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解说词
游客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里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遗址性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主要是距今两千年的秦代兵马俑,这些兵马俑象征着当年守卫秦始皇帝陵园的卫戍部队。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战国末期赵国的都城邯郸。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了秦国王位,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赢政按照秦国礼制在故都雍城的蕲年宫(今陕西凤翔城南)举行了加冠礼,开始亲自执掌国家政权。之后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消灭了嫪毐、吕不韦两大敌对势力,并结束了太后干预朝政的局面,为统一战争的进行扫除了内部障碍。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秦王嬴政重用一大批文臣武将,采取远交近政的战略方针,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大诸侯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割据称雄、大国争霸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不仅充分展示了秦王嬴政的胸才大略,更是符合人民群众迫切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统一中国后,嬴政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合并成“皇帝”一词,意味着自己功过三皇,德超五帝。从此,皇帝代替了国王的称号,成为历代君主的称谓。他作为秦朝的第一位皇帝,就是“始皇帝”,希望秦帝国自始能够传至千万世。秦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创建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新制度。秦始皇帝在地方上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他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又增加到40郡。郡下设有县、乡、亭、里等机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这套金字塔一样严密的政权体系,使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为了进一步巩固集权专制制度,秦始皇帝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帝下令以京都咸阳为中心,修筑通往全国各地和边境地区的驰道。根据《汉书?贾山传》中的记载,秦代驰道一般宽300尺,约等于现在的69米,道路两边夯筑有厚实的矮墙,每隔三丈距离,种植一棵青松。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秦代的驰道宽广平坦,路边翠荫相接,绵延千里,直达天际,景色十分壮观。此外,秦始皇帝还派兵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南平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等,使中原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和交往,推动了汉民族的形成,并为我国多民族的团结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秦始皇帝所制定的统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并且在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一直沿用,所以他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被誉为“千古一帝”。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十年的时间里,秦始皇帝沿着四通八达的驰道先后五次出巡各地,足迹遍布今天的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公元前210年7月在他第五次出巡途中,突然暴病死于河北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境内)。同年9月,他的尸体运回陕西,葬入骊山陵墓之中。
  请看:秦始皇陵园沙盘模型中这座巍峨耸立的山丘就是秦始皇陵。它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秦始皇帝陵原名“丽山”,原高约115米,整个陵园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修陵时间长达3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13岁继承秦国王位时,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到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又征发了刑徒等70多万人更大规模的营建陵园。秦陵地宫挖得很深,一直见到了地下水层,并用铜液浇灌,涂上丹漆,上面再放棺椁。地下宫殿中有文武大臣的牌位和大量的珍宝器皿,珍禽异兽。宫门中设置有弩机暗器,走入其中的人将会被射杀。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的模型,以机械动力使之流动不息。在墓室顶部绘有天文星宿的图像,地面上模拟有山岳九州的地形。用四足鱼炼成膏做成蜡烛,这种烛灯点燃很久也不会熄灭。之后,古代的其他文献资料如《汉书·楚元王传》、《汉书·贾山传》、《三秦记》、《水经·渭水注》、《三辅故事》等对秦始皇陵园的记载,与《史记》大体相同。对于这些记载,后代的学者文人发出了无限感慨和疑惑。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现代的考古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工作,将一个个谜团解开,将一处处文化宝藏呈现在人们面前。
