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岁后你会做什么工作?



灯塔社: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几十年相当于别人一年的工作经验?中年男子在45岁还找业务员的工作,这其实是他在3年、5年或者10年以前选择的结果。



 作者:孙克强

来源:前进前进 (ID:sun-keqiang)

授权 《职业规划灯塔》 发布



(一)暑期打工

2003年大学暑假心血来潮,想找份工作虐待虐待自己,由于没有经验只能找业务类工作,跑业务其实是个好工作,不看学历靠能力。当时有个核桃露品牌在当地开拓市场,招业务员,我就去应聘了,投了份简历,没过几天打电话让去面试,面试的时候碰见一中年男子,45岁左右,看到这位中年男子感觉有些惊讶,心想为什么这把年纪还应聘业务员?10几年的工作经验应该起点更高啊?心中觉得这名男子有点可悲,人生的起点似乎就是终点。

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几十年相当于别人一年的工作经验?中年男子在45岁还找业务员的工作,这其实是他在3年、5年或者10年以前选择的结果。




(二)三个人三条路

弟兄三个,出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家庭条件很差,在农村土生土长,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日后不同的人生轨迹。

老大是长子,在父母承担不起家庭重担的情况下,当大哥的得肩负一些家庭负担,在受教育方面往往小的沾光。老大在邮电局架过电线杆,论工资在当时已经不低了,家里地多女人还得照顾孩子忙不过来,所以辞掉工作回家种地。80年代末期在老三的劝说下来城市做起了卖鞋生意,起初经营不错,因为那时候市场有缺口,几年后生意越来越差,卖鞋生意无门槛,一个小姑娘单枪匹马就能支撑一滩,在毫无独特竞争优势的情况下,生意每况愈下,最后只能关门大吉。但一家人得吃饭,最小的孩子还得上大学,老大在没有积蓄的情况下东借西借买了辆卡车年近50岁跑运输,50岁跑运输真不多见。老大比较聪明,口才不错,对机械维修有一定天赋,虽然前几年吃个很多苦,但随着自己50岁高龄学会了开车,掌握了修车技术后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老大就是一辈子紧张命,日子始终紧紧巴巴。

老二起初也在老家种地,还跟老大做过卖画生意,后来老大不做了,老二坚持做了几年,字、画都练的不错,最后老二选择了做建筑机械生意,建筑机械容易做出规模,挣了不少钱,不像老大选择的行当费死劲也不一定挣多少钱。其实,论能力,论口才老二都比老大差很多,老二略显木纳。

老三在恢复高考后,经过刻苦学习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老三上大学的粮票都是老大供的,所以老三对老大特别感激,由于老大家过的不富裕日后也对老大家多有照顾。老三毕业后被分到了疾病控制中心,日后也混成了科长,日子过的也很不错。

在弟兄三个里面,老大过得最拮据,为什么同样的出身最后差别会很大?关键还是在选择,尤其是在关键点的选择。

 



(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45岁中年男子应聘起点还是业务员,也许是他以前工作懒得总结、反思,也许是他不愿意像二逼一样拼命的工作、付出,也许是他下班时间选择看电视、玩游戏而不读书、提高,现在的结果就是他N年以前的选择。尽管老大很能干、能吃苦,但依然过得贫苦,这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环环相扣,滚滚向前,有去无回,选择使人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选择是方向,努力是过程。方向不对累死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选择决定人生未来成长空间的大小,决定未来成就与否的可能性,努力和运气决定所选择的能否实现,但不选择肯定实现不了。不能只顾傻乎乎的工作,而不肯花点心思如何选择更好的未来。

人生遵循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选择了创业,就有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选择安逸工作,想取得商业成就是痴人说梦。如果选择了写作,就有可能成为畅销书作者,如果不写100%成不了作家。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过,选择是因,相应的状态是果,种个西瓜不可能长个大牛。

