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敏河和日军在海拉尔修筑的地下要塞工事

美丽的伊敏河,在抗日战争中有过苦难的历史。日军在海拉尔修筑地下工事,修建铁路,血腥统治和残忍践踏中国人。

 

【伊敏河流经海拉尔市区】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纵贯鄂温克族自治旗,穿过海拉尔市区,于海拉尔市北山下汇入海拉尔河。河长390公里,流域面积22725平方公里。本河流域处于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从山地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支流多分布于右岸,自上而下较大支流有维纳川、苇子坑河、锡尼河等。伊敏河上游(红花尔基以上)为山地林区,河宽20~50米,森林繁茂,是珍稀常绿树种樟子松的故乡。红花尔基以下,河流进入丘陵和草原地带,河宽50~80米。在中游右岸有著名的维纳河矿泉疗养院。在左岸有呼伦贝尔市重要草原旅游区巴彦呼硕敖包山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点。

 

【伊敏河断桥遗址建有和平公园】

 

目前伊敏河有一座断桥,该桥原称伊敏桥,是日军侵占海拉尔期间,于1933年动工修建,1935年竣工,为钢筋混凝土与钢板梁联合结构。桥长200米,是当时海拉尔贯通伊敏河东西的唯一的一座永久性公路桥梁。1945年8月9日,苏军进攻海拉尔要塞。日军为阻止苏军合围,将大桥两端炸毁,此次战役后断桥成了残桥的名称,遗址现场树有「断桥遗址」四个字。背后就是断桥的一端。2007年海拉尔区政府修建了断桥广场,并将其命名为和平公园,以激励后人缅怀历史,珍视和平。

 

【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

 

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因沿海拉尔河的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小城坐落在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中部,伊敏河将小城一分为二。雄浑的海拉尔河从城北婉转扫过,四面分别被巴尔虎草原,鄂温克草原和大兴安岭山前草原包围,不愧「草原明珠」之称。海拉尔城区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的汇合口,可以不出城市就能看到牛羊在蓝天白云下漫步草原,悠闲吃草的草原景色。海拉尔城区不大却别致,街道用最具民族特色的词汇命名,建筑也以浅色系为主,提醒你这是爱好白色的蒙古族的故乡。

 

在断桥的附近就是著名的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北山遗址,日军在海拉尔地下要塞遗址位于海拉尔城区北部的敖包下。

 

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多为丘陵,海拔603~772米之间。平均海拔612.9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年降水量350毫米,无霜期一般在110天左右。矿藏有煤、铁、锌、石油、石灰石、花岗岩、青石、河流石、石英沙、硅沙等。滨洲铁路和301国道平行横贯全境。有民航海拉尔机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开放城市。有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公园,园内生长着国内稀有的沙区珍贵树种樟子松。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也译为脑包、鄂博),意思是石头堆,是用石头堆积的蒙古族人祭祀建筑。祭拜来自萨满教传统,被黄教吸收。在蒙古草原上,很多地方没有山丘、河流、树林之类的地标,到处都是草原,因此敖包常被用作路标。

 

【海拉尔距诺门汗东北200公里】

 

海拉尔海拔610-760米,西、北、东三面地形突起,而市区凹下,伊敏河从西南向东北贯通市区北部的海拉尔河。市周突起之地,比高约60-70米,坡高10-15度,为丘陵地貌(海拉尔人通称丘陵地为山,如北山、东山、西山)。北山、东山顶部均很平坦,西山稍有突起,形如球状。市周各高地均便展望,俯视市区一目了然。市区东北部的敖包山是制高点,环视无阻。「诺门汗事件」关东军为苏联军大败。距离诺门汗东北200公里海拉尔,从日本远方离开的街道。这时候会零度以下20度,30度左右。

 

1931年东北沦陷后,日军为了永久性占领中国东北,开始对东北实行彻底的军事要塞化。开始在中苏边境大规模驱使中国劳工、战俘修建要塞和永备工事。

 

1934年至1945年的十几年间,日本关东军征用百万中国劳工,在「满苏」、「满蒙」4700多公里的边境地带上,秘密修筑了14个(一说15个)军事要塞群,其中仅地下要塞相加就有1700多公里。其牢固程度、完备程度、现代化程度都堪称二战之最。海拉尔要塞也称海拉尔筑垒地域,另一处为黑龙江省东宁要塞。

 

