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箴》注解

《心箴》注解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以理学为长,学者称香溪先生。其家有“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之声望,朱熹曾寻访多次而苦不得。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南宋绍兴间,著《进策》 25篇,详论富国强兵御善之道,与经国要务,供朝廷采择施行。

范浚的理学内容,其实是心性之学,其曾作《心箴》、《耳目箴》等内容,代表了范浚的主要思想,以及其对天地自然感悟的方法!现将相关解释如下,为探索了解范浚的思想源头与理论研究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心箴》:“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渺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今。”

译文:天地茫茫,俯仰之间没有边际。人在天地之间,身心非常渺小的占据着。这个身心是如此的渺小,就好像是大谷仓中的一粒米。分为天地人,但其实只是一颗心罢了!

从古到今,谁没有这颗心呢?心要是被身形所驱使,那么就和禽兽一样。只有口、耳、眼、手、脚的动静间隙之间,是人的心之病源。心的微细之处,恰恰是欲望攻击的地方。能够发现本源而存留本心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君子“存诚(下文解释)”,需要不断的克制欲念,保持警惕敬意。这样才能够使得“天君”本心安定,一切听从指令而安然。

我们看到《大学》里讲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存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什么是“存诚”?那么就要反推之:即格物致知,这里解释“格物致知”——“格去物欲而致良知”!故有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意可诚也,诚可存也”——这种“意、诚”,就好像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却可以比喻成像物体一样可以存放!古代圣贤之学,较难理解,必须去“身心体会”,因此《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而作为心学代表人物的王阳明,则不断的“静修体悟”,不仅也去“格竹子”从而推翻了朱熹的方式,而且有了“龙场悟道”,现在“阳明洞”依然是一个全国著名的景点。实际上,这种《大学》里提出的“定、静”,以开发智力、明白天理、大道自然等,无论“儒、道、佛”,都有专门的讲究、实践方法——只是由于很多原因,产生了断层,这里仅引用庄子讲述孔子与颜回的坐忘的故事,原自于《大宗师》: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

仲尼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旡好也,化则旡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其中的颜回说到,“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以至于孔子讲出都羡慕颜回,愿意跟着颜回学习!

我们再对比《耳目箴》的内容,几乎都是同一个意思:“不目而见,不耳而闻。上知之学,德性是尊。无视无听,昭然若存”。

很显然,这种治学实践方法,是有专门的讲究的,同样,作为后学的理学代表人物范浚,也是掌握了这类治学、实践的方法,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内容!如果考证宋代理学的起源与推理分析,以及与道学的关系,因此产生的古代人物之间的传奇现象,则会更加有趣,这里不做详解。

如今,研究范浚,更需要用范浚当时的治学、实践方法,去感悟体会,才会尽可能的接近范浚的思想,更好的恢复与传承“婺学”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当下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这点更需要引起研究范浚思想的人士重视!

                              董宁   创作时间未详

注解:董宁,客座教授,出版有《传说·论道》,江苏省兰溪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溪文脉】读心箴,懂范浚
历史上首部婺学志书:《婺学志》
曾国藩的古典读书治学生活,读书人的必经之路
【行走兰溪】走进香溪镇北山村:祭拜理学开宗范浚
范大录传记
曾国藩:坚忍之心,强者之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