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中归纳人生第四养-----中年养德

作者:潘长宏

2023年8月7日

       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中,就人的一生行为举止,语言仪表,德能勤绩,交流相处中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有一部分在我们当今人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在我国的国学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并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归纳出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养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第四养-----少中年养德



       在人生的长河中,到了中年,上有老人,下有儿女,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时候的你,一定要学会收敛锋芒,低调行事。不要仗着自己是长辈,就对晚辈指手画脚。要知道,你的言行举止,不仅关系着你个人的形象和素质,更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氛围。俗话说:厚德方能载物。一个人,如果德行不修,那么他注定会走得很坎坷。相反,一个有德行的人,无论走到哪儿,都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平日里,多做好事,多行善举,用行动去感化别人,这才是为人处世最明智的选择。

“中年养德”指的是积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展开真实的生命旅程。当你从一个孩子长成成年人以后,进入社会,开始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而立业成家。此时应尽力以求自立,在与人交往、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成为成熟的个体人,能够在为人处事中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那么如何养德呢?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德,这个品行不是哪一天可以养起来的,这是一个时代工程,从小就有养德的素质要求,但到了中年,更加不同而已,要进一步强化德行修养。

      在国学之中,和谐常常是精髓,很多著作对于一个和谐生命的塑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道德根基包括两方面,一是孝道,二是尊师,这就是要求一个人必须明白孝敬父母、亲人,尊重师长的道理。

       中国文字较为复杂,稍微的变化便可生出多种不同的意思,而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路上,《易经》(包括上、下经)部分大约5000字左右;《千字文》994字;《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字数:1753《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其学生编辑而成。字数:13700《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字数:34685《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字数:3568。可见,学习国学经典对于整体认读和识字能力的提高,是多么有益的事情。

       诵读国学,可以让一个人奠定语文基础。而语文基础好,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石。通过诵读经典,学习优美经典文言、文章。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培养了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一个人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时,不仅能够文学观点,还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当前,大多成人的个体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成家的个体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它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自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砥砺一个人的品行、健全人格,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个体。

       当一个人在世上活了这许多年,见了许许多多好的,坏的,平凡的,优秀的人。对人对事,我们已然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时候,何妨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一点。余以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见过世间好坏之后,我们依旧保持着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好的、值得帮的人,在能伸手的时候,我们不妨伸出手去帮助。对于坏人,也怀着宽容之心去看待。对待这个世界,外圆内方,有自己的法则,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记住一不愧于他人,二不愧于自己。简单地说四个字“腑仰无愧”。这就是中年养的根本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之《孟子》原文·译释(1)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国学教育的四个阶段
亲民,而不是新民。这是第一课。
仁者必有大勇
《孟子》第245讲【尽心章句下】(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