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生病了,老师怎么做?

引语:疾病是上天另外一种形式的爱,它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回来。进入冬季流感爆发季,家舘部分孩子患上感冒。和合的老师们是如何让孩子们把疾病当做礼物,从中收获智慧的呢?



11月底,长沙经历了一次降温,家舘部分孩子相继患上感冒,有流涕、发烧、咳嗽等症状,经过老师们食疗、按摩、艾灸等绿色疗法,孩子们相继康复。针对孩子们的常见疾病,家舘老师们有经验应对。但治病不是目的,如何让孩子们从疾病中收获礼物,学会自我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即使生病,也能自我疗愈才是目的。


老师们观察到,天气的变化固然是生病的外缘,但孩子们缺少基本的保健意识和常识,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则是内因。生活即教育,以此为契机,本周杨老师和钟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如何不生病》的保健主题课。

 


课程从“你会吃饭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开始,分别从饮食、睡眠、穿着、致病因素、如何养病等几个方面给孩子们传递了《黄帝内经》中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

 

(一)饮食

人体运行依靠能量,饮食作为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如何最大限度从中获取能量呢?

 

首先要明白哪一类食物能量高。经过几轮抢答,部分孩子的观念被颠覆,明白了素食相比荤食能量更高。因为:1.素食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能量,直接转换太阳能量;2.动物被杀死时由于恐惧、怨恨分泌一些毒素(阴性能量)留存在体内;3.消化肉类需要消耗人体更多能量,最终能量转换率低于素食。

 

对于同样的素食,如何判断具体某种食物的能量高低呢?孩子们学会了通过大致判断食物的阴阳和寒热属性来判断食物能量。总体而言,吸收阳光越充足的食物能量越高,性篇热,比如向日葵、枣、石榴、辣椒、栗子等。离土地越近,或者在土里的食物阳性逐渐减弱,性越来越平,比如南瓜,花生,土豆,山药等。水生植物则偏寒,如海带、紫菜、水芹、莲藕等。此外,种子类能长出新生命的食物能量比非种子类的能量要高。

 

依据食物能量高低,孩子们就不难理解《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饮食基本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水果多寒凉),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有了能量这个判断依据,以及《黄帝内经》饮食准则,关于吃什么对健康最有利,孩子们心中有了答案。


最后,从能量吸收的角度,孩子们也理解了为什么吃饭要七八分饱。吃得过多,就像“高速公路”瘫痪,食物能量再高,肠胃也很难吸收。



(二)睡眠

如果说运动生阳,那么睡眠则养阴,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睡眠是最好的补药。老师分享了有人通过好好睡觉就治疗疾病的案例。此刻,孩子们才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


人类为适应地球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节律,中华文明很早就发现并总结了这些规律,形成了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智慧。通过这张图,孩子们了解到祖先朴素而科学的生活智慧,其中睡眠的最佳时间是晚9点--7点,特别是子时,也就是晚11-1点,是睡眠效率最高的两个小时。


 

孩子们的睡眠存在几个误区,第一是嫌麻烦和怕冷,喜欢和衣而睡。在杨老师启发下,孩子们认识到其中的弊端:1.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妨碍身体的放松,睡眠质量低;2.易出汗,消耗阳气;3.起床后不添加任何衣服,身体难以适应内外温差,造成感冒;4.不容易在被子里形成“热循环”,更容易感觉冷。老师观察课后这几天,孩子们这一点改进得非常好。

 

第二是有些孩子喜欢蒙头睡,实际上被子里浊气重,二氧化碳多,对健康很不利。

 

最后,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睡眠更香呢?1.泡脚;2.放松安神。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泡脚既可以让身体温暖放松,也将气血往下引,使大脑不至于过于亢奋,泡脚时可以听听轻音乐,让自己轻松愉悦,更快进入睡眠。

 

(三)致病因素

主要分内外两类,外感风、寒、暑、湿、燥、热,内伤恨、怒、忧、悲、恐。

 

外感中,防风尤其重要。风为百病之始,它与寒结合成风寒,与湿结合成风湿,与热结合成风热。现在是冬天,尤其要注意防风保暖,特别是户外运动时或运动后。

 