  请看:在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垣之间,已经发现珍禽异兽坑及跽坐俑坑31座,说明地上苑囿被模拟于地下,这里是秦始皇帝灵魂的游猎场所。秦陵封土北侧发现有寝殿、便殿遗址,寝殿遗址是供墓主人灵魂日常起居饮食的地方,便殿遗址是供墓主人灵魂休息的场所。陵园封土西北角内外城之间,发现有园寺吏舍建筑基址,这是掌管陵园膳食、日常祭祀等事务的官吏的住所。秦陵东侧上焦村发现马厩坑93座,它们象征着宫廷的厩苑。马厩坑西发现17座秦代陪葬墓 ,这些墓主可能是被秦二世胡亥杀死的始皇帝的公子和公主。秦陵封土西侧发现两组彩绘铜车马,是供秦始皇的灵魂出游天国的乘舆工具。陵东1.5公里处发现的近8000件兵马俑象征着守卫陵园的部队。陵东北5里发现有鱼池遗址,秦始皇陵高大的封土就是来源于这里。陵西发现的郑庄打石场遗址和埋葬修陵劳动者和刑徒的赵背户村墓地反映了当年修陵的漫长和艰苦过程。为了防止骊山上洪水冲进秦始皇陵园,当年在陵园南侧还修建有防水护陵堤,俗称“五岭遗址”。近几年来,秦始皇陵园又相继有许多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秦陵封土东南发现面积达13000平方米的石甲胄陪葬坑,目前在试掘方内清理出石质铠甲90领,石质头盔36顶和其他文物。这些首次发现的秦代铠甲和头盔,为研究秦军当年的装备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石甲胄陪葬坑南约40米处,发现有面积约700平方米的百戏俑陪葬坑,坑内出土11件形体各异,动作造型完全不同的秦代百戏俑。它们有的右臂托起,象是正在举鼎;有的双臂及胸部肌肉突起,完全是大力士的形象;有的身材瘦小灵巧,像是杂技演员。专家们认为它们很可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秦代宫廷娱乐生活。百戏俑陪葬坑中部过洞内出土一件重达212公斤的铜鼎,造型精美厚重,是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一件秦代铜鼎,被誉为“秦陵第一鼎”。在秦陵南侧距封土约20米的地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文官俑坑,里面有12件大型陶俑,1辆秦代木车。秦陵外城东北角一座埋有陶俑和青铜水禽的陪葬坑,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它们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现在还是一个谜。
  通过这个沙盘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秦始皇陵园的建筑布局像一幅宫城图。那高大的封土和地下的幽宫象征秦咸阳宫,内城为皇城,外城为外廓城。另外还有供游猎的苑囿,饲养骏马的厩苑,备用的武库,供皇室娱乐的百戏、珍禽异兽,以及供出游用的车马,守卫京城的卫队等等。这些都说明当年秦始皇陵园的修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代表了秦代艺术的最高水平,体现了秦代人的聪明才智,它们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如今,我们远看秦始皇陵,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之后,依然雄伟挺拔,充满神秘感。目前考古专家们在秦始皇陵园56.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大型地面建筑遗址1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等各类遗址600多处,出土文物5万多件。秦兵马俑坑作为目前秦始皇陵园内所见的规模最大的一组陪葬坑,是当年秦国军队的模拟和真实写照。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秦始皇陵园这座埋藏丰富的地下历史文物宝库里还会有更多的珍贵文物出土面世的。好,下面请朋友们跟随我进入一号兵马俑坑参观。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发掘现场。这里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对于秦始皇陵建筑的豪华、陪葬的丰富和秦陵地宫的情况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但对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5公里的兵马俑坑却没有一个字的记载,历代史书也没有发现有关兵马俑的记载。
