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观莆田三清殿林氏族范碑

参观莆三清殿林氏族范碑

2024216日,是农历正月初七的清晨,我们兰溪市寒溪文化研究会由会长方协庭带队,胡星火、邓亚平、刘鑫及妻子章文捷五人小组踏上了前往莆田市的旅程。在参观完莆田博物馆后,随着莆田博物馆工作人员许峰的指引,说是在莆田市荔城区梅园东路北市场旁。我们便驱车来到了荔城区梅园东路北市场旁,寻找到了一座古建筑是河边林氏的住宅,叫河边林氏民居。

河边林氏民居是三间三进的古老房子,里面已经破烂不堪,但门面比较好,门上有几块小牌,是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是河边林氏民居,当时我们以为这是林俊的故居,询问在这居住的人,他们一概不知。

方协庭会长只好打该文物的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杨建军,他说过半小时后答复。此时正是中午11点半,于是我们找了一处小吃店,去吃了中餐。

之后,我们来到元妙观三清殿参观。

刚在元妙观三清殿不久,方协庭会长就接到电话,是杨建军打电话去叫莆田鲲鹏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林伟华来接待我们的。

我们来到了元妙观三清殿之后的莆田鲲鹏文化有限公司,其负责人林伟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与他讲明了到莆田寻找方太古与林俊的交友情况,林伟华说之前看的河边林氏民居不是林俊的故居,现在在莆田已经没有林俊的故居了。

我们从林伟华哪里得知:

林俊生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卒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七十六岁。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成化二十年(1484),太监梁芳与淫僧继晓勾结,以房中秘术进上,宪宗受其迷惑,宠眷殊荣,尊继晓为法王,拨内币几十万为他大建佛寺,朝臣敢怒而不敢言。俊激于义愤,草稿极言“大发内帑并刃造佛寺,填财无益之地。”且西北大饥,民不聊生,宜拨内帑以益民困,言词恳切。疏稿成,把书吏锁于书房之中誊正,疏稿中每遇到“继晓”或“梁芳”的名字处,都放空在那里,等誉正毕,由俊亲自补写上。书吏大惊,叩头说:“此疏一上,彼此均死,公激于义愤,死或所甘,何累吏也?!”俊说:“死罪吾承,不尔相及。”吏泣不已。俊妻知夫刚直,不敢言,令仆人密告俊的挚友侍讲吴希贤为之力劝。俊说:“吾志已决,不可回也,但事后烦君为传耳。”于是,俊卖掉所骑的马匹,安置了家事,迳向通政司投疏。通政使张某看了疏,叹说:“君能言人所不能言,吾辈愧之!然雷霆之下,恐未易处,尚再思之。”俊说:“吾思已三,奚云再也。”遂置疏于案而去。

  疏上,宪宗大怒,将俊廷杖,并下狱,敕锦衣卫拷讯,将拟以死罪。“后府经历张黻救之,也一同下狱。”司礼太监怀恩叩头奏说:“杀俊将失百官心,奴才死也不敢奉诏。”宪宗大怒说:“你与俊合谋毁谤我,不然,俊安能知道宫中之事。举砚掷恩,恩以头接砚,不中,恩脱帽解带,伏地号泣说:“奴才不能复事爷爷了。”帝叱恩出。

  俊被下锦衣狱,狱吏杖之。俊说:“俊备员部属,见事有害于国,不得不言。触犯忌讳,罪诚当死,死即死,奚事杖也。”他有《下狱闻欲加刑》诗:“抱病死将至,临刑命复传。老亲犹有赖,弱息不须怜。臣本比干后,君令虞舜前。尚方未赐死,感激向谁先。”诗中把自己喻为纣王时代的忠臣比干,足见其为人的气节。经“(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上疏论救,俊得免死,谪姚州判官。”张黻亦坐谪宗州知州。王恕复极言二人之谪非罪,才诏还复职,改调南京。自是“俊、黻两人直声震都下”。梁芳、继晓被处置,寺也没有建了。

