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生,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文/木木林


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曾分析了1万个人的成长记录,发现: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85%取决于个性因素。

更让人惊奇的是,研究还指明:生活中失败的人,90%并非技术或能力水平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善和人交往。

可见,人际交往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有时,我们因不好的关系滋生万千烦恼;有时,我们也会在舒心的朋友圈中收获无尽喜悦。

随着年岁渐长,经历愈多,才发现人和人之间相处舒服,关键在于这9个字:懂分寸、善换位、知进退。


懂分寸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生活中,什么样的朋友最值得深交?”

有个高赞回答,说:“有分寸感,并且会站在你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朋友。”

的确,和这样靠谱的人相处,时刻都令人感到安心。

在《十三邀》的一期节目中,许知远对话郝蕾。

其间,郝蕾在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时,提到过往种种委屈,几度哽咽。

随后,许知远善解人意的宽慰,更是让郝蕾卸下所有防备。

情绪失控的她对许知远说:“有些事情我不会说,别人问我我也不会说,但真的,今天你随便问我。”

作为节目主持人,许知远若此时趁机追问,极有可能挖出更多节目看点,大大提高收视效果。

但许知远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用一句“我们私底下聊”恰到好处地终止了对话。

诚如一位作家所说:“不要对别人的过去刨根问底,那可能是他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

许知远深知,原生家庭是郝蕾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疤。

若为了一时私心而不顾及对方隐私,甚至将她的“伤痕”作为节目亮点,必然会让郝蕾在事后感到难堪。

这时候点到即止,反而是个明智的选择。

就像《中庸》里所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真正高情商的人,不仅会根据对象,还懂得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去决定应该做哪些事。

而面对不同的人和场景,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考验的正是一个人在交往中的“分寸感”。

据此,有网友总结了在任何场合下跟人交往,都必须守住的3条底线:

不戳破别人的尴尬;不揭他人的短;不触碰别人的伤疤。

再好的关系,没有了界限,失去分寸感,只会将对方越推越远。

走着走着才明白:真正让人久处不厌的,除了知无不言,还有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善换位

看过一则故事。

农场里,猪、绵羊、奶牛被关在一起。

有天,农场主进来要把猪抓走,猪吓得拼命抵抗。

绵羊和奶牛被吵得不耐烦,说:“至于吗?我们也经常被抓出去,也没像你这样大喊大闹的。”

猪回应道:“捉你们只是挤牛奶,剪羊毛,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网络作家独木舟说:“世上没有感同身受,针刺不到自己身上,就不知道有多痛。”

生活中,位置的不同,认知的差异,都会让人对同一事情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倘若我们一直待在自己的视角内,就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也难以真正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但人与人,心与心,永远都是相互的。要想获得和谐长久的关系,就必须懂得换位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锋在谈到任正非时,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有次,任正非到北京出差,午间一行人在酒店餐厅吃饭。

由于下午还要去面见客户,用餐时间十分紧张。

不巧,接待的餐厅服务人员是名新来的90后,业务还不熟悉,上菜速度和服务质量都很一般。

结账时,有位老总向酒店经理投诉这名服务员,服务员听后当场就被吓哭。

任正非见状,便对投诉的那位老总说:“对服务员不要那么凶,她们那么小的年纪,跑到北京打工,很不容易,对待她们要友善。”

说罢,又特意走过去安慰那名服务人员。

事件中,老总的行为,何尝不是生活中许多人的缩影:

你是顾客,觉得商家暴利;你是商家,觉得顾客挑剔。

你是老板,希望员工勤勉;你是员工,希望老板宽松。

你是老师,渴望学生乖巧;你是学生,渴望老师和蔼……

说到底,谁都没有错。

但就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彼此处境不同,心境自会各异。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是非对错”来衡量对方的行为,但却能选择用一颗推已及人的心,去尊重和包容双方的差异,理解并体谅对方的过失。

如此,才能在求同存异中,让感情历久弥坚。


知进退

研究地理方面的专家曾指出,如果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再靠近1%,地球将变成“火焰山”;如果再远离3%,地球则会变成“广寒宫”。

现在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地球才能够孕育出无数生命。

所以说并非“距离产生美”,而是“适当的距离产生美”。

人和人之间,也同样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有时靠得太近,反而物极必反,让双方心生嫌隙而变得疏远。

就像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胖婶,就因过分热情,给邻居刘梅一家带来不少麻烦。

胖婶和刘梅在相识之初,就一见如故,刘梅也热情邀请胖婶有空到家里做客。

起初,刘梅一家对胖婶的到来十分欢迎,因为她总能三两句话就把大家逗乐。

可时间一长,胖婶渐渐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有天,刘梅下班到家十分疲惫,本想晚餐将就点。

胖婶却热心买来许多食材,张罗着大家一起下厨,结果刘梅一家为这顿饭忙得不可开交。

饭后,胖婶又一边让小雪给自己女儿补习功课,一边拉着刘梅聊家长里短。

直到深夜11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之后几周,类似的戏码接连上演。

刘梅感到心力憔悴,于是委婉暗示道:“胖婶,您在我们家吃,那您爱人和孩子怎么办?”

可胖婶没听出背后的潜台词,竟准备打电话把丈夫和孩子也叫过来。

两家人原本亲密的关系,就这样慢慢产生了芥蒂。

想起蔡康永曾说的一句话:“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自杀式”社交。

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再深的感情,都不应成为我们“过度介入他人家庭和私人生活”的理由。

人和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不是不分彼此,而是熟不逾“距”。

懂得以退为进,才是成年人社交中顶级的智慧。



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讲道:“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人生海海,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够自全而活。

要想人生过得愉快,就需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拿捏好分寸,不越雷池,感情才会细水长流。

勤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彼此才能心心相印。

丈量准尺度,熟不逾“距”,关系方能地久天长。

生活中的“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频率相似的人,总会顺其自然就聚在一起。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懂分寸,善换位,知进退,让人相处舒服的人。

吸引同频的人靠近,收获让彼此舒心的朋友圈。

作者:木木林。值班编辑:梁潇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人要知分寸,做事要知进退
为人知进退,做事懂分寸,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杜绝3种掉价行为
教育行思录(87)知深浅、懂进退、有分寸
做人如尺,懂分寸,知进退
成年人的社交法则:有边界、懂分寸、知进退
懂分寸,知进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