    我们今天看到的秦俑博物馆展厅明亮,广场宽阔平坦,但是30年前兵马俑发现之前,这里地上是一片柿子林,周围是当地老百姓的墓地,夜间经常有狼出没,非常荒凉。1974年3月,临潼县西杨村由于春旱缺水,生产队决定在村南抗旱打井。非常巧合的是井址被选在了一号坑最东端的坑沿上。请看:这里就是当年西杨村农民打井的井址。当井打到3米深时,农民们发现了一些红烧土块和陶俑的残片,打到4米多深时,发现了砖铺的地面。这时恰巧一位公社水保员来村里检查打井的进展情况。当看到这些陶俑残片时,他认为可能是文物,于是就让农民们停止打井,并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当地临潼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赵康民进入现场后一方面收集散失的文物,一方面对残破的陶片进行粘接、修补。而在此时,正好中国新闻社的记者蔺安稳回到临潼探亲,当他看到这些陶俑后,十分惊讶,回到北京后立刻在《人民日报》编印的《情况汇编》2396期上发表了临潼发现秦代大型陶俑的消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这一重点文物” 。随后,国家文物局派来专家现场视察,省文物局也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开始,考古队员们认为这里可能是一处不大的古代遗址,没想到后来越挖越多,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多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量青铜兵器、车马器等。考古发掘证实:这里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听到这里,各位朋友也许会产生疑问:如此大规模的陪葬坑就从没有人发现过吗?尽管翻遍古史,也没有见到有关兵马俑片言只语的记载,但是在两千年的漫漫时光中,秦俑在不时地向人们传递着呼救的信息。
  其实,在西汉时期就已有人发现过兵马俑。考古工作者在一号坑T12发现西汉前期墓葬一座,这座墓穴挖到了俑坑的隔墙上。而东汉初年的一座夫妇合葬墓,正好建在了二号兵马俑坑一组陶俑、陶马的身上。挖墓人将陶俑、陶马打碎搬动,堆放在墓穴一角。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完全变成当地村民的葬地,至此,大量的陶俑碎片被发现。对当地年长老人的多次询访,他们都说自己的祖辈挖墓时就看到过这些“瓦爷爷”、“瓦神爷”。有一位老人回忆自己十多岁时,父亲打井在井壁上见到过一个与真人一样高大的“怪物”。后来由于井水突然枯竭,父亲认为一定是“怪物”作遂,就把它吊在树上抽打,结果依然井中无水,父亲一怒之下,将“怪物”打碎了之。这位向后人传递信息的秦俑,就这样粉身碎骨了。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荒凉偏僻的环境里,历代淳朴农民的无意识保护,才使得秦兵马俑这一奇迹安睡地下2000多年。千年等一回,也许秦兵马俑渴盼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吧。
  秦兵马俑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决定在俑坑遗址上修建展览大厅。1976年4月和5月考古人员又相继钻探出两座兵马俑坑,根据发现的顺序,三座兵马俑坑编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1979年10月1日,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保护大厅建成,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9月27日、1994年10月14日三号兵马俑坑和二号兵马俑坑也分别开放。三座兵马俑坑的建筑结构完全一样,它们都是半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俑坑底部都用青砖墁铺,坑的平均深度大约是5米,坑的四周都留有长方形斜坡门道。当时,秦代人首先根据俑坑的型制大小挖成土圹,土圹的底部用填土逐层夯筑,然后在中间筑成夯土隔墙,隔墙两侧及俑坑四周密排木柱,木柱的上端横放枋木,枋木上端密排棚木,棚木上覆盖一层芦席或竹席,席上覆盖一层厚10—30厘米的胶泥土,再覆盖黄土形成坑顶。等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把门用立木封堵,门边用夯土填实,这样就形成了封闭式的地下军事营垒。
  各位朋友请看: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这是一个由步兵、车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按已出土的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可出土6000多件兵马俑。俑坑最东端站立的这三排武士,是军阵的前锋,由204名免盔束发、身着战袍的弓弩手组成。南北两侧分别面向南北的武士,组成军阵的侧翼,俑坑的尾端还有一列面西的武士,组成军阵的后卫。中间38路向东的纵队是秦军的主体,由身披铠甲的步兵护卫着45辆战车组成,他们都手握兵器,威风凛凛,严阵以待。
兵马俑坑中的武士俑们当年手中都配备有实战的青铜兵器,目前秦俑坑中已出土兵器四万件,它们种类齐全、工艺精湛,可分为三大类:1、短兵器:有剑、钩等。2、长柄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3、远射程兵器:有弓、弩等。秦俑坑中的兵器大多数是青铜制造。俑坑中的每位武士,因所持的兵器不同,手势也不同。一手向前的,一般持长柄兵器;一手向下呈半握拳状的,拿的是远射程兵器;双手在胸前一上一下重叠在一起,可能是拄有短兵器。由于青铜兵器的柄是木制的,出土时已全部腐朽,只留下青铜部分散落在坑道内。从出土兵器分析,军阵的前锋、后卫和侧翼所持的兵器,以远射程的弓弩为主,少数为长柄兵器,而主力部队所持的兵器则与之相反,这与古代兵书上所说的:“强弩在前,锬戈在后”,“材士强弩,翼吾左右”的兵器配备原则相一致。《秦律十八种·上律》中要求“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就是说,制作同一类器物,它的大小、长短、宽窄都必须相等。秦俑坑中出土的器物,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秦剑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10丝,铜镞的三个面的误差小于0.15毫米;同一类型秦砖的长、宽、厚都一样;铜弩机上同一种部件都可以互换。如此严格的标准,使人惊叹。在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上发现了一些铭文,其中有三年相邦吕不韦戈,或三年、四年、五年、七年相邦吕不韦戟,十九年寺工铍等。这些文字对研究秦代兵器制度、秦俑坑的修建时间都有重要作用。
