、全球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没有围墙的”学术圣地——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的杰弗里·韦斯特在《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一书中绘声绘色描述的正是这么个理——规模法则,当然视角要比阮次山的宽广得多,内涵也深奥得多。

书名: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作者:[英]杰弗里·韦斯特 译者:张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6月

研究复杂性问题是科学界的一个新热点,近些年来,“两项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复杂性的应用研究”。十多年来,韦斯特通过融汇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对生命体、城市、公司,乃至一切复杂万物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复杂来源于众多简单的聚合,世间万物都存在相通的内在生长逻辑,几乎都可以量化,这便是韦斯特反复提及的规模法则。

规模,顾名思义,是一个关于体量的概念。俗话讲,人多力量大,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规模从数量级上远大于个体,但规模并不等于个体之和。

韦斯特以我们生活的常识为例。“一只体重为老鼠100倍的猫只需要32倍于老鼠的能量维持生命”,“城市规模越大,人均所需的加油站数量越少。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城市只需要增加85%的加油站,而不是翻倍。因此,人口每增长一倍都会带来15%的系统性节余”。规模并非是对个体的同比例放大,往往意味着利用效率的提高,还有在个体事物上表现不值一提的微小事物,随着规模的增长,往往也会“水涨船高”,这其实就是规模的缩放法则。

对许多人感同身受的还有,同样是城市生活,城市规模更大的往往工资更高,就业也相对更为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舆论三番五次炒作“逃离北上广”,可“北上广”在年轻人眼里依然炙手可热的原因所在。

既然规模法则适用于世间万物,那么理解韦斯特“城市事实上是人类大脑结构按比例缩放后的表现”这一论述便容易得多。大脑越大,神经元越多,思维越丰富,但大也有大的难处。如果大脑过大,就会加重头脑负担,相对应的要求肢体更加强壮,血管输送更多的营养,但距离过长又极易导致缺氧。城市发展也大抵如此,一方面城市规模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增加了工资收入等,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大城市病”——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

这其实属于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熵的概念范畴,即一件事物在缩放的过程中,同时存在消耗,正所谓此消彼长。当增长与消耗跨过平衡的“拐点”,在人类生命阶段表现为“头发白啦,睡意昏沉”。通过对细胞使用效率和磨损的研究,科学家得出人类寿命不可能超过125岁的结论。可笑古往今来的那些“土豪们”,要么徒劳地炼丹,要么执迷于伪科学。换言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

规模法则对公司发展当然也适用。有趣的是,与时下舆论极力推崇的百年长寿企业理念不同的是,韦斯特通过调查发现,全球真正意义的百年老店屈指可数,大多只是小规模的家族企业或者作坊。像美国企业一般寿命只有区区10年。企业如此短命当然因为规模法则。当公司度过初创时的艰辛,好不容易迎来爆发式增长时,其“损耗”往往也会越来越大。这种“损耗”一旦超过既有体系的抗压值,公司离倒闭便为期太远。

不过,既然公司与万物一样具备规模法则,那么创新同样可以成为公司发展的持续动力。或者说,可持续发展从来都不是恒定不变的条件,否则永动机早就风行全球。我们放眼全球也不难发现,越是活力四射的跨国企业,越是重视创新发展。像亚马逊研发同年投入为226亿美元。

简而言之,虽然世界无法逃脱规模法则的“宿命”,虽然人类无法实现世界永续发展,但创新可以让人类生活的当下越来越好。(禾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荐书丨吕琳媛: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经典读后感10篇
大道至简---读杰弗里•韦斯特的《规模》(上)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隐藏线索 | 为什么吴声在新物种爆炸大会上提到这4本书?
生命、城市、公司,为什么说它们背后都蕴藏着规模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