【海拉尔是4000公里「东方马其诺防线」军事要塞重点】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海拉尔,是伪满时期兴安北省的省会,距中苏中蒙边境均为150公里,是当时日军布防的战略要地。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也称海拉尔筑垒地域)始建于1934——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在海拉尔修筑的以内陆防御为主的军事工事。

 

据1939年伪满洲国提出的「北边振兴计划」记载,日本侵略军沿中苏中蒙边界共修筑4000多公里长的地下军事要塞,飞机场420个,军用仓库500个,当时日本关东军把这一系列的军事设施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

 

「北边振兴」计划的出笼,是伪满洲国于1939年开始实施了一项所谓「北边振兴」3年计划。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变东北为其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1936年8月3日,由日本陆军省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决定,制定了「 满洲开发方策要纲」。「北边振兴」计划,就是在这一「要纲」中所提出的有关方针基础上,加以具体化。

 

【日军强逼中国劳工约13万人化4年修建】

 

为此,在上世纪30年代初镇,据有关文献介绍:海拉尔北山要塞整个工程耗时约四年,动用中国劳工约13万人。海拉尔河北岸「万人坑」内的嶙嶙白骨就是铁证。还有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棵中弹树,树上的弹痕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

 

日军修筑的海拉尔地下要塞,地下坑道的长度就有几十公里,有的甚至能够开卡车。从东宁往北到绥芬河、虎林,直到北面的东吴和西部的海拉尔,日军的连绵数千公里的要塞群,正是为了进攻苏联而精心构筑的。

 

【23师团长「苏联通」小松原道太郎】

 

关东军这时驻海拉尔23师团的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是日军中少有的苏联通,他曾任日本驻苏武官,专门从事收集苏联方面的情报。

 

小松原道太郎(こまつばら みちたろう、1886年7月20日 - 1940年10月6日)、日本陆军军人。最终阶级是陆军中将。

 

小松原道太郎在神奈川县出生。作为海军兵工厂工程师,小松原五良的长子。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1905年11月,陆军军官学校第18期毕业。1906年6月,由步兵少尉任官升为步兵第34联队付。参谋本部付工作,参谋本部员,参谋本部付(欧洲?对苏谍报),从1909年到1910年因为俄语研究派遣往俄罗斯。俄罗斯大使馆付武官侯补校官,参谋本部员,历任陆地大专业学生,陆地大教官,苏联大使馆付武官,参谋本部付。曾参加过青岛作战。步兵第57联队长,关东军司令部付(哈尔滨特别任务机关长)等,1934年8月,为陆军少将晋级。谋本部付,步兵第8旅长,经过近卫步兵第1旅长,第2独立守备队司令官等。1937年11月,成为了陆军中将。

 

1938年7月7日,日军第23师长(-1939年11月6日)驻屯海拉尔。与「因为外蒙古兵700名非法越境,在师的一部分和满洲军击灭」打电报,成为了「诺门汗事件」的契机。日军第23师受到了毁灭的打击。

 

1939年11月,成为关东军司令部付,经过参谋本部付,作为「诺门汗事件」的引咎1940年1月被编入预备役。此后同年10月病死。「诺门汗事件」后,小松原因被迫承担战败责任而自杀。

 

2011年12月,日本学者黑宫广昭认为小松原从苏联回来后,有配合苏联作为间谍的可能性很大。据说哈尔滨特别任务机关长时代有多的机密信息在苏联方面泄漏的迹象。

 

【日本关东军独立混合第80旅司令部】

 

海拉尔要塞修筑后,日本派军队驻守。在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收藏的照片上,日本人观看后在网上写着: 其中的照片有海拉尔站附近的农垦医院内的旧日军的建筑物的照片,在那个说明上写着「日本关东军独立混合第80旅司令部」。

 

【第80旅団长野村登亀江少将司令官室仍保留】

 

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还保留着182号房间,这房间是日军第80旅団长、野村登亀江少将的司令官室。野村登亀江司令官室内还挂着挂起太阳旗,漂亮地装饰令前来参观的日本人也感到吃惊。地下要塞内的兵士宿舍,日本人参观看后写道感受:是否忠实的再现历史,不知道。实际即对中国布置的地下要塞日军兵士宿舍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根据网上日文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日军在此驻守有独立炮兵第14连队和 第8国境守备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里是呼伦贝尔,除了最美大草原,还留有日本侵略者的历史罪证!
内蒙古海拉尔纪念园
关东军要塞
揭秘“东方马其诺”--海拉尔北山下侵华日军的核心地下工事
祖国风光(1787)海拉尔纪念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内蒙古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