秦兵马俑一经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倾倒了现代人。秦俑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专家们归结为“大、多、精、美”。当我们一跨进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由于面积的“大”和秦俑的“大”所产生的壮阔气势使人倾倒。总面积达二万平方米的军阵场面,身高1.8米—2米的陶俑,1.7米高2米长的陶马,如此高大的形象以及由“大”而产生的真实的感受,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数量的“多”所形成的秦俑群雕,在世界雕塑史和考古发掘史上都是空前的壮举。谈到秦俑的“精”,大到陶俑、陶马本身的制作,小到铠甲、胡须、发髻等的刻划处处体现着精雕细刻。比如铠甲的刻划,不同的职位不同的兵种配备不同的甲衣。不同的甲衣色泽、装饰、甲片的细密度又完全不同。再如秦俑的发髻和胡须:有的梳扁髻贴于脑后;有的挽圆髻于头顶;有的挽圆髻外罩软帽。无论武士还是军吏,都留有胡须。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辫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秦俑坑中陶马形象的塑造同样逼真传神。马头方正,棱角分明,四蹄躜地,劲健有力,两耳短促,张口嘶鸣,十分神骏。陶马的造型抓住了马的神韵和特征的关键部位,生动准确、丝丝入扣。秦人的祖先有善于养马的传统,正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马的形态才能雕刻得如此活灵活现。
  秦俑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模塑结合、分件制作、入窑烧成、出窑施彩。”模、塑、捏、堆、贴、刻、画等泥塑技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运用。陶俑的制作工艺是俑头、躯干、手等分别制作,最后组装套合。从整体上看,陶俑是塑模结合、以塑为主。具体地说:陶俑的脚、腿用堆塑方法作成粗胎,表面再经刮削而成;躯干部分用泥条盘筑成型,再用贴、捏、刻等方法作出衣服和铠甲的不同质感。俑头的塑法比较复杂,一般是先借助模具作出粗胎,堆塑出后脑勺,再粘贴上耳朵、发髻、发辫、冠帻,同时刻划面部五官的细部。胡须是用泥条片贴上后,再刻划。陶俑躯干的塑造,先做站立的脚踏板,再塑脚和腿。俑腿又分粗细两种。细型腿是实心,粗型腿大多是空心。陶俑躯干大型塑好后,稍待阴干,粘接双臂。双臂多是空心,个别是实心的,再下一步就是插接俑的双手。手都是单独制作。俑手和胳膊采用套合连接。也就是趁泥质未干,各钻一个小孔,套合在一起,再用泥钉固定。陶马的制作也是分件制作,组合而成。马头是合模制成,马耳、飞鬃等附件捏制上去。马的颈部、体腔中空,体腔分为臀、腹、肩、胸四段,每段都是由若干块泥片拼合成型。
  陶俑陶马制作的过程中,相同的地方首先是以当地的黄土加石英砂调和成泥,泥土经过筛选、碾、淘、除去了土中杂质,使泥质细密,颜色纯正。另外入窑焙烧的温度在950℃——1050℃之间。由于陶俑、陶马胎质薄厚不均,加之各个陶俑的轻重悬殊很大,工匠们在制作秦俑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火候外,在制造工艺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尽量减少泥胎的厚度,其次在陶俑、陶马适当部位留通火、透气的孔眼。
  秦俑当年绘彩的过程,首先是在俑、马身上涂一层生漆,再敷白色作底,然后平涂彩绘。手、脸、脚等部位都涂两至三层彩绘,颜色多彩多姿,显示出整个军阵的生气勃勃。陶马多是通体枣红色,马口中是红舌白牙,身上是黑鬃、黑尾、白蹄。
秦人的用色反映出秦俑着色的第一大特点是:色调明快、鲜艳绚丽。第二大特点是:施色运用强烈的对比。第三大特点是:陶俑的上身服色偏艳,下身服色偏暗,护腿、行縢多是赭黑。第四大特点是:在绘与塑的关系上,作者注意到了二者互相补充、配合后的效果。如眼睛雕得小些,为绘彩留下余地。马嘴的开张和鼻孔塑得略小,但绘上红舌、白齿和肉红色的鼻孔后,就有了鼻孔粗大歙张、张口嘶鸣的艺术效果。
    考古工作者在陶俑陶马身上还发现了一批文字。有戳印的、有刻上去的、有一个字、二个字的,最多有11个字。目前,已发现的陶工的名字有80个,考古专家们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秦兵马俑的制作者是一批处于社会最下层的陶工。他们有的来源于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源于地方手工业制陶作坊,都是有着娴熟技艺的优秀制陶工匠。80位制陶匠师的刻名,是秦代“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必究其情”制度的体现。可见当年秦始皇帝陵园的修建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它促使工匠加强责任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这一制度使得秦代艺术大师的名字与“世界第八大奇迹”一样,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当我们了解了秦兵马俑坑的建筑结构、军阵排列、制作过程和雕塑艺术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一号坑后面站立着许多正在修复的陶俑,地上还有很多陶片,这里是秦兵马俑的一处修复场地。我们今天看到的兵马俑身材高大威风凛凛,但1974年刚发现时,它们东倒西歪腿断臂折,俑坑内棚木焦黑兵器散落,焚毁十分严重。那么,是谁因为什么原因烧毁了兵马俑坑呢?