  弘治元年(1488年),俊升任云南按察副使。云南“鹤庆县元化寺称有活佛,每年集士女万人争以金涂其面,俊命焚之……得其金悉以偿还民众的欠赋。又毁淫祠三百六十区,以其材修建学宫。”“俊在云南四年,勤于抚绥,平反冤狱,黜陟官吏,深得民心。五年(1492年)调湖广,九年称疾归里。”十三年(1500年)起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时江防废弛,俊悉心经划,多所厘正。与吏部尚书林潮、都御史张敷华、祭酒章懋并称u2018南都四君子u2019。”十四年,山西地震、水灾,俊上疏“求罢斋醮,减织造,汰冗官,止兴建,省供用,节赏赐,戒逸欲,远佞幸,亲贤人。得不到采纳,改任江西巡抚。”俊在江西任上,兴建义仓、义学、义土冢,庶政一新。正德四年(1509年),改任湖广、四川巡抚,“当时各地军兴,宦官常私托子弟寄名兵籍,以首功请升赏,俊拒绝一切请托。”

  嘉靖元年(1523年),俊升工部尚书,改刑部尚书。俊上疏要“亲大臣,勤圣学,辨异端,节财用”等,多不为帝采纳,遂辞官,八上其疏,才于次年得准回里。俊性简俭,廉洁自守,直言敢谏,对自己则预辞身后恤典。史载:“数十年来,大臣以礼进退,无瑕隙可议者,林俊一人而已。”

林俊为文体裁不一,大都奇崛博奥,不沿袭台阁之派;其诗多学山谷、后山二家,颇能远俗。著有《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续集十二卷,与西征集(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林伟华讲起三清殿里有一块林俊的石碑,我们想见一见。由于是正月初七,三清殿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不开门。他就联系了领导,开三清殿的后门只是给我们看了林俊的碑文。

这是一块《林氏族范碑》,嵌于三清殿东侧后院墙上,由明代刑部尚书林俊撰文,其子林达书篆的石碑,即嘉靖十五年(1536),原碑至今近五百年。现保存在莆田三清殿内,嵌在壁上,高133厘米,宽72厘米,碑文篆书197字,落款隶书59字。石碑上篆刻着林氏家规祖训。

林俊所作--林氏族范:

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堇。事君必忠吁,居官必廉慎,乡里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妙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善者嘉之,贫难死丧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劝诲之,不改,与众弃之,不许入祠。以共绵诗礼仁厚之泽,敬之,戒之毋忽。开先祠成,先太保云庄公作为族范,岁时祭祀,俾读之以嘉惠族人,旧书屏间,岁久而坏,达谨以篆体用勒诸石垂久远云。嘉靖丙申春二月,望南达谨志。

参观莆田妙观三清殿中的《林氏族范碑》之后我们绕过围墙又再次回到三清殿的正门。

据记载:元妙观三清殿现有占地面积6182平方米,建筑面积3587平方米,保留有三清殿、山门、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文昌祠等建筑,保存有宋徽宗瘦金体《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宋孝宗《赐陈俊卿札碑》、宋左朝散大夫、行尚书驾部员外郎、方昭书并题额《祥应庙记碑》以及王禹偁、苏东坡、文天祥、文征明、周瑛、朱继祚等历代名人碑碣题刻。

东岳殿,主祭东岳大帝,位于三清殿正殿东边,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为拜亭、山门,以两廊连结成整体格局,拜亭内仍保存着清梁架结构,现作为莆阳书院”“莆阳书房莆田市图书馆分馆

西岳殿,原供奉西岳华山君神,后祀奉文昌帝君,位于三清殿正殿西边,与东岳殿相对称,悬山顶小式建筑,脊柱为通柱、三开间,现为莆仙戏传习所

我们从三清殿正面的道路上从上往下看我们被三清殿宏伟的气势所震撼。殿内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宋代的风貌,尤其是当心间和左右两次间,更是保留了宋代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参观莆田云妙观三清殿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风格和魅力,还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氏族范碑》
莆林清明祭祖发现明刑部尚书林俊所立玄泰万宠公原墓碑
林氏石刻族规家训 明代 刑部尚书林俊 撰
莆阳龙溪黄氏族谱(名人篇)
大明柱国程钟灵之夫人林氏之父:明刑部尚书林俊:林俊
莆田印象——元妙观三清殿(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