杨老师特别提醒孩子们要穿天然、透气的衣服。有不少孩子穿着类似保暖内衣那样加绒的衣服,因为不是天然材料,虽有保暖作用,但不透气,一运动很容易憋气、出汗,但不吸汗,运动停止后汗水大量带走热量,极易感冒。

 

情绪方面,中医认为,恨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因此保持平和喜悦对健康非常重要,情绪的“结”在身体层面就会有相应的“结节”出现,通常身体某个脏腑的疾病也与某类长期的情绪积压有关。比如经常发怒,肝脏就会不好,经常思虑过重,会脾虚,有怨恨,会影响心脏的健康。家舘的一系列心理疗愈课程就是帮助孩子们把情绪的结解开,收获身心健康。


同时孩子们还了解了五脏对应的五色,五味。有些孩子当即表示以后要少生气,如果生气了要多吃绿色茎类蔬菜,以疏通肝气,保护肝脏。

 

(四)生病了怎么办

三分治,七分养。人体最有智慧,有极高的自愈能力,是最高明的医生。生病了,如何让人体最充分发挥这种能力?做到八个字:避风、节食、怡情、早睡,就能让身体保持放松、休养,充分发挥自愈的潜能。


同时生病了,意味着邪气入侵,正不压邪。因此治病的思路是增强人体的阳气和正气,扶正祛邪。哪些行为能增加阳气?多晒太阳,吃阳性高能量素食,艾灸,读圣贤经典,听高能量音乐,感恩,忏悔,宽恕等都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如果说杨老师的主题课是向孩子们传递东方养生智慧,那么钟老师解说的科学记录片《游戏改变者》则从西方科学的角度,用大量的实例和科学调查数据表明:食素更有益于身体、有益于地球,进一步帮助感冒的孩子控制饮食,休养生息,恢复健康!


在过去绝大部分人的观念中,肉类中的蛋白质更有益于人体体能,食肉者身体更有力量。食素者大多是站在爱护动物、佛家思想角度来提倡食素的好处。


然而事实是:运动更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而非动物蛋白,食素的运动员在耐力、肌肉结构、血管结构、血液干净度等比食肉者更有优势。


食素者的耐力更好,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能连续跑46天,完成了2200英里的山地马拉松,他是素食者,还是七届马拉松冠军;纽约者的消防队员们食素一星期,胆固醇下降100多个点;橄榄球运动员改成食素后,跑动更轻松,成绩大幅提升;女子自行车运动员、400米世界冠军、举重冠军、MMA终极格斗冠军等都是食素者。


连世界上最强壮的大力士派崔克能扛起1220磅,掀翻一辆汽车,他也是食素者。


人最难改变的是长久以来被植入的观念,过去的营养学家或主流媒体都在植入“吃肉长肉”的理念,既然牛、羊、猪都是食素的,可以长肉,人类食素同样可以长肉,为何还要从中间过一道手呢?过一道手还要携带好多激素和承担动物愤怒、悲伤的情绪,况且人类吃到的每一磅肉都要浪费约2400升的水,动物养殖产生的粪便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


通过一整天主题课和纪录片的学习,孩子们对食素有了更全面科学的了解和判断,基于了解之后的选择,更加清醒和觉知。


总之,有很多在成年人看来理所当然的养生保健常识,在孩子心里其实没有概念,往往被忽略了。而我们往往习惯于直接给孩子下指令,或者依赖频繁的监督和叮咛来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与其费劲心机照顾好孩子,不如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通过这样的主题课,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疾病,学会照顾自己,让自己生活更健康。身体健康了,才有余力追求其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在最该好好学习的年龄,过分关注吃饭这件小事
用生姜,红枣,桂圆,枸杞,焦三仙等等食材来养脾胃,调正气,所谓一正复,百病去
【大年初三】如何播种健康种子
国医大师的饮食,不挑食,杂食不偏……
[随笔] 因为爱,所以互相取悦
老年人饮食原则12字真经 《黄帝内经》公开饮食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