    在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中,三座兵马俑坑都发现了曾遭到过人为破坏的迹象,一号俑坑的全部和二号俑坑的一部分,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塌陷的。火焚的原因有人说是由于俑坑内的沼气而引起自焚。但在俑坑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俑坑内堆积大量腐植质,坑内虽有泥沙,但土质纯净,不具备产生沼气的条件,所以沼气自焚之说证据不足。还有人以民俗学和古代丧葬礼仪制度为依据,认为秦兵马俑是秦人自己点上火烧的。这是秦始皇帝下葬时的一种自焚的葬仪形式。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所有的陪葬坑都应该采取自焚的方式,但实际上三号兵马俑坑、铜车马陪葬坑都是由于土木结构建筑自然腐朽后塌陷的。因此,秦人自焚的说法难以成立。目前,较肯定的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一种观点,即秦兵马俑坑是在秦王朝末年被项羽焚毁的。说到兵马俑坑被焚毁,不能不提及秦始皇陵园曾遭到破坏的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项羽盗掘、破坏秦始皇陵的是《史记》一书。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率军对垒河南广武(今荥阳东北),刘邦历数项羽的十条罪状,其中第四条就是项羽挖秦始皇陵,掠夺其中财宝的记载。此后记载秦始皇陵被盗掘、并且地宫遭焚的是《汉书·楚元王传》和成书于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渭水注》。书中写道项羽派30万人运送秦始皇陵中的珍宝,30天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是否被项羽挖掘过,目前还难以验证,但陵园内大片的地面建筑被焚毁却是事实。至今,我们仍可看到在陵园建筑遗址内堆积着很厚的砖瓦残片、红烧土块,以及炭迹、灰迹等。而秦兵马俑坑距始皇陵仅仅一千多米,它同时被焚是可能的。一号俑坑和三号俑坑都遭到过大规模的破坏,这绝非少数人所为,应该和当时的政治事变有关。秦王朝灭亡之前,没有人敢去破坏它,秦王朝灭亡后,汉高祖刘邦又指派有关专人看管秦始皇陵园,任人焚毁、破坏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因此推断兵马俑坑被焚毁、破坏的时间是在秦王朝末年社会变革时期。到目前为止,专家学者们仍在不断研究、探索这一问题。
  当我们现代的考古学家们发现这些残破不全的兵马俑后,立刻对它们进行了精心的修复,使它们恢复最初的神韵。首先是考古工作人员利用小铲、刷子清除大量泥土,随后进行记录、绘图、照相工作,搞清每件陶俑和大量碎片所在位置并进行编号。其次是修复工作紧跟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人们今天看到的上千件陶俑个个完整如初,其实当年都是由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破碎陶片粘接起来的。修复人员为了寻找陶俑、陶马身上的残片,耐心地在无数个看似一样又不相同的碎片中仔细观察、寻找,一一拼对,直到满意。
  参观完气势雄伟的面积最大一号兵马俑坑,请大家随我到二号兵马俑坑参观。
为了达到更好的文物陈列效果和保护文物,二号兵马俑坑展厅内全部采用人工采光,所以展厅内光线较暗。在参观过程中,请各位朋友留意安全,走慢一点。
    这里是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发掘现场。二号兵马俑坑采取了边发掘边展出的形式,所以观众朋友有机会看到现场考古发掘的场景。
    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可出土陶制兵马俑1300多件,木质战车89辆,这是一个由车兵、步兵、骑兵、弩兵联合编组而成的曲尺形军阵,这个军阵兵种多、车辆多、结构复杂。二号坑的内部精心构筑了战车方阵、骑兵阵、弩兵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弩兵阵位于整个军阵的东部前沿。这个方阵内四面环廊,站立172件立射俑,中心部位是160件跪射俑。这些张弓待发的弓弩手,一旦情况有变,可以立兵坐兵迭次交换,轮番射击,使敌人无法逼近,增强了战斗杀伤力。
    驷马战车方阵在军阵南端,在东西方向八条过洞,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有四马系驾的单辕车64乘。每乘车上中间的御手平举握辔认真驾车,左、右两侧的车士一手按车,一手紧握长兵器,他们侧首听耳,神情敏锐,并且车上配有远射程的弓箭和近距离搏斗的矛、钺等兵器。很显然,这种大规模的主导地位的布防,反映出当时的战争中,战车依然发挥着很大的威力。
  军阵的中部,是由19辆战车、264件步兵和8组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这个方阵的配合中,战车在前,步兵在后,骑兵在这里被放在车阵的尾部。作为机动兵力。他们或用作通讯联络、或配合车战快速突袭,可以弥补车阵行动缓慢的缺点。
    骑兵方阵被布置在整个车阵的北侧。这个方阵内有战车6乘,陶质鞍马108匹,骑兵俑108个,他们排成11列横队,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大批骑兵俑群。可以想见,便捷快速的骑兵,在当时已经现身于战争舞台之上了。