管理上亿资产的企业并不比开个街边小店辛苦多少。在我小时候父母卖过蔬菜,卖菜可是个辛苦活,不管春夏秋冬都得凌晨3、4点起来去蔬菜批发市场进菜,然后占地卖菜,卖不完就会烂掉,你说辛苦不辛苦,管理上亿资产也是辛苦一天,但结果却截然不同。老大聪明、能干、口才好、能吃苦,但选择水平有限,所以造成了在三兄弟中过得最差的结果。

选择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关键十字路口的抉择,另一种是日常悄无声息的选择。人生往往没有那么多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通过一个决定彻底改变命运。我们听到的传奇成功故事有些演绎的成分,有点夸大他在当时做出选择的效果。悄无声息的选择决定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英明的抉择,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关键抉择,而是日常悄无声息的选择。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面对生死抉择人们都不会大意,但温火慢炖会让人失去警觉。下班后我们可以选择读书,也可以选择看韩剧;做工作我们可以选择精益求精,也可以选择得过且过;多次尝试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忍辱前行;我们可以选择保持毕业时的那份激情,也可以选择让激情日渐消失,但正是这些毫无意识的,不自觉地选择深远的影响人的一生。

 



(四)选择的基础

要想做出明智的选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储备。

1、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就是能够清晰的回答这些问题。自己喜欢什么?优势在哪里?我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是喜欢安逸的生活还是不折腾就郁闷的要死的人?

了解自己是和未来匹配的过程,如果我们清楚自己的的爱好、长处、优势、个性,选择的工作、行业能充分的发挥我们的长处、优势、个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匹配程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一个爱好机械,在机械有所造诣的人很难在编程上有所建树。

2、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选择,会去做认为重要的事情。面对挫折时可能选择积极,也可以选择消极;下班后可以选择看泡沫剧,也可以选择读书;面对困难时可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勇往直前。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做好。

3、信息量

李彦宏在做客央视的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节目中谈及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李彦宏认为有三个条件:“第一,这个人不能太笨;第二,你要有浓厚的兴趣,对这件事情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定得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你感兴趣了,才会花时间,才会深入地进行思考;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丰富的信息源。”

如果一个人懂得多,眼界开阔,可选择的机会会越多,成就也可能越大。

4、真功夫

自己能不能有更多的选择,碰到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自己的能力了。铁砂掌不是一天练就的,能力重在日积月累的积累,打天下靠真功夫。

5、选择策略

主动。主动的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别到公司裁员时被动的重新选择。

什么最重要。时刻问自己什么最重要,要想事业有成,那就少玩游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读书、反思、提高。

延迟满足。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那些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可以吃更多的棉花糖的孩子,要比立刻吃掉手中棉花糖的孩子日后学习成绩更好,成就也越大。选择小事可以立刻满足,选择大事需要更长时间。



抓大放小。尽量选择成长空间更大的领域。

 

(五)何为正确

人生是选择的结果,结果是有人开豪车、住豪宅、做大官,有人碌碌无为、平淡一生,那是不是成就大的人就比平庸的人高人一等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选择何为正确,选择的终极标准是能不能极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自己价值最大化。所以,选择的好坏不能单单以财富、地位来衡量正确与否。

篮球巨星乔丹可以做园丁,修剪花木,做园丁也可以做到顶尖的水准,也可以选择打篮球,事实证明打篮球能让乔丹价值最大化。

 

(六)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所说“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而我在此说的三十而“立”的指人在30岁要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岁数太小心智不成熟,定了目标可能实现不了,太大恐怕精力、体力不够,因为做开拓性的事业本身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身心备受折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彼得原理”,当中提到:一个在目前工作上有出色表现的人,理应能继续向上提升到更高的职位;而如果一个人在同一职位上停滞不前,就表示这个人可能连目前的职务都无法胜任。依照这个论点,长期停留在基层的人,岁数越大动力就越小。当然也有些个别案例,30岁以前就小有成就,或者像褚时健75岁上哀牢山种褚橙东山再起,但这些人都是传奇,一般人做不到。

人在30岁左右确立发展方向是比较合适的年龄段,既有经验又有精力、体力,这个时候做事成功性更高些。

 



