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教时短,师生情深!致敬所有支教过的老师们!
    今天这篇是来自好教师的「好教师的100种不同人生」专栏作品, 作者回顾了自己支教经历,你曾有类似的经历吗?

    我第一次对“支教老师”这个代名词有深刻的认知,是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朱敏才原本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是一名高级教师,二人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相伴余生——奔赴贵州边远地区支教。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这句话简直就是孙老师和朱老师二人的真实写照。


    因为年纪大的缘故,朱老师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累到在支教岗位上,但他心中所想,仍是给孩子们上课。

    孙老师在照顾朱老师的同时,除了给学生们上课,还为学校的食堂、教学楼操心着。支教之路艰难险阻与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将他们击倒,相反还充满感恩。

    “感谢贵州的老百姓,是他们圆了我们的支教梦。”这是颁奖会上捧着奖杯的孙老师发自肺腑的话语。

    朱老师和孙老师夫妇二人的行为、话语深深打动了我,他们重新定义了我对“师爱”的理解。

    让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除了要恪尽职责,更是要将爱继续传承。


    转眼间,自己的支教经历已经过去将近半年了。

    “支教”这个词对于师范生是个热点词,它是一项公益性质的活动,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


    “支教”出现的本身代表它自带的双赢性——既暂时解决了偏远地区教师缺失的问题,又让在校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至少半年的实习期得到充分的锻炼。

    2019年新学期,我成为了支教教师中的一员。

    我所支教的地区是青州市一个偏远农村的一个小学,这个学校虽小,但是教师严重缺失,学校里更多的是年龄较大、即将退休的老教师。

    很显然,我们这些支教的青年学生教师就成了“主力军”。不仅要教书育人,很多繁忙的工作都加在我们身上。

    几乎没有教学经历的我们担任了班主任甚至是主任助理,天天忙得分不开身,数不清的表格、收不齐的资料以及难缠的家长,让我初次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艰难。

    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并不贫乏相反物资十分充裕,但是也引发了许多孩子教育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


    自小在父母庇护宠爱下长大的我,无法想象一个几乎24h见不到父母的孩子内心得是何滋味。

    他们的成长,得缺少多少阳光啊!

    于是支教期间,我更多的是做了孩子们的“知心人”。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会精心设计,有时候在网络上看名师讲课,希望让他们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课下时间,事务繁忙我仍会挤出几分钟来,跟每个孩子谈谈心,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

    有个孩子太过于沉默寡言,我便让她画一幅画,通过她的画,我发现原来她内心也有一个多彩的世界……

    教室的后黑板是我给孩子们设置的“展览台”,展示很多孩子们的作品——一张满分试卷、一幅画、一个小奖状、一张书法作品之类的。


    虽然展示的范围很小,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大的骄傲与满足。渐渐地,上语文课的他们越来越活泼,原先内向的女孩都主动举起了手。

    能得到性格内向的孩子的肯定,与我而言是最大的幸福。

    由于太少的接触,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少之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家长们都以为自己的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家长会上,我也跟家长们也是真心沟通。

    我告诉他们,世上本无内向的孩子,只有心灵的交汇才会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另外,我还用ppt课件展示孩子们表演、回答问题、参加我们自己组织的小活动的视频,家长们都不禁惊叹“原来我的孩子这么棒!”

    不得不说,半年的支教经历,让我收获,让我成长。


    支教问题也不是没有弊端的,诸如离家太远,生活艰苦等等。以至于太多人听到“支教”二字犹如洪水猛兽,觉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我在支教期间,就有朋友对我说,做不过半年就走了,教完课得了。等你走了,他们谁还会记得你的付出呢,谁还会感恩你呢?


    这陌生的地方,艰苦的住宿条件,每天早起晚归,忙不完的工作,没有油水吃不饱的饭菜,除却客观条件,还要承受心理的压力,不讲理的家长,处处刁难的校领导。

    承受这一切才拿着十分微薄的工资。

    我承认我开始的时候的确抱怨过,也曾想过一度的逃离。

    但是后来,与孩子们的接触让我收获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教师的使命。


    既然选择了,承受的痛苦也是必经之路,不会因为逃离或者换一个地方就会解脱。自己在苦难中的成长,都是以后真正为人师的垫脚石。

    支教结束后,回首这半年的种种,更多的是怀念。看着微信朋友圈里与孩子们一起拍的照片,更觉得自己的经历十分可贵。


    近期,一篇关于女研究生支教的文章成为了热点。

    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张静宇老师,是一名支教老师。在重庆的一群小学担任一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样收获了学生们最真挚的感恩。

    支教完一年的她离开了,孩子们哭成一团。临走的时候,张静宇老师还给孩子们准备了爱心礼物——男生是运动装,女生是公主裙。


    张老师的事迹让我想起自己曾经支教的经历,她的学生们让我感动,也让我欣慰。

    顿时我觉得自己曾经支教吃过的苦都值了,因为总有一群人记得你的好,你的好会变成阳光,撒在他们的心田上。

    支教的时间很短暂,支教完后我们师生至此一别,若无缘分,可能此生不见。

    相比说是人物,我仍认为支教是一种选择,是一种传递爱、收获爱的机会,支教不是人生的所必须的,但却是人生路上最绚烂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汜水支教悠悠情【栗爱芳】
谈谈我当“小老师”的一点经历与感悟
若你下学期还当老师,请记住这4条忠告,对你十分有用!
老胡观点:有一种最美声音,叫做“老师我想你啦!”
寒日枉事
你如何看待教师评职称需要3年农村教学经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