    二号俑坑中四个方阵有机组合成一个大型军阵,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方、圆、曲、直、锐五种阵中的曲形阵。这种布阵方法,是所谓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互相勾连。作战时,分合齐正,变换灵活。同时,这个混合方阵的组合编列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各兵种的作用。随着二号坑的不断发掘,多兵种相互配合作战的集团军全貌,以后将逐渐展现于观众朋友的眼前。
    为了使观众朋友们近距离的欣赏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精品文物,在二号坑展厅内,秦俑博物馆特别展出有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典型陶俑和青铜兵器,现在请大家随我前去欣赏。
    这个展柜中陈列的是秦俑坑中出土的最高级别的将军俑。目前在一、二号兵马俑坑中共出土将军俑7件。其中有5件身披铠甲、二件身穿战袍。将军俑的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他们有的双手交叉于腹前,轻按兵器,有的一手伸掌,一手握拳,似乎矛、戈、剑等各种兵器交错使用;有的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与食指相捏,似乎在掐指谋算。
将军俑所穿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细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片,配着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纹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彩,显示了等级的高贵。
    这个展柜中陈列的是俑坑中出土的军吏俑。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之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粗壮,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宽绰的肩膀,挺胸伫立,神态肃穆。
  请看这件立射俑。立射俑,顾名思义是指站立射箭的步兵俑。立射俑排列在二号坑弓弩方阵的阵表四周。它的编制是非常科学的。秦代工匠在塑造立射俑的形象时,抓住了战士单兵操练中持弩拉弓的瞬间动作,引发人们产生将要射击的联想。请看这极富力感的拉开的双臂和叉开的双腿上下呼应,炯炯有神的双目,绷嘴屏气的神态和引满弓的动作,统一于“节如发机”的状态之中,给人一种极威严的震撼力量。立射俑足法、手法、身法的合理合度,非常科学地说明在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们再来看这件跪射俑。从造型上看,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身挺直,头略微转向左侧,双目凝视左前方,双手在胸的右侧一上一下紧握弓弩,整个造型真实而优美。射击时,左腿蹲曲,右膝跪地,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容易射中目标。同时跪坐射击姿态比直立姿态的目标小,不容易被敌人发现,是防守或埋伏时理想的一种射击状态。我们都知道士兵只有经过严格的战术训练,才能成为精锐之师。立射俑和跪射俑的造型姿态,恰好反映的是古代步兵战术训练动作的生动图谱。                     
  秦俑坑中武士们的发髻都塑在头顶的右侧,而跪射俑的发髻却被巧妙地塑在了左侧。这一处理不但方便作战时抽拔箭支,同时又使发髻与身右侧的双手一左一右均衡对称。秦俑身上的甲片随着身体的曲转而流动,脚下的鞋子由于脚前掌的着地而折曲,鞋底的针脚由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有致,衣服的纹理也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这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这一切无不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水平的成熟和工匠们技艺的高超。
  这里陈列展出的是二号俑坑中出土的骑兵鞍马俑。请看: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衣服短小轻巧,铠甲简单而灵活。这种特殊的装束完全是从骑兵战术要求骑士行动敏捷的特点出发的。