(七)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30岁,人对自己,对社会,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了解,价值观逐渐成熟稳定,这个时候性格、个性基本形成。有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未来的方向。我把人总结成5种类型,看看自己是哪一种。

仰望星空型。这种人有情怀,志向远大,生为改变世界,喜欢折腾,有种不达目的誓不摆休的劲头。

产品经理型。少了仰望星空型的理想和远大抱负,但上进心也很强,做事积极踏实,做事力求极致完美,可以独当一面。

安逸型。追求简单,能做好本职工作。

投机型。什么热门做什么,什么赚钱做什么,事业没有一条主线。

游手好闲型。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工作都懒的做。

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类型的人,决定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八)做什么

了解了自己的个性,明确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下面就面临具体实现路径,做什么的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该选择那一条呢?

1、人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跟对人,如果自己不是仰望星空型的人,不知道做什么,选择哪个行业,那就跟个好领导,一个愿意带你的人;另一层意思是找好团队,并肩作战。

同样的两份工作摆在面前,待遇都一样,你不知所措怎么办?就看你的领导是不是很牛叉,跟着牛叉的人奔前程错不了。如果蔡崇喜当年不跟着马云,估计现在还是投行经理。如果杨元庆不跟着柳传志,现在联想CEO也不会是他。

2、心

心在哪儿,事就在哪儿,事跟着心走。我想做什么,我的爱好是什么,追随自己的心声。

3、事

发现自己的长处,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自己的核心能力要建立在优势之上。另外要看这件事的空间大小,空间越大成就越大。

4、势

势就是趋势,跟着势走,猪都能飞起来。

当然,人、心、事、势不是每个人都能体悟的或立刻就能发现的,但努力去观察、思考是可以有所察觉的,不选择去思考人、心、事、势肯定不可能对人、心、事、势透彻洞察。

 



(九)不知道做什么

我曾经极度的迷茫、焦虑、无助过,因为找不到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方法,当然现在还有些焦虑、无助,但大致看清了未来的方向。当我们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不知道选择什么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1、学会在黑暗中前行

现代战争是科技战、信息战、空天一体战,但为什么还要苦练单兵的作战能力?单兵作战是保证在一切都瘫痪的情况下,能够赢得战争和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基本生存能力。当我们不知未来在何方,路在哪里,迷茫时,在黑暗中摸索找出一条出路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生存能力,当这种能力退化了我们就会变成牢笼中的困兽,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只能靠喂养。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己找食吃的能力,那是天大的灾难。曾几何时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为什么不享受现在的安逸,却像傻逼一样苦苦的寻找另一条道路,后来想明白了保持这种能力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试错

很少有人一毕业就立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知道未来方向在哪里,那就多尝试,通过不断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多尝试,不是要做任何工作都浅尝辄止,频繁跳槽,做一份工作至少要做1-3年,这样才能对这个行业充分了解,吃透。过多得频繁跳槽,不但不会给自己加分反而会减分。

3、请教高人

多请教身边能够触及的最牛叉的人,听听高人的意见。

4、踏实做事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那就踏踏实实的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做精,也许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既不知道发展方向也不肯做好当下的工作,心沉不下来,那注定会一事无成。大学毕业后没想到自己会当老师,但做了几年老师后,虽然现在早已不教书了,过往的从教精力对我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5、多看

多读书,多观察,对身边的事物,尤其是新生事物保持敏感,时刻注意有没有新的机会出现。一个麻木的人,机会出现了,也察觉不到机会的存在。

6、多思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就在自己的脑袋里,多思多想。在《深度思考决定人生》这篇文章中,我的朋友因思考深度不够应聘失败对我触动很大,发现自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从此下定决心要深度的、系统的思考问题,所以才有了我公众号的开通。

参考资料:        

        《30岁后你会站在哪里?》—狄骧,台湾畅销书作家;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大 老二 老三
农村人常说“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此为何意
有一种男人,25岁就被判了“无妻徒刑”
三兄弟买保险,为何结果天差地别?
为什么兄弟三人都买保险,结果却让人惊呆!
老总的生意经:“洗澡”与“洗脑”(说到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