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曾侯乙青铜冰鉴缶

 基本信息 

【时代】战国时期

【出土】1977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规格】长宽均76厘米,高63.2厘米,口径65.8×63.4厘米,合重170千克。

【形制】双层方形的青铜盛酒器,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该鉴出土时带有长柄的铜勺,是舀酒的用具。

【其他战国铜冰鉴为后人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高超技法和先进水平,不仅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证物,更是青铜铸造史上的的典范之作,堪称青铜时代的巅峰作品之一。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有鱼拓展 

1、鉴,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状一般较大,似瓮类盆。《说文》:“鉴,大盆也。《广韵》:“盆。》:“瓮甀之属,可以盛冰。”缶,古代盛酒或水或食物的,原为瓦器,形状类似瓦罐。根据用途不同,缶有尊缶、浴缶之分《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以节歌。鉴、缶均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冰双层器皿,外方鉴,鉴内为方尊缶,缶之间的空间较大,具有冰酒和温酒的功能。鉴就是古代的冰箱。

2人,掌管藏冰的官员《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冰鉴。宾客,共冰。大丧,共夷槃冰。夏颁冰,掌事,秋刷。”藏冰用途很广,如宴飨时“置食物之中以御温气”,如制作冰饮(《楚辞·大招》:“清馨,不歠役只。”)、冻饮(《楚辞·招魂》:“挫糟冻饮,耐清凉些。”)以御盛夏,如置冰于夷槃以寒冷尸(夷槃,即冰的盘)等等。

3冰室。《越绝书·记吴地》云:“阊门外郭中冢者,阖庐冰室也。”又云:“巫门外冢者,阖庐冰室也。”春秋时期已经有冰室设施。同书卷八记地传云:“东郭南小城者,勾践室……食于冰厨……一曰冰室者,所以备膳羞也。”冰室即冰厨,是进食的地方。

4、取冰。古代人们没有掌握制冰技术,冰都是从自然界开采的。《诗经·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凿冰取冰在周正二月(夏历十二月),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左传·昭公四年》申丰曰:“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大夫命妇,丧浴用冰。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公始用之。火出而毕赋。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夫冰以风壮,而以风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徧,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菑霜雹,疠疾不降,民不夭札。今藏川池之冰,弃而不用。风不越而杀,雷不发而震。雹之为菑,谁能御之?《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详细描述了当时对冰的开采和利用。或为口腹之欲,或为死而不速朽,用冰靡甚,故竭民力以取冰、藏也。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的缶就是仿造这种方形冰鉴样式制作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冰点冷饮制作教学视频详情
古人用冰指南鉴赏
古人避暑有诀窍,战国时期就有青铜“冰箱”
16杯冰饮,复刻老冰室的昔日回忆!
卷七 地部下○冰第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