  《六韬·武骑士》中记载了秦汉时期骑兵的挑选标准。当时要求骑兵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1.73米以上,身体健壮,机敏勇敢,骑射技艺娴熟。秦俑坑中的骑兵形象完全符合这些要求。这位骑士身高1.8米,体型修长,神态机警,年轻健壮。他一手牵缰,一手提弓,造型准确,神态逼真。古代对战马的选择也有规定。秦代法律规定战马肩的高度必须达到1.33米,马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良好训练,选马要选膘厚、善跑、机灵而有耐力的良马。秦俑坑中的鞍马通体高1.72米,至马肩的高度1.33米,身长2.03米,体重约200公斤,完全符合当时的标准。马头上配备的络头,马口中含的衔镳以及牵引的缰绳都是真实的控马器具。马背上还雕刻有两端略微隆起中部下凹的鞍垫,这时的鞍上虽然已有了肚带和后鞍,但前边没有攀绕马胸的胸带,使鞍易于向后滑动。这表明马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鞍马上没有配备马蹬。我国直到西晋时才出现了马磴,标志着马具的完善,骑兵的战斗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把青铜剑是秦代兵器的典型代表。秦俑坑中现已出土22把青铜剑,其中残剑5把,它们的长度在81—94.8厘米之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剑相比,这些青铜剑剑身变窄、变薄,剑体加长,形状为柳叶形。秦代通行长剑,还可以从大家熟知的荆轲剌秦王的故事中得以印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图穷匕首见,秦王大惊,慌乱之中,长长的宝剑怎么也拔不出来,只听有人喊:“大王快把剑鞘推到背上!”秦王恍然大悟,拔出宝剑,刺死了荆轲。秦剑加长,说明了格斗武器的改进。另外,秦俑坑中的青铜剑上还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特点。在离剑锋6厘米的地方出现了收缩稍窄的现象,这个现象,专业术语上把它叫“束腰”。束腰和现在剌刀上血槽的作用是相同的。这一点,是秦代兵器研制的 一大进步。再请看,青铜剑的剑身共有八个棱面,我们用精确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对它们进行测定,这八个棱面均衡对称,棱面之间的误差不足十丝。秦代法律规定:制造同一类器物,它的大小、长短、宽窄都要相等。这也就是现代科学上所说的标准化。秦俑坑中的兵器都达到了标准件的要求。 
  青铜剑埋在潮湿的俑坑中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它们出土时竟毫无铜锈,有的甚至光亮如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经电子探针及激光分析,发现青铜剑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厚度10-15微米,俑坑出土的青铜镞,发现表面也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它的厚度约为10微米,十微米有多厚呢?它相当于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这说明秦俑坑的青铜兵器在制作过程中,曾有意识地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处理器表,使器物表面生成一层浅灰色或深灰色的保护层来增加器物的防腐抗锈能力。这种工艺在德国是1937年,在美国是1950年才发明并先后申请专利的。它是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参与下,有一套较复杂的工艺程序和设备下达到的,而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就已创造了类似的工艺,这无疑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青铜剑的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另外含有微量的镍、镁、铝、锌、铁等13种元素。在清理一号兵马俑坑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一把青铜剑被陶俑压弯了,当他们小心翼翼把陶俑移开后,青铜剑竟奇迹般的反弹平直!我们试想一下,又窄又薄的青铜剑被重达150公斤的陶俑压弯了两千多年,到了今天,竟然能够在瞬间自然复原,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化学分析,秦俑坑中的青铜剑铜占74%左右,锡占22%,用这种比例铸出的青铜剑不仅有一定的硬度,而且还有相当好的韧性。
  下面,请大家随我到三号兵马俑坑参观。这里是三号兵马俑坑遗址的发掘现场。三号坑面积最小,只有520平方米,全部发掘完毕,共出土陶俑68件,陶马4匹,战车1辆,兵器34件。三号坑的性质根据专家们的考证,可能是一、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当时的名称叫“军幕”。我们可以看出它和前两个坑有很大区别:
  第一,三号坑内的武士都是环绕四周墙壁,面对面相向排列,说明这些武士是担任警卫的卫队。第二,三号坑中的战车通身彩绘,上配华盖。车上的乘员头戴单卷尾长冠。这完全不同于一般战车,应该是级别较高的指挥用车。第三,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大部分是铜殳。殳在当时已经由最初的实战兵器演化为仪仗队中的礼兵器了。第四,三号坑的形制和一号坑、二号坑不同,它是按古代军事指挥部的形状构筑的。从布局上,可分为南厢房、车马房、北厢房三个单元。南厢房从东到西是廊房、甬道、正厅、便房。其中正厅很可能是运筹帷幄的议事厅。北厢房内除了22件武士之外,还有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说明这里可能是战争前祭祀、祈祷的地方。第五,三号坑被布置在一号坑军阵尾部左侧,二号坑军阵之后,说明了它地位的重要性。基于以上原因,专家们判断三号坑象征着秦国战争时的指挥部。但是,还有一点疑问就是:三号坑作为指挥部,为什么没有发现指挥官?
  对于这个问题,有着种种议论。有人说三军的最高统帅就是秦始皇本人,有人说三号坑西边150米处的古  墓墓主应是指挥官。但是专家们分析秦代的军事制度,平时军队主帅位置虚设。当战争发生时,临时命将,以虎符作为调兵遣将的信物,分左、右两半,右半留中央,左半授予统帅手中,作战时持虎符验合,方能生效。战争结束,大将将兵权交出。兵马俑作为秦国军队屯聚的形式守卫在陵园东侧,而不是战争状态下,这或许是三号坑内不见指挥官的原因吧。
  现在,让我们前去欣赏被誉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的秦陵彩绘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发现仅仅四年,1978年又一组令人瞩目的秦代瑰宝——铜车马出现在人们面前。1980年底,这组国宝运抵秦俑博物馆,此后,3000多个碎片,近7000个零部件,专家们历时8年的精心修复,终于使铜车马完整如初地恢复了昔日的风姿。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视功过三皇,德高五帝,从公元前220年起,在十几年的时间里5次巡游天下,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夏、商、周以来的所有君主。秦始皇出巡的车辆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以黑色为主调,前有护卫,后有伴驾。秦始皇帝端坐在六马系驾的“金根车”上,随后81乘属车由文武官员分坐。前面的属车蒙虎皮,最后的属车悬豹尾,出巡的队伍如游龙一般,气势十分壮观。当这一切被项羽看到时,他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被刘邦看到时,他发出由衷的感慨:“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陵铜车马分为前后两乘,前面这辆车叫“高车”,后面这辆车叫“安车”。高车是起保护作用的兵车,总重量1061公斤,通长2.25米,通高1.52米。安车是主人乘坐的车子,总重量1241公斤,通长3.17米,通高1.06米。两车主要用青铜铸造而成,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整个车、马、人都是当时按照秦始皇御用车队中的属车尺寸缩小1/2仿制而成的。
  两乘铜车均由四马系驾,中间的两匹叫服马,主要用来驾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辕马。两边的两匹叫骖马,是协助服马拉车的。为了保证四马各处其位、齐心协力地拉车,在两匹服马的外侧,各设置了一个胁驱,它的形状像一只双翅平展的飞鸟,首部为鸟头形,尾部为尖锥形。如果骖马内靠,胁驱就会刺痛它;而骖马过分远离,中间的两条缰绳就会把它拉回来,使四马始终并驾齐驱,保持一定距离。每辆车上还有8根辔绳,但御手手中只有6根,《诗经·秦风》中有“四牡孔阜,六辔在手”的诗句,可究竟是哪6根辔绳呢?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铜车马清楚地向人们表明,6根辔绳指的是两骖马的内外辔绳和两服马的外辔,请看右骖马的头上,还有一个半球形的铜泡,上面镶有16颗金珠,铜泡正中有一个高22厘米的铜柱,铜柱顶端的铜球上有一个穗形璎络,名称叫“纛”,这在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是皇帝车舆的标志。
  辆车上的铜马神态各异、造型生动、比例准确。马口微启,口中都塑造成6颗牙齿,说明四马正处在精力充沛的青壮时期。两乘铜车上的御官俑的形象更为逼真。他们面庞丰腴,英姿潇洒。从发丝、眉毛、睫毛到胡须都丝丝入扣,就像天生的一样。两袖及腰间因束带而产生的褶皱都用曲线来处理,将所有服装质地柔软的效果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铜车马彩绘所用的颜色以蓝、绿、白三色为主,其中白色最多。除此之外,还有朱红、粉红、天蓝、黑色、褐色等。铜车彩绘的明显特征是全部绘在白底上。菱形、方格等几何纹饰是两乘车的基本图案。彩绘不但掩饰了铜车马在铸造时难以避免的砂眼、修补痕迹等缺陷,而且延缓了青铜的氧化过程。在青铜器上彩绘是秦代的一个创举,它标志着秦代已突破了殷周时代在青铜器上铸纹和战国时代金银错的局限,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两乘铜车马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铆接、子母扣连接等十几种工艺。铜车马上使用最广泛的连接方法是子母扣连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坦克手表链的连接方法,像马笼头就是由一节金管、一节银管,采用子母扣榫卯连接而成。装饰的缨络采用了青铜拔丝法,青铜丝的直径只有0.1-0.5毫米。更为精湛的是安车车箱上的蓬盖,它是椭圆形,面积2.3平方米,出土时已碎成199块,专家们在修复时发现,蓬盖上没有焊缝,也没有锻打的痕迹,说明它是一次铸造而成的,并且浇铸得相当均匀,最薄的地方1毫米,最厚的地方只有4毫米。就是今天从事冶金铸造的专家看了铜车马车篷盖之后,都赞叹不已。铜车马综合各种工艺技巧于一车,它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的集中表现。秦陵铜车马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体形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一组典型的古代单辕双轮车,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俑博物馆开馆25年来,已接待海内外观众四千多万人,目前这里正在建设一座以秦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五洲宾朋的到来,届时,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四层淤泥 兵马俑被毁之谜
修建秦始皇陵园用了多长时间
秦俑考古发掘与科技保护40年来成果辉煌
复活的地下军团
出土过程与排列方法
兵马俑地下军团重现